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是如此。”陈子瑞温和的点了点头,楼下有眼力的人都纷纷鼓噪起来,惊讶莫名。
底下,鲁趋立刻向角落里的岑老丈看去,待看到岑老丈神色镇定的朝自己点了点头,他心头一松。
岑老丈的意思,就是说这盆青龙卧墨池不足为惧,天香馆里还有比这个更好的……
范得意的想法和鲁趋差不多,他虽然一样不是长安人,但在长安也待了两年多了,士子要名头,不就是赏花赏月吟美人,偶尔针砭下不轻不重的时弊吗?北地重牡丹,卓昭节这种才回长安的小娘子都要被父母叮嘱好生学点牡丹的东西,更不要说他这样需要求取功名的士子了,鉴赏花月必须是极专业的。
这盆青龙卧墨池也想夺魁?
只是……纵然陈子瑞一时糊涂,延昌郡王那边这许多人,难道一样糊涂了?
范得意心头惊讶,正犹豫要不要请示下真定郡王。
不想陈子瑞又温和的道:“如今娘子们都已经还席,不便再次惊动,是以本官不才,愿意为此花配上七绝一首!”他温文尔雅的笑了笑,“因这场是本官提议的,是以真定郡王可以等本官题罢了诗再决定挑选哪一种牡丹!”
这话说得真定郡王脸色一阴——
然而陈子瑞也不叫人研墨,微笑着站在窗边,俯瞰中庭,慢条斯理的直接吟了出来:
“万紫千红非争春,
捧出韶华一主人。
驰骋青龙亦来卧,
笑看此间献缤纷【注2】。”
真定郡王原本阴沉的脸色倏得铁青!
陈子瑞这首咏青龙卧墨池单纯从花的角度其实不算别出心裁,诗的意思也很浅显,单从字面上看,大致是说万紫千红的花木盛开于此时不是为了争夺春天,却是为了一起捧托出韶华的主人,这样的盛况下,青龙也过来凑热闹,卧在此处含笑看着缤纷的花木不断的献上来。
这首诗紧扣着青龙卧墨池这个品名,也写出了魁首应有的气势——问题是,陈子瑞在吟出诗句时,特意借口自己提出加上一场,提出让自己吟完诗后,真定郡王这边再决定选哪一种牡丹对阵——不管选哪一种,不都是让延昌郡王“笑看真定献缤纷”了么!
到这会众人才恍然为什么被送上去的偏偏是这盆只是中等的青龙卧墨池!
无非是为了这个品名,青龙属于东方,主春季,属长,既代表此时,又代表延昌郡王长子的身份。
真定郡王接下来不管选取什么品种,都难逃“献缤纷”的范畴!
凭着这一点,延昌郡王大可以好整以暇的等待着自己异母嫡弟的抉择……
卓昭节吃惊的看着陈子瑞的背影,暗道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
相比之下,范得意虽然也是长安颇负盛名的才子了,究竟不及陈子瑞老练毒辣,这个被视为真定郡王一派竭力捧出来对抗陈子瑞的士子一时间却是束手无策!
数息过去,场面开始冷了下来。
正在真定郡王深吸了口气,打算硬着头皮开口时,忽然一个懒散的声音带着酒意响起:“岑老丈!”
卓昭节顿时一凛——是宁摇碧!
馆内上上下下诡异的沉默里,一个苍老的声音接话道:“世子请吩咐。”
“将本世子今儿个进馆时遇见的那盆牡丹拿过来,不必收拾。”就见对面的雅间里,高卷的珠帘下,原本斜倚榻上独酌的宁摇碧忽然起了身,他懒洋洋的走到窗前,挥了挥手示意正自尴尬的范得意还席——在他身后,赵萼绿与定成郡主似十分担心宁摇碧胡闹,欲要阻拦,却被仿佛想到什么的真定郡王连打几个眼色拦住。
宁摇碧看都没看底下的青龙卧墨池,也没看陈子瑞,甚至,他连场面话都懒得说,目光越过窗棂找到卓昭节,嘴角微微勾了勾,递过一个让她放心的眼色——卓昭节面上的惊讶与担心,让宁摇碧觉得此刻心情很好,嘴角的笑意不禁又深了几分。
“他要做什么?”这次轮到古盼儿拉着卓昭节问了,愕然道。
卓昭节茫然道:“我也不知道……是接下这一场吧?”
“就凭他个纨绔?”古盼儿一个激动,把真心话说出了口……
卓昭节立刻瞪了她一眼,冷笑着道:“就你才学好么?你且说说真定郡王那边接下来该怎么办?”
再说下去这未来小姑当真要和自己吵起来了!
古盼儿暗骂自己说话不当心,怎么又忘记这小姑子爱记仇小心眼了?
【注1】青龙卧墨池:著名的老品种之一,属于红牡丹,之前的资料可能有误,有归纳它到黑牡丹里的,实际上是绛红色,还有我对它的品相完美栽培困难度分析那段绝对不要信,完全编的。
【注2】请自行领悟陈子瑞才高八斗的剧情……
第一百零九章 纨绔的拿手戏(上)(。com)
更新时间:2013…04…12
半晌后,岑老丈亲自指挥着人将宁摇碧说的牡丹抬到中庭。bsp; 只是这盆牡丹一上来,迫不及待的众人才看清楚,皆是一片晕眩!
就连一直面含微笑作温润翩翩状站在窗边等着接招的陈子瑞背影也是一阵风中凌乱,虽然背对着雅间,卓昭节看不到他脸色,但陈子瑞失声可是听得清楚:“这……这……你……你拿这种牡丹?”
咦,到底是什么品种,竟然将这状元郎出身的翰林惊成这个样子?
不只对牡丹略知皮毛都谈不上的卓昭节好奇,懂牡丹的人更诧异了,延昌郡王妃立刻吩咐:“去窗边看看!”
伶俐的侍者几步到了窗前,探头一看,立刻就回过头来,脸色古怪无比!
郡王妃蹙眉道:“怎么?”
“……底下是一盆姚黄。”侍者讷讷的道。
“姚黄?”延昌郡王等几人彼此对望了片刻,郡王妃轻斥道,“把话说清楚点,那姚黄品相非常好吗?”
侍者露出一个简直不知道该怎么禀告的神情,道:“回郡王妃的话……那姚黄之前如何小的不清楚,但如今显然是不好的。”
“这是什么意思?”延昌郡王妃愕然。
延昌郡王已经没了耐心,低喝道:“话都不会回?还要郡王妃一句句提点?”
那侍者一惊,忙飞快的道:“郡王,是这么回事,那姚黄被人从中踩了一脚,整个株身似都断裂了不说,连上头几朵主花都被踩去了一半……”
“宁九……哼!”延昌郡王脸色一冷,宁摇碧的为人他很清楚,这是变着法子来报复陈子瑞那句“笑看此间献缤纷”了——你不是自诩青龙,要看咱们接下来给你献上什么样的缤纷卉木吗?本世子打发你一盆被踩烂、都不知道能不能活的牡丹,要就拿去罢!
“九郎就爱这样捉弄人!”卓昭节听了那侍者的禀告,也想到了此节,轻轻咬住唇,心想,“这样倒也还了延昌郡王一个难堪,只是到底落了下乘呢……而且他这样得罪郡王……可不要有事罢?但望纪阳长公主护得住他才好……”
她这边正忧心忡忡的为情郎担心,却听对面宁摇碧懒洋洋的道:“本世子也有诗一首,配这姚黄,尔等可都听清楚了!”
古盼儿想说:“你个纨绔又能作什么诗?”斜眼看了看满面期待、眼睛闪闪的卓昭节,明智的把到嘴边的话吞了下去……
唉,媳妇,不好做啊……
其实也不只古盼儿一个人这么想,此刻这天香馆上上下下,但凡认识宁摇碧的人,除了卓昭节外,差不多都在琢磨着这纨绔莫不是又要使出什么不上台面的手段来搅局?
就听宁摇碧一口气吟道:
“白鹅墨池破春水,
睡鹤紫楼候天青。/》 俱是人间倾城色,
惟有姚黄冠王名【注】。”
………………真定郡王听罢,愣了一息,随即用力一握拳,将面上涌现的狂喜之色压了下去!
而赵萼绿、定成郡主、古盼儿、敦远侯世子妇等人,则是纷纷僵硬的彼此互问:“这个人……当真是宁九?!”
不怪他们如此失态,实在是宁摇碧在长安城中仗着祖母长公主之势胡作非为的形象实在太过深入人心了!
今儿他哪怕直接脱了靴子砸到陈子瑞头上恐怕都没人奇怪,反正大家都觉得这位世子干不出来的事情……很少、很少、很少……
但宁摇碧居然能够正正经经的与陈子瑞对阵,而且还击得如此漂亮——古盼儿一个劲的扯着卓昭节的袖子,难以置信的道:“他……他……他居然会作诗?”
“咱们大凉时兴诗赋,山野村童都能诌上一首,他会有什么奇怪的?”卓昭节诧异的道,虽然众人都说宁摇碧纨绔,宁摇碧自己也不否认,但之前两人用饮渊传书时就有过情诗来往,加上春宴上那曲《相思曲》,在卓昭节心目中,宁摇碧策论之类的水准不知,但诗才料想不弱。
这时候真定郡王已经完全恢复了常态,见众人还从震惊之中不能回神,如何肯放过这个大好机会?他以最快的速度整顿袍服,快步走到宁摇碧身旁——这位郡王深知机不可失,已经毫不在乎自己亲身上阵了!
真定郡王站定之后,先是朗朗一笑,随即大声道:“好你个宁九!打小孤就听纪阳姑祖母说你才思敏捷、天赋卓绝,学业上看似疏忽,实则举一反三、过目不忘,不过是你性。爱山水,旷达不羁,是以少与旁人来往,这才被人误会纨绔不肖罢了,之前还道是姑祖母有意为你圆场,如今才知姑祖母言下无虚,却是你太过谦逊了!”
趁这个机会投桃报李给宁摇碧定下了“其实很厉害很有才华,但没留心经营结果被众人误解”的基调,真定郡王自然不能忘记正事,趁着还没人插嘴,他迅速把话题拉到了宁摇碧的诗上:“诸位可不要以为孤是在自顾自的帮宁九说话,陈翰林之大才,诸位自然是知道的,方才咏青龙卧墨池,连孤也怔了一下,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却是宁九反应迅速——诸位休要小看此刻中庭的姚黄残破不堪,自牡丹为人所重视以来,百年栽培,如今品种之繁复,又以我大凉之辽阔,便是一辈子浸淫此道者,也不敢说能熟知天下所有之品!然花王者,惟姚黄也!今日这天香馆本以花卉著名于长安,馆名亦取了牡丹雅称,岂独此一盆姚黄,无有品相完好者了吗?”
说到此处,真定郡王隔着中庭、隔着窗、隔着人,遥遥望住了对面雅间里,脸色苍白、甚至微微哆嗦起来的延昌郡王,用极悠然的神情、温柔的,一字字的道,“宁九取这盆被毁坏的牡丹,正是要告诉咱们,这天下珍品名种成千上万……然花王者,只有姚黄!纵然被践于污泥、纵然残败凋敝,既生为姚黄,一世为花王!”
宁摇碧眼中露出笑意,他和真定郡王怎么说也是一起长大的,虽然不如和时采风、淳于桑野那么亲密无间,但基本的配合却是亲密无间。
事实上,作为太子唯一的却不受太子喜欢的嫡子,真定郡王做的比宁摇碧想的还要好,因为这位郡王根本不给延昌郡王这边打断自己的机会,话锋又是一转——
“前几日,卓家小七娘尝在曲江畔咏一盆虞姬艳装,所谓‘不屑梅菊避花开’,孤听说众多士子深以为叹!”
闻言,天香馆上下,原本还打算就真定郡王品评宁摇碧之诗议论几句的人也迅速鸦雀无声,赵萼绿的心砰砰的跳着……士子们不满明年众多权贵子弟成批下场,担心殿试被忽略,又不想卷进两位郡王的争斗里,所以借着曲江畔之事,以陆含冰为引子把事情闹得满城风雨……
这正是现在朝廷头疼的事儿,毕竟国家一直号称重士,也确实重士,休看这些士子如今还上白身,但敢上长安的,到底都是有些水准与信心的举人,终究不能蛮横处置……本来此事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让一部分权贵子弟缓考,或者承诺不会因会士家世定名次,后者意味着殿试上必须给予一部分没有投靠任何势力也没有什么背景的会士较高的名次,尤其是三甲。
问题是春闱三年一次,这次下场被忌惮的诸子弟,一来有真才实学,二来虽然都正当年少,但好几个长辈年岁已长,正硬撑着指望子孙中了榜后,自己竭尽全力照拂几年,就算长辈年纪没长到需要争这几年的,谁会愿意让自己的子孙耽搁这么三年?
所以无人愿意提出缓考。
既然无人肯让自己的子弟缓考,又都对晚辈们有信心,殿试的承诺那就更不同意给了!
因此即使士子们把事情闹得满城风雨,朝廷几次商议居然都没有一个妥当的处置法子……
若真定郡王能够解决——不,哪怕是寻到个切入口,定然也能让圣人与皇后对他青眼有加,须知道太子极为偏心延昌郡王,真定郡王的储君之位大部分都指望着祖父与祖母!
但兹事体大,一旦处置不当……
赵萼绿心中担忧未毕,只听真定郡王缓缓道:“对于诸士子之叹,孤今日仅以孤自己,借宁九此诗,赠士子们一言——‘俱是人间倾城色,惟有姚黄冠王名’!”
这句话,他说得铿锵有力、振聋发聩!
楼下、楼上,众多只是过来凑热闹和打探消息的士子,都露出了怔然之色,这些人能够上长安赶考,自然都过了乡试,且对自己有些信心,真定郡王的话固然含蓄,但这种文字把戏,能过乡试的人怎么会听不懂?
“俱是人间倾城色,惟有姚黄冠王名”,真定郡王引这两句诗来赠士子前提到的是“不屑梅菊避花开”——卓昭节这一句是为了咏牡丹不畏惧春日百花盛开、容易淹没于众花之中,坚持开放并夺取了百花之王的盛誉,被士子们引为是否惧怕与有真才实学的权贵子弟同科下场。
真定郡王的意思则是:避开百花盛开的梅花、菊。花,敢向百花丛里斗芳菲的牡丹,在他看来都是人间美好的颜色,各有千秋,但在牡丹中,能够被公认为花王的,也只有姚黄。
结合之前他所言的“既生为姚黄,一世为花王”,如今可不是数百年前阀阅林立、科举未开,那个“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时代了,即使功高封公,泽被五代之后若子孙不争气也不过是庶人,而且真定郡王还提到姚黄纵然被践踏损伤也是花王,他显然不是在拿姚黄比拟权贵子弟。
而是……寻常士子!
你若自诩有姚黄的才华,自然能够过关斩将光耀一族合家!
若不然,就休学敢与三春百花相斗的牡丹,而是学一学“避花开”的梅、菊,再图出头去罢!
这,就是真定郡王对士子们挑事试图争取殿试对无背景会士重视的回答!
【注】姚黄应该不要介绍了吧?现在又到自行领悟男主其实才华还不错的时候袅……
第一百十章 纨绔的拿手戏(中)(。com)
更新时间:2013…04…13
卓芳甸神色平静而端庄,正是一个自幼教养良好的大家闺秀应有的仪态与从容,借着贴身使女的搀扶,敏捷而优雅的上了车,使女跟着上去,车帘还未放下,忽然听见不远处有人脆生生的喊道:“卓二娘子!卓二娘子等一等!”
听见这个声音,卓芳甸眉头一皱,但随即露出招牌式的温和微笑,命使女挑起车帘,果然不出意外是定成郡主追了上来,稚气未脱的唐烟宁此刻丝毫没有斗诗时的针锋相对,她笑眯了眼的小脸在春晖里显得格外灿烂。
啧,也不知道是来怎么样耀武扬威的?
卓芳甸心头冷笑了一声——今儿个,到底是真定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