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介:少年剑未佩妥,出门已是江湖。作品通过描述三位农村出身的大学生,一路摸爬滚打,各自成为一方龙头霸主,展示祖国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欢迎各位书友批评斧正!更欢迎收藏与推荐!谢谢!
://160203
第1章 百年老屋()
陈剑峰站在老家百年老屋前,几个工人正在拆卸房子。
老屋是闽南具有的建筑风格,三间二伸手,进门便是一个二十多平方的天井,天井两边对称各有两间不足十二平方的房间,进去便是客厅的大门,客厅差不多也是二十平方面积,没有窗口,客厅旁边是对称的两个卧室。屋顶是瓦片,墙是泥土鼓捣而成的。屋子前面有一个一百多平方的门口,左右分别是由石头雕砌而成的碾子和捣米臼,左前方角落种着一颗龙眼树。村里房子几乎都一样结构。
陈剑锋八十多岁的姑姑走了过来,“剑锋啊,这是你太爷爷在1918年用九十九块银元建成的,到现在为止,住了四代人了,屋子快倒闭了,你能回来修建,对祖辈也是一种安慰。”
剑锋递了一根烟给姑姑抽,“是啊,我妈说,老房子快倒闭了,万一遇到开发,如果不修补,连赔偿的钱都没有了。我也舍不得它倒下,儿时的日子都是在这里过的。”
四十年前,陈剑锋还没有到上学年龄,村里的童年孩子都喜欢聚在他家门口,门口大,孩子们做游戏特别有地方。这座老屋的旁边还有另外一座一样的屋子,只是没有那么大的门口。陈剑锋记得当时亲人们都住在一起,两座房子,住着四户人家,每家人口大概有八九个人,近四十人挤在一起生活,热闹非凡。当时村里房子也不多,全村合计也不过一百户,村庄背后一座小山,前面是一片田野,田野出去便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土地宽敞,村民就是没有钱建房子。
陈剑锋与小孩子们一起玩,游戏丰富多彩,最经常玩的是捉迷藏,村民夏收完之后,经常把稻草带回家,在门口堆成一堆堆的,夜空下,孩子们聚在一起,嘻嘻哈哈的,年纪大一点的带头安排捉迷藏,被捉到的人,全体孩子都拍一下他屁股,作为战利品。村里和陈剑锋差不多年龄的男子特别多,有二十多个,玩在一起的也有七八个,捉迷藏累了,就开始玩摔跤,摔跤最后胜利的人,奖励给他村里最漂亮的小姑娘做媳妇,陪在胜利者身边。陈键年龄大了同年人许多,长得人高马大,每次摔跤都是赢家,每次夜晚出场的时候,陈小桃都陪着他出来。
“键哥,我们晚上玩别的游戏吧,天天玩摔跤没有意思。”陈剑锋个头不大,摔跤都是失败者,他给陈键建议。
“你说,喜欢玩什么,我陪。”陈键虎视着圆圆脸蛋,一头短发的陈剑锋说。
陈剑锋想了一下,说:“爬树吧?”
陈键同意他的想法,于是,孩子们一起到村庄后面的小山去爬树,小山上长满着密密麻麻的相思树。
“怎么比赛呢?”陈键问。
“爬到最高的算是赢家,怎么样?”陈两坤喊着。
“好。”陈键同意了。
八个男孩子开始各自物色最高的相思树,陈键找到一颗最粗大的相思树,陈小桃陪在树下,由她发令:“开始。”
孩子们像猴子似的,一下子都上了树,陈剑锋个头小又轻,很快就到树的末端,陈键眼看高不了,于是,冒险再往上爬,相思树枝桠最终挡不住他的重量,突然撕裂开,陈键一下子摔倒地上,动弹不得,疼的一直哭。相思树边住着一个退休的乡政府干部,听到孩子的哭声,靠近过去问明情况,检查了陈键的伤势,发现陈键的手臂骨折了。
陈键的父亲知道后,赶了过来,痛骂孩子们,带着他回去了。
陈键出事以后,孩子们被父母亲监管起来,玩的少。偶尔聚在陈剑锋家门口聊天。随着年龄的长大,父母们也开始督促孩子们做事。孩子们能做的,也就是捡牛粪。
陈剑锋与陈两坤关系比较好,捡牛粪经常一起。村民们黄昏的时候,经常把喂饱的牛,拴在小山相思树里面,有些牛,在回家的途中,就已经拉了牛粪了。他们两个一直守候着这些牛,可就等不到它们拉牛粪。
陈剑锋说:“我有一个办法,可以让牛拉牛粪。”
“什么好办法?快说。”陈两坤焦急的问。
陈剑锋开心的说:“我们用小木头抠牛屁股,牛屁股一痒,准拉出来的。”
“好。就这么办。”陈两坤立刻拿来小木棍,开始在牛屁股后面抠,果然,牛挡不住痒,于是就拉出了牛粪。他们两个满载而归。
孩子们听说这个事以后,纷纷效仿,都能够圆满完成父母亲的任务。
“剑锋,捡牛粪了。”陈键手臂好了,也开始跟着一起捡牛粪。
“好啊,叫两坤一起吧?”陈剑锋带着陈键一起到两坤家,三个人在黄昏的时候,一起在相思树下等候归来的牛儿。
夜临近了,牛吃饱了草儿,大人们纷纷把牛拉回来,拴在相思树下。
三个人等大人们离开之后,开始用木棍抠牛的屁股。
“陈剑锋,你骗我吧?它怎么不拉?”陈键问着。
“你功夫没有到家吧,会的,继续抠。”两坤在另外一边说。
陈键拿着棍子,悄悄的靠近它,突然用力,把棍子插进去,使劲的抠着它的屁股。
牛终于挡不住兴奋,在原地打转,四蹄乱窜,一脚踢向陈键,陈键腾空而起,重重的摔在旁边的树叉,一根被折断的相思树,裸露着锋利的枝桠,刺进他的口中,顿时鲜血喷薄而出。
“疼。。。。。。。”
陈键在地上打滚,陈剑锋和陈两坤见状,立刻围拢过来,陈两坤拉住牛绳子,把它紧紧的绑在相思树根上,陈剑锋扶起在地上打滚的陈键。
“两坤,快拿点草药和红土来。”陈剑锋大声的喊着陈两坤。
“好的。”陈两坤快速在附近找到草药,挤出一点点尿液,掺和草药和红土,及时跑到陈键身边说:“来了。”
“把它贴在陈键的脸上。”剑锋说。
“那是什么?”陈键哭着说。
“草药啊,快涂上,血一直在流的。”陈两坤看着陈键脸部的血依然在往外流淌说。
“陈键,涂上吧,不然血流不止的。”陈剑锋也跟着说。
陈键不再挣扎了,让陈两坤把红土混着尿液的草药涂在脸上。
“你看,血不流了。”剑锋说。
“还是很疼啊。”陈键哭着说。
“药效没有那么快吧,再忍一忍吧。”陈两坤说。
“去叫他爸来吧。”陈剑锋说。
“不要,不要。。。。。。”陈键强忍着疼痛说。
“我看血流不止。”陈剑锋望着陈键的血又出来,害怕的说。
“我爸会打我的。”陈键哭着说。
“那怎么办?”陈剑锋问着站在身边的陈两坤。
“再多涂点吧。”
“好吧。”陈剑锋无奈望着身边的草尿药,已经没了,便对着陈两坤说:“你再尿点。”
“我没尿了,你去尿,再掺和草药和红土。”陈两坤想拉尿,拉不出来。
“好吧,我来。”陈剑锋把尿拉在红土和草药上,拿着一大块红土,稳稳当当的贴紧陈键的伤口。
“哎,不流了。”陈两坤看到陈键的血止了,兴奋的说。
“我们快回家吧,别让陈键父亲看到。”陈剑锋说着,拿起捡牛粪的工具,带着陈键和陈两坤回去。
第2章 一棵葱根()
陈键回家后,自然又招来父亲一顿臭骂。
随着新学年的开始,陈剑锋到了上学的年纪,跟随同年人一起,成群结队到学校去报名。
学校坐落在湖西村的东边,靠近村庄进出入主要干道,没有围墙,只有成曲尺型的两列教室。屋顶也是瓦片盖成的,里面墙壁有泥土磨平过,外墙没有任何装修。共六间,一到五年级,曲角之处是全体教师的办公室。五个教师,各自负责一个年级,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人数不尽相同,陈剑锋的一年级人数最多,有二十多人,女生只有三个,其中一个是留级生。
陈剑锋叫上陈两坤一起去找父亲要钱报名。
陈剑锋的父亲是生产队的保管员,在村民中属于有职位的人,不用下地干活,依然可以跟村民一样拿公分,公分制是中国特色一个表现,村民一起劳动,根据各自表现,一天干活各有不同的得分,最高是十分,等生产对收成之后,按每个人得的积分发放物品。生产队长每天固然十分,村民不等,陈剑锋的父亲是保管员,一般是八分,但他兼职,夜晚给村民讲故事奖励两份,每天一样拿十分。
陈剑锋的父亲长得威武,一米七多个子,结实健壮,一脸阳光,村民大都喜欢他。他是村里难得的几个高中毕业生,因为富农身份问题,毕业后只能回家,不像他要好的同学可以出去工作。
陈剑锋与陈两坤一起到了生产队部嗮谷场附近,剑锋看到大葱的葱根很好玩,带着两坤一起下去摘了一棵葱根,作为喇叭,可以吹出各种曲子,不幸的是,种葱的主人刚好走了过来,两坤跑得快,剑锋不敢跑,就被逮住了,主人弄了根绳子,把他绑起来。
“叔叔,剑锋被人家捉了,正绑着在田地那边。”两坤跑到队部给剑锋父亲报信。
剑锋父亲急忙忙跟两坤一起到队部附近的田地上,看到儿子被人家绑着,掉着眼泪,气不打一处,狠狠的甩了一下儿子的巴掌。
主人看到这样子,连忙对着剑锋的父亲说:“明山,别打他了,我把他绑起来,只是吓唬他。”
“我知道。谢谢你帮我教育他。一棵葱根,就是一颗大葱。这孩子现在学会偷摘葱根,长大后恐怕会做其它错事。不是有句话叫着‘小时偷拿针,长大偷牛阎’吗?”
“是啊,明山,你做的对。”种葱的主人松开剑锋的绑着的绳子,满意的离开。
剑锋被父亲带到队部,陈明山严肃的教育他几句,让他拿着钱跟陈两坤一起去注册。
陈剑锋从此落下病根,不敢在正视父亲威严的双眼。
夏天,漆黑的夜晚,一场雨下的特别大。
村里出现小偷,特别喜欢偷村民养的猪,村民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有养猪,但一般只养一头,专门收拾家里残渣剩菜。夜深的时候,孩子们都早早睡觉,担心小偷找上门。剑锋家也养着一头猪,在门口龙眼树下的一间破屋子。剑锋的母亲不放心,不时的起床看着自家快要出卖的猪儿。
“有贼。。。。。。”母亲突然喊起来,全家人立刻都起床,剑锋父亲操着木棍,追了出去,孩子们看着三个陌生人快速的离开。吓得立刻躲进被窝里去。
第二天醒来,村里果然有许多人丢了猪。虽然报告生产队,但最后没有回音。
剑锋父亲感觉不放心,最终提前把猪给卖了。
杀猪的师傅凌晨就到来,处理完之后,留给主人一缸猪血和几条猪场,其它全部带走。天蒙蒙亮,母亲就挨家挨户的送已经煮熟的猪血给人家,这是村民的一个习惯,谁家有卖猪,谁家就送猪血。一碗猪血,足足可以让孩子们兴奋几天。剑锋的玩伴们自然也早早的到剑锋家,整群整群的人跟着猪血瘦肉汤团团转。
冬天临近了,海边的海产品更加的丰盛,剑锋父亲的朋友来访,带着海边刚捞上的牡蛎和不知名的鱼儿,两个人在一起品着自酿的米酒,剑锋和弟弟妹妹一起吃着牡蛎煎。那诱人的香味,飘出小厨房,夜深的时候,特别诱人。
“剑锋,打一碗去给爷爷吃。”剑锋的父亲叫剑锋送牡蛎煎去爷爷住的地方,家里人口多,爷爷只能住在剑锋家附近的一处小屋子。
农村,没有灯,冬天的夜晚对小孩子,感觉特别吓人。剑锋不敢去,父亲感觉没有尊严,一下子发了脾气,吓哭了剑锋。爷爷在附近听到剑锋的哭声,赶了过来,手里持着一把菜刀。
“谁欺负我孙子?”一看到孙子在哭,大声的问。
“是我叫他送牡蛎煎去给你,这小子不去,我打他了。”剑锋的父亲小声的说着。
“不送就不送,骂他干嘛。”爷爷拉着剑锋的手,一起到他住的地方去。
爷爷夜晚有个习惯,喝完茶之后,往往下了一些米,煮成米粥,一般也只能爷孙俩享受。
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了,农村积极响应,分田到户。
村民没有自家耕种的经验,迟疑不敢下种子,到了夏天,没有收入。家家户户出海打鱼。生产队解散了,剑锋的父亲也就没有在当保管员,一起与村民出去打鱼,每次回来,几乎都是满载而归。村口到处是沟壑,沟壑里面有数不清的鱼儿,四处晃荡,溪水清澈见底,天也是蓝的,夜晚的星空璀璨无比。
淡水鱼吃腻了,村民结伴一起前往离村庄三里外的大海捕捞海产品。
父亲也开始和村民一样,带着剑锋一起下海。
剑锋第一次下海,满眼都是滩涂地,远处才是荡漾着深蓝色的海水。
孩子们开始在滩涂地捕捉各种与蟹,海螺,不一会就装满了小背篓。闲着无事,就在滩涂地上有水的地方嬉戏。剑锋走进滩涂地小水渠里,突然越陷越深,急着哭喊,剑锋的父亲远在靠近海水的地方捕鱼,小伙伴看到他陷进去,也不敢靠近。在海边长大的一个婶子,看到他,急忙把各自的衣服脱下,结成绳子,抛向剑锋。
“剑锋,接住绳子。”婶子站在一边,大声的喊着。
陈剑锋边哭边接住绳子,几经努力,身子却越陷越深。
第3章 剑锋习武()
远处的父亲,陈明山看了,拼命的赶过来,再次把衣服拧成的绳子抛向陈剑锋,在父亲用力的拉动下,陈剑锋才缓缓的移出沼泽地。
陈明山看着吓得在发抖的儿子,心中万般不舍,带着他回家,从此再也不敢让陈剑锋下海。
我们民族有一个特点,在没有外来侵略的时候,特别喜欢窝里斗。
陈剑锋、陈两坤和小伙伴们一起上初中的时候,村里逐渐流行学武术,以宗族为单位,几乎每一个宗族都设置武馆。
“剑锋,晚上吃完后,和爷爷一起出来玩。”爷爷看到剑锋放学回家后,已在家等他了。
“干嘛去?我还有很多作业呢。”剑锋扔下书包,一脸疑惑的回复爷爷,爷爷很少叫他夜晚出门的。
“爷爷有个老朋友,在你叔叔家设置武术馆,你跟爷爷一起去就是了。”
剑锋听到爷爷谈起武术,一下子兴奋起来,早就听说爷爷棍棒耍的很好,只是从来没有见过,晚饭很简单,几碗粥就解决了。
秋天已近,但酷暑依然未退,乡村的空气里弥漫着烧焦的味道,村民们家里呆不住,家家户户都到门口乘风纳凉。
陈剑锋与爷爷一起,到一处原来乡村碾米用的房间,里面已经挤着一些年龄不等的人,有穿背心的,有赤膊子,有拿着棍子比手画脚的,有拿着双锏瞎舞的,甚是热闹。
“林师傅啊,这是我孙子,好苗子,交给你调教调教,主要是练练筋骨就好,不用太苛求。”爷爷对着一位五十多岁的结实男子说。
“大哥啊,这就是你说的孙子吗?不错,人一看就是聪明伶俐的人。你喝茶。”林师傅端起茶杯递给爷爷,眼睛审视着陈剑锋。
“剑锋,过来和林师傅行个礼。以后林师傅传授你一些武术基本功,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