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异能兴农家-第1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堂里建了四排房子,两排是教室,一排是宿舍,一排安排了洗衣间、食堂、杂物室,解老夫妇的宿舍也在这一排里。

    谢老先生已经退休。解立君担任了学长(校长)的职务。解立君年轻气盛又满腔热忱,把学堂管理的井井有条,教学质量在当弯儿里也数得着。

    梁艳秋和解立君的爱情结晶在一年半前也呱呱坠地,是一对龙凤胎。男孩儿叫谢玉龙,女孩儿叫谢玉凤。梁艳秋和解立君的工作都很繁忙,看孩子的任务就交给了解老夫人和梁赵氏。梁赵氏为此辞去了孤儿院里的工作。如今两个小家伙都一周岁半了,十分活泼可爱。

    芑家大院已经竣工。建筑规格完全是按照宏远娘(梁晓乐)的思路,前面盖了两排(过道东西个一排)青砖瓦房,喜子和春燕、长工、仆人,都住了进去。

    后面一律建的粮仓,存放着芑家那千亩粮田里的粮食。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因为宏远娘在梁晓乐灵魂对接的情况下,应了替李巧巧当管家一事,李崇茂就把在芑家大瓮里找到的银子、银票和地契,全给了宏远娘。并说:“要把这个大院建好了,这点儿钱远远不够。你就先紧着有用的建吧。等地里的粮食下来了,卖了钱,你愿意给她建,再一点儿点儿往前进行,反正当时也用不着。”

    宏远娘觉得也应该这样。便一口应承下来。

    谁知那大瓮里的银子取也取不败。取一次,下回再取时,还是那么多。

    宏远娘看出了蹊跷,知道这是“老天爷爷”又在从中帮忙。也不言语,只是让工程队不停地施工,工程上需要多少银子,一句话,立马拿出。

    当然,宏远娘也给自己增加了一项工作:每次往外取银子之前,必定在天地底下插上三炷香,虔诚地祷告一番。

    芑家大院竣工以后,梁晓乐又与宏远娘对接了灵魂,把自己的计划灌输给了她。宏远娘心领神会,觉得反正银子“取之不竭”,何不趁着现在有,多置一些地和房产。就责成宏远爹,让他带着建筑总管梁德顺,到梁晓乐计划的三下里买地建庄园,建筑面积和形式要和芑家大院一模一样。

    像这样的事,宏远娘不对外人说,却不瞒着自己的丈夫。宏远爹听了以后,觉得宏远娘说的在理。虽然以后和李巧巧平分,拿着人家的钱搞建设,自己落一半,这样的好处哪里找去?!

    宏远爹欣然同意,而且积极性还挺高。很快在梁晓乐计划的那三下里买了二十亩地搞建设,并派驻了建筑队。至于粮田,宏远娘的意思是想有了宅院以后再买,那样管理着还方便。

    庞岩峰和丁大女的养殖事业发展也很快。已经有二十多个村子有了养鸭场。少的一、二百只,多的上千只。

    养鸭场卖鸭蛋、小鸭,也卖成鸭。收入颇丰。因为房子用的是入住养老院的老人们交上来的,坑塘是宏远爹买的,在利润分配上,从上到下,都安五五(各分百分之五十)。这样,宏远爹娘有了一笔额外收入,庞岩峰夫妇挣了个钵满盆溢。

    他们的爱情结晶已经两周岁半多了。是个女娃,起名庞爱爱。很聪明伶俐的一个小姑娘。(。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百一五章 学校生活(一)() 
粮田里的收成也很好,夏粮(小麦)和秋粮(玉米)亩产都超过了一千斤。人们在惊叹的同时,都主动找上门来,要求把自己的粮田租赁给宏远爹。众口一词地说:“地在我们手里,累死累活,一年才收三百来斤。在你们手里就是两千多斤,差老鼻子啦!把地租给你,我们也不少落,还能腾出功夫来干别的。就是编草编包装袋,一天还能挣十文钱呢!”

    这样一来,梁家屯村里的所有地,几乎全租赁给了宏远爹。男的出去跑业务,女的在家里,或者编草编,或者糊包装袋,日子过得十分滋润。

    附近村里的人们见了,也依样学样,并且逐步向四外延伸。

    梁晓乐最喜欢的就是土地连成片。无论买的或者租赁的,都归自己管理。意念一动,不管浇水、施肥还是除虫,全部完成。省了一个地块儿一个地块儿地转悠了。

    当然这只是指附近村子。养老院里五百多个老人来自六、七十个村庄,那里每个村里的地还很少,梁晓乐也只能一块地一块地地走。虽然都是点到即成,地块儿多了,时间也就出来了。

    粮仓建设已经有了三十亩地的规模。但由于地多打得粮食也多,几乎年年建年年储存满了,粮仓建设在目前来说也是一个重任务。

    买卖上也风起云涌。

    宏远爹手下的十个分店都改成了自己上门取货。由于商机掌握的好,都比过去兴旺了很多。挣的钱宏远爹都用来搞了建筑。

    萧家镇、辛屯镇和吴家庄这三下里因为离得远,基本上都是梁晓乐在那里直接从空间里往外取。宏远娘隔几天送一车货。只是应应景儿。当大家看出蹊跷来以后,也都心照不宣,谁也不说什么。

    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样的事儿是不能说破的。一说破就不灵了。

    大姨李惠玲门市上赚的钱。按照宏远娘的意思,也全部买成了地。雇了长工管理。地亩和收成,和门市一样。按七比三。宏远娘占七,大姨占三。

    吴夕来是彻底改好了。远离了“吃和嫖赌”。三年间,不但赎回了所有土地,新买的地比原来的也不少。成了吴家庄的首富。

    但是原先的协议仍然未动,产权还是归宏远娘。这样,二姨李慧欣放心,吴夕来也没有微词:谁叫自己当初不争气来着。把手腕子剁给了人家!不过也不要紧,二十年后又回到自己手上了。所以积极性一点儿也没受影响。

    二舅李崇林脑子灵活,见库房里的货物取之不尽,心里就有了打算:反正是无本买卖!何不多开几个门市,趁着“神气儿”壮的时候多赚些钱。于是。得到宏远娘应允后,便大干了起来。三年间,竟然发展了十几家分店。银子“哗哗”地流进了腰包。

    不过,李崇林自己一点儿私房钱也不存,完全“交公”。让大哥李崇茂用来买地、建粮仓。

    李家的粮仓规模也不小。占地十六亩多。是在萧家镇外面建的,雇了专人看管。后来雇的长工也住在了那里。

    由于底子厚(原先就有五百多亩地),又有那一瓮金子,再加上十几个分店的进项,萧家镇李家的粮田亩数。比梁家屯宏远爹的还多。究竟有多少,梁晓乐也不清楚。只是记住了地块,到时候往地里浇水、除虫、除草。

    人们说李家有粮田千顷,梁晓乐认为可能有点儿夸大其词。不过呢,嗯,好像也差不离!

    别看这三下里都改变了进货渠道。货物数量无法掌握了,在账务结算上,都是碌碡砸在碾盘上——实打实,没有一文虚假。除了手足之情和相助之恩外,人们都认为:这是宏远娘的“神气儿”所为。是老天爷爷的赐予。“人在干,天在看”,昧良心的事,瞒不过老天爷爷!这么好的条件,傻子才会因小失大哩?!

    梁晓乐当初种的果树也都结了果。红彤彤的苹果黄橙橙的鸭梨,歪着嘴的大蜜桃,一串一嘟噜的紫枣、马莲小枣,都迎着自己的季节成熟了。由于种的少,还形不成规模,也就不详细介绍了。梁晓乐准备在以后的时间里大力发展,争取赶上空间规模。

    草编包装袋是跟着梁晓乐的脚步发展的。无论梁晓乐走到哪里,都要把空间分层马莲草移植到那里。然后让当地的人们学编包装袋,发展家庭经济(草编包装袋在梁家屯和附近的村里已经形成家庭副业),用以解决家庭妇女和闲散劳力无活儿做的问题。

    梁晓乐也已经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了。

    作为前世的大学本科高才生来说,在这个时空里从头开始,实在是受罪又白浪费时间的差事。要不是小玉麒麟三年前批评她冷淡了小孩子,她一准是个逃课大王。

    而实际中的梁晓乐,不但没有逃过课,而且还学习的十分认真,和同学们也打得火热。

    让梁晓乐不能接受的是,这个时空里的女孩子大都上到二、三年级就辍学回家, 帮着父母打理日子、学习女工去了。家长们口径几乎一致:“女孩子家家的,能认识自己的名字就不错了。学会针线活儿才是正经事。这个用一辈子。”

    翠翠、梁晓春、囡囡都相继离开了学堂。就连孤儿孤晓如、孤晓妍、孤晓妹、孤晓娥、孤晓婷她们几个,也都回到了孤儿院,由副院长李巧巧教她们绣花和针线活儿。

    何翠兰也只上了二年,就回到她母亲身边去了。

    梁玉云见同学们都不上了,也打了退堂鼓。宏远娘让她在孤儿院里跟着李巧巧学习女工。

    ——哦,这里补充一句:李巧巧的女工很好,绣的花在这里无人能比得上。

    梁晓乐熟悉的伙伴儿们一个个都离开了学堂,这让她很是失望。后来见宏远娘很支持这个观点,自己也只好听之任之——这个时空里实行科考制,是男性的专利。也就是说,女孩子学习成绩再好,也没有出路。这是社会弊病,梁晓乐无能为力,也只好听之任之。

    梁晓乐的班主任是学长解立君聘来的年轻教师,姓林,二十多岁。当他听说梁晓乐就是学堂的创建人梁德福的亲生女儿后,对梁晓乐照顾有加。她的座位永远都是前面第三排中间,位置既在老师的眼皮底下,又吃不着粉笔灰尘。实在是学生们都想得到的风水宝地。

    同学们对她也很友好,无论她说什么,没一个给她打驳回的。有时谁调皮了,或者是打架了,梁晓乐过去劝说几句,便都低下脑袋,一副认错的表情。

    梁晓乐有时甚至责怪自己多管闲事,七、八岁的孩子,正是调皮捣蛋的年龄,自己是不是抑制了幼苗的茁壮成长啊?!

    可是,作为一个班级里的同学,要是看见不管,又不是她的性格。当然,这也是她团结同学的一种手段,因为班里的同学没有一个不愿意接近她的。

    接近归接近,但都是大众化。梁晓乐对他们一视同仁。

    这就使得她的学习生涯十分平静,想涌起一点儿涟漪都难。

    梁晓乐开始对自己的环境不满起来:众星捧月般的待遇,总让她有种高高在上的感觉。除了身边屁颠屁颠的小梁宏根外,她还没有一个“真心朋友”呢。

    一天,梁晓乐终于忍不住,向老师提出了一个要求:

    “林老师,我可不可以调换一个位置啊”

    林老师一听到梁晓乐的话,一脸不解地说道:“你在这里不是很好嘛?离着黑板近,听得清!”

    “我想到后面去,最后一排那个位置。”

    梁晓乐指了指后面倒数第一排靠窗的位置。那张课桌上只有一个男孩子坐在那里。空着一个座位。

    林老师一看到梁晓乐所指的方向皱了皱眉头。

    班上的孩子顺着梁晓乐的动作望了过去,不由得都惊呆了——那个位置在教室里是最远最偏的了。一般都是外村来的孩子们被安排在那里。

    学堂是梁德福自己创建的,一开始,只是招收本家和村里的部分孩子。后来附近村里的人见这里的教学质量好,学堂也正规,便要求把孩子送了过来。

    本村里的孩子由于离得近,大多都是七岁就入了校门,而外村里离得远,大多都是八、九岁上才来。小孩子的个头差一年是一年,外村的孩子个头都高。这就形成了前面的都是本村里的孩子,而后面的都是外村里的孩子。时间长了,本村和外村的孩子就形成了两伙儿,课余时间,各人找各人的那一伙儿玩儿,互不参与。

    “梁晓乐同学,那里很远,而且你的个子较小,看不到黑板的。”林老师实在不理解,他给了梁晓乐那么好的位置,她竟然待烦了,还选了个偏远的位置,而且,周围都是外村里的学生。这要让她的父母——学堂的创办人看见了,还不得说我虐待他们的孩子呀?!

    难道说这个孩子太任性了吗?可是,过去的这一年多,也没看出来呀?!

    梁晓乐看着林老师的表情,也知道自己给这个老师出了个难题。说实在的,她真的不想自己永远搞特殊,别的孩子都换过座位,就是她自己一直在这个位置上。再一个就是她想打破本村和外村的界限,让两个“团伙”互相渗透,和平共处。(。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百一十六章 学校生活(二)() 
话说梁晓乐看着林老师的表情,也知道自己给这个老师出了个难题。说实在的,她真的不想自己永远搞特殊,别的孩子都换过座位,就是她自己一直在这个位置上。再一个就是她想打破本村和外村的界限,让两个“团伙”互相渗透,和平共处。

    梁晓乐脑子飞快地转了转,想出了让林老师不再为难的办法。于是说道:

    “那个,林老师,我发现最近我看黑板很模糊,而在后面却看得很清楚。”

    林老师一听到梁晓乐这样说,眼睛瞪大了,有些不敢相信眼前那么小的一个孩子竟然会得远视眼。他知道学生们得近视眼还是可能的。可看她的样子,又不像是说假话的。于是无奈地点点头,说道:

    “好吧,那你就到那里去吧,王振飞,你挪到一边,和梁晓乐一起坐同桌吧”林老师对着坐在那张课桌上的学生说道。

    “好的”王振兴同学爽快地说道。

    “如果在那里听课不方便的话,和老师说一下。”林老师转过头来关切地对梁晓乐说道。

    梁晓乐听到林老师的话,脸带微笑地说道:“谢谢老师”。

    新同桌王振飞是一个男孩子,他胖乎乎的圆脸上,长着一对调皮的大眼睛。眼珠忽闪忽闪的,好像两颗水灵发亮的黑宝石。只要他一眨巴眼儿,准出鬼点子。在他黝黑的脸上,不论是鼓鼓的腮帮子,还是薄薄的嘴唇。或者是微微上翘的小鼻子,都使你感到滑稽、逗人。

    “打扰你了。”梁晓乐坐下后,歉意地对王振飞点点头,说。

    “没什么。我还求之不得呢?”王振飞眨了眨眼睛说:“我说梁晓乐。有多少人羡慕你的位置呀,怎么想起来上这里来了?”

    “你也不是在这里么?!”梁晓乐反问道。

    “我们和你们不一样。你们是本村里的,而且。你又是……”

    “同学们安静,下面开始上课……”

    讲台上传来林老师的声音,教室里一下安静起来。 /》

    虽然梁晓乐的位置在最角落里面,但是林老师的视线还是时不时地扫描过来,看见梁晓乐认真地听讲、做笔记,林老师的一颗心才放下来。

    学堂创建人的小公主呀,怠慢不得!

    一节课很快过去了。下课铃声响起来。当林老师宣布下课走出去的时候,梁晓乐身边立刻沸腾起来。

    “梁晓乐,前面那么好,你为什么来这大后边呀?还和这个臭小子在一张桌上,小心他的坏水熏着你。”梁晓乐前排座位上的蔡邦静回过头来。笑着说。她的头上梳着两个小髽鬏,猛一看像个小书童。

    王振飞一听蔡邦静叫他“臭小子,立刻脸露凶相地说道:“菜邦子,你不好好坐着,把身子扭我这里来干嘛,正过身去!”

    蔡邦静一听到王振飞恶狠狠的话,也不在意地说道:“哼,我又不是来看你的,再说。这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