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跟你说,建文调动了。”秀玉泡着茶说。
“调到哪里去啊?”剑锋问着建文。
“安东镇。”
“啊?退潮了?怎么调去安东镇?又犯什么错误。”剑锋感到很担心,但是,看着建文嬉皮笑脸和分发着中华牌香烟,应该不至于此吧,又问着:“提拔了?”
“不算提拔,平级调动。”
“到安东镇当人大主席?”剑锋疑惑的问着。
“你真笨。建文准备去安东镇当镇长了。”李兰新受不了,看着剑锋的反应那么迟钝,一下子道破了。
“那不是提拔了吗?还蒙我。”剑锋说捶打着建文说。
“睡蒙你,是真的平级调动,我们乡镇有个特点,书记、镇长、主席三个人都是正科级干部,级别相同的。但是,一个副镇长要当到书记,必须是经历过副书记、主席、镇长,书记,就是这么回事。后面这三者貌似平级,可是要进步,还得一步一步来。明白吗?”建文解释着。
“哦,明白了。那该祝贺你了,这次保密工作做得很好啊。上次因为跟国伟喝酒的事,延缓了你的考察,真是对不起。”剑锋道歉着说。
“呵呵,不用道歉,这次我还是暗中借用了你的关系,我们许副市长帮了不少忙。”剑锋忙解释着说。
“他能帮上什么忙?”剑锋问着。
“他是副市长啊,他弟弟是我们安绥县组织部长啊。怎么帮不上忙?有句话,我顺便转告给你,许副市长说,要你有空,去安州的时候,找他喝茶。”建文开心的说着。
“恩,会的。今天有点事,想跟你说,你们安绥镇欠着小凤酒店很多钱,能不能帮她催催你们镇长,早点把它清了,人家资金也是很紧张的,两个儿子都还要花钱的。”剑锋问着建文。
“可以,我回去跟镇长说一声。应该不少吧?”
“我听说十万左右,不管怎么样,已经那么多了,要是你们镇长也跟你一样,调走了,谁去买单啊?一个女人家,经营那么一个酒店,已经不容易了,你就行行善吧,积积德哦。”剑锋拱手对着建文说。
“好好好。我知道了。我还以为你怎么突然想起给我打电话呢。”建文笑着说。
“剑锋是菩萨心,见不得别人日子难过。”兰新笑眯眯的说着,自从那次被剑锋怒喝以后,也很少跟剑锋来往。
“什么时候上任?”剑锋问着建文。
“下周吧。下周可能就要去宣布了,怎么了,你要请客吗?”建文问着。
“这个建议不错,我晚上闲闲的。”兰新立马开口。
“你忘了教训吗?等你上任后在请你吧,上任前还是谨慎一点吧,不要在出现任何意外了。”剑锋警告着建文。
“是啊,建文,等你上任了,把杨凤英叫出来,我们一起吃个饭,庆祝一下。”秀玉也跟着剑锋说。
“难得秀玉这么说,那这事就定了,等建文上任后,剑锋请客。”兰新开心的说着。
“行!”剑锋也爽快的说,“听说安东镇现在很复杂,建文你去了,可得注意。
“是啊,我也听说了,那边虽然经济不错,算是我们安绥县的‘小香港’,但确实有点乱。”兰新下乡的时候,略有耳闻。
“恩。我知道。”建文略带忧虑的说着。
第199章 198中年困惑()
“建文,你去安东镇当镇长,凤英会支持吗?”剑锋问着建文问着。
“有什么不支持的我这个年龄再不出去,就没有机会了,难道就让我一辈子都呆在安绥镇当一个人大主席吗?”建文倒是蛮自信的说。
“哦。。。。。。”陈剑锋陷入沉思,想起朱先哲动员的他的话,自己是不是考虑欠妥呢?现在这个年龄,毕竟还是人生中最宝贵的一个时间段,一个刚刚步入中年的男子,怎能一直闲躺在自己的安乐窝上,光阴易逝,韶华难再。
面对是否调整到副局的位置上,陈剑锋确实左右为难,副局,毕竟是二把手,尽管朱先哲会把诸多权限下放给他,但是,自己许多教育理念,肯定不能像在安靖中学这样可以随心所欲的实施,从个人角度考虑,孩子正在自己的中学里面,最简单的想法,就是能够亲自看的到他们的变化。
人,往往就是这么回事,若不是建文的提拔触动着他,也许他就可以平稳的过着自己的日子,现在,看到自己同学跟自己一样的年龄,他们却依然在仕途上不畏艰辛的努力拼搏,而自己却安于现状,似乎有点不能接受。
“算了,固守自己的平常心吧!”陈剑锋在暗自的劝说自己。
李兰新看着建文喜忧参半,说:“安东镇虽然在乡下,目前那边虽然有点乱,但是,你去当镇长也是两三年的事,说不定很快就给你提拔个副处。再说,现在交通好了,到安东镇用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怕什么。”
蓝建文最终还是笑着,说:“是啊,但愿在安东镇只是过度,没有到乡镇当过一把手,在我们这里,很难混到副处。”
“你该知足了。我看我们安绥县有个奇怪的现象,文凭越低,官阶越高。你看,我们许副县长,只是中专毕业,幸运的当了团县委领导,终于顺利的上了副处;朱局长,只是大专毕业,混到了现在这个位置;陈剑锋呢?虽然是本科毕业,但还是一个中学校长,最多算个副科级。蓝建文啊,你命太好了,中专毕业,现在就要当镇长,还准备当副县长,呵呵。开心啦。”李兰新略有崇拜的说,乡镇主席和镇长,虽然都是一样级别,但权利区别甚大的,关系到手中的笔,签署出去的发票,是否有人认可的,当然,跟书记更不能比了,书记,就是当地的诸侯王了。
“建文这个时候出去,很合适,我们家剑锋,就不合适了,我们孩子还小,很多方面都需要父母多加引导,我这个是职校毕业的,小学还马马虎虎可以指导他们,现在上了初中了,说真的,有些知识我自己都不懂,现在初中课本好像比以前深奥很多。”秀玉跟着说。
“何止是初中教材,现在连小学教材都搞得很深奥,这教改也真是越改越有意思。”林兰新说。
“别光顾着说我,今年政府部门调整,这次调到的是正科级,下阶段是副科级,你们家剑锋出去也很合适啊,当个副局长或者副镇长,怎么就不合适,那也是平级调动而已。”建文笑嘻嘻的说。
“让剑锋出去当副镇长?有比现在在县城安靖中学当校长好吗?我看不见得的吧。”林秀玉问着建文。
“那倒不一定,但到下面去当副镇长,就有可能提拔为镇长,他现在当校长,恐怕就永远没有提拔成镇长这个机会了。”建文回复着秀玉的话。
“哦。我还是希望老公在安靖中学就好,凡事多方便,不用风雨来雨里去的,我在幼儿园上班也才能安心。”
“秀玉说的也有道理,其实在哪都是工作,都是拿工资,能把工作干好,能顺利拿到工资,然后做点自己兴趣的事,我觉得很满足了。”建文听着他们的议论,心里虽然出现了短暂的想法,但很快被理智扑灭。
从辩证的思考问题,凡事都是具有两面性的,离开安靖中学,自己可以青云直步,一路上升,但是,家庭、孩子,估计就不能那么轻松了。
对孩子的培养,陈剑锋一直有一个理念:身体和心理健康最为重要,其次是学业。孩子在初中,算是人生一个最关键的转折点,他们似懂非懂,可谓是站在人生十字路口,这个时候,更需要先人的引导。引导的正确,一旦他们上了高中,孩子自然会遵循惯性发展。
诸多家长这时候本身的理念还不够成熟,很多人忽略了这个细节,等到孩子上了高中,或者发现孩子变坏了,想再努力的把他改变回来,那还真的是有点缘木求鱼,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性格的培养,自然也是像一种慢性病,自古才有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剑锋,我觉得你还是要去努力一下,找找关系,陈民峰县长这次改任县高官,是你们本家的,看看有没有人和他认识的,弄个教育局副局长或者乡镇副镇长,应该不是很困难的。”建文自己成功了,觉得返回来关心自己的兄弟,也是应该的。
“我啊,顺其自然。说真的,现在在安靖中学,觉得很舒服。”剑锋满足的说。
“这话没错,但有时候,急不可求,时不再来,你现在这个年龄,不再努力一把,我们到五十岁,上不了副处,那就一辈子都没有机会了。”蓝建文建议着,能在安绥县这个地方,达到副处级干部,确实寥寥无几,这是在县城,不是北京,在北京,也许一根棍子打在地上,喊声处级的干部都出来,旁边怕是围着一大堆。
“行行行。这事刚才说,顺其自然,等你下周去安东镇就任了,回来县城的时候,我在好好的宴请你。但你记得回去,及时跟你们镇长建议一下,小凤酒店的那些欠账,早点给清了。以后到安东镇去当领导,吃饭喝酒最好也小心点,那边既说环境不好,不要随意与陌生人接触太频繁。”剑锋想到最近几年,安东镇一些不利的议论,对建文前去就任镇长一事,还是比较担心的,他清清楚楚的知道,安东镇很多家长,为什么让自己的子女舍近求远,到安靖中学来上学,这里面的原因,显然与那边的社会环境有关。
第200章 199借酒释怀()
陈剑锋和蓝建文闲聊之后,回到安靖中学校长室,与2012届高三老师一起期待着高考成绩,通过十多位老师的紧张电话查询,学校优生的成绩基本上都掌握了,下午五点,福建电视台准时公布一本、二本、三本和专科录取线。
柯志强主任掌握了具体数据之后,打了陈剑锋的电话:“陈校长在哪里?”
“我在家里。”
“要到学校吗?”
“要的,正准备过去了。”
“好的,你过来,高考的切线情况和我校上线情况基本上都明确了。”
“恩,你叫林小山一起过来。”
陈剑锋接完柯志强主任的电话后,独自快速的漫步到安靖中学,一进入大门,门岗的老林笑呵呵的祝贺着:“陈校长,今年我们学校高考成绩很好啊。”
“是的。”陈剑锋拿出香烟,递给了老林和两位执勤的转业军人。
柯志强、林小山已经在副校长室泡茶等着他。
柯志强看到陈剑锋后,兴奋的说:“真想不到,今年我们学校出了十多位211和985的学生。现在一本的切线已经明确了,我们有260多名同学达到了一本的录取线,同时,有19位同学,超过一本录取线50分以上,我想,根据往年的经验,这些学生应该可以上211和985重点大学。”
“哦,有这么好啊?那真的要好好庆祝一下,林副校长是下年段的领导,有功啊!”陈剑锋望着柯志强递给他的统计表,开心的说。
林小山笑嘻嘻的:“都是大家努力的结果。”
陈剑锋问着柯志强:“有了解一下安绥中学的成绩吗?”
“目前知道一些,但还全面,他们晚上估计就会发送全县信息。”志强说。
“听说他们考上清华和北大有几个吗?”
“北大好像一个,清华两个。比去年少了两个。”志强将自己搜集来的信息转告给陈剑锋。
“恩,那我们今年成绩,较之去年,应该算是进步了。我看达到本科线就有830多人,这个比例应该是?”剑锋准备拿出手机测算一下。
柯志强看了说:“我们学校一本上线率百分之二十一,本科上线率达到百分之九十。这算是我们安靖中学创办高中部以来最好的一次成绩了。”
“哦,应该说,得益于这一届面向全县招生,紧跟着安绥中学后面,先录取了八百人。志强啊,今后在录取高一新生的时候,务必注意生源,平时教学工作中,还是要继续强调班主任进行家访,对我们学校多于宣传。”陈家访进一步交代着他。
安靖中学陈家访上任之后,非常注重生源情况,这一届高三,当初录取了1200人,其中有800名学生是作为安绥县第二梯度录取的。
陈小山看着他们两个兴奋的样子说:“陈校长,晚上我请客吃宵夜,一会就通知处室主任以上的,怎么样?”
“非常可以啊。你林副校长这次应该好好开心一下。”陈剑锋笑呵呵的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有了喜事,还要注意有一个释放的空间。
人,其实不管遇到喜事,还是坏事,都需要适度的释放。有些人一直以为,遇到坏事要释放,遇到喜事不用,其实错了,遇到喜事的时候,独自乐着,没有人分享,渐渐也会变成一种压抑的。当然,不管是喜事,还是坏事,分享的人,应该都是真正知心的人。倘若与一般人分享,要么嫉妒你,要么嘲笑你。何必呢?
陈剑锋理解此时林小山的心态,林小山自从到安靖中学后,一种默默无闻的为着陈剑锋做事,因为与陈剑锋的交情,陈剑锋将他从工会主席调整为副校长,意味着他还有提升的空间,如果纯粹呆在工会当主席,那真的只能等待慢慢的老去退化了。
曹操说的好: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此时不是解忧,而是言乐。
林小山主动打了林乐封、余民东、黄一鸿、张亚龙、商茗芳电话,邀约一起到小凤酒店吃宵夜,林乐封、余民东和商茗芳原本是在乡下安港镇协助拆迁,听到安靖中学高考取得好成绩,林小山要请客,三个人坐着余民东的奥迪新车,急速回到安绥县城。
八个人在安靖中学汇集后,一起漫步到小凤酒店,落座后,林小山又打了自己老婆王茹惠的电话,叫她下班后一起到小凤酒店。
六月的夏天,酷热,但明月悬空,几颗星星闪烁着,一丝的游云,飘荡在月空中,安绥县春水溪岸,早已注满了闲散的游客,散步的、喝茶的、骑车的、玩游戏的、搂搂抱抱的,王茹惠高挑的身材,穿着一件洁白的连衣裙和商茗芳略微肥胖的身材穿着一套简易的休闲服,相得益彰,各有千秋。
王小凤望着陈剑锋带着一群客人前来,亲自接待,整桌圆满十人。
酒菜上桌后,彼此都等着陈剑锋说话,陈剑锋拿起筷子说:“还要等什么,我命令副校长请客,动手啊,吃别人的心不疼啊。”
黄一鸿年纪比较大,说:“我还以为陈校长要发表重要讲话呢,原来是实打实的吃宵夜。哈哈。”
余民东显得比较大气,拿着中华香烟,没人一包,陈剑锋本想拒绝,余民东笑着说:“我们安港镇的习惯了,吃饭发烟,大家享福一下吧。”
林小山拿出了两包安绥县刚刚出现不久的‘和天下’的香烟,说:“这烟一包一百元,我一个亲戚给我的,大家抽看看。”
说着,拿了一根给陈剑锋,陈剑锋觉得稀奇,便点上,缓缓的吐出一圈烟圈,说:“好烟,略淡。我还是习惯芙蓉王。”
从烟说到酒,从酒说到学校,从学校说到教育问题,十个人畅所欲言,喝着小山的酒,抽着民东的烟,望着窗外的明月,甚是别有一番风我。
临近十点,酒席正酣,陈剑锋的电话响了,是朱先哲打给他的:“陈校长这次开心了?”
“是啊。我们正在聚餐呢,来吗?”
“不了,你吃完过来教育局,我有事要跟你说。”
陈剑锋挂了朱先哲的电话,说:“继续!”
第201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