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燕归梁-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口中喃喃,脸上逐渐现出狠色。

第28章 腊八有粥当思来之不易() 
林氏的成衣绣坊已经忙碌了好几日。

    绣娘们通宵达旦,又停了织锦染色坊的工作,抽染色坊和铺子里的人过来帮忙。终于在腊八节这一日,按照林钰的要求,三百套成衣制作完毕。

    说是成衣,裁缝和绣工都有些怀疑。

    这些衣服按照林钰的要求,并没有把针脚走完。在前后缝合处,只简单缀了几针。林钰说,要等来买的人上身试了,才根据身段缝合。这样才是成衣。

    所以现在,只能叫做样衣。

    这衣服的规制也有些奇怪,不似寻常人家穿着。况且以往的成衣铺子都是有人来定制,量好了身量尺寸才开始裁制。现在东家让她们这么做,大家都觉得有些奇怪。

    腊八节当天,按照以往的习俗,香山寺的方丈大士会在山脚施粥。叶城的富户豪门也会在门前搭设粥棚,供贫苦人家吃粥一日。

    一大早,林氏成衣绣坊的人就窃窃私语。这些人最近吃住都在绣坊内,想趁着腊八节回家团聚半日。顺便也可带着家人去香山寺许愿吃粥,讨个来年的好愿景。

    不过陈管事摆手拒绝了。

    “东家说了,有粥派。”

    有粥派,就不仅仅是给她们喝粥。还会派到大家的府上,让家人都沾沾光。

    绣娘们刚刚升起来的委屈顿时消散,打了个哈欠又捡起了针线。

    到了中午,林府已经祭完八方尊神。林钰亲自携厨娘来抚慰大家。她的车驾后面,又有一辆马车。车很沉,拉车的马吃力地打着响鼻。那架马车开进织锦染色坊,伙计们从上面抬下满满十几锅粥。

    又有丫头们忙乱盛了粥,用托盘端着,送到绣坊众人手中。

    林钰站在绣坊门口,手里也端了一碗。待喧闹声止,开口道:“腊八粥以八方食物同煮,是合聚万物、调和千灵之意。今日诸位请与林钰同食,来日当同富贵!”

    “承小姐吉言!”

    “东家大吉。”

    房内人声鼎沸,群情欢悦。

    林轻盈亦站在一方绣架前,越过攒动的人头,对着林钰举了举勺子。

    林钰看她一双眼睛略微红肿,是近日不断熬夜的缘故。

    心内稍有疼惜,示意她快吃,别等放凉了。

    大家就地站着,过完了这小年前最为珍贵的节日。

    可算是能休息一下。

    这些天虽然疲累,倒是不怎么心惊胆战了。

    最后一件成衣制成,陈管事吩咐大家休息一日,便准备坐着马车回府。

    他的马车是林府为他专门配备的,几个掌柜管事里独此一架。陈管事颇有些自得,所以虽然这车驾比自己府上的还略微小一点,出来进去却只乘这一辆。

    午后的阳光颇有些暖意,陈管事掀开车帘,在马车里不由得哼起了小曲。

    马车正行进在叶城通往县衙的天心街上。前面不知道在热闹什么,堵了道路。突然嘎吱一声,马车停了下来。

    “走不了了。”车夫转身禀报,“前面官府贴了告示,围着一群看热闹的人,咱们过不去了。”

    “哦,”陈管事倒是没有什么意外,“临近年节,估计是提醒百姓防火防盗之类的。你掉头回吧,我走回去。”

    听陈管事这么说,车夫忙扶着他下车。

    看到告示栏前群情激动,陈管事不屑地哼了声。

    有什么好热闹的。

    他斜眼看去,却是一怔。看那告示的纸色、笔迹、落款印章,竟然隐隐是敕令的规制。告示旁守着的兵士,也不似县衙衙役们那般懒散,服饰的制式,像是河南道的。

    陈管事踱步近前,却被人群推挤到外侧。有人七嘴八舌喊道:“写的是什么啊?兵爷给读读!”

    那守着告示的兵士显然并不理睬这人。

    便有一长衫男子朗声念到:“上闻河南窈窕,明辟思服,择贤作俪,隆代所光。故遣中大夫与掖庭丞及相工,于河南道乡中阅视良家童女。年十四以上,二十以下,姿色端丽,合法相者,载还后宫,择视可否,乃用登御。敕令腊月二十三,与后宫检视,不得有误。”

    念到最后,长衫男子声音竟然有些许颤抖。

    陈管事心内一惊。

    四周传来嘈杂的问询声:“文绉绉的,什么意思啊。”

    那男子拨开众人往外走,边走边喊道:“皇帝陛下要在河南道选妃了!无论士庶贫贱皆可参与,有闺女的快回去准备吧。”

    那人顾不得读书人的儒雅,慌慌张张地挤开众人跑远了。

    有闺女的快回去准备,呵呵,这是心存奢望了。

    选妃乃是万里挑一的事,可不是谁都有机缘入选的。

    陈管事吁了一口气,反正我的女儿还小,即使她正当龄,我也舍不得她啊。

    况且入宫选妃,恐怕只衣服饰品一项,就要开销掉全家一年的吃喝。

    衣服饰品

    陈管事忽然抬头,深吸一口气道:“衣服!”

    引得路上的行人侧目看过来,戏言道:“这位先生莫不是有女花容月貌,此次选妃有望吗?”

    陈管事不离那人,径直朝成衣绣坊跑去。

    毕竟上了年纪,他跑了几步后略有些气喘,到了最后,就只是迈开步子,不顾风雅,像年轻人那样大步疾行。

    成衣绣坊的人得了休息,已经离开得差不多了。

    陈管事大力推开绣房的门,见林钰由郭管事陪着,正在检视一件月半裙。

    他大声道:“东家!皇帝要选妃了!咱们的成衣能卖出去了!”

    林钰看向他,嘴角勾出悠闲的一笑,似乎成竹在胸,全然没有惊讶。

    陈管事又道:“时间紧急,要求本月二十三即到都城。这样子算来,其他绸缎庄根本来不及为这么多女孩子缝制新衣。我们的却只需要轻轻改动就好了!”

    林钰点点头,示意仆从上前搀扶陈管事。

    竟然,早就知道吗?

    陈管事喘着气面露疑惑。

    林钰笑道:“嗯,今晚又要劳烦你安排人写告知了。这次,咱们赚笔大的。”

    赚笔大的。

    陈管事感觉自己心内像是被人点着一把篝火,腾地燃烧起来。

第29章 各家有女初长成() 
不止是叶城,河南道一府二十九州,共一百二十六个县都沸腾起来。

    叶城属河南府都畿道,临洛阳,敕令下达得比东部州府都要快一些。然而即便如此,各府各家为女儿们赶制新衣也时间不够。

    况且,去长安觐见的服饰都有特定的规制。有意参与此次采选的家人,可去官府领服饰规制条子,按条子上的宽窄、大小、色泽、纹路制衣,这样才合规合仪,多了被选中的可能。

    各家各户的仆妇拿着条子挤破了几家绸缎庄的门厅,可是叶城附近的绸缎庄,前一段时间都被魏氏买了个空,新出的缎子数量少,远不够用。

    那就去魏氏绸缎庄啊!

    仆妇们被老爷夫人催促着要去往天心街,还没有上车,就听得老爷在后面喊:“且慢!魏氏的绸缎都贱卖了!”

    内里一阵焦急,又喜道:“对了,林氏又买了!去林氏铺子!”

    这个时候,林氏绸缎庄简直成了救火一般的所在。

    仆妇坐上平日里没有资格乘坐的马车,心急火燎去往林氏绸缎庄。距离林氏铺子还差半里,就被堵上了。

    林氏绸缎庄所在的三个街面上,已经排起长长的队伍,气氛热烈,欢声笑语不断。

    已经有早就想透彻的夫人亲自带着女儿,到铺子里量了身段,然后在几百件样衣中选好自己喜欢的,再略微修改,三日内便会有店伙计亲自送上门去。

    这一次,队伍中不乏有香帕遮面的女儿家,三三两两凑趣聊天,时而含羞笑骂几句。

    仆妇忙又差车夫调转马头。

    车夫诧异:“好不容易到的,回去做什?”

    仆妇喊道:“去请小姐亲自来啊!你没看县丞的小姐都在这里亲自排着队!肯定是请不到裁缝去家里量衣的!”

    车夫哦了一声,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努力调转马车,一阵风般去了。

    到了第三日,叶城城门刚一打开,外面的马车就拥挤而至。

    这是外城听到消息的人家。

    “林氏绸缎庄往哪边走?”

    马车上的人递来沉甸甸的银子,对兵丁拱手施礼。

    兵丁笑着接过银子,抬手一指。车马再不停留,迅速驶去了。

    “前一阵子还听内人唠叨,说这林氏绸缎庄怕是要被新近接管的林大小姐折腾倒了。现在看来,可不仅不倒,还要赚大钱了。”兵丁揣好银子,跟身后巡查的人攀聊。

    那人嗤笑一声,道:“可不是吗?以前都看不上咱们叶城的缎子,这下可舔着脸跑来抢了。”

    又有一人道:“听说成衣售价是其它铺子里的三倍。不过因为质地良好,规制和官府条子一致,竟然还有人在倒卖排号了。后来管事们要求拿小姐名帖来挑选样衣,每个小姐限买两件,才不至于出乱子。”想了想又道:“不过听说叶氏的丰锦绸缎庄也有少量合规定的样衣,不过才卖了一日就卖完了。还是做的太少。”

    为首的兵丁看了城门外的官道一眼,敛容道:“快去值守吧,眼下各地的老爷小姐们都赶过来,咱们别丢了叶城的脸面。”

    其余人等应声是,各自走开了。

    顺驰街铺子后的茶楼里,陈管事抹着额头上的细汗,推开了包房的门。

    内里的丫头立刻给他送上温热的帕子。这些日子林钰出来进去都带着这个贴身丫头,照顾起来人真是合心合意,怪不得东家喜欢。

    端坐在几案前的林钰神情端肃,正看向手里的小册子。册子上密密麻麻登记着这几日来林氏绸缎庄定制新衣的女子信息。

    因为闺名不益外传,林氏只是要求写明巷子门牌,以及姓氏年龄。这些信息由各铺子掌柜亲自登记,林钰要求每写满一本,就送过来由她详查。

    已经三天了,倒不知道在查些什么。

    陈管事上前,又送上一本名册,开口道:“东家,这下咱们才是赚到钱了。”

    林钰一笑,眉目里含了快意,“怎么,陈叔现在不用担心得吃方掌柜的丸药了?”

    原来东家都知道。

    这个嘴碎的,肯定是刚才来送名册时跟东家告密的。

    陈管事赧然一笑,道:“还是得吃,这几日我连家都回不去了。内人的几个闺友,缠着想免去排队。被我拒了后脸上挂不住,跟我生着气呢。”

    林钰抿了抿嘴,一张小脸上稍许俏色,“陈叔不用担心,我去回禀了娘亲,给陈叔涨涨薪酬,婶子的脸色就好了。”

    陈管事哈哈笑起来。

    眼下林氏绸缎庄日进斗金,绝对有涨薪水的底气。

    不过这小东家虽说要去禀明林夫人,其实还不是她当家。这么说是怕以晚辈的身份给他好处,他脸上挂不住呢。

    陈管事心内一暖。又觉得嗓子干燥,咽了口水滋润片刻。

    随侍的芳桐立刻端茶过来,是新沏的百瑞香。幽兰和白桂的气息飘散,陈管事身子亦暖。

    林钰已经拿过新送来的名册,手指轻翻,视线落在纸上。

    陈管事坐下一刻,又站起来踱了几步。

    林钰仍旧没有抬头,陈管事再坐下。手里拿着杯子,却不再喝了。

    察觉到他的异样,林钰终于抬起头。端起杯子润了润口道:“陈叔有话直说。”

    “嘿嘿,”陈管事脸上溢满笑意,“我就是想问问东家,这皇帝要从河南道采选妃嫔的事,东家是怎么知道的。”

    林钰的眸子突然一黯。

    怎么知道的。

    那是因为前一世,林夫人听说宫廷选妃,想要回绝了魏府的亲事。即使退婚赔钱,也要给林钰另一个出路。

    不过后来官府的采选要求逐步严格起来,只要十四岁以上的。因为林钰还差几个月才满十四岁,林夫人便断了这个念头。

    若她参与采选会怎么样?

    在牢里的大半年光阴中,就着咸菜馒头下咽的时候,她也这么想过。

    然而答案是也许并不会比现在好过多少。

    她不善于逢迎,不喜欢说违心的话。这些哪是能在帝王妃嫔遍布的宫墙之内可以善终的性格。

    也许吃牢饭,反而落个清净呢。

    面前的陈管事显然是被她陷入忧色的神情吓得一怔,复又说道:“此事关系重大,是我多嘴问了。”脸上略微尴尬。

    林钰已经敛容屏息,又淡淡一笑,看向陈管事的面容恢复了常见的宁静。

    “我知道这件事,是因为我知道,今年夏天,德妃薨了。”

第30章 那个人不曾来() 
德妃母家姓董,河南道许州人,十四岁经司礼监采选入宫。十六岁封良娣,十九岁诞下皇子,越过‘婕妤’、‘昭仪’,直接封了德妃。恩宠日盛,却于二十四岁突然患病,三个月便仓促辞世。

    这些事,陈管事是知道的。

    是因为这些再次选妃吗?

    林钰手指拨弄着面前的青瓷茶盏,清亮的声音响起,“皇帝思念故人,传言说德妃宫中一切物什如旧,每逢月圆,皇帝都会不听太后劝说,独自宿在德妃的清醉宫。”

    有这种事?

    陈管事眼睛瞪大,宫中秘辛,东家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林钰似乎没有看到他的神色,一双眼睛看往窗外,继续道:“太后怜惜皇帝,司礼监的秉笔去请示今年年节的祈福大礼时,太后就提了一句。秉笔刘克岚提议,可于年节前于河南道重新采选妃嫔。说是德妃的故乡,应该有与德妃秉性气息相近之人,可一解相思之苦。”

    原来是这样。

    陈管事虽是男儿,也不由得叹息道:“皇帝陛下真是重情重义。”

    重情重义吗?或许吧。

    林钰眼眸微合。

    采选入宫一十八人,到了次年,只余下一人封了宝林,距离德妃的位置万里之遥。

    而这个宝林,也在一年后成了宫廷阴谋的祭品,被贵妃下令杖杀了。

    听说,贵妃下令的时候,皇帝就在她身边吃羹汤。

    一句拦着的话都不曾说。

    到底是凉薄还是深情,竟然是看不透。

    魏青崖跟她说起这些的时候,她笑道:“还好我那时跟你订了亲事,没有去参加采选。”

    魏青崖一笑,正给木兰花剪枝的手一停,“钰儿若去,估计已经是皇后了。还有贵妃什么事?”

    窗外的天灰蒙蒙的,是夜色将至的征兆。

    “不过这些事,东家都能打听得到,可不只是消息灵通了。”陈管事一脸敬重之色。

    这小小的女孩子,是怎么做到这些的呢?

    林钰谦虚一笑道:“所以请陈叔放宽心,养好心。”

    说完又低下头翻看名册,许久不再抬头。

    “东家找什么呢?”陈管事忍不住开口问道。

    林钰一双眼睛不离字迹,淡淡道:“找人。”

    那就找吧,柜面上拥挤得自己人都难以挤进去,我就在这里稍微休息一下。

    现在他对这个新东家是又佩服又尊重,早就忘了她只是个十几岁的女娃。

    这十几日发生的事情,现在想起来他的头还是蒙的。

    似乎已经过了半辈子那么长。

    先是裁减人手,教授苏绣手艺。又高价买货,把铺子里塞满了绸缎。后来改制半成品新衣,竟然就等来了宫廷采选妃嫔。

    这一步一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