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掌柜提笔又在后面缀上:登州四品恭人柳心义父。
李老爷尴尬地明白了,人家看中的是柳心的名头,你写啥其实无所谓。
掌柜的奉上百两纹银全做润笔费,当然酒菜也免了单。
爷几个回到客栈,一下午拜访的人络绎不绝。
柳恭人这英雄事迹被以讹传讹,不觉中又高大了几分。城里的商家看李老爷也是生意人,也大开方面之门,欢迎李老爹共同发财。乡绅和商会的人还送了些乡仪,拜托李老爹转送柳恭人,以全泰安各界敬仰之意。
第二天起程,客栈掌柜的不但没收店钱,还遣小二在城里车马行雇了几辆马车护送几人到莱阳。
从泰安出来这一路上,到处可听到登州血战的传扬,柳恭人又时不时地被人提起。
爷几个倒是低调,无奈还有泰安的车夫。
到哪打尖吃饭,车夫先来一句:“你们不知道吧,这是登州柳恭人的义父!”把柳恭人义父的名头一摆,“啊,上座上座,来好酒!”大家是热烈欢迎,临走还送几车乡仪。
等到了莱阳县,李老爷一行那是二十几车东西排成一列,甚是壮观。
秦家岗
柳心春天里终于把番薯种到地下,温床育苗这时还没有塑料薄膜,好在柳心这儿还有火炕,种薯不多,慢慢育吧。
徐光启来信番薯已经按柳心的法子培育出来,头一次收获就得了亩产三千斤的高产,今年打算都种上收获时留种薯,明年就可推广开来。
柳心现在心里没负担,就按照育种法子,交给秦成管着,到秋收后留种薯,明年大面积种植。
秦家的生意快速恢复起来,而且借着这次大战的名气,快速在登州府打出名气,甚至分店开到了登州以外的地方。
秦家岗周围的村落举村来投献,柳心也没拒绝,登州府的粮税都要供应戚家军,柳心自然得多支持戚家军建设,至于自己是多缴税还是少缴税,已经无所谓,到时要是上交的税负少了,她就补一些。
秦家一松口,不到一个月,莱阳县大半土地就归到秦家名下,官面上二十万亩。
实际上这时机械化程度低,税负还高,开垦的土地并不是很多,还有大量的荒地,田边地头和山脚,林林总总。
柳心在二十一世纪是搞过规模经营的,规模经营的一个好处就是把各家各户的地边,地头都可以开垦出来,规模经营增加土地面积。
秦家组织集体播种,投献的二十万亩竟然种到了二十一万亩,新开荒了三万亩,预计明年还能开荒五万亩,这样秦家已经成为登州城最大的地主。
现在的秦家岗可是变了大样,随着登州城解困,秦家岗来人络绎不绝。
开始是县城内到这避难的,在这住过几天,过后大户纷纷送来谢礼,普通人家也都来当亲戚走动一二。
后来登州府内传言秦家岗把粮食都供应戚家军,自己没有存粮,柳恭人还倾家荡产给戚家军发军饷。
戚家军上下也表示柳恭人和秦家是戚家军的大恩人,看来传言不虚。
况且登州城血战,柳恭人带领秦家军相助,“活捉孔有德,保卫登州府”的喊声,全府城的人都听到了。
这下府城内的各界坐不住了,纷纷到莱阳拜访柳恭人。
一位致仕的五品郎中徐老太爷去了一趟秦家岗,回来后仰面痛哭:“柳恭人为家为国,培育出玉米作物,惠及登州,为登州存亡散尽家财,死伤众多秦家子弟,然秦家岗还是茅屋林立,恭人以四品之尊,尚栖二进小宅,房无雕梁画柱,院无鲜花树影,身无金缕佩环,我辈深受厚恩,不能报之一二,终日玉阁美妾相随、锦衣玉食相伴,有何颜面存活于世,我辈愧矣,愧矣!”
徐家众人接着大肆采办,相助秦家岗修缮。
有了带头的,府城内更是商会士绅频频出资,襄助秦家岗建设。
从府城到县城二百多里,这商队络绎不绝,来来往往的把柳恭人和秦家军的大名就传扬开来。
看到府城都来支援秦家岗建设,县城觉得柳恭人更是本县的大恩人。
一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送青砖的、送木料的,送青菜的,还有的青壮汉子进来就上手干活,秦家岗一派繁荣忙碌的景象。
原本秦家岗离集镇十里路,现在几乎连在一起了。
路两侧一排顺道的青砖二进小院落成,秦家各户都陆续搬进去。
秦家岗原址房屋进行维修,屋顶加了青瓦,是秦家的下人房。
秦家岗的西侧占地百亩修了一座青砖亮瓦的五进大宅,门上挂着大扁:“秦宅”,气势磅礴,威风凛凛。
秦宅南面东西又规划了演武场和库房。和张庄相连,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小集市,各种小生意在这儿进行,和集镇一争高低。
李老爹一行从莱阳县城往秦家岗走,路上行人听说是柳恭人的义父一行,人人都热心带路,等到了集镇,就有前头送信的人到柳心那报了信。
柳心领着明远明珠柳梅穿戴整齐,后面跟着宅里的下仆往出迎,这一路秦家众人得到信儿的也都自觉加入了迎接队伍,结果在离秦家岗四里远的的地方相遇时,每一边都有几百人相随,场面很是壮观。
柳心领孩子上前见礼,李老爹也把李晚坤李木川李木周介绍给柳心,双方又是一阵见礼客套,二十几辆马车的押车的,也都下车向柳恭人见礼,自报名号,都是哪州哪县的士绅名士和富豪商贾,众人一听,更是觉得各州府来人,与有荣焉。
一行人浩浩荡荡把李老爹一行迎到秦宅。
第45章 放松()
秦心纯在柳心这儿住着,白天还好,晚上经常梦魇。
柳心在二十一世纪从小就经常梦魇,最后噩梦缠身四十载,一梦之中回古代了,她明白那滋味非常难受。
心纯现在的样子,柳心不放心,就把明珠挪出去,让心纯和自己睡。
正月里回到秦家岗后,柳心觉得恍如隔世,自己坚不可摧的心,在遭遇这次九死一生后,不知不觉裂了一条逢,自己变得脆弱了,半夜经常惊醒,害怕孤独。
这段时间因为惦记心纯,再加上处理这样那样的事情,分散了注意力,睡眠才稍好了些。
自己到这儿三年了,神经崩得紧紧的,特别是这一年多,差不多是殚精竭虑,柳心就想给自己放个长假,睡它几天几夜,然后出去走走,看看江南的小桥流水,见识下秦淮河的纸醉金迷,什么也不用想,什么也不要做,总之不这样苦逼地活着。
正想着江南,江南的李老爹来了,风尘仆仆。
知道登州出事,没有先到亲生女儿晚春那儿,先到自己这儿来了,柳心这心里暖暖的,心情出奇地好起来了。
柳老爹柳老娘虽然也关心柳心,可总差了那么一点儿什么,柳心对他们可以送吃送喝送钱花,可心里就是亲近不起来。
李老爹其实只见过一面,剩下就是通信了,可心里就是互相惦记着,觉得是亲人。另外一个有这种感觉的人就是徐光启了,人和人之间的缘分就是这样奇怪。
柳心现在就想好好地陪陪李老爹。
早上吃完饭,李老爹要去看望一下秦三爷,也就是秦坤元他爹,这是秦家最老的长辈了。
柳心穿了件宽松的长裙,把头发用一根银簪子一别就要出门。
美玉说:“恭人,您戴个金步摇吧,还有这个玉镯也戴上。”
“我什么也不戴,麻烦,这多清净,你在家吧,不用陪我。”柳心冲她摆摆手。
秦三爷老弱的已经下不了床了,一个小丫头和一个粗使婆子刚给老爷子收拾完,柳心一行就进了屋,三爷眼睛眨眨,看出是柳心,挣扎着想起来,可终究是没有力气坐起来。
柳心过去拽拽被角,示意他躺着就行,然后介绍李老爹一干人。
李老爹和晚坤上去见了礼,木川木周随着明远明珠跪在地上给老祖磕头问安。
秦大娘忙招呼孩子起来,热情地邀请:“恭人,今天就在这儿吃吧,我让你大伯好好办置些。”
“行,今天就在这儿吃,不用咋办置,我爹他们在江南啥都吃过,今儿个就吃咱农家饭菜,把家里的母鸡杀一只炖上就行。”
午饭摆了三大桌子,秦坤元和几个儿子陪着李老爹和李晚坤,孙子陪着明远木川木周,女眷陪着柳心。
秦家也没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习惯,秦坤元和李老爹天南海北地聊着,喝着烧酒吃着鸡肉。晚坤开始还有些放不开,后来也是随众人抓起鸡腿就啃。明远他们几个孩子更是说着族学王先生李先生说了啥,谁家地里庄稼好,木川木周满眼都是小星星。
秦大娘客气地对柳心说:“恭人能来家里吃顿饭,真是我们莫大的福气,也不知可不可口。”
“大娘,恭人就不是你侄媳妇儿了,这醋炒白菜,还是我教你的哪,这手艺比我都好了,哪天我还得练练,要不这手艺让你们比下去了。”
众人哈哈大笑,这午饭吃的还真是香。
去了族长家,接着又拜访了秦富,还去了秦玉娘家。
在村里走完,众人又浩浩荡荡去了柳家屯,直接拉去了一口猪,忙乎乎热闹闹地吃了顿杀猪菜。
真是走到哪吃到哪,天天满嘴流油。
早饭家里就是做点玉米面粥,有时煮大碴粥,端上点辣白菜、咸黄瓜,就着这咸菜一大家人每人能吃好几碗。
柳心舒服地打着饱嗝,李晚坤咬文嚼字说句:“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柳心就接着顺了句:“原来粗茶淡饭最养人。”
众人哈哈大笑,这日子过得美极了。
“今天没事,大家都动动手,在院子里种点蔬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己种的自己吃呀!”柳心坐在椅子上,摸着明珠的小脑袋笑呵呵地说。
“娘,我都八岁了,不能再摸我脑袋了,我都不长个儿了。”明珠嘟囔着小嘴儿。
“摸脑袋就不长个了,这谁说的呀,谬论,你们谁听说过!”柳心假模假样地对大家说。
“没听说。”
“我也没听说。”
众人都附和。
“你们都欺负我,我找克鲁师傅去,让他收拾你们,哼!”明珠一溜烟跑出去了。
这五进的大院子,空地可不少,除了一进留点地方种点花草应个景,剩下的柳心让大家都种上。
李老爹换了套旧短打,李晚坤更是夸张地挽起裤腿到膝盖上面。木川木周学着明远拿着小筐小娄,往地里撒种子。明珠插着小腰,不时地指挥,“快点快点,往这儿撒”“这儿,这儿,往这儿浇水!“俨然一监工。
当然最累的是克鲁,在明珠指挥下一刻不停的刨坑、浇水。
柳心看克鲁满脸是汗,掏出块帕子递给他,克鲁傻笑着往脑门胡乱划拉一把,把帕子塞进袖子。
柳心笑笑“这都是用旧的了,别拿了,哪天给你买个新帕子。”
“这就挺好,不用换了。”克鲁又是一阵傻笑。
“克鲁师傅,你连个帕子都没有,太可怜了,我这条也给你吧,你到时别忘了给我点零花钱就行。”明珠把自己的绣花小手帕递过去。
“好,我有钱都给明珠。”克鲁把小手帕也塞进袖子里。
柳心苦笑不得,这克鲁就是个“明珠控”。
“珠控”“猪控’,哈哈,哈哈。柳心不禁笑的捂着肚子蹲在地上。
这几天抽空去了族学和祠堂、又在辣白菜、熟食、酸菜、饰品加工等大小作坊转了转,把秦家岗逛得的差不多了。
咱逛逛集市吧!柳心再次发号施令。
这小集市上的人都是秦家岗附近的,鲜衣怒马地去,人家还不得磕头作揖的,买东西也不好要你的钱,这老百姓辛辛苦苦,咱也不能去占便宜。
柳心让秦大娘换了一大堆铜钱,去的人一人抓一大把,算公款消费,要是不够那就得动用自己的小金库了。
大家得换装,应该贴近群众的,这附近除了秦家也没多少富贵人家,咱要穿成平常百姓的样子。
你要穿身价值几十两上百两衣服,到小摊上和小商贩一个铜板一个铜板的计较也不成样子。
一会功夫,满屋子快成难民了。也不知在哪淘登出来的旧衣服,有的还是补丁摞补丁,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
明珠更夸张,头发弄得乱蓬蓬,像个鸡窝,脸上用锅灰还摸了摸。
“你们太夸张了吧!”柳心惊呼。
“这样挺好,拍花的不能注意我了!”明珠得意洋洋。
看起来就克鲁还正常些,因为他是蒙古人,长相本就特殊,让人不注意都难,还是别做怪才好。
众人从后门开溜,稀稀疏疏分散地出去。
小集市上已经热闹起来,虽然新建,但秦家岗富裕,各色小吃也是琳琅满目。
美食对人的诱惑力是不分年代的,不一会儿,众人就在各个小食摊前驻了足。
李老爹吃了两串油炸烩,李晚坤吃了碗米团粉,明远木川木周则是合伙买了糯米团和小糖包,大口嚼着。
明珠更是站在一个炸春卷的老太太的面前,眼巴巴地说;“老奶奶,五文钱一个太贵了,要不十文钱三个怎么样?”
看老太太没吱声,又央求道;“要不四文钱一个吧。”
老太太还没回答。
“啊,我就十四文,给我三个,就便宜一文还不行吗?”
一边的小伙子接过话头;“小丫头,这大娘耳朵有点背,你把钱放在她面前,她看了就给你拿了。”
“啊,这样啊!”明珠欲哭无泪,乖乖地把十五文递过去。
老太太看了看,递给三个春卷“小姑娘慢慢吃!”
柳心和克鲁在旁边瞧着,克鲁憋得脸通红,柳心笑的快直不起腰。
明珠看见她俩,小脸一绷,“克鲁师傅,你笑话我!”说完用满是油污的手往克鲁的身上蹭,顿时克鲁的长袍上留下了清晰地小手印。
“你都八岁了,怎么这么淘气,快给师傅道歉。”柳心呵斥着。
“不碍事,不碍事,还挺香哪,我这还有钱,咱们再买。”拉起明珠走了。
柳心在风中凌乱,“你就惯着她吧!”
克鲁回头傻笑。
小集市逛完,大家兴致不减,接着去集镇看热闹。
走过去十里路,两旁大都是秦家的宅子;
李老爹来的时候也见识过,不过再瞅瞅还是不错,青砖亮瓦错落有致,要是在这养老也不错;他和李晚坤嘀咕:“要不咱也在这儿买个小院,种种菜养养花。”
“爹,我那大院子冷清着哪,你还是在那儿住吧,你要是图清净也不用买,我叫人给你留一套。”
“我就是说说,还不知下次啥时来哪。”李老爹有点伤感。
柳心忙岔开了话题;“明远,你外祖父,你舅舅,你表弟千里迢迢的来了,你还不表现表现,这糖葫芦你付钱。”
“是,娘。”
“明珠,这小花簪给你心纯姐姐买一个,你付钱!”
“明远,你付钱!”
“明珠,你付钱!”
“娘,我真的没钱了!”明珠终于举手投降了。
“没钱,你就借一点嘛!”柳心又假模假样地说。
“克鲁师傅,你借我吧,到时你给我压岁钱再还。”明珠抓住克鲁的胳膊。
“好,好,我的钱都给明珠,以后有钱也都给你攒着,给你当嫁妆!”
哈哈哈,众人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