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到被内侍们带到体仁堂,看到分别坐在两边一个气鼓鼓一个心事重重的史湘云探春二人,薛宝钗也没有开口。
她直接在探春身后坐了下来。
三人在这体仁堂坐了好一会儿才看见贾琰在一众女官内侍丫头婆子们的簇拥下进来。
虽然心中有万千不满,但是史湘云还是按照国礼给贾琰磕了头,听到贾琰入座上头的内侍高唱“免礼”她才直起身子。
不等贾琰开口,史湘云第一个抢着道:
“二姐姐,你为什么不帮二老爷?他不是你的叔父吗?”
史湘云的不按理出牌让何尚侍温尚侍和两位少监都傻眼了。
见过蠢的,没见过这么蠢的。这是她能够开口的吗?
贾琰只是淡淡地扫了她一眼,转头对司赞少监季童道:“云妹妹在这里住了不少时日了,想来是想家了。让人跟珍大嫂子说一声,多派几个妥当人。”
史湘云一急,立刻站了起来:“二姐姐这是什么意思?!”
史湘云原本是想跟贾琰分辩分辩的,却没有想到,边上的两个内侍早就把她按在了地上。
贾琰淡淡地看着她,道:“云妹妹,有些事儿,不是你应该管的,也不是我能插手的。”
史湘云大声道:“你都帮了后廊上的芸儿,让芸儿得了正八品的官职,也帮了严家,让严家”
贾琰皱起了眉头,边上一个内侍立刻拿了一块帕子堵住了史湘云都嘴。
贾琰对司赞少监季童道:“看起来,这事儿需要司膳跑一趟了呢。”
“娘娘放心,奴婢必定不负所托。”
季童亲自会把史湘云交到史家侯爷的手里,而且还会跟两位侯爷好好说道说道。
哪怕是个内侍,手里的手段也不小。
内侍们把史湘云拖下去之后,立刻给她灌了酒,把人灌晕过去之后,用厚厚的棉被裹上、绑紧,这才装进车子,带上翠缕,往史家去了。
司赞少监季童离开之后,屋子里便只剩下了探春和薛宝钗两个。
屋子里的气氛一下子凝滞了起来,探春根本就是大气都不敢出。
只见贾琰闭着眼睛思考了好一会儿,这才低声道:“所以,是老太太跟三妹妹云妹妹说了些什么?”
探春连忙趴在地上,答道:“回娘娘的话,今日早上晨昏定省的时候,老太太留下了我跟云妹妹,然后,在我们午睡的时候,鸳鸯姐姐过来了。”
鸳鸯当然不会直接央求史湘云。
事实上,早上邢夫人、李家太太、薛姨妈都在贾母跟前的时候,就有人提起了贾芸,说贾芸马上就要升官了,还说都是贾琰的功劳。然后午睡的时候鸳鸯过来,东拉西扯地说了许多话,然后带着几分惋惜一般,说贾宝玉将来还不知道怎么样呢。
因为鸳鸯说了这样的话,史湘云才会怒气冲冲地往大观园里面来,往贾琰这边来。
“鸳鸯吗?”
贾琰的口气让探春猛地一抖。
她只觉得全身发冷,哪怕这会儿她身上披着厚厚的翎羽金裘,依旧挡不住从心中生气的寒气。
然后她听见贾琰点了她的名儿。
“三妹妹,你是怎么想的呢?”
探春一滞。
哪怕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但是当贾琰开口的时候,探春依旧是身上一震。
然后她拜了下去,斩钉截铁地道:“万岁用人自然有万岁的道理,不是我能够开口的。”
贾琰看着趴在地上好会儿的她,淡淡地道:”你就不好奇原因吗?“
探春迟疑了一下,摇了摇头道:”我,我不想知道。“
探春如何不想知道。
实际上,她都好奇死了。可是她一点办法都没有。
好奇心害死猫这种事儿,她还是知道的。
哪怕她很好奇好端端的,贾元春怎么就从皇后身边的女史变成了贾琰的女官还回家了,回家之后又马上进了佛堂。
但是,她不敢问。
就是今天,如果可以,她真的不想知道。
第125章 第125章()
薛宝钗趴在探春的后面;听到贾琰的话的时候,她的心猛地跳了起来。
嘭、嘭、嘭嘭、嘭嘭嘭
当沉默在体仁堂里面蔓延开的时候;薛宝钗只觉得自己的心越跳越快越跳越激烈,就好像要从嘴巴里面跳出来一样!
探春都能够猜出来;薛宝钗如何会猜不到?
这就是贾母成为吉祥物的原因。
以贾赦的愚孝;以邢夫人的懦弱无能,即便贾琰成了皇妃,贾母也不可能沦落到如今这个吉祥物的地步——换了贾元春成了皇妃、王夫人彻底掌握了荣国府倒还有可能——这不符合贾赦邢夫人一惯的行事为人;贾母也不可能什么都不做也不维护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唯一的可能
薛宝钗知道;如果她想知道;这是她唯一能够知道的机会。
趴在地上好一会儿;薛宝钗终于忍不住微微抬起了头;然后;她看见贾琰的目光越过了探春,直直地看着她。
薛宝钗一下子浑身僵硬。
她的第一反应就是想趴下去;当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但是,就在她微微那么一动;即将下压的时候,她忽然反应了过来。
薛宝钗迟疑了一下,慢慢地直起了身子。
她极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道:“娘;娘娘;民;民女想知道。”
探春一下子僵硬了。
她万万没想到,薛宝钗竟然会开口。
她猛地抬头看着上面的堂姐,然后,慢慢地,慢慢地,
她也坐直了身子。
“请娘娘示下。”
探春如此道。
贾琰这才起身,走到探春面前,坐下,道:“既然你们如今住在这行宫里,某些忌讳就应该知道。首先就是衔玉而生、生来是有来历的这种话不是寻常人能够担得起的。好比说,宝玉。他既然有这么大的福气,为何不投生到皇家?玉,象征着权势,这个世界上又有哪个人比得上九五至尊的权力来得大?嗯?”
贾琰的话,刺得薛宝钗和探春都是一抖。
探春结结巴巴地道:“二姐姐,你,你的意思是,二哥哥,不,宝,宝玉早就招了上头的眼?”
贾琰没有直接回答她,而是道:“不要说男子,就是女子,这种话也是不能传的。什么出生之时有异象,什么有大来历的,这些话也是不能胡乱传的。别的不说,就说眼下,皇后娘娘身体康健又是万岁的原配,你传这样的话是几个意思?觊觎国母之位,还是连那把椅子一起算计上了?”
探春傻眼了。
她从来没有想过竟然会是这样。
探春终究才十岁,不过是个普通的女孩子,接受的也只是贾家给予她们这些女孩儿们的教育。
什么上头忌讳衔玉而生、有大来历这种事情,她在今天之前是不知道的。
不,更准确的说,在堂姐得到皇家礼聘以势不可挡的气势崛起之前,她从来就不知道这个。
她只看到,因为衔玉而生,贾母特别重视贾宝玉,连贾琏都不如贾宝玉在贾母跟前体面,王夫人更是在荣国府里一言九鼎,踩得邢夫人连气都喘不过来。
因此,早些年探春也偷偷幻想过,如果自己也是衔玉而生或者出生的时候带着什么异象,那王夫人会不会把自己记在她的名下?
可是现在,听贾琰说,别说是男人,就是女人,传出这样的话也会遭到皇家的忌讳,探春傻眼了。
也许贾家的女孩子们在这方面的确有些欠缺,但是,就是没有通读史书,有些事儿,探春还是知道的。
比方说,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就弄出了一个鱼腹藏书;还有武则天登极,也有块上古石碑!
这种事儿都是明明白白写在史书上的。以前探春不曾往下细想,可如今想来,却是件件桩桩触目惊心。
她们贾家到如今都没有被抄家灭族,真的是祖宗庇佑!
是啊,若是贾宝玉真的是个有大来历的,他怎么不投生到皇家?
若是贾宝玉的那块通灵宝玉是伪造的,那他们贾家是怎么回事儿?是不是想学陈胜吴广?还是想出一个武则天?
史书上的确有很多皇后生来带着异象,但是,那都是她们做了皇后而且在这个位置上善始善终,又或者她们的儿子成了君王然后给她们长脸。不然,哪个女人敢传这样的话?
不止是探春被吓得宛如冰天雪地里面的寒蝉,就连薛宝钗也浑身发抖。
她终于知道贾琰为什么那么厌恶王夫人和王熙凤两个了,也终于知道,为什么对方看不上自己了。
但凡讲究一点的人家肯定知道轻重,别说是造假,就是贾宝玉真的是衔玉而生的也会先想办法藏起那块石头,然后找个机会,说特地去庙里面求来给孩子防身的,绝对不会说什么衔玉而生、生来就是有来历的话。
可是王夫人呢?竟然到处宣扬她儿子是衔玉而生是个有大来历的!
再加上贾元春是元月初一生的,天生的贵人!
上头哪里不忌讳的?
这种只会给家族招来祸患的女人,哪个家族会要?
此时此刻,薛宝钗和探春两个的心中只有感激,感激太上皇的仁善,也感激风传心眼儿小的当今皇帝没有直接把她们满门抄斩!
要知道,这种事儿,绝对够得上株连九族!
衔玉而生的是贾家的哥儿,王家的亲外孙,王家能落得好?还有史家,作为贾母的娘家,肯定也在上头清扫的名单之内。贾家、王家、史家都倒了,薛家能独善其身?薛家能够逃得过有心人的罗织罪名?
薛宝钗无比清楚地认识到,就差了那么一点,她不是血染菜市口就是沦落贱籍的下场!
薛宝钗也忍不住想起自己的金锁和冷香丸。
唯一庆幸的是这两样东西都是人造的。大家也知道不过是和尚给的话和药引,若是丢开也简单。
天底下的女孩儿这么多,有些疼爱女孩儿的人家,在女儿还小的时候也的确会去庙宇道观求神拜佛祈求一两样吉祥物什庇佑孩子长大。因此她的金锁和冷香丸的确不算出格,只是这种事情拿来吹嘘夸耀只会让人觉得可笑,难怪自己刚进京的那年,这位娘娘会那样看不上自己。
如果不是这些事情,如果不是因为这些忌讳,自己怕是也不用经历这些,说不定早就进宫了吧?
一时之间,薛宝钗的嘴巴里面酸甜苦辣,什么滋味儿都有。
不止是薛宝钗,就是探春,在经历了最初的震惊之后,她也开始了思考。
她终于明白无论她是嫡出还是庶出都没有差别。庶出,而且还是婢生女,在国法上等同于外室女,一般人家是看不上的。可就是记成了嫡出,有王夫人那样的母亲在,外头的人家只要不糊涂的人家就不会跟王夫人这样的女人结亲。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王仁这桩婚事,她就是被记在了王夫人的名下,也不会有什么好人家来求娶她,将来她年纪一日日地大了,最后的结果,除了做一辈子都老姑娘,或者是落发出家,她最好的结局竟然是听从官媒的安排,嫁给那些军汉、地痞无赖为妻!
想到那样的命运,探春就如坠冰窖。
她迟疑着,问:“那么,大姐姐,我是说,我姐姐也是那样吗?”
虽然不想承认,但是血缘关系由不得探春不认贾元春这个姐姐。因为贾元春是王夫人的亲生女儿。
哪怕心中一点都不想叫王夫人母亲,哪怕完全不想认贾元春这个亲姐姐,可探春还是不得不认这两个人。
探春心里别提多别扭了。
探春问道:“大姐姐,也是,也是因为犯了忌讳,才被赶回来的吗?”
贾琰道:“她会成为女史,就是因为她犯了忌讳。而她会被执行幽闭并且出宫,则是因为她犯了大罪。”
“什么?”
“什么?”
薛宝钗和探春异口同声地问道。
贾琰道:“三妹妹,如果你父亲身边有个丫头对你下|药|想|毒|死|你,你说,你父亲会不会遂了她的心,抬她做姨娘?”
“怎么可能!”
探春脱口而出。
虽然贾政是个蠢货,也不大在乎她这个庶出的女儿,但是探春绝对不会相信,她爹贾政会抬这样的女人为妾。
贾琰道:“可是我们的大姐姐啊,她就是打着差不多的主意,打算弄死当年老义忠亲王流落在外的女儿以此来向当今万岁邀宠换取自己的荣华富贵。你说,万岁会遂了她的心吗?”
探春和薛宝钗都傻眼了。
她们万万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答案。
如果是男子,如果是老义忠亲王的儿子,皇帝私底下弄死了也就算了,一个丫头片子,难不成大臣们还会把这个女人迎回去跟万岁抢皇位吗?
任何一个皇帝,知道这么个人在,也只会把这个侄女好好养起来,换取自己的仁厚宽宏的好名声吧?
如果这的有这么一个人,贾元春还要弄死她,这不是往皇帝的头上泼脏水吗?皇帝会留她?
探春终于反应过来了。
她低下头,想了想,道:“娘娘说的,可是东府的蓉儿媳妇?”
如果要说谁最有可能,也只有这个秦可卿了。
第126章 第126章()
听到探春说起秦可卿,贾琰的脸上这才带了一点笑意:“三妹妹为什么说她?”
探春道:“因为数遍了东西二府,我们家只有她身世不明原是慈仁堂里面抱养来的。”
“只有这个?”
探春道:“我只想到这个。”
贾琰便道:“那么我来告诉三妹妹。你看二太太,还有那个王熙凤,那还是大家女儿呢。若是说王熙凤自幼丧母是丧妇长女失于教养,那么二太太呢?她父亲乃是堂堂县伯,又曾经圣眷在身,替皇家料理着南面的海塘,也管着外藩进贡的事儿,可以说,当年的王家比现在应该更富贵才对。二太太既然生在王家最盛的时候,她受到的教养应该不差才对。可是你看她,包揽诉讼、放印子钱,还有这些忌讳,她哪一样不犯的?说是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可是这见识呢?在哪里?再看那蓉儿媳妇,你看她娘家,旧年她娘家兄弟要读书,还要她父亲去借银子!可见秦家家底有多少!她还不是秦家的亲生女儿,嫁到我们家来之后,你看她的行事,哪一样差了?长辈们提起她都是好话,族里的小辈还有下面的奴仆们,说起她也是好话,慈悯仁爱!你们也知道我们家那些奴才,都是几辈子的脸面。赶上某些时候,在老太太跟前,她们那些仆妇倒是有个座位,我们这些正经的哥儿姐儿倒是要站着。这些仆妇,表面上是我们家的奴仆,可背地里奴大欺主的事儿也没少犯。她但凡差那么一点,那些仆妇就不使坏?”
这样的话若是放到邢夫人面前,邢夫人说不定就会联想到贾珍跟秦可卿的私情上面去。因为秦可卿那样的身份,除了贾珍给她撑腰,基本上没有第二个可能。而且有些风言风语,邢夫人在背地里肯定是听说过的。
这也是贾琰当初劝说邢夫人的时候,把这些话放在最后的缘故。
她也没有想到邢夫人竟然不等她说完就信了。
也只有探春薛宝钗这样的女孩子,姑娘家,听到这些话之后,才会去思考秦可卿受过的教育水平,而不是在第一时间怀疑私情的可能。
换了尤三姐,倒是会往那上头想去。
探春这才道:“所以娘娘的意思是,蓉儿媳妇看着柔弱,实际上她的手段一点都不差?而且还是有人细细地教导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