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女医策,权倾天下-第2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娘不必担心,其实圣上早有安排。”孙一又磕了头,缓声说道,“内阁所列名单的候选人,已经秘密抵京,今日就会安排妥当。选立新帝的诏书,以及圣上下诏退位的诏书,都在内阁大臣手中。两张诏书一起呈于朝堂,朝堂之上,就不会出现动荡。”

    陆锦棠深呼吸了几口,以稳定自己的心。

    “所以月氏想在这时候趁机作乱,是痴心妄想。朝廷的局势固若金汤!”孙一说道,“只是有一事,娘娘可能不知。”

    陆锦棠抬眼看他。

    “圣上亦有交代,说他……驾崩之后,不能发丧。”孙一叩首说道。

    陆锦棠闻言愣了一下。

    “因为圣上早有‘战神皇帝’的威名在外。对外邦及国中都有震慑效用。倘若此时发丧,比对朝廷局势不利。所以……圣上已经做好了安排,三日后,秘密安葬帝陵。”孙一说道。

    陆锦棠沉默一阵子,“他还真是把一切都安排好了,连自己死后这么多事,都想的通透。他根本连一线生机,都没打算给自己留啊?”

    “娘娘,圣上说过一句话,说……他不能在自己死后,留一堆麻烦给您,必要在他生着的时候,就把这些麻烦都解决了。”孙一轻缓说道。

    陆锦棠却不由自主皱紧了眉,甚至屏住呼吸,才能忍住眼里的泪。

    “由内阁选出的新帝,何时登基?”陆锦棠问。

    “明日即可继位,但登基大典且待下月吉日。”孙一回禀。

    陆锦棠点点头,默默枯坐了一阵子,见孙一一直不走,她才愕然回过神来,深吸了一口气,“哦,新帝明日就要继位了,那我是不是该带着圣上,离开承乾殿?秘不发丧,那是不是也不能设灵堂?”

    陆锦棠扯了扯嘴角,他还真是想得开,一辈子活着活的潇洒高调。死了,却要死的这么悄无声息,甚至惟恐自己的死讯“惊扰”旁人。

    “娘娘不必搬离这里。”孙一的语气显得十分低沉悲痛,“因为……三日后就要去帝陵了,且是夜里起行,不必搬来搬去的麻烦了。”

    陆锦棠呵了一声,面上没有什么表情。

    孙一垂着脑袋,晃着身体,“娘娘若是没有别的吩咐,小人先行告退……”

    陆锦棠默不作声的点点头。

    孙一退到屏风处,又低头说道,“呃……明日新帝受任继位,见过朝中大臣,参与朝会之后……会来向圣上磕头的。届时,娘娘就可见见新帝了。”

第612章二皇子出事() 
陆锦棠咧了咧嘴角,见与不见,与她来说有什么关系?

    三日后悄悄安葬了秦云璋,她就会离开宫闱,离开朝堂。

    她要带着孩子去到以前没有去过的地方,看一看以前没有看过的风景。

    他说了,要去过闲云野鹤的生活,经历这一生没有经历过的恬淡安逸,去尝试过另外一种生活。

    虽然他走了……但她作为留下来的那一个,一定要帮他完成这个愿望。

    “娘娘,乔木求见。”乔木带着哭腔,在殿外喊道。

    陆锦棠抬眼看了看木兰,眼神里带着询问,“乔木已经知道了吗?”

    没道理秦云璋连她都瞒着,却把赴死的打算告诉乔木吧?

    木兰迟疑的从地上起来,僵硬的转身向外,“什么事?”

    木兰声音沉沉的,口气还有些生硬,倒把带着哭腔的乔木吓了一跳,“师父,我、我来寻娘娘。”

    “什么事?”木兰脸色难看的又问了一遍。

    乔木抿了抿嘴,哑声说,“二皇子昏迷了……”

    “你说什么?”陆锦棠豁然起身,从龙榻旁离开,疾步出来。

    “今早婢子们起来,为两位皇子穿衣时,二皇子怎么叫都不醒。一开始以为他是困极,便先给大皇子穿衣起来。可是大皇子都背了两遍书了,却仍不见二皇子有动静,再去叫仍是毫无反应……这才发觉不对……”乔木说着噗通跪地。

    陆锦棠却是已经越过她,慌慌张张的出了承乾殿。

    承乾殿昨夜里离开的侍卫,今早已经过来当值,里里外外把这里把守的严丝合缝,简直一只苍蝇都别想飞出去。

    廉清正在殿外来回巡视。

    他脸色沉凝,瞧见陆锦棠出来,他连忙上前请安,只是看着那张陌生的脸,他口中的“娘娘”喊不出来,只拱了拱手。

    陆锦棠却像是没有瞧见他似的,脚步踉跄,神色慌张的在宫道上疾行,她速度快的像是准备起飞。

    木兰追在她后头。

    廉清张口问道,“木兰……”

    后头的话还未出口,木兰便只剩下一个背影给他。

    廉清皱了皱眉,只来得及拉上最后抹着泪跑出来的乔木,“怎么回事?一个个慌慌张张的?”

    廉清琢磨,按着圣上的安排,那被称作“娘娘”的女子,悲戚是正常的,但不至于这般慌乱呀!圣上把一切都为她安排好了!她还有什么可紧张的?

    乔木哆嗦着嘴唇,小声说,“是二皇子,二皇子出事了……”

    “怎么可能?”廉清大吃一惊。

    秦云璋所有的安排,都是为了保护大夜朝平安无事,保护他所爱的人平安。

    朝廷上,内宫里,他几乎把一切能想到的,能安排的都安排好了。

    怎么可能事到临头,让二皇子出了意外?

    “我不与你说了,或许娘娘会有办法!”乔木甩开他的手,追着陆锦棠和她师父,大步向两位皇子所住的殿宇疾奔而去。

    廉清怔怔的站在原地,回头看了一眼承乾殿的高堂殿宇。

    殿宇背后的天湛蓝高阔,一丝浮云都无。

    那殿宇之中,躺着廉清此生最是敬畏之人,他兢兢业业,只想保护他使命之下该保护的人。为何天道对他如此不公?他连自己的性命都倾覆了,却不能保护他的家人平安无事吗?

    不多时……

    陆锦棠没有抱怨天道公不公平,她疾走到玉玳身边。

    玉玳在床榻上躺着,小脸儿红热,眼皮紧阖,眼珠子却在眼皮底下来回乱转。

    这是梦魇之象。

    陆锦棠趴在他耳边,低声轻唤他的名字,“玉玳,玉玳?阿娘来了,你睁开眼睛,看看阿娘呀?”

    床上的人毫无反应。

    陆锦棠拉过他细嫩的手腕,指尖按在他脉门上。

    他皮肤有些灼烫,脉象甚乱。

    陆锦棠脑中是懵的,她第一次在诊脉的时候乱了阵脚。

    以往她面对疾病,面对需要自己救治的病人的时候,不管多紧张的情形,都能冷静下来。

    可此时此刻,她冷静不下来了,她的心里一片的兵荒马乱。

    她的丈夫为了留一线生机给她,用自己身上的紫气,把她推出了法门。他甘心赴死……

    如今她的儿子又昏迷高热,她连脉象都诊不出来……难道她生的代价,就是她所有至亲之人,都要离她而去吗?

    陆锦棠抬手在自己大腿根儿处,狠狠掐了一把。

    有时候,疼痛能让人清醒。

    只是她心里的痛,已经痛的浑身麻木,她手上使满了劲儿,身上却一点不觉得疼。

    她牙咬着舌尖,却不能让自己在溢满嘴的血腥味儿里,冷静分毫。

    “太医院的大夫来了么?”陆锦棠只能沉声问道。

    木兰躬身,“已经在外头了,只待娘娘诊过之后……”

    “叫他们进来诊脉吧。”陆锦棠起身离开床边。

    木兰狐疑的看着她,“娘娘的诊断结果是?”

    陆锦棠摇摇头,神色晦暗不清的站在一旁。

    太医们陆续进来,一一为玉玳诊脉。众人都是眉头紧皱,不发一语。

    只有那只豹子,焦躁的踱步,时不时的到床边看看昏迷不醒的玉玳,却一直不见那只鸟的身影。正在这时,私下突然有了声响。

    “二皇子这情形……”太医们你看我,我看你,纷纷摇头。

    “这脉象也太奇怪了……”

    陆锦棠听着太医们的议论,原来不是她太过紧张,所以判断不出。

    这些太医们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脉象既不像任何病症,也不是中毒之状。

    “对了,娘娘拿走那只小鸽子呢?”乔木忽然惊喜说道,太医们都在殿外商量二皇子这情形该怎么办,床边没有外人,乔木声音带着激动的颤抖的说,“叫小鸽子来,或许有办法呢!”

    陆锦棠抬眼,默默看她,又皱眉低下头去。

    乔木不解的看向木兰,皱眉说道,“师父,小鸽子呢?”

    木兰抿唇看了陆锦棠一阵子,小声说道,“昨夜,娘娘把小鸽子留在承乾殿了。”

    后头的话,她没说。但乔木应该也能听明白吧?今早她们去见娘娘,谁也没瞧见那只小鸽子。

第613章趁火打劫() 
小鸽子乃是灵宠,那鸟虽其貌不扬,却是有灵性得很,它不需要笼子,也从来不会乱飞,更不会迷失走丢。

    “小鸽子……没有了?”乔木压低了声音问木兰。

    木兰皱眉,迟缓的点了头,满心的忧虑。

    昨夜里,承乾殿发生了什么事,她们并不知情,但看今日情形,却也不难猜测……必定是惨烈至极。这一切说是天灾,还不是人祸。

    娘娘还能活生生的站在这里,似乎已经是侥幸中的侥幸。

    陆锦棠如入定一般,神色木然的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站了许久许久。

    连木兰这样的习武之人,都觉得要站的浑身麻木了,她却仍旧不动。

    “娘娘……”

    “我的针呢?”陆锦棠问。

    “娘娘打算如何行针?”木兰担忧问道,连病症都没诊断出来,娘娘就要贸然行针?

    陆锦棠皱了皱眉,“如何行针呢?”

    她不是回答,出口竟然也是问句。

    这不由让木兰脸上的担忧更浓。

    外头的太医商量半天,只开出了一个清热的寻常方子,便再无良策。“这给如何是好?”

    木兰做主,又把紫阳道长请了过来。

    紫阳道长看了玉玳的样子,立时就说是“癔症”。

    “和癔症不同。”陆锦棠低声说道,颇有些有气无力的。

    紫阳道长贴了一张符箓在玉玳的胸前,藏于衣服里头。

    可是玉玳的情形,却毫无转机,仍旧躺在那里,双目紧闭,眼珠子在眼皮底下乱转。

    陆锦棠陪在儿子身边,心里却还惦记着承乾殿躺在哪里一动不动的人。

    她恍如失了心魄一般。

    即便在她死了,化作游魂的时候,她也未曾经历这般的绝望。

    “把玉玳带去承乾殿吧。”陆锦棠呆呆的说。

    木兰见她失魂落魄的样子,心里憋闷难受,她上前要抱起二皇子。

    陆锦棠却已经自己把玉玳抱在了怀里。

    “娘娘,叫婢子来吧。”木兰说。

    陆锦棠却摇摇头,“没事,我来。你们照顾好玉琪和沈家的小姑娘。”

    说完,她便坐上了轿子,安安静静的往承乾殿而去。

    木兰忧心忡忡的看着她的背影,她到底是不放心,交代了乔木以后,她也追在后头,跟去了承乾殿。

    娘娘也许是疯了!

    木兰转过屏风的时候,竟瞧见娘娘把二皇子,放在龙榻上,就挨着圣上而放。

    她还叫父子两个的手握在一起。

    圣上的手分明已经冷硬了,二皇子柔软的小手搭在上头,显得那么怪异。

    “娘娘……”木兰小声轻唤。

    陆锦棠把手比在唇边,“嘘……别吵。”

    木兰忍了整整一日的眼泪,唰的就下来了。

    娘娘还是承受不住,变成了这样了吗?

    陆锦棠坐在龙榻边上,安安静静的看着床上的父子俩。

    她脸上什么表情也没有,泪似乎已经流尽了,担忧和焦急也藏匿不见了,留下的似乎只有不变的麻木。

    木兰退到外殿,看着殿门口的两盏长明灯,默默的擦着脸上的泪,望着灯火一跳跳的发呆。

    父子俩紧挨着,躺了一夜。

    陆锦棠坐在床边上,看了一夜,一眼未合。

    木兰就在外头,守着他们,守了一夜。

    与东方天际,那朝阳的亮光一起来临的,还有宫宇之外吵吵嚷嚷的声音。

    木兰一个激灵,从地毯上站了起来,她提步走到殿外,“这吵嚷的声音,是从哪儿传来的?”

    她伸手抓住殿外的一个神色匆匆的小太监,又问了一遍。

    那小太监为难的说道,“还是那些闹事的使臣。昨日已经在太极门外闹了一天,今日一大早的又闹到明德门了。”

    木兰不由皱紧了眉头,颜钧已经死了,使臣却揪着不放,说他是胡人,定要朝廷交出他来。

    朝廷若是交不出,他们就好借此兴兵作乱,趁火打劫,在秦云璋已经……来侵吞大夜朝的好处。

    “昨日圣上未曾露面,内阁也安静无声,只有圣上退位的消息暗中有传。”太监看了眼承乾殿的门,小声说道,“估摸着那些外使,也是想借机试探。看看退位之说,是不是真的。”

    木兰皱紧了眉头。

    她打发小太监离开,迟疑一阵,转身进了殿。

    陆锦棠仍旧在床边坐着,眼睛里布满了红血丝。

    “今夜就该离开了吧?”她听见木兰的脚步声,缓缓问道。

    “娘娘,您听到了吗?外使在趁机作乱呢!您现在可不能倒下,还有许多事情要等你处理呢!”木兰急声说。

    陆锦棠笑了笑,“何需我处理呢?云璋已经交由内阁了,今日新帝就会继位,这是对新帝的一个考验,若是新帝连这点麻烦都处理不了,日后还怎么治理大夜朝?”

    木兰抿嘴看着她,她脸上分明带着笑,为何还是给人一种麻木心死的感觉?

    “娘娘……”

    陆锦棠闭了闭眼,“木兰,我现在什么都想不了,我连自己的儿子都救不了,他一直发着高热,我给他推拿穴位,却无法退热。一个连自己儿子都救不了的大夫,她还能做什么事呢?”

    “娘娘您,您要去哪里……”

    “今晚离宫,悄悄赶去帝陵。”陆锦棠说道,“你告诉廉清,让他准备好人,随行护送。云璋这一路走的很辛苦,临了,别叫人再吵了他。至于玉玳,待云璋安葬之后,或许他就能醒过来了。”为了打消他的疑虑,只好这样安慰着他。

    木兰迟疑的看着她,“娘娘为什么会这么说?”

    “玉玳的小鸽子,是他的灵鸟。不说说灵宠和主人之间是心意相通的么?”陆锦棠缓缓说道,“小鸽子和云璋一起走了。我琢磨了一夜,觉得,也许只有云璋安葬之后,玉玳和小鸽子的契合才能完全断开。到时候,玉玳也就能醒了。”

    木兰张了张嘴,又紧紧闭上。她不知道这样的局面应该如何去做。

    纵然她觉得娘娘这个说法里,似乎漏洞百出,且没有任何佐证,只是娘娘的凭空猜测。

    但如果这猜测能让娘娘心里好过一些,还揣着一丝希望……那就把她说的都当真,又有何不可?

第614章恭迎圣上() 
木兰悄悄退到殿外。

    前朝那里吹了角,敲了鼓。

    鼓声连天。

    皇城墙头上有一面大鼓,与许多面不甚大的鼓。

    最大的鼓比人高出许多,敲鼓的人,要站与高高的台子上,方能够着那鼓面。

    据说一只鼓槌就有几十斤重,那面鼓不是什么人都能敲响的,敲鼓的人壮实无比。

    那面鼓唯有朝廷发生大事,需要天下知晓时,才会敲响。

    “这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