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忠灿听见老婆的话,回过神来,说:“没,没想什么。”
他一边说一边放下了手里的那本高中课本。
丁小甜见状却去拿起了那本高中课本,翻了两下,然后说:“忠灿,我想去参加高考。”
“”何忠灿尽管猜到老婆会提这个,但听到后还是觉得很郁闷。
他一时之间真不知道说什么好。
高考(2)()
看到何忠灿没吭声;丁小甜大概能够猜到他在想什么了。其实在她决定要参加高考之前;她已经能够想到了;丈夫肯定是不太愿意让她去读大学的。
对他说出了自己;想去参加高考的话之后;她又紧接着说:“忠灿;我希望你能支持我;这是我实现梦想的一个机会。”
何忠灿依旧沉默。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说:“如果说咱们刚结婚,没有孩子;那么我会支持你去参加高考,念大学。但是你看,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两个孩子。要是你去参加高考;考上大学;你还有时间来照顾我们的孩子吗?你还有时间来顾着我们的家吗?”
“假如我是说假如啊,我不参加高考去参加工作。每周一到周六;也不可能在家照顾着孩子;只能让爸妈帮着我们照顾秀琳和小海。我那也只有星期天;才可以和孩子们在一起。当然必须得说;如果是我参加工作;至少我每天晚上会在家里;孩子们会看到我,假如说我去读大学,就很有可能”
丁小甜本来想说自己很有可能晚上回不来;只有星期天才能回家。但她后来又想了想;觉得要是自己考一个西城的大学,也能够每天回家的。她可以每天骑着自行车回家,早上再骑车去学校,虽然说这样会辛苦一些。想当初她在光荣小学当老师时不是也是这么过来的吗?那个时候她每天早出晚归,还不是只有晚上才能跟孩子在一起。
于是她把自己想到的对丈夫说了。
丁小甜说:“到时候我去参加高考,我就填报我们西城的大学。我想只要我在西城读大学,也就能够每天晚上回家,陪着孩子陪着你。只要买一辆自行车就行了,这样不就是解决了你所提到的难题吗?”
“这个”
何忠灿不得不承认老婆刚才说的话也有道理,如果老婆考上的是西城的大学,那么她能够每天骑自行车上学,然后放学的时候就骑自行车回家,那样晚上也能陪着孩子陪着自己。
要是自己再不答应的话,那不是就让老婆的梦想破碎了吗?想当年他还是个高中生的时候,不也是梦想有一天能够去念大学吗?现在老婆有实现梦想的可能,同时按照她的说法,念大学也能顾着家和孩子,为什么不让她去呢。而且何忠灿也认为,老婆要是念了大学,前途肯定是要比现在好。老婆现在的水平只能教小学生或者当厨师,那么她要是读了大学之后,可能就可以进入国营单位工作,或者是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
她的事业**明显是要比现在更高。
“好吧,我支持你去高考,念大学但是我希望这个大学必须要在西城,才能陪伴孩子们,还有照顾好这个家。”
“嗯,没问题。”
“那你加油!争取考上大学。”
丁小甜虽然得到了丈夫的支持,但是当她公婆听说她要去参加高考,要去城里读大学时,他们还是有点意见。尤其是周素芬,她认为如果丁小甜考上大学了,一读就要读四年。这几年相当于就没有收入,整个家的那个经济重担,就落在自己儿子身上了。
老三虽然现在是个营长,工资也涨到了一百零几块。就算这些钱,能够负担起一家人的生活,可却不会宽裕。尤其是老三媳妇去念大学还要花钱,那么家里的经济情况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再说了,老三媳妇去念大学,就会跟老三分开,不利于两人的夫妻感情,还有,没法好好照顾孩子。
丁小甜就耐心地对他们解释了。自己只需要买一个自行车,来回于城里和家之间,也跟每一天上班早出晚归一样。至于这四年要花的学费和生活费,她在红星饭店工作的时候,存下来了一部分钱,倒是可以支付一些家庭费用,还有学费生活费的。
听丁小甜这么说,周素芬就问她存了多少钱?
“大概3000多,假如他我参加高考,考上了大学的话,这些钱也足够支付四年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了,所以不需要从忠灿拿回家的工资里面拿出钱来。”
其实丁小甜这些年攒下来的钱,远远不止3000,实际的数字是3000的两倍。
因为这些年,她的空间里面生产的那些东西,她不时拿去卖掉。以及她在红星饭店工作时,每个月的工资还有去比赛得到的奖金,加起来都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她比原计划多攒了一千多。
听到丁小甜居然有3000多块钱,周素芬这个当婆婆的有点儿吃惊。
好吧,老三媳妇既然存了这么多钱,她去念大学,根本就花不着儿子的钱,那她也不好再反对了。
这下子不但丈夫,就是公婆也都表示了,他们会支持丁小甜去高考念大学。
丁小甜心就没什么压力了,大概半个多月之后,丁小甜心态轻松地去参加了高考。
高考之后,等了一个多月,她收到了录取通知书。
丁小甜拿到通知书后,兴奋的拆开来看,发现自己如愿考取了,西城大学经济系。
至于经济系下面又是什么专业,她就不知道了,而大学的开学日期,是过完年之后的2月18日。
很快丁小甜就兴奋地告诉了丈夫,还有公婆,她考上了西城大学经济系,过完年就去报名。
何忠灿和他父母传阅了录取通知书,纷纷朝着她竖起了大拇指,夸她真了不起,心想事成,考上了想要去的大学,而且还是去读的经济系。
丁小甜就问何忠灿对这个经济系有什么了解没有?
何忠灿摇头说:“没有,没有。最近这些年,西城都没有大学。这所大学解放前就有,十几年之前关闭。现在重新开门招生,恐怕要你去大学报到之后才知道到底是读什么班?不过不管读什么班,我都觉得很好。大学四年可以学到非常多的知识,开阔眼界。据我对这个经济系的了解,从经济系读书出来以后,将来是从事经济方面的工作。跟经济方面有关的工作大概就是银行,或者会计,这两种女人做工作都不错。”
当时的大学生非常少。大学四年读书出来,那些单位都是抢着要,根本不愁工作。
丁小甜听了也点头说自己也这么想的。因为随着恢复大学招生,很快就是改革开放了。国家需要大量的,懂经济的人。她呢,适应形势,能够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锻炼成长,实现自己的人生报复。
考上大学之后,丁小甜给自己大哥写了一封信,告诉了自己考上西城大学的事情,同时也问他,四弟参加高考没有,还有成绩如何。
不久她大哥回信了,说四弟丁建国没考上,他打算冬季招兵的时候,去参军。
另外,她也请了韩家人和钱家人吃饭,把自己考上大学的事情告诉了他们,他们当然为她感到高兴,并且支持她去读大学。
在跟韩家人一起吃饭时,陆老太太笑着连连说:“这是好事,是好事,难得的是你这么多年没有丢掉书本,国家恢复高考,你就能考上。还有啊,你丈夫,还有公婆都支持你,让你没有后顾之忧。”
韩震夫妇也这样认为。
韩健也对她表示了祝贺,并且说,自己要不是已经是个军官,那他也要去参加高考。
他妹妹韩雪听了,瞥了他一眼就说:“哥,你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了,我认为你做的工作也很有意义啊。不过,话说回来,我也在想要不要明年也报考下军队的大学呢?”
韩震听了就说:“小雪可以去试一试,考一考,我看阿健就算了。因为阿健目前已经是军官了,如果想要进军队的大学去学习深造,可以向组织上申请,不用非得去参加考试。”
左红云这时候接话说:“我看阿健目前最需要做的事情是,赶紧跟康芸在年前把婚事办了。你再这样拖下去,对不起人家康芸。”
“妈,什么叫我对不起康芸了。我不跟她结婚就是做错事了吗?再说了,这三年来,都是那个丫头自己往我跟前凑,我什么时候跟她谈恋爱了。”韩健不满地说,“而且我早说过,我跟她就是发小,话说得这么明白她不明白吗?我之所以还在跟她来往,只不过是但她发小。”
他一点儿也不介意当着何忠灿和丁小甜等人说他的感情问题。
这话他其实已经在父母跟前说过,今天当着外人又说了一次。
左红云也是微微吃惊儿子当着外人这么说,这不是给人家康芸没留面子吗?
毕竟康芸跟何忠灿和丁小甜夫妻都认识,然后听了这话,不得认为康芸自己死皮赖脸缠着他?
左红云霎时有点儿生气,差点儿就发作出来,忍了忍才没有训韩健,而是说:“好了,阿健,别说那些事情了,吃菜吧,今天你大姐做了很多好吃又精致的菜,你不是常常说你大姐做的饭非常好吃吗?吃过她的手艺之后,就一直惦记着”
韩健搓一搓鼻子,道:“我这就吃。”
他拿起筷子夹菜吃之前,看了一眼丁小甜,然后埋头大吃特吃。
丁小甜给他看得芒刺在背。
更爱了reens。()
韩健这样;丁小甜真得觉得烦恼。
因为跟陆老太太;还有韩健夫妇的关系;是她一定会维护的;也不能不来往。
但是一去见他们;就很有可能撞到韩健。
丁小甜不想见到韩健;想要回避他;可是因为韩家关系比较近,这让她无法避开韩健。
唯一的办法就是尽量少去韩家,除了生日和过年过节;她不去韩健,并且要去也不一个人去,而是和自己的婆婆或者丈夫一起去。有他们在;丁小甜即便撞到韩健也要镇定些。
好在;过完年,很快就到了丁小甜去大学报到的日子。
那天是她的丈夫何忠灿陪着她一起去西城大学的。
找到西城大学经济学系;丁小甜报到之后;得知自己被分到了金融班。
拿着自己金融班的学生证件;何忠灿陪着丁小甜去了经济系金融班的女生宿舍。
当时西城大学;不管是学生宿舍还是教师宿舍;都是以平房和少量的小二楼为主。
丁小甜住的那间宿舍就是平房;屋子里可以住六个人。
当时的大学生们住的床是木床,并不是具有上下铺的双人床。
丁小甜去的时候,宿舍里只来了一个女生;因此;她挑到了一张靠南边窗户的床,采光比较好。
那个女生是二十左右的女生,扎着两条又粗又黑的大辫子,模样娟秀。
她的床在丁小甜对面。
看到何忠灿陪着丁小甜走进来,她立即跟丁小甜打招呼:“同学,你好!自我介绍一下,我姓冯,名玲,是经济系金融班的学生。”
一边说,一边向丁小甜伸出来了手。
丁小甜看到这个姑娘如此热情地跟自己打招呼,便也笑着向她伸出了手,跟她握手:“你好,我也是经济系金融班的,名叫丁小甜。”
说完之后,她指着身边帮着自己背着铺盖卷,一只手里拎着行李包,另一只手端着两个瓷盆的丈夫说:“这是我丈夫何忠灿,西城军区某部的营长。”
冯玲早就看见了跟在丁小甜身后的那位个子高高,身材挺拔,相貌英武的军人了。
只不过,她不能从他身穿的绿色军服看出来他是普通士兵还是军官,听丁小甜介绍了才知道这位军人是位军官。
从他陪着丁小甜进来那一刻,冯玲判断两人关系亲近,不是恋人就是夫妻,并且很有可能是夫妻。
毕竟两人面相看起来至少在二十五岁以上,比较成熟稳重,和那些未婚的青涩的大学生气质不一样。
这是中断高考十几年之后,国家恢复高考招收的第一批大学生。
有不少的人是工作结婚了的人,至少冯玲周围参加考高的人三分之二都是这样,只有三分之一是二十岁以下的年轻人。
朝着何忠灿点点头,冯玲说:“你好。”
何忠灿也点点头:“你好。”
接着他就开始拿瓷盆去水房打了水来,擦床,擦床前的桌子凳子,还有属于丁小甜的衣柜格子。
丁小甜跟他一起把床铺好,衣服拿出来放进衣柜格子,拎着开水瓶去打水等等。
冯玲早来一会儿,她也在收拾自己的床铺和衣服等。
一边忙,她一边跟何忠灿和丁小甜两夫妻聊天。
很快,丁小甜就知道了这个冯玲是西城本地人,父母都在西城市政府工作,她在高考之前也参加了工作,是西城某小学的老师。
跟丁小甜一样,她在去年知道国家恢复高考之后,就决定参加高考,然后考上了西城大学。
一个多小时之后,总算忙完了一切。
这时候又陆续有两位女生进了这间宿舍。
她们并没有家人陪着来,通过跟两人聊天,丁小甜知道她们都是来自外省,一个来自山西,一个来自湖南。
两人都不到二十岁,较胖较矮的那个叫张琪,身材适中的那个叫奚洁。
之后,何忠灿又陪着丁小甜校内的集体商店买了一些牙膏肥皂之类的日用品。
眼看,快到中午了,两口子去大学的食堂买了饭票,中午一起在食堂把饭吃了。
下午,何忠灿又陪着丁小甜去市百货大楼买了一辆自行车。
说起来,丁小甜当初在前进村当光荣小学老师的时候,曾经买过一辆自行车。后来她进城去红星饭店工作了,那辆自行车她就没带到城里来,而是留在娘家,便于娘家人去镇上赶个集什么的方便。
这到西城来随军,更不可能把自行车带来了。
于是这才有现在需要去买一辆自行车。
买自行车的钱,丁小甜当然有,至于自行车的票,是何忠灿帮她弄到的。
令人一起去挑了一辆凤凰牌的自行车。
何忠灿之后骑着自行车,丁小甜坐后座,返回了西城大学。
他们回去之后,丁小甜住的宿舍里面又来了两个女学生。
其中一个叫严白琴,另外一个叫祝思萍。
两人都来自外地,严白琴来自江西,祝思萍来自宁夏。
严白琴比丁小甜还要大一岁多,她也是结了婚,还有两个孩子,在考大学之前是在某国营大厂工作。
至于来自宁夏的祝思萍未婚,还没有参加工作,同时她的年纪也是这个宿舍的六个女学生里面最小的,只有十七岁。不过,看起来,她的年纪却是在二十岁以上,比起实际年纪大几岁。估计这是因为她所在的城市气候干燥,所以她皮肤不好,比较粗糙,才会这样。
何忠灿用自行车把丁小甜送回大学之后,在丁小甜的宿舍坐了一会儿,就站起来离开。
他是觉得现在自己老婆宿舍的女同学都来齐了,他一个男的老在这里不合适,虽然他不想离开老婆。
丁小甜跟着他一起出去。
到了停放自行车的车棚,丁小甜正打算去取车,然后让丈夫骑车,载着自己回家。
何忠灿却阻止了她,并说:“老婆,我看今天你就不跟我回去了。”
丁小甜疑惑地望着他,问为什么。
何忠灿道:“今天你才来报到,还是跟你们宿舍的女同学在一起多聊聊,彼此熟悉一些好,还有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