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在荣庆堂。
请安过后老太太招贾瑚坐到她身边,见众人都喜气洋洋的样子,贾瑚倒是疑惑了。姜宛茵也一样。
“曾祖母,可是家里有什么喜事?”
“可不就是有喜事。”老太太喜笑得脸上皱纹都堆起来了。
“你母亲怀孕了,等来年就能给你们再添个弟/弟妹妹。”
张氏又怀孕了下。姜宛茵惊讶抬头看向张氏,只见张氏抚摸着小肚,看起来已经微微凸起了,看模样应该是有数月了。
难道是张氏之前一直满着,等坐稳了胎才暴出来。
第162章()
此为防盗章;订阅需达70%才可即时订阅;否则需等12个小时。
张氏看到玉钏脸上闪过讽刺。
自这王氏嫁进荣国府之后每回来请安,那王氏都必会赶在她之前,其目的她又如何不知。
恩侯在老太太跟前长大的,二叔子是在太太跟前长大的,因为老太太和太太的婆媳矛盾;太太怨恨老太太;连带着在老太太跟前长大的恩侯也不得太太喜欢。
而她这个老太太亲选的嫡长子媳妇也不得太太喜欢。
太太喜欢在她跟前长大的二叔子;连带着对王氏也比对她好。
太太总是开口闭口说她与恩侯不孝,总是夸二叔子孝顺。
二叔子和王氏就住在荣喜堂一侧的聚福院;她与恩候住的怀芳院比聚福院离荣喜堂更远些。王氏就是借着这个优势每回请安都比她早。
每回请安王氏故意抢在她前头,故意显得她来晚,使得太太以此为由说她不孝,使府里奴才传谣言说她与恩侯不孝生母。
婆媳俩打了什么主意她与恩侯再清楚不过。
真是愚不可及。
还真以为几句似是而非的流言就能改变朝廷律法,改变嫡长子承袭爵位的律法朝规,真是笑话。
张氏看了玉钏一眼;让门口的丫鬟进去通报。
姜宛茵跟在张氏身后;没看见张氏的神情,也不知道张氏心思。
不过姜宛茵带着一个成年人的芯子在荣国府呆了三年也不是的混的,看到玉钏脸上的假笑;更深刻的体会荣国府大房和二房的不睦。
她清晰的认识到,荣国府大房和二房不睦并不是未来才有的事;而是早就存在了;或者一直存在。
“大奶奶;太太请您进去。”
张点了点头,走在前头进了屋,姜宛茵她娘抱着贾瑚跟在张氏身边,姜宛茵也跟着一起进屋。
屋里头王氏就坐在贾史氏身边。小姑子贾敏今日倒没在。
“儿媳给太太请安。”
“孙儿给太太请安。”
张氏牵着贾瑚上前行礼请安,姜宛茵母女就跪在张氏身后。
“大嫂您来啦,太太一早就念着瑚哥儿了。”
张氏话刚落没等贾史氏叫起王氏就插话进来了,贾史氏没开口张氏一直半蹲着。
王氏在拐着弯说张氏母子请安来晚,让贾史氏久等,指责两人不孝呢。
“我方才来时特地绕过聚福院,本想叫弟妹一起,没想到弟妹倒先来了。”
张氏冲着王氏笑道。
王氏闻言脸瞬间不自然,到底是还不足双十的新妇,还没练就不动声色。
张氏实是在暗讽王氏耍心机算计于她,说王氏不敬长嫂,实为不恭不悌。
“行啦,起来吧。别累着我孙儿。”
见王氏被张氏给堵了,贾史氏不悦打断两人的交锋。对王氏无能被张氏给堵了更是不喜,迁怒王氏。
贾史氏虽然迁怒王氏但她更不喜张氏,所以一口就借贾瑚说张氏光顾着与弟媳妇斗嘴不顾儿子指责张氏不慈。
“谢太太。”
张氏并不在意,她起身牵着贾瑚坐下,姜宛茵和她娘站在张氏母子身后。
“弟妹这胎该有五个月了吧。瞧着胎形弟妹怀的必是个哥儿。”
张氏坐下便看着王氏已经隆起的孕肚说到。
“你是个福气的,我瞧着你这一胎也像是个哥儿。”
贾史氏伸手拉着坐在她身边的王氏的手拍了拍,一脸笑意,和蔼可亲。贾史氏可从没这么待过张氏。
“多谢太太吉言。”
王氏一脸娇羞,又抬头看着张氏脸上带着得意:
“多谢大嫂吉言,若是哥儿回头必叫他给嫂子您磕头。”
“太太常说二叔有福气乃是状元之才,单看着这事便知太太说得不错。只是可惜了,若不是周姨娘福薄早产失了哥儿,再加弟妹腹中的哥儿,二叔便同夫君一样膝下也有二子了。”
“太太您说是与不是?”
张氏一脸惋惜。
王氏闻言脸色都变了,脸上神情忐忑不安带着惊惧。
这府里后院的女人都不傻,谁不知道周姨娘那胎是王氏动的手。只不过王氏仗着身怀六甲有恃无恐,而老太太和贾史氏看在嫡孙儿分上也不能拿她如何。至于张氏,事不关己,她根本不关心。
只是这回王氏手伸得太长,犯了张氏的忌讳张氏才会拿周姨娘来说事,揭王氏的脸皮。
王氏害了周姨娘腹中孩子,贾史氏虽顾及王氏腹中的孩子不能将王氏如何,但王氏害的可是贾史氏的孙儿,贾史氏对王氏未必就没有怨气。
张氏这般抗兑王氏,贾史氏竟未帮王氏说话。
张氏见此微微勾了一下嘴角。
“可惜了,二叔虽然福气可周姨娘早产伤了身子,以后怕是不能再为二叔添丁了;不过好在还有刘姨娘。太太最是会调/教人,那刘姨娘一看就知道是个有福气的,想来不久必也能给二叔再生个哥儿。”
“说来还是太太有福气,夫君孝顺,二叔聪慧,太太儿孙满堂,这满京城也没几个国公夫人能比得上太太您。”
见贾史氏没帮王氏,张氏放下架子捧着贾史氏。当然张氏也没忘了给自己丈夫刷好名声。
贾史氏果然喜欢听好话,听张氏捧着果然高兴起来。王氏向来嘴巧,赶紧接了张氏的话捧着贾史氏,哄得贾史氏乐呵呵的。
正这会丫鬟进报禀报说是早膳准备好了,王氏抢先起身扶贾史氏。这一点张氏却是抢不过王氏,因为张氏是裹了小脚的。
用膳时贾史氏和贾瑚先坐下,张氏和王氏执箸站在贾史氏身旁伺候。姜宛茵只伺候贾瑚。
今日贾史氏心情不错,在张氏和王氏给贾史氏夹了几箸之后,贾史氏便让两人也坐下。
“你们也都坐吧,让下人来就行。”
张氏小脚站着累,听贾史氏让坐下,张氏正要将银箸递给身边的丫鬟准备坐下,不想就听到王氏说道:“太太慈仁,儿媳心里感怀。只是伺候太太乃是儿媳本分,二爷也叮嘱让儿媳替二爷好好孝顺太太。太太便给儿媳妇机会,让儿媳替二爷好好孝敬你。”
“再说了,这下人哪有儿媳伺候的周到。”
王氏殷勤地给贾史氏夹菜。
“昨儿听二爷说太太想吃笋子,二爷吩咐儿媳让下人送些笋子进府。这笋子是儿媳庄子上送来了,今儿一早天不亮就送来了,都是庄子上下人半夜挖的,最是新鲜不过,太太您尝尝。”
王氏机灵,知道贾史氏偏疼丈夫,喜欢丈夫孝顺便命丈夫当借口。果然哄得贾史氏高兴不已。
“还是政儿孝顺,我不过说了一回他就记住了。”
知道小儿子惦记,贾史氏心里就舒坦。
“您的事二爷和儿媳可是一直放心上的。”
王氏哄着贾史氏笑得眼角都起了皱纹。趁着贾史氏不注意,王氏冲着张氏显了一个得意的神情。见张氏微晃站不稳的样子,王氏更是笑得得意。
张氏见王氏如此,就知道王氏是故意的,心里对王氏暗恨不已。
王氏知道她是小脚站不久,才故意如此。贾史氏被王氏哄得都忘了小脚不能久站的张氏。或许是故意忘了。
姜宛茵只管伺候贾瑚用膳,对婆媳妯娌勾心头角她只看着,她并不关心。
贾瑚遇事那日她扯上赖嬷嬷已经得罪了太太贾史氏,她万不敢在荣喜堂大意,她可不敢拿自己的小命可玩笑。
张氏明知她得罪了贾史氏和赖嬷嬷,依旧每回请安都必带上她,虽然知道张氏如此是为了保贾瑚安全,且也对她一个奴婢根本不在意。
如此站在张氏立场并没有什么错,若是其也自小就被灌输奴役的下人或许会任劳任怨,但姜宛茵不一样;所以对张氏如此对自己她心里是有怨气的。
好在她一个小奴婢,贾史氏还没将她放在眼里。
当然也是因为每回来荣喜堂她都足够小心谨慎。
也是贾瑚够乖巧敏/感,或许知道贾史氏不喜他,又或许是张氏和贾赦告诉过他,所以到荣喜堂贾瑚向来乖巧从不耍性子多说话。不像在荣庆堂老太太那时那般活泼嘴甜讨老太太喜欢。
姜宛茵虽对贾赦夫妻不缓和与贾史氏的关系,还拉开与贾史氏距离心有不解,不过那是主子的事与她一个奴婢无关。
等贾史氏用完膳,桌上的早膳都凉了,张氏和王氏就着吃了几口贾史氏吃过的剩菜,显然两人也胃口只是意识一下就让下人收了。
等伺候完贾史氏,妯娌俩从荣喜堂出来时,太阳已经升得老高了。
一出荣喜堂,张氏整个都脱了力,只能让书芳书颜架着走。王氏嗤笑。
“嫂子你怎么啦?莫不是伺候太太累着了?”
第163章()
此为防盗章,订阅需达70%才可即时订阅;否则需等12个小时。“不行;我就要这个。你不给我就告诉母亲。”
“瑚哥儿”
贾瑚撅着嘴;傲娇的扬着小脑袋。
姜宛茵见他不听劝;这会气得恨不得抓住他狠狠揍他一顿。
姜宛茵赶紧深呼吸。我不生气。我不生气。我跟个五岁的孩子生什么气。
这熊孩子就是熊孩子,尤其是这个熊孩子还是主子的时候,任性起来那便是如何也劝不住。
姜宛茵想尽了法子;提出各种条件依旧没能让贾瑚改变想法,贾瑚就是盯上她的晶核了。
姜宛茵气极又无奈,盖因她不能将眼前这熊孩子如何。
姜宛茵虽恼怒;可也知道孩子闹起来讲理是讲不通的,光跟孩子生气也不能解释事情。
贾瑚扬了半天脑袋也不见姜宛茵答应将东西给他;他回头就见姜宛茵还未收敛的带怒的眼神;小家伙顿时就被吓着了,瘪了嘴就要哭出来。
“绿茵;你欺负我,我,哇”
一听贾瑚哭出声,吓得姜宛茵赶紧捂住他的嘴,就怕引来其他引来张氏。
“行啦行啦,别哭了;我给你就是了。”
对这固执执拗的小家伙;姜宛茵是彻底没法了。
一听姜宛茵说给他;贾瑚立即就不哭了;小手掰下姜宛茵的手。干净又狡黠的眼睛没有半点眼泪,带着喜悦看着姜宛茵。
“真的给我。”
姜宛茵见此立即知道自己被这狡猾的小家伙给耍了,这小子太精了。
“行啦,算是我怕了你了。”
姜宛茵无奈解下晶核给贾瑚。
“这珠子是别人送给我的,带着对身体好。现在我将这珠子送给瑚哥儿你,你可要好好保管不要弄丢了。瑚哥儿能答应我吗?”
“绿茵,你放心,我一定好好保管不会弄丢的。”
贾瑚迫不及待的将晶核戴到脖子上,爱不释手握在手里把玩。
“瑚哥儿你可是男子汉,男子汉要言而有信,你可不失信哦。”
知道贾瑚爱学贾赦装大人,姜宛茵就用跟大人说话的语气与贾瑚说话。
“我当然是男子汉。绿茵,我不会失信的。”
贾瑚绷着小肉脸做出严肃的模样。
“还有,这是绿茵和瑚哥儿秘密,只有咱们俩知道,瑚哥儿不要告诉其他人。”
“母亲也不行吗?”
“不行。”
若是让张氏知道,必定会逼问她晶核是从哪来的,或许还有逼她再交出晶核。她在怀芳院当了五年差了,她可知道张氏也不什么善良人。
“那好吧。”
贾瑚点头答应,姜宛茵松了口气。
瞧着挂在贾瑚脖子上的晶核,姜宛茵觉得这晶核就这么挂在贾瑚的脖子上怕是瞒不住其他人。现在她的后悔直接就将晶核戴在身上,若不然也不会被贾瑚瞧见。
姜宛茵装作从袖兜里其实是从储物间内取出一个新的荷包,荷包绣着两个只可爱的小狗。
姜宛茵让贾瑚将晶核放到荷包里,然后再将荷包戴到贾瑚脖子上。
“这样就好了,这样别人就知道瑚哥儿你有一个漂亮的珠子了,就是曦姐儿也不知道,这样就不会被曦姐儿拿走了。”
曦姐儿是张氏长兄的嫡幼女,比贾瑚还小一岁。是张家下一辈唯一的女儿,比当年张氏在娘家还得宠。
之前张氏带贾瑚去张氏给张老夫人过寿,贾瑚带着姜宛茵给他编织的可爱的小猫去张府,那小猫就是被那曦姐儿给要了去。贾瑚最后还没要回来还被张氏给训了顿。这事贾瑚可一直记着呢。
果然一提起曦姐儿,贾瑚立即将荷包拽得紧紧的,赶紧藏到衣服里。
“我要藏起来,不给曦妹妹。”
“那瑚哥儿你可要藏好了,若是叫大奶奶知道,等去张府时必定会让你将珠子给曦姐儿的。”
姜宛茵直接拿张氏当筏子。当初贾瑚的小猫就是让张氏从贾瑚手上走拿给曦姐儿的。她可记得那小猫给了曦姐儿之后,贾瑚好几日都不高兴,甚至都不理张氏。
“我一定会藏好的,一定不给曦姐儿。”
“好。不给曦儿。”
见贾瑚如此,姜宛茵才彻底放心。贾瑚虽小但聪慧,姜宛茵相信他一定能将这晶核收藏好的。
“瑚哥儿,你该午睡了。奴婢伺候你歇息吧。”
“嗯。”
或许是真累了,小家伙躺下不一会就睡着了。
看着睡着后跟个小天使似的贾瑚,十岁的小身板里装着个怪阿姨的姜宛茵叹息。
到底是从出生在襁褓中就看着张大的孩子,姜宛茵心里无奈,可也生不起气来。
罢了,就晶核就当是送给贾瑚了。希望这晶核能保他平安长大。只要贾瑚平安长大,她或许便能早一日脱籍离开荣国府,不用再给人当奴才。
此时姜宛茵根本不知道,就在她与贾瑚说话的时候,他们所在的屋顶上趴着一个人。
出来一趟比在府里连着干十天活还累,傍晚回到荣国府后与绿菲换了值,姜宛茵回屋洗漱后就直接瘫在床上了。
原想睡个好觉补充体力,毕竟明天她还得当差。只是刚睡着没一会就被书芳给叫醒了,原来贾赦回来了,叫她过去问话呢。
贾赦是上过战场杀敌武将,当初刚从战场回来时一身煞气,可是将府里众人都吓着了,尤其是府里丫鬟都不敢靠近贾赦。
如今贾赦虽已收敛了身上的煞气,可武将的气势还是叫姜宛茵瞧着心惊胆战。
站在贾赦面前姜宛茵战战兢兢结结巴巴地将白天她和张氏说过的话重复了一遍给贾赦听。
“那你可知道那九爷和继山兄友忠兄是谁?”
贾赦虎眸盯着姜宛茵问,姜宛茵心里直发颤。
“回大爷,奴婢不知道。”
“奴婢自小就进府当差,除了和大奶奶去过去张氏以为寺庙,奴婢没去过别的地方,也没见过什么世界,大爷您说的奴婢不认识。”
姜宛茵哆嗦地解释,恨不得说自己没出过门,就怕贾赦不相信。
虽然她的确不知三人是谁,可睢贾赦这般情形,她就是知道也不敢说知道,她怕贾赦会杀了她灭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