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萌妃养成记-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澈扭头看了眼没有动静的卧室,小声道:“本王喝一半,剩下的你拿去倒掉,就说本王都喝了。”

    小惜为难道:“奴婢不会撒谎。”

    李澈啧了一声:“这是命令,你敢不从命?”

    “咳咳……”里头传来两声咳,随后,慵懒的声音响起:“小惜,王爷跟你说什么呢?”

    小惜大声道:“王爷说他喝不完,让奴婢把剩下的倒掉。”

    李澈咬牙切齿地指着小惜,你个坏丫头,眼里还有没有本王了?

    “王爷,一饭一粥来之不易,浪费便是罪过,再说了,这可是我特意让周嬷嬷为你准备的,你怎好辜负我的一片心意?”朱媛媛支着身子唇边噙着一抹狭促的笑意,懒懒说道。

    既然姐没得喝宫里的腊八粥,那么你也少喝几口,家里喝饱了,饱到看到腊八粥就想吐才好。

    李澈忙道:“我喝我喝。”

    说罢,狠狠瞪了小惜一眼,从牙缝里迸出一句警告:“臭丫头,你给本王等着。”

    小惜不以为然地撇撇嘴,王爷也就这个胆,在侧妃面前屁都不敢放一个,专门吓唬小丫头。

    李澈吃的肚子都圆了,走路都觉得累,一路摸着肚子无比幽怨地出门去了。

    朱媛媛这才慢吞吞地起来穿衣洗漱,喝了一小碗腊八粥,让车夫老钱备好马车,直奔靖南侯府。

    本来巡视粥铺的事,荣氏都是交代管家或是郑妈妈去的,但是最近歆瑶的情绪低落,荣氏故意给歆瑶找点事儿做,好分散下注意力。

    当然,还有一层用意,是希望能借此机会让朱媛媛好好劝劝歆瑶。

    朱媛媛在荣氏房里,陪荣氏说了会儿子话,李歆瑶和杨朵朵就来了。

    李歆瑶清减了许多,眼睛大了,下巴尖了,圆圆的苹果脸愣是变成了小巧的瓜子脸。

    “朵朵,你去不去?”朱媛媛问道。

    杨朵朵道:“我就不去了,要陪母亲见几位客人。”

    朱媛媛笑了笑:“那歆瑶,咱们走吧!”

    两人坐上马车,李歆瑶一直沉默着,跟以前跳脱的性子相比,简直就像换了个人。

    朱媛媛舔了舔发干的唇,说道:“歆瑶,你这样自苦,我哥在九泉下知道了,也会担心的。”

    “媛媛姐,我没事儿。”李歆瑶言不由衷低低地说,都不敢看朱媛媛,不敢面对这张与杨晨一模一样的脸。

    杨晨走了,她很难过,真的很难过,本想着,做不成夫妻,只要知道他好好的,偶尔能见一面,能听到他的消息也是好的,可是,他就那么突然的走了。

    她的心也像是被掏空了。

    朱媛媛苦笑道:“看你都瘦成什么样了,还说自己没事儿。”

    朱媛媛叹了口气道:“有些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却依然活着。”

    李歆瑶听不懂,抬眼茫然地望着朱媛媛。

    朱媛媛解释道:“意思就是,一个人,是活着还是死了,其实是相对而言的,如果你在乎这个人,那么他死了,也依然活在你心里,如果你不在乎这个人,那么他活着,在你心里也是个不相干的死人。”

    “所以说,我哥没有离去,他还在你心里,他的生命延续在你的记忆里,你过的开心,他便开心,你过的不快活,他也不快活,所以,歆瑶,让自己快乐起来……”

第324章 人命关天() 
“他的声音延续在我的记忆里……”李歆瑶默默地重复着这句话。心里突然的,好像有一扇门打开来,原来,有些事儿,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就不觉得那么难了。

    是啊,只要自己还记得杨晨,那么杨晨就没有离去。

    靖南侯府和齐王府的粥棚搭在西城门。同在西城门的还有另外一家粥棚。

    记得在现代,每到腊八节,姥爷的三希堂都要免费供应腊八粥,天不亮,就有很多大妈来排队,场面十分壮观。

    不过,眼前的情景,还是让朱媛媛吓一跳。

    三家粥铺前,皆是排着歪歪曲曲的长龙,而且这些人的打扮,就不像是本地的百姓,衣衫褴褛的,倒像是难民。

    李歆瑶去了李家粥棚,朱媛媛来到自家粥棚,大家正忙的热火朝天,蓝香儿一边施粥一边对朱媛媛说:“奇了怪了,大家都说往年没这么多人的,今年都不知从哪儿冒出这么多人来,准备的食材肯定不够了。”

    朱媛媛道:“让冯管事赶紧再去买一些。”

    一旁的厨娘道:“可是这些食材都是昨晚就浸泡好的,一大早就用温火炖上,这会儿买食材,怕是一时半会儿煮不烂。”

    朱媛媛道:“不打紧,去弄些小苏打来。”

    “小苏打是什么?”厨娘没听说过这新词儿。

    “就是碱粉,做馒头用的那个。”

    冯管事赶紧去买心食材。

    朱媛媛吩咐鬼杀:“你去问问,他们都是从哪儿来的?”

    老桂去了不一会儿回来禀报:“这些人都是从徽州、山东那边逃难来的,今年好多地方,先是涝,又是旱,庄稼都死了,大家没得吃,挖草根刨树皮,连土也吃,实在没办法了,只好拖家带口出来逃难,这些人在城外有两天了,第一天还只有百来人,第二天就好几百了,今天似乎更多,还有源源不断的难民涌来……”

    朱媛媛闻言大惊,灾情这么严重?难道当地都没有开仓放粮吗?对于这种天灾,朝廷应该有专门的应对之法,拨救济款,发救济粮,怎么还会让事态扩展到这般地步?

    说话间,一位守城的将领来求见。

    “齐王侧妃,能否上午施完粥就停了,这些人不能再让他们呆在城中,否则,难民源源不断的涌入,京都就要乱了。”

    朱媛媛心里很气愤这些官兵只知道保持京都的安定,而不顾这些难民的死活,但她没有生气,只是吩咐蓝香儿:“下午把粥摊移到城外去,继续施粥,还有,明儿个起,多派几个人手,施白粥,馒头。”

    蓝香儿郑重点头。

    那将领眼中闪过一抹异色,拱手一揖,又去劝说另外两家。

    朱媛媛看到那第三家在将领离开后就开始收拾粥铺了。

    李歆瑶过来找她:“媛媛姐,不让继续施粥了,怎么办?”

    朱媛媛正色道:“天气这么冷,难民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要是冻死饿死,可不是闹着玩的。我打算到城外去施粥,在朝廷的应对措施没有下来之前,就先施着。”

    这真不是开玩笑的事情,人命关天,要是大批难民死去,爆发瘟疫,那就真完蛋了。

    李歆瑶道:“好,我这就回去告诉母亲,我们家也继续施粥。”

    朱媛媛点头道:“我也要回去安排安排,难民太多,往后可能还会更多,存粮怕是不够。”

    两人分头行动。

    朱媛媛一回府,就把陈管家和钟管事叫来,让陈管家去田庄把存粮都运来,又让钟管事去苏扬购买粮食。

    陈管家道:“为何不在京都购买?”

    朱媛媛道:“这么多难民,京都粮铺的粮食怕也不够,我们若是在京都购买,恐怕会造成粮食短缺,引起恐慌,所以,还是去苏州杨州一带购买吧!咱们的存粮,够施几天的,应该接的上。”

    朝廷的态度还没出来,但朱媛媛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她是没办法看着人活活饿死的,能尽一分力就尽一分吧!

    陈管家这才想到其中关键,暗暗汗颜,还是侧妃想的远,想的周到。

    两人领命,各自去安排。

    朱媛媛又把周嬷嬷叫来,让府里腾出些个人手,女的就免了,全部男的上,下午就去城外帮忙施粥。

    “老桂,未免引起混乱,你去盯着点。”

    “阿德,你速去宫里,让王爷赶紧回来一趟。”

    就在朱媛媛忙着准备救灾的时候,宫里几个女人正在凤藻宫里嚼舌根,说她的闲话。

    “都说齐王捡了个宝,依我看,这宝是要变稻草了。”魏王妃幸宅乐祸道。

    杨晨一死,魏王再也不念叨朱媛媛了,最近心情也好起来。

    “可不是吗,杨晨一死,朱侧妃算个啥?太后这回可看走眼了,还道帮齐王找了一门好亲事儿,眼下,太后自个儿怕是正郁闷着呢,今儿个家宴,都没让朱侧妃来参加。”康妍儿掩嘴笑道,眼中尽是讥讽的神色。

    姚皇后瞪了康妍儿一眼:“太后你也敢非议,小心祸从口出。”

    康妍儿讪讪住了嘴。

    姚皇后施施然道:“这就叫人算不如天算,谁能想到那杨晨是个短命鬼。”

    魏王妃笑道:“母后说的极是,那靖南侯怕也是没想到,下了招错棋。”

    靖南侯认朱媛媛为义女的事儿,让母后和魏王都很生气,原以为,靖南侯是偏向她们这一拨的,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姚皇后道:“这些话,你们在本宫这说说便罢了,在外头,嘴巴给本宫封住了,不许多言。”

    两人诺诺应声。

    “母后,关于那陆雨嘉的事儿?”魏王妃问道。

    姚皇后道:“这件事不急,年后再说,眼下太后对朱侧妃已然失望,肯定心急着要替齐王另外物色合意的人,就让她先急上一阵。这事儿,你们也不得走漏半点风声,若是让太后得知陆家是本宫的安排,就算她心里再中意也不会答应的。”

    康妍儿抿嘴笑道:“若此事顺利,对魏王可大大有利。”

    对付齐王只是顺道,她的主要目的是给朱媛媛添堵。

    姚皇后叹道:“齐王虽说有些气候,但还比不上秦王,秦王才是深儿的劲敌啊!”

第325章 败家娘们() 
李澈是阴沉着脸回来的。

    “岂有此理,太过分了……”李澈进门就气囔道。

    朱媛媛疑惑地望着他:“你在说呢?”

    不会是怪她把田庄的粮食都拿出去了吧?

    阿德跟在王爷身后冲她摇摇头。

    李澈气氛道:“还能说谁?还不是姚尚书和那帮子满口仁义道德,却是心如铁石、自私自利的混账东西。”

    朱媛媛挽了他的手臂道:“你坐下慢慢说,消消气,别为那些人气坏了身子。”

    李澈道:“我能不气,不急吗?山东,徽州的灾情是早就报上来了,可姚尚书那老东西说什么国库紧张,推三阻四,救灾力度不足,时机延误,导致灾情一发不可收拾,你知道吗,一场涝一场旱,死了多少人?”

    “国库不足,这理由谁信啊,卞唐国库都不足,那其他几个国家岂不是要穷死了?皇上难道就由着他糊弄?”朱媛媛不解道。

    李澈重重叹息:“有件事你可能不知道,三年前,钦天监发现了一出绝佳的风水宝地,龙气之盛,天下少有,父皇龙心大悦,停止了已经修了二十年的东陵,准备重修帝陵,这笔开支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国库的钱,大都用在修帝陵了。在父皇眼里,修帝陵才是一统江山,千秋万代的大事,什么事都比不上这个重要。”

    朱媛媛无语,如果睡一块好墓地就能解决所有问题,那这个皇帝也太好当了,什么都不用做,只管修坟头就好了。

    “事情已经这样了,眼下,当务之急是怎么安置这些难民,今儿个我是瞧见了,足足有上千人,还有难民源源不断往南方来,若是不及时妥善安置,后患无穷。”朱媛媛道。

    李澈道:“今儿个在御书房,我就主动请缨,想把这事揽下来,结果让魏王抢了去,父皇把这事交给魏王的理由是什么你知道吗?就因为魏王说,京都乃是一国之中心,京都乱则全国乱,且马上要过年了,绝对不能让流民进城,建议派兵守住往京都的各条要道,阻止流民继续涌入,已经聚集在城外的难民,先分批集中起来,再设法驱赶。”

    朱媛媛错愕:“怎么能这样做呢?天下子民都是皇上的子民,皇上这么做,简直就是不管他们的死活。”

    李澈郁郁地叹息道:“父皇主意已定,而且,大多数老臣都支持魏王的建议,宋先生跟他们争论了几句,也是气的不行。”

    “他们只想着维持京都的安定,不影响到自身的利益就好,一群自私自利的家伙。”

    朱媛媛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其实今天那官兵来劝说停止施粥的时候,她就知道朝廷的态度了,只是还抱着一丝希望,希望这只是朝廷的权宜之计,朝廷一定会想办法,不会真不顾百姓死活的,结果,结果比她想的更加不堪。

    “这下肯定是要出乱子的。”朱媛媛叹道。

    “不出乱子才怪。”李澈道。

    两人沉默下来,屋子里的气氛很是压抑。

    良久,朱媛媛道:“不管怎样,咱们也该有所准备,看着吧,魏王那套是行不通的,到时候就是你表现的时候了。”

    李澈微微颔首:“我听说你已经开始着手安排施粥了。”

    “嗯,先把田庄的存粮用上,但这不够,我让钟管事带了银子去苏州杨州购买粮食。”

    “苏州杨州的情况恐怕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李澈忧心道。

    大批流民南下,来京都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而已。

    “那没办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对了,你得跟顾恒商议一下,让他多准备些药材,我怕这么多流民聚在一起,会爆发瘟疫。”朱媛媛提醒道。

    李澈凛然道:“多亏你提醒,这才当务之急,我这就去找顾恒,晚饭你不用等我了,待会儿,我和顾恒出城去看看情况。”

    “好,那你小心些,多带几个人去。”朱媛媛叮咛道。

    “放心,有九黎跟着呢,哦,对了,你安排人施粥,这些流民是饿疯了,只怕会哄抢,我让九黎派几个王府的侍卫一同去。”

    “也好,还有老桂呢,应该能应对了。”朱媛媛微然道。

    李澈刚走,靖南侯府派人过来说,荣氏也打算施粥,两家并一处,一起行动。

    朱媛媛略松了口气,人多力量大,要是多几家有善心的出来做善事,也能缓一缓眼下的情形。

    娴雅居里,宁芳道:“姨娘,侧妃把田庄里的存粮都拿去赈灾了,这灾情岂是一时半会儿能消除的,那么多流民,就算把十个齐王府都掏空了也救济不过来呀,她这不是打肿脸充胖子吗?就为了给自己谋个好名声。”

    姚静宜怒不可支:“败家,她这是败家,她才接手管家,就要开始败家了,把家掏空了,这一大家子的人吃什么?喝西北风去吗?”

    她也管过家,齐王府的人口还算简单,但也有百余口人,每天柴米油盐的,都是一大笔开销,怎经得起朱媛媛这么败?是,她朱媛媛是会赚钱,但她想过没有?流民云集,京都若是闹粮荒,你就算有银子也没处买粮食去。

    这时候就该明哲保身,出什么风头,凑什么热闹?

    真是愁死人了。

    “可不是吗?那是朝廷该操心的事儿,她当自己是谁啊!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那也得有无边法力才行啊。”宁芳嗤鼻道。

    “不行,这事儿,得跟王爷去说清楚。”姚静宜道。

    宁芳说:“姨娘,恐怕您一个人去说没用,王爷对侧妃那是言听计从,要说也得多拉几个人去说。”

    姚静宜沉吟道:“你说的有道理,你这便去请几位姨娘过来,就说有顶要紧的事儿要跟大家一起商议。”

    宁芳领命,火速去找几位姨娘。

    不多时,五位姨娘集聚娴雅居。

    “事情就是这样了,姐妹们,你们觉得侧妃这样做,妥当吗?她有没有想过咱们?想过这一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