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还有兄长吗?”
甄夫人看着姜宛茵。
“你的意思让老爷带着煜儿和安儿去进京?”
“小妹要说的便是这事。按说这等大事该由我们家老爷陪煜儿去才是;可嫂子您也知道我家老爷这任上事多那是挪不开身;所以小妹才想托付兄长。”
“往日小妹曾偶闻兄长提起过;兄长的昔日的同窗好友如今在户部当差,至今与兄长还时常有书信来往;兄长也曾提过想去拜访这位好友,不知兄长如今是否还有此意。”
“当然若是兄长有些意那是再好不过,若是兄长已无此意那也罢了,就当是小妹从未提过这事。”
“此事我得先回去问过老爷才知道。”
甄夫人想了一下才道。
“那是自然。”
“说来嫂子真是羡慕妹/妹,煜儿如此年纪就已经考取了举人功名;可真是叫人羡慕。”
“煜儿能有今日都是托了兄长的福;若不是煜儿自小得兄长熟心教导哪能有他今日的功名。我们老爷还说了;待明日定要和兄长好好喝上几杯,以表达对兄长的感激呢。”
“也是煜儿聪慧,你兄长没少跟我,若是安儿能有煜儿一半的聪慧,上回院试也就能拿下了。”
“哪有像嫂子你这么说自己儿子的,我觉得安儿就很好,安儿敦厚孝顺,别人可是求都求不来呢。”
姜宛茵说的是真心话。
甄应诚虽不如林煜聪慧,但敦厚孝顺,心善温良,是个难得的好孩子。当父母不一定要孩子多聪慧多有能耐,重要的是孩子孝顺才好。
“这话倒是真的。安儿是我和你兄长盼了二十年才得孩子,我们都不求他能有多出息,只求他平安孝顺就好。”
想到儿子孝顺甄夫人脸上笑容也深了。
“话虽是这么说,可孩子总是要长大的,总是要去面对长外面的人心善恶,咱们当爹娘的也不可能一直护他们,总得给他们长大的机会。”
“小时候总听老人说,少年常吃小亏,长大了才不会出大亏。煜儿如今也快到及冠之年,我们老爷总说该让他多出去走动动,多结交些知己好友,在外面走动才能多见些世界多长些见识。说是只有见过人心善恶将来才人区分人心善恶。”
“如今煜儿都归我们老爷管着,我呀就管着玉儿和肚子里这个。”
“听妹/妹这么说,我倒更担心安儿了。安儿这孩子太善良了,若是在外被人欺骗吃了亏可怎么好?”
“嫂子你也总不能把孩子关家里不是,安儿年纪渐大了,总要到外行走的。难不成等你和兄长年纪大了走不了才让孩子出来了行走吧,那时可就晚了。”
姜宛茵这话引得甄夫人沉思,姜宛茵端起茶喝没打扰甄夫人。
之后姜宛茵也继续这话题,两人说起衣服首饰还有明儿宴席之事。
次日林家宴客,因为林如海的官职关系,不管是真心祝贺还是不怀好意的都来了,林家可谓是宾客迎门。
这次甄夫人一直陪在姜宛茵身边,倒是叫她又见到几年之前见过女眷宾客;只不过不同的是几年前是林黛玉出生后洗三,甄夫人是在贾敏屋里见到这些女眷宾客。
尤其是当时与贾敏发生言语冲突的几个女眷甄夫人是印象深刻。
那几位夫人可不是好相与。这年代妇子讲究出嫁从夫,对外妇人们的立场都是与其丈夫一致的,就姜宛茵也一样。
因为各自的丈夫在官场与林如海政见相悖或是立场不同,那几位夫人对姜宛茵自然也不会亲近。
“林大人和林夫人可真是好福气,有这么个会读书的儿子,小小年纪就已经举人,还取得了头名解元郎,可真是叫我等羡慕不已。”
“可不就是叫人羡慕。想想几年前咱们来参加林大人嫡长女的洗三礼,那时林小姐还是林大人和林夫人的头一个孩子,哪想转眼几年过去,林大人竟有了这么大的儿子,而且不仅模样长得好还会读书,只是可惜了林夫人没这福气”
说话的这位夫人正是刘夫人说着突然顿了一下,摆出一副懊恼愧疚的神情。
“哎哟,林夫人真是对不住了,我说的林夫人不是说你,林夫人你有这么个好儿子如今又身怀六甲自然是有福气的。哎呀,我这人就是性子直不大会说话,若是说了什么不重听的话,林夫人你就当没听到,莫要与我计较。”
其他几位夫人也附和着刘夫人的话,你一句我一句故意提起贾敏,故意提起林煜的身份,故意挑拨。
“林夫人,你怎么不说话,不会是生我气了吧。要不我向你道歉。”
刘夫人一副担心姜宛茵生气的模样。姜宛茵却朝她笑了笑:
“夫人说的哪里话,妾身这是感动呢。”
“妾身虽没见贾姐姐,但却知道贾姐姐是个心地善良之人。贾姐姐过逝这么多年,难为诸位夫人还记得贾姐姐,可见贾姐姐与诸位夫人是知交。”
“贾姐姐若是知道诸位夫人如此惦念她,贾姐姐若是泉下有知,必定也会相念诸夫人的。”
“我没见过贾姐姐,听刘夫人所言夫人必是与贾夫人感情极好,不如刘夫人你与我多说说贾姐姐的事”
姜宛茵笑拉着刘夫人。
听姜宛茵要让她说贾敏这个死人,还说死人相信她们,这简直就是咒她们死;刘夫人,不只是刘夫人其他几个故意想找茬的夫人脸色都不自在;尤其是看到姜宛茵的笑容,总觉得背后发凉。
此时一众夫人才意识到,眼前这个新的林夫人和当年的贾敏一样,都不是好惹的。
“这过去的事都过去,咱们得向前,这去的人事就不必提了吧。”一位年轻的夫人笑着插话,说完端起酒杯敬姜宛茵。
“今日可是贵府公子大喜,妾身这杯敬林夫人,恭喜林夫人。”
“对对对,大家喝酒,都敬林夫人。”
姜宛茵还没说话,几位只嫌事少的夫人又附和着起哄起来了。
明知姜宛茵有孕在身还想让姜宛茵喝杯,最后姜宛茵还是拿怀孕不能饮酒之事当借口以茶代酒了。
女眷这边唇枪舌剑,男客那也是马光剑影。林如海与男宾客们你来我往,挖坑设陷套话;林煜与年轻的少年郎们也是如此,诗词歌赋十八武艺全上。
这一场酒宴,有真心祝贺的,有不好怀意的,有想来结交的,还有想来套话设陷的,一场酒宴上官员之间设套暗斗,后宅女眷你来我往,少年郎年轻气盛斗文斗酒,好不热闹。
通过一场酒宴姜宛茵也看出来了,这些官史绝大部分与林如海是站在对立面的。酒宴结束之后,姜宛茵将记下的吩咐人暗中调查,慢慢掌握一些扬州官场的消息。
之后日子又平静下来了,只是关于从巡盐御史这官职上脱身之事,林如海一直没有拿定主意,或者说他不知该如何能脱身。如今他已经被圣人捆绑在这巡盐御史的了位置上了,他根本脱不了身。
他经手的盐税成百上千万两,圣人需要这笔钱,林如海又有这能力,圣人如何放人。
这官职之事一时半会没有结果,但林煜去京城参加春闱之事林如海也答应了。
因为来年春闱在三月初,担心过年再去时间太敢赶紧,而且那时候还天寒地冬出行不已,姜宛茵担心会冻伤儿子的身体,思来想去学决定让林煜在年前冰雪封河之前就启程去京城。
酒宴之后不久姜宛茵得了甄老爷的话,甄老爷同意带着林煜和甄应诚一起去京城,如此姜宛茵才放心不少。
担心留在京城的下人奴大欺主,姜宛茵将自己嫁到林家时带来的下人中得用的都派到林煜身边随他一起上京。
在林煜进京之前姜宛茵和林如海特地交代林煜。
“煜儿,到了京城你就闭门安心读书,尽快适应京城的气候,至于别的,尤其是荣国府你都莫要理会。”
荣国府曾两次派人追杀姜宛茵母子俩,不得不防。
林如海事无巨细的叮嘱,姜宛茵只吩咐林煜。
“听你爹的,总不会错的。”
等林如海说完之后,姜宛茵便借口要和儿子说些体己话,将林如海给打发走了。
“娘,您还有什么叮嘱儿子的?”
“娘这有几件事要叮嘱你。”一听几件林煜脸就垮了,得了姜宛茵瞪了一眼。
被姜宛茵瞪了一眼,林煜赶紧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恭敬模样。
“多少件事,娘您说,儿子听着。”
第139章()
“娘是认真的;可不是与你说笑的。”
“是是是,儿子认真听呢,你说。”
“第一件就是贾家。这贾家人是出了名厚脸皮;出了名的自以为是;出了名厚颜无耻。在贾家人看来了,这天下除了皇帝皇家宗亲之外,他们贾家最大;这别人都该顺着他们;不顺着他们那就是别人不对。他们习惯将错推到别人身上,他们永远不会有错。他们今晶可以看不起你,唾弃你;明日若你得势,他们就能厚颜无耻的巴结过来。而且这贾家人最喜欢散播谣言;搬弄是非;颠倒黑白。”
“这贾家人当真如此厚颜无耻?”林煜闻言一脸震惊。
“自然是真的。娘还能骗你不成。”
对贾家人;尤其是贾史氏和王夫人的厚脸皮;可是让世人叹为观止的。贾史氏那事/后充当没事人的本事,那可以说是世间甚有。
“娘要告诉你的就是对付贾家人的法子;要对付贾家最好的办法那就是莫理他们,无视他们。像贾家这类人,你越是搭理他,他就越来劲。你无视他,不理他;他拿你没办法。还有娘要你答应娘;此去京城你绝不可以去贾家;更不可以与贾家人私下见面。”
“那贾家人一向是为了目的不择手段之人,你若是私下与他们见面,难保他们不会用什么肮脏下流的手段对你。你爹告诉我,当年追杀咱们母子俩的杀手就是荣国府派的。当然贾敏被你爹禁足了,贾敏写信将咱们母子俩的事告诉了贾太君,所以荣国府才会派人追杀咱们母子俩。你还年轻不知人心险恶,娘担心你被人算计了去。你一定答应娘,莫要意气冲动。”
王夫人能做出谋害大房嫡长子,贾史氏能勒死张氏,贾政能心安理得的住在袭爵人住的荣喜堂,贾珠能心安理得的用贾琏的荫生名额,贾元春能心安理得的自认为是荣国府的嫡长女,还有什么是贾家人做不出来的。
没有人比姜宛茵更了贾史氏和贾政一房人的无耻。
儿子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姜宛茵着实担心,要不然也不会央义兄甄老爷陪儿子去京城。
“儿子知道了,儿子答应您。那第二件呢?”
“这第二,第三件算是机密,只能你我母子俩人知道,万不可告诉第三人。”
“什么机密?我爹也不行吗?”
“你爹也不行。”
“答应娘,这事保密,不要告诉你爹。”
姜宛茵看着儿子郑重其事的叮嘱。
“好吧。这是我和您的秘密是吧。”虽然他已经长大,不像小时候被娘哄了,但他还是乐意和娘有他们俩的小秘密的。
“知道就好了。”
“那是什么秘密,娘您说吧。”
入冬后不久,姜宛茵挺着大肚子送走了去京城的儿子和义兄侄儿,看着远去的马车,马车还未走远姜宛茵已经开始牵肠挂肚了。
生养儿子十多年,还是第一次儿子即离开她那么长时间,担心牵挂在孩子还没离开的时候已经开始了。
“妹/妹,这外头冷,咱们还是回去吧。”
姜宛茵月份大了甄夫人亲自搀扶着她。两个都是当母亲的人,看着儿子丈夫离开,心里都牵肠挂肚,只不过因为姜宛茵怀着身孕,心思更重些。
姜宛茵见甄夫人安慰的神情,她也收敛心绪。
“嗯。咱们进去吧。可别是冻着咱们惜儿和玉儿。”
方才因为离别感伤,感情丰沛的甄惜和林黛玉两个小姑娘就早落泪了,都没顾得上两人的亲娘。
姜宛茵伸手摸了摸林黛玉和甄惜的头,两个小姑娘才抬头看姜宛茵,两人的眼睛都红红的。
“放心,等过了年哥哥们就回来了。”
“嗯,玉儿知道的。娘,玉儿扶您。”
“玉儿真乖。”
那边甄惜也赶紧跑到甄夫人身边搀扶着甄夫人,两对母女四人一起回屋。
因为甄老爷和甄应诚都去了京城,留甄老夫人母子在家不放心,姜宛茵也不放心,所以便接甄夫人母女到林府暂住。再来说是姜宛茵月份也大了,眼看着快要生了,甄老夫人住在林府也方便照顾她。
另一边,林如海亲自送林煜三人到码头。甄老爷父子与林如海辞别之后先登了船,留林如海父子说话。
“此去京城要多听你舅父的话,莫要任性胡来”
虽然早就已经叮嘱过了,但临别时林如海还是不放心的再三叮嘱。即将离家,林煜情绪也有些低落不舍,却依旧认真的听林如海念叨。
听林如海关心的叮嘱和担忧的神情,林煜里突然触动。
他摸了摸怀里厚厚的册子,看着林如海犹豫许久,只是姜宛茵的叮嘱一直在耳边萦绕,林煜最终放下手,最终没有说什么。
“煜儿,该上船了。去吧。”
最后还是船家催促要走了,林如海拍着儿子的肩膀催促他船。
“爹,那我走啦。”
“去吧,爹和你娘在家等你的好消息。”
“爹,天冷了,您也赶紧回去吧,儿子走了。”
说罢林煜头也不回的登船,一直不敢回头。
林如海一直站在码头直到船走远看不见,林和提醒林如海才转身离开码头。
林煜一行人到了京城之后,直接就住在林家在京城的老宅。
林家在京城的老宅姜宛茵老早就派人修整过了。
当年林家离京之前,贾敏为了与娘家保持联系,将她的两户陪房留在京城看守林家老宅。几年前贾敏去逝之后,林如海因为贾敏做过的那些事曾清理了贾敏的陪嫁。
而且在林如海亲自与姜宛茵订下亲事之后,姜宛茵曾委婉的提醒林如海就城林家老宅的事。林如海便派了二管家到京城清理京城林家老宅的贾敏陪房。
二管家到了京城传回信,林如海才知道,在林家离开京城十余年里,贾敏留下的那两户陪房已经将林家老宅当成是他们自己的家了,不仅住进了主人的院落房屋,还有使用变卖林家留下的家产。林如海知道后大为震怒,不仅命二管家抄了那两房陪房奴才的家,还打算将他们发卖了。
林如海因为贾敏生前所为,林如海已经对贾敏断了情,知道贾敏那些从荣国府带来陪嫁都是胆大包天之人,便下了狠心要处理。
只是那两房陪房狡诈,竟到荣国府求救。
两房陪房会向荣国府求救,盖因为他们有姻亲在荣国府,还因为他们将林家的东西都搬到了荣国府了。
林如海要清理贾敏的陪房这可在荣国府闹出不小动静,贾史氏还能写信到扬州城责问,在京城传林如海忘恩负义的话。
二管家将京城传闻及荣国府所为传回扬州城,林如海大怒直接让二管家报了官以盗窃主家财物侵占主家的罪名将两户陪房关进了大牢。这事情闹到官府了,自然就瞒不住了。
荣国府出嫁的姑奶奶的陪房盗窃主家财物,侵占主房舍之事就被闹了出来,在京中传开,荣国府丢尽了颜面,才没敢再管这事。
当然还因为林如海是圣人的心腹,林如海虽不在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