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十年代农家记事-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桃直接拿钱买了四串烤鸡翅,三人坐在小矮凳上。唐梅则去隔壁摊买了四碗姜撞奶过来。

    甜丝丝的奶香与烧烤绝配。大家都把苦苦等待的唐爸忘了。

    吃饱休息过,大家去看小物件,那些仿宝石的项链,金属耳环,头绳,款式新颖,价格实惠。

    唐梅挑挑选选,买了好些。

    唐杏也买了好些衣服。转回去给唐爸保管。

    一行人又转到长寿路。唐杏批了一堆对联,灯笼。众人就打道回府。

    。。。。。。。。。。。。。。。。。。。。。。。。。。。。。。。。。。。。。。

    一次出行,各有各的收获。

    这次深圳广州行,开阔了众人的眼界。唐爸不再满足家里的三亩水田,连种植辣椒收获的那一万多块也不看在眼里了。他看到了同龄人是怎么抓住机会,怎么活得风生水起,更加加剧了跳出龙门的决心。唐杏也看到了社会的发展变迁太快了,得抓紧机会,萌生了退学的念头。唐梅从这次旅行看到了以后房地产的兴旺。唐桃心浮气躁了,她想出来做小生意。唐金喜欢上了电子,打算初中毕业后读中专,就读电子专业。

    回到唐家,家里人就这次旅行做出了讨论。最终唐爸开明地把钱分了几份。把钱分给每个人,自己决定人生。人生碰壁也好,人生路途趟顺也好。都应该独立承受。

27、钱怎么生钱() 
唐家炒股得来的28万,除掉出远门花掉的一万,唐爸的7万本钱。剩下的20万,唐家六口人平分了。

    唐杏就分到了三万三千。唐杏抱着钱,惆怅了,这点钱能干嘛?明天先去还买地的欠款吧。

    唐妈心疼了,一大堆就剩下轻飘飘地几张,(唐妈夸张了)能不心疼吗?“哎呦哎呦,我不行了,我先去躺会。”唐妈走之前顺手把自己和唐爸那份带走了~

    唐金拽着钱,煮熟狗头般笑得见牙不见脸。

    唐梅则细心地叠好,转身回房收好。

    唐桃坐那里盯着钱,思绪都不知飘哪里去了。

    唐杏笑嘻嘻地靠近唐金,唐金生怕钱被抢,侧身对着三姐姐。唐杏讨好地问“阿金,这钱你打算做什么?”

    阿金傲娇地挺起胸脯说“当然是买配件组装收音机,或者其它的。没事,总会有地方花钱的。”

    “就是怕你花光”唐杏嘀咕到。

    “什么,你说什么?”唐金问。

    “哦,没事”唐杏摆摆手,“阿金,要不,咱们一起合作?你是知道的哦,我写篇小说少少都有几千块。我还是地主呢,和我合作,亏不了你。”唐杏极力游说阿金。

    唐金想了想,也对,他还缺个店铺呢,总不能去摆地摊吧。要是碰上同学,多难为情。唐金同意了,还煞有介事地拿来纸笔,要跟唐杏签合同。谁让唐杏没事时总是拿她那买地协议出来看。唐金都学会了,涉及钱的事最好签合约。

    唐家几人乐呵呵地围观二人。

    合约规定了唐杏可以支配40%的钱也就是一万三千二百,剩下的是唐金的。唐杏得提供一个店铺给唐金。合约有效期为十年。唐金鬼精鬼精的,店铺十年的租金都不止那一点钱。唐杏看在弟弟份上不与之计较。

    唐爸看着欣慰地笑了。

    …………

    第二天,大家返校上课。几天没见,同学们放学后,都围过来吱吱喳喳地问唐杏这些天干了嘛?

    唐杏低头笑了笑,掏出些不值钱的头饰一一分给大家,顺便做下广告,告诉大伙,大家有需要买头饰,头花的可以跟她买,保管比学校小卖部的便宜,还好看。

    大家纷纷要求看样板,唐杏干脆把书包一倒。全倒课桌上了。头花,头饰,项链,橡皮筋挤得课桌满满当当的。

    唐杏干脆叫起卖“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不要9块九,只要五毛,任挑任捡”

    “真的吗,任挑?”唐怡也凑热闹。

    “钱不够啊,能赊账吗?”同学转校生白富美说。

    “行,都可以”唐杏抽出本子,记起账来。

    听说能赊账,刚才还在观望中的几人都跑过来挑选,生怕心仪的给别人挑走了。

    唐杏动静有点大,连隔壁班的同学都闻讯过来挑选。一书包的小物件,很快就给挑完了。剩下零星几个。唐杏看了看账本,挑出“大客户”,把剩下的分别给了他们。还不忘宣传“买多还有赠品,给,这些是你们的。”

    其他同学看了,后悔极了,早知道就几人凑单,合起来买,不就有赠品了吗?

    “呵呵,不急,我那里还有很多,你们大伙要是能给我拉客,客人花费五元以上的,都给你们提成。”唐杏继续说。

    “多少提成?”三个转校生都凑过来问到。

    唐杏看了看他们,她知道城里人,就算父母下岗,瘦死的骆驼比马强,亲朋好友圈还是有较高的消费能力的。

    唐杏干脆站起来,大声说,“帮我卖东西,都有回馈我有五块钱销售额,你们就得五毛提成,上不封顶。人人都可以。或者你们从我这拿货,4毛钱一个,10元起,卖多少挣多少就是你们的事了。明天放学大家继续过来挑。”

    同学们不感兴趣的,都纷纷走了,剩下那三个转校生。他们怯生生地说“拿货,能赊账吗?”

    唐怡在身旁拉了拉唐杏的袖子,唐杏转头安抚地笑了笑,“别担心。”

    唐杏转头,说“当然可以,我不但有头饰这些,还有收音机,这些也可以先赊给你,但是得签协议。能做到,就过来签吧。”

    转校生莫聪说“要是卖不出去,能退货吗?”

    “不影响我继续卖,没有明显的污渍,非人为破损的都可以,真麻烦,干脆都写在协议上。来,你们有什么补充的都一次说出来。签了协议就不能更改了”唐杏说。

    “我可以先看看收音机吗?收音机单价是多少?”白富美林琳琳问到。

    “嗯,别急,一会我弟弟会过来,收音机在他那。”

    唐杏刚写好协议。唐金就过来了。他看到几人,问唐杏“三背奶,你们在干嘛?”

    唐杏笑呵呵地说“那是咱们的代理商,来,拿你收音机出来,给大家看看样板。”

    唐金小心翼翼的从书包里掏出收音机。还细心地调台调音量。

    三人听到清晰的声音从喇叭处传来,先满意了几分。再亲手调了调台。还行,能接收十来个台。他们更满意了。直接跟唐金谈起代理费什么的。

    唐金没弄过这些,看着唐杏寻求帮助。唐杏呵呵笑了,“我也没弄过,你自己怎么想就怎么说吧”说完,鼓励地看着阿金。

    阿金挺了挺小身板,嗯嗯地清清嗓音说“我这收音机便宜,就卖45元一台。它可比德生便宜一半,性价比高,对,就是性价比高,功能不差,价格便宜。”

    林琳琳听完,眨眨眼,笑靥如花地对唐金说“能不能便宜点?”

    “这……”唐金看了看唐杏,唐杏一言不发。唐金无法,只能按照自己的意思说了“可以,就40块吧”

    “40这数不好,就38吧,3838一生发,多好的意头。”林琳琳继续说。

    “那好吧”唐金勉为其难的说。

    看到此处,唐杏心里叹口气,“哎,还年轻,赤裸裸的美人计啊”

    唐怡心有灵犀地叹息说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啊”

    唐杏听了,啐了一口“狗屁的英雄,狗熊还差不多。”

    协议就在三个代理商欢天喜地,唐金垂头丧气下签订了。

    …………

    唐杏让唐怡先回家,阿金和她两人踏上了去乡政府的路。一路上唐金都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的。

    唐杏轻轻拍了拍他的脑袋,说“小子,多大点事啊,至于吗?你以后长点心,等你以后生意做大了,有钱了,面对的更多,36计轮番上演。眼花缭乱的。有些人竞争不过,还拉竞争对手去吸毒什么的。可怕得很。”

    “啊,那我怎么办?”唐金担心地问到。

    唐杏想了想说“没事,回头,姐姐去邮局寄信的时候,顺便去新华书店给你带本36计。”

    …………

    到了乡政府,唐杏找到乡长。乡长怔了怔,这是谁,没印象。也怪唐杏,签了协议后,快一年都没联系过乡长,贵人多忘事嘛,唐杏自嘲地想着。

    唐杏扬起笑脸,“呵呵,乡长大人,您真是贵人多忘事,我给您送钱来啦。”唐杏从书包夹层掏出已经有点发黄的协议书和一捆报纸包裹着的钱。

    乡长诧异地接过协议书,快速浏览下。再次抬头上下看了看唐杏,“我说嘛,原来是你,长高了变白了。难怪没印象。我可不是贵人多忘事,是你变化太大了。”

    “是是是”唐金附和到。

    “乡长,您点点”唐杏将那沓钱递过去。

    乡长接过来,数了三遍。抬头看着唐杏说“你这小姑娘不错,有胆量,能挣钱。”

    唐杏笑了笑,说“误会了,那钱是爸爸给的。”

    “呵呵”乡长重新办理手续,唐杏拿着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征用土地协议,笑的见牙不见脸。至此,唐杏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地主”。

28、姐姐也是有房一族() 
时间走到了1997年1月。唐桃也快要考小升初了。

    中午时分,大家劳作回来,端着饭碗到村头大榕树下休息,吃饭,聊天。

    “哎,你们听说了吗?阿富家发啦”唐伟说到。

    “有可能”村民唐志成说到,他自己就在这次牛市中发了,多少对唐杏家的事有点谱。

    “那你们说,他们拿钱给老支书吗?”老支书是村民对唐杏爷爷的尊称。

    人群中有个妇人眼神闪了闪。若无其事地端起碗,站起来,走了。

    “哎,我说”唐志成停顿下,见已经引起大家的注意,他神神秘秘地说“你们猜这次我坐火车,碰到什么?”

    “该不会是艳遇?哈哈,当心你老婆罚你跪搓衣板。”村民甲说。

    “去去,乱说,是碰到军队了。哗好家伙清一色的伟岸男子,就像《和平年代》秦子雄那样的。”唐志成说到,“你们再猜,他们去干嘛?”

    “志成你就别卖关子,去干嘛?”心急的村民乙说到。

    “他们要驻扎在沿海一带,以防英军出什么幺蛾子,毕竟香港回归是大事。”唐志成说。

    “哦,那要是打起来,我们不是危险吗?不行,我得去内陆避避。”胆小的村民说到。

    “我说,那是玩笑话,吓唬你们的,你们还当真了。哈哈”唐志成赶紧澄清,毕竟散布谣言是要坐牢的。

    唐志成最后澄清的话,还是无法消除村民的恐惧。村里人心惶惶地,担心97香港回归不会那么顺利。毕竟打起仗来,首要倒霉的是唐杏家乡。村民有些想北上,一边打工一边逃避下。有些则每天都在听收音机,看新闻,希望能找到要打仗的蛛丝马迹。

    唐家人就没那么多顾虑,唐爸唐妈都打算拆掉小平房建两层小洋楼了。

    …………

    唐家人正在激烈讨论建房子的事,爷爷气冲冲地闯了进来。

    唐妈惊讶地站起来,她惶恐地问到“爸,您怎么过来啦?”

    爷爷冷哼到“怎么,我来我儿子家还要问过你?嗯(第三声)”

    “爷爷,坐吧,您大人大量,别跟我妈计较”唐杏挺身而出。

    “听说,你们发啦?”爷爷问到。

    “爸,你听谁说的”唐爸为难地问到。

    “呵呵,你们就不要隐瞒了,村里都传遍了,阿金都在学校做起生意了。那收音机说赊就赊,我老人家想要台收音机都没呢,白养活你们了。”爷爷唉声叹气。

    “爷爷,我那也是赊过来的。”唐金撒谎到。

    “行了,你们就准备两万块吧,不多吧,后天送到你大伯那。你们大伯不容易啊,一大家子靠他起早贪黑地,挣那么两分。我和你妈一把老骨头也要靠他养,不容易啊”爷爷说到。

    “送?还是借?”唐桃傻眼了。

    “哼!一家人,说什么借不借的。”爷爷冷哼道。

    唐爸火了,都他们的强盗,他大声吼道“行啊,一家人不说借,我今年要建房子,爸给点钱吧,大哥去年建了房子,可怜我一家还住着漏雨的屋子呢。”

    “没钱”爷爷也吼道。

    邻居家门口探出了几个人头。很快又缩了回去。

    爷爷想了想,缓和道“你们大伯最近看上了一个铺位,那铺位是煤矿公司内部出售的,价格便宜。想趁便宜买下,你们要是有就拿来吧。”

    众人默默不说话。

    爷爷气愤地走了,甩得木门砰砰响,震落了几块墙土。

    …………

    唐梅问过父母建房子预算够不够,在得知足够的情况下。她打算拿那分到手的3万3去学校附近买房子。

    那次深圳行开阔了她的视野,她隐隐觉得,现在每个家庭的孩子那么多,过十年,孩子都大了,房子需求也多了。年轻人应该不会选择日晒雨淋的农民职业,多会选择轻松体面的工作,涌去大城市工作、生活,城市里头的住房肯定严峻。此时买房子,不亏。不得不说,唐梅真相了。

    …………

    唐爸已经向区土地管理局提交了拆旧建新申请。申请建120平一层,两层共240平方米的房子。

    在等待批复的日子里,村民很多过来打听,左邻又舍的更为关心。毕竟旁边的房子高度会影响自家的光照和通风。

    能不关心吗?

    唐怡则跑过来替唐杏高兴,“太好了,你很快就可以不用和父母挤一间房子了。恭喜啊”

    “谢谢啊!”唐杏笑笑,还是好伙伴好。

    转校生则自觉过来付清上次的货款,毕竟建房子需要的钱多。不得不说,此时的人还是很朴素的。没后世那么多老赖。

    唐梅放学后则在学校附近挨家挨户打听谁家卖房子。

    1997年小地方房地产中介还没怎么流行。

    国有企业单位的房产实行内购,内部职工可以以500元一平米(1996年,广州职工内购是800多一平)买回去。很多职工抢着买了,但是也有双职工家庭,他们就有多余的名额了。也该唐梅运道来了。她碰巧问到的就是双职工家庭。最终以900元一平米买到了15平方米大的单间。单间不大,但是唐梅很满意,她早就不想走读了。中午得不到休息,下午都没精神上课了。

    买卖双方都满意。

    唐梅打算尽快搬到学校去住。因为唐家的建房申请,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唐杏唐金唐桃则搬到小叔叔家借住。唐爸唐妈则住在临时搭建成的帆布棚。

    这种帆布棚搭制简单快捷,养鱼人家都会搭一个在池塘边看鱼。最近那些吸毒者很猖狂,偷鸡摸狗的,坏事做尽,不得不防。

    唐杏开始了寄人篱下的日子了。

    唐家姐弟主动抢着帮小婶婶做家务。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

    …………

    小脚外婆这次是和舅舅一起过来的,舅舅听说唐妈要建房子,替她高兴之余,担心唐妈准备的钱不够,给送过来了。

    唐爸很感动,杀鸡款待舅舅。外婆特意问唐杏“三丫头,你之前不是说要开豆豉加工厂的,怎么不弄了呢,我想着趁现在还能动,帮你几年。”

    唐杏听了,眼泪盈眶。她拼命将眼泪逼回去,笑着对外婆说“外婆,做豆豉来钱有点慢。等我有本钱再弄。”

    “做豆豉要什么本钱呢,你啊,做事可不能好高骛远。咱有多少钱就做多大的生意,听说你和阿金捣腾收音机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