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燕归梁-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律依旧没有回头,只是淡淡道:“那么如今仅突厥东部,已经有骑兵多少?”

    朔风抬起头,看着李律的背影道:“大约”

    话未说完,忽然飞身而起,朝着李律的后背猛扑过去。

    他手上的弯刀在沙尘中划出一道弧线,整个人如同大漠里的雄鹰在冲击擒获野兔,迅速到达李律身后。

    肃王仍然没有回头,须臾之间他只是抽出了什么往后刺去。

    朔风的身体避无可避,正好跟那东西交织在一起。

    “砰”的一声,朔风在空中一滞,接着摔落下去。

    肃王这才回过头来,看着地上正大口大口吐着鲜血,模样恐怖的朔风,嘴角一抿道:“所以,我非要一直背对着你,才能诱你出招吗?”

    地上的人已经说不出话来。

    他的胸口,插着一把刀。

    肃王反手刺入,却又不偏不倚,刺入胸口的刀。

    肃王冷冷看定他一刻,不等他还在挣扎,便探手在他脸上。

    手指轻轻在朔风额头、鬓角、下巴寻觅了一会儿,才摸好一处,轻轻一揭。

    一张完好的人皮从“朔风”脸上撕下来。

    “不错,”肃王点了点头,“看来水平有所提升。”说完又看向京城方向,“不过恐怕突厥上下再学上一百年,也做不出来一件这样的人皮面具。”

    不是出自突厥,更不是别的小国,这样的技艺,出自大弘无疑。

    肃王说完翻身上马,朝敦煌方向疾行而去。

    接近傍晚,城门口站满了人。

    骆驼和马匹的商队一字排开,足足半里远。

    “快让我们进去!城外可不能过夜啊。”

    “怎地突然要严查了!”

    “听说是肃王殿下亲自下的命令。”

    “肃王啊?”问话的人一怔,“那便等着吧。”

    自大汉起,先后“列四郡、拒两关”。敦煌作为四郡之一,是连通大漠以西和中土的要道。

    如今大弘朝重开西售之路,更引得各国使臣、将士、僧侣、商贾在敦煌往来不绝。

    作为西通各国的咽喉,肃王李律被大弘皇帝派驻在此,已经有十多年。

    他的话,等同圣旨。

    他说要严查,那便没有可以通融的余地。

    “少废话!”前面的兵士已经在开口斥责,“把马车上的遮盖掀开,每一样都要查过!”

    排在最前面的一队商户由一个番邦人引着,闻言用结结巴巴的汉话道:“官,官爷,咱们这些是丝绸,掀开见了风沙可,可不好啊。”

    丝绸轻薄干净,风沙若钻入,品相便不好了。

    那兵士已经不由分说,掀开遮盖查去。

    马车上果然摞着半人高的绸缎,每一匹都先用粗布包裹,再缠上好几层防水的干羊皮。

    番邦人和他身后随行的七八个人提心吊胆地看着兵士搜检货品,一边递上碎银子,一边小心道:“求各位兵爷轻点,这些可是京城林氏的缎子,千金难买。”

    兵士哼了一声,“最近的缎子,哪个都说是林氏的,也不知真假。”

    番邦人嘿嘿一笑,“不瞒兵爷,咱们也掺点别家的。林氏那里太难买,咱们等不及。不过只要是大弘天国的绸缎,都是无比珍贵的!”

    兵士笑了笑,搜检完毕,抬手放行。

    那番邦人千恩万谢,正要起身,忽的听到一个冷冰冰的男声道:“车板之下检查了吗?”

    番邦人神情一滞,垂下头道:“兵爷已经看过了。”

    那马上的人掀开头上的帽兜,下面的兵士立刻跪地请安道:“肃王殿下!”

    番邦人的脸白了几分,他不再拦在马车前,往边上退让了几步。

    那兵士从地上站起来,一点都不敢耽误,低头去看那马车下面。

    外侧什么都没有,靠里看不太清楚。

    兵士抬手取下军刀,往里戳了戳。

    呼啦一声,什么烟尘一样黑色的东西掉了下来,随即而来的是刺鼻的硫磺味道。

    那兵士惊讶之间抬头,身子还没有站直,便觉得脖子上一凉,一股献血喷了出去!

    那原本看起来精明小心的番邦商人,此时手上一把弯刀,割断了兵士的脖子。

    与此同时,他身后的人迅速取出兵刃,朝着马上的肃王纵身而去。

    “运不回东西便罢了,杀了肃王才是赚!”那番邦人丢掉小兵的尸体,抬手挥出弯刀,正中肃王的那匹马。

    马儿嘶鸣一声高高扬起前蹄,然而肃王已经不在马上。

    他正跳入番邦商队中间,一人一刀,抵挡八个人,各色兵器。

    番邦首领踏入混战的时候,地上已经躺了三个尸体。

    肃王的刀法很简单,对手甚至知道他下一招会劈砍在何处。然而他的刀速度很快,快得就算你知道他要斩断你的胳膊,你也无从躲避。

    在外人来看,那些人像是把胳膊大腿送出去,自愿被肃王砍断的。

    城门外的动静早惊得守卫跑来一队,他们背上背着弩弓,手上拿着军刀,然而竟然无法加入混战。

    不出一刻,地上已经躺了七具尸体。

    唯一没死的那个,断了一根胳膊,被肃王一脚踢晕。

    “带下去,”肃王取出一块帕子擦拭刀刃,“问问他们夹带火药,是要炸了敦煌,还是只是取道,要卖到别的地方。”

    守卫头领应了声是,便拉着晕过去的人走掉了。

    另有人收拾好马车下面的东西,把那些制作黑火药的原料捡拾完毕,小心翼翼抱下去。

    肃王正把那把弯刀从倒地的战马身上取下来,随即把手上擦过番邦商队鲜血的帕子轻轻放在马匹伤口处。

    眉头微蹙着站起来,抬眼看到了那辆还没有被兵士处理的马车,嘴唇轻抿,挤出两个音节,“林氏。”

第201章 违禁物品() 
“所以苏方回那个家伙,到底是给谁效命呢。”崔泽嘴中衔根野草,斜躺在一个低矮的土坡上,看着远处夕阳下山峦的浅浅投影,漫不经心道。

    他身边的人正取出个笛子随意吹了几声,不成曲调,只好缓缓放下道:“你猜轻盈知不知道。”

    “好好的扯起你妹干嘛?”崔泽斜了一眼身旁怎么也吹不好笛子的林钰,脸上几分轻蔑,“小姑娘没有被吓坏吧?”

    林钰看了看不远处的绸缎庄,欣慰一笑,“不仅没有吓坏,还懂事了好多。不再哭闹着要去找苏师傅,也不再埋怨我不留他。”

    “那是,”崔泽嗤声一笑,“见识过杀人,自己又险些进了大狱,能不老实吗?”

    林钰又拿起笛子,被崔泽拉下来。

    “早听说你是个爱花钱的,经过集市必买东西。这笛子有什么好,你又不会吹,看着好看便买来,败家!”

    “世子爷,”林钰学着他的样子斜了他一眼,“这些钱是林氏的毛毛雨啦,不是你需要找父母要例银,我便也需要啊。”

    崔泽白了她一眼,又冷哼一声。

    夏日傍晚的风虽然炙热,但是吹得人身心愉悦。

    “说起来,”崔泽顿了顿又道,“苏方回背后那个家伙,不会是庆安郡主吧?”

    苏方回刺杀司马伦,必然是受人指使。

    加上前一段时间苏方回被保举入公门,他们也相信是背后有人使了大力。

    那人是谁暂不可知,但一定身份背景强大。

    林钰心中一凛,摇了摇头,“不知道,他既然不肯说,那咱们便无从知晓。”

    虽然那日在刑部大堂上,林氏和苏方回配合得当,解除了苏方回的嫌疑。但是他此后也并没有过府道谢,只当那日的事没有发生过。

    眼下京城各处传了个遍,都说皇帝陛下亲封的文安县主的妹妹,爱慕上了工部的员外郎。为了留住君心,不惜刀剑逼迫共处一天一夜。

    一时间茶馆酒肆,只要是人多的地方,都在谈论此事。

    有老学究讽刺一声有伤风化,便立刻有年轻人反驳一句这是天真烂漫。有善于计算的叹息一声苏员外郎前途无可限量,林二小姐这是想高攀,便立刻有站队轻盈的怒斥一声林氏也已经是当朝权贵,那苏员外郎才是高攀。

    议论的人在茶馆还好,若是在酒肆恰好吃了几杯酒,便免不了从言语顶撞到厮打在一起。

    林钰简直万分庆幸林夫人没有被她接来京城。

    若她知道了,恐怕会日日哭泣轻盈名节不保,加上前些日子对苏方回的怨恨,恐怕去拼命都是有可能的。

    她已经跟绸缎庄各位叶城的交代过,家信里绝对不可以提起此事。

    正想着,崔泽又在她耳边聒噪,“这你们林氏的吉服已经做好上呈,为什么我还在做你们的护卫啊?有没有天理!”

    林钰抬头笑了笑,“我也很奇怪哎,大约是因为礼部和南衙北府那边,都没有人要你吧。”

    “谁说的!”崔泽脸上不悦。

    “还有,你今日到底是约见谁来着?偷偷摸摸跑到这荒郊野外,提前个把时辰都等在这里。你约的那个人,是蜗牛还是乌龟,走的也忒慢了”

    他还没有说完,转身看着他的林钰已经拿起笛子敲向他的嘴。

    “嘘声!你这样说会遭雷劈的!”

    崔泽挥手把那笛子拨开,“你才嘘声,你聒噪的很!”

    “说了不让你说了!”林钰已经站起来,看着崔泽身后的某处急道。

    崔泽愤怒地撑起草地直起上身,“哟你还涨脾气了”

    话未说完,忽的唉哟一声捂住后背,骂了声娘爬了起来。

    他身后站着个身姿魁梧的汉子,方脸阔眉,虽然穿着常服,却掩饰不住常年军旅生涯的铁血气息。

    林钰已经敛裙屈膝低头,深深一礼道:“国公爷!”

    刚刚被崔泽骂作乌龟,忍不住踢了他一脚的,正是辅国公崔尚文。

    “爹”崔泽腿一软,险些跪了下去。

    “你是要见我爹!你怎么不早说!”他旋即一脸气恼,看向林钰道。

    林钰嘴一抿,退开一步。

    “你什么你!说话没个思量,成日里被你娘惯坏了!”辅国公抬脚就又要踹向崔泽,被林钰轻轻一扯,把崔泽扯在一边。

    “崔世子这就误会我了,”林钰莞尔一笑缓和气氛,“我的确收到来此处见面的密信,但是没有落款,并不知道原来是国公爷屈尊来见。”

    辅国公抬手虚按,终止了他二人的争执,又看向林钰道:“京城里眼线众多,实在不适合走动。老夫挑这个地方,离林氏绸缎庄近一些,想着文安县主女中豪杰,当敢于来见。”

    林钰温和一笑,“国公爷过誉了。”

    崔泽在一旁哀声道:“爹,她之所以敢来,是因为有您儿子当保镖呢。”

    辅国公点了点头,“爹已经跟太后请示过,让你继续跟着文安县主涨涨见识。汴州一行,虽然凶险,但是化险为夷,你还得了皇帝陛下赏识。如此,爹还没有谢过林小姐呢。”

    崔泽似乎很少被他爹表扬,闻言摸着头,脸上红了一片。

    “好了,”辅国公抬手指向不远处一棵柳树,“你便去行使职责,去那处站着吧。”

    “我——”崔泽闻言一怔,但是眼见辅国公已经没了好脾气,忙头也不敢回地走了去。

    辅国公见他已经老老实实站定在那棵柳树下,才抬手打开手上一直拎着的一个小布包。

    布包打开,露出一块蓝底白绣纹的绸缎来。

    “麻烦文安县主看看,”他声音冷肃,“这块绸缎,可是出自林氏绸缎庄。”

    林钰恭恭敬敬接过来,拿在手里仔细看了。

    再微一点头,“是林氏的工艺。”

    “哦?”辅国公眉毛轻挑,“其他家做不来这种吗?”

    林钰轻轻点头道:“这种透底薄纹织锦,是被朝廷特批允许林氏经营的工艺之一,目前还没有被其他家成功仿制的消息,所以这只可能出自林氏。”

    “那好,”辅国公道,“就请文安县主把近半年来,所有在林氏购买过这种织锦的商家姓名,全部告知老夫。”

    近半年来,林氏出了多少绸缎,恐怕只能去账房扒拉了。

    “是出了什么事情吗?”林钰微微变了脸色。

    辅国公点了点头,“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过是有人用林氏的绸缎,夹带违禁五品出境,被肃王查了出来。”

    “国公爷方便告知是什么违禁物品吗?”林钰问道。

    “哦,”辅国公神色又冷上几分,“是黑火药。”

    不是什么大事吗?

    这恐怕是若被牵扯,便是灭族的死罪。

    

第202章 当做朋友() 
夏日傍晚的风吹得人几分燥热。

    林钰收起手上的笛子,也想收起刚才的话。

    这绸缎?什么啊?不是我们绸缎庄做的。

    或者干脆说,这种工艺被人偷走了,林氏最近出货很少,已经不准备做了。

    什么话,都比那么肯定地承认是自己的强。

    黑火药是什么东西?

    中土发明之一,由硝、木炭、硫磺组成。

    可用作烟火杂技表演,更可以用来纵火、制作爆炸火器。

    是战场上以一敌百的利器。

    大弘朝严禁火药技术外流,京城外设立火药作坊,进入人等终身在此工作,出入严检。

    在这种情况下,尚能偷运出原料企图运出国境,便是胆子大了。

    运出国境时用搜查不够严苛的西售绸缎作为幌子,便是心细了。

    如此胆大心细,不知道是西边的哪个国家。

    林钰站在树影子下,脸色有些发白。

    “既然是国公爷您亲自来,那消息必然准确。不知道宫中是否知道此事。”林钰开口道。

    此事可大可小,如果朝廷知道,说不定会关停林氏的铺子,等查证后再开。

    到时候生意便会被影响了。

    辅国公摇了摇头,“这个消息是老夫由密信所得,不瞒县主,写信的正是肃王本人。”

    林钰恍然。

    辅国公是肃王的开蒙老师,这些年必然有书信来往。

    却不知道肃王为什么没有把此事直接上报朝廷,却绕了个圈子。

    “肃王殿下是想直接上报,由朝廷来做裁断。是老夫多事,把此事拦了下来。”辅国公虽然神情冷肃,但目光平静。

    林钰忙屈膝施礼,“多谢国公爷为林氏考虑。”

    辅国公挥了挥手,“不要多礼。眼下很明显,是有人一边想图谋些什么,一边又想顺带收拾了林氏。绸缎的事情我不懂,不过老夫以为,文安县主不是叛国之人。”

    与外族苟合,私运黑火药出境,当然是叛国之罪。

    不过林氏的确没有做这些。

    林钰又是屈膝一礼,算作对辅国公信任林氏的感激。

    接着神情终于几分自若道:“国公爷是一片好心,只是小女担心就算提供了半年以内的售卖账册,您也难以查出这人。”

    辅国公府为朝廷效力,地位高绝,却并没有豢养私兵。

    辅国公如今也已经卸任,更是无人可以指挥。

    林钰继续道:“一来因为绸缎卖的比较多,林氏账目里记的不够详细。二来因为购买绸缎的人,必然多加掩饰,未必便用真名真姓。三是那些人可能从别处转手购买,并不是直接在林氏买的。所以查问的难度很大。”

    辅国公静静听林钰往下说,眉头微蹙。

    “所以,文安县主觉得该如何?”

    “既然从以往的账目里难以寻找,那不如林氏给所有售出绸缎小心编码,若再有私运被查的,拿编码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