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必被绕得有点蒙,眨巴着眼等着下文。
“我没银子,可是我有银票,不用你养。”江沐有些好笑地看着她。
“那为何你昨日不讲清楚,还和我挤一间房?”她眯起了眼。
“你又没问我,况且你昨晚盛情相邀,我却之不恭。”江沐发现自己一大早就心情大好。
何必觉得自己二十几年淡然的性子今朝差点要破功,怎么就遇到这么个有点赖皮的家伙呢。
“既然你有钱,还是各自别过吧。”她不想跟他一路。
“我可以一路上保护你的安全。”江沐说道。
“我没钱雇你。”她冲口而出。
“我不收你钱。”江沐的语气缓了缓,目光轻轻落在她脸上,眼神里透着一丝孤寂,“就是想找个伴同行一段。”
这眼神让何必有了同病相怜之感,她前世和今生都是独自一人的,有个伴同行也许真的不错,而且这人对她没什么恶意,比她有钱,比她功夫好,又比她了解这个时代,怎么说都不吃亏。
“我对这里都不熟悉,只是想要到各地见识一番,不如你来领路?”她答应了同行。
“可以。”爽快地答应,江沐又道:“这里离京都不远,不如我们先去京都,再由北往南游走,如何?”。江沐心想着等到京都办完了事,还可以跟这小子同游一段时日。
“好啊,见识一下景国都城也不错。”何必对建议挺满意。
“你会骑马吗?骑马出行比马车方便。”江沐问道。
“不会,不过你可以教我。”她很想试试骑马。
两人来到集市,江沐到成衣铺子买了两套换洗衣裳,直接换上深蓝色的那套,又在马贩子那里选了两匹脚力好的马。
在镇子不远的郊外,何必学会了骑马,她也没想到自己学得这么快,似乎这身体原先就是会骑马的。
骑了一会儿马,她终于把想了很久的话说出口:“你能不能教我些功夫?要是能教我轻功就更好了。”问着问着,她的眼睛里泛起向往的光芒,以往看武侠片最羡慕的就是大侠们飞檐走壁,也不知这时空是否真有这种功夫。
“我没打算收徒弟。”江沐转头正视她。
“我也没打算拜师啊,你就看着教些防身的功夫,至少遇到麻烦时,我不会拖你后腿。”她不甘心地说着。
江沐犹豫片刻,还是答应了适时教她一些拳脚功夫。
到达京都城外时,望着高大的城门,何必小小地震撼了一下。
“你的路引要拿出来。”江沐提醒她。
何必这下傻眼了,前几个镇子入镇都没听说还需要这个,以为这个时空都不需要这东西,没想到进大城时还是要查的。
路引这东西她怎么可能有?
“怕是进不了城了,我没路引。”想到没路引,她可怎么走遍大江南北啊,一时顿觉沮丧。
江沐诧异地看了她一眼,从袖中抽出一张布帛递给她,拿着这个就可以了。
接过布帛,瞄了一眼,估计这就是路引,她顺口问道:“那你怎么办?”
“你都有份了,我怎会没有?”江沐睨她一眼。
她怎么看都不觉得江沐像卖假证的人,开口道:“你怎么会有这么多路引?”
“从昨日那帮匪徒身上拿来的,谅他们也不敢报官。”江沐说得很肯定。
原来他也是黑户啊,何必的脑中只剩下这一个想法。
第3章 英雄两回()
牵马顺利入城,京都果然比那些小镇气派多了,宽阔的大道可并行多辆马车,两旁店铺一间挨着一间,连路边小摊都摆得很有秩序。
何必找了家客栈先住下,打算在京都玩几日再出发。
京都与小镇的不同还体现在消费水平上,这点她深有体会,身上带的银子没两天就几乎被榨干了,幸好江沐的银票可在全国通兑,而他也不吝啬,她跟着不缺吃喝。
这两天除了上街闲逛,剩下的时间江沐都在指点何必功夫,还好不是从扎马步学起,都是些擒拿术之类实用的功夫。她再次觉得这身体的悟性相当好,指点一两遍就能纯熟运用了。
呆在京城的第三日,江沐说有事离开一日,给了何必一些银子,让她自己去逛逛。
她也不多问江沐何事,向小二打听了下,赶巧今日是京都庙会,她当然不愿错过。
庙会就在京都的城隍庙附近,来城隍庙上香的小姐、夫人络绎不绝。
何必对烧香兴趣不大,倒是对路边小摊上各色手工艺品很有兴趣。这可是纯手工的东西啊,有的朴实,有的精致,她一一拿起细看都舍不得放下,最后只买了些编织用的彩绳,打算亲手编一个玉佩结送给江沐,好歹花的是人家的银子,至于玉佩……太贵,还是算了。
正要返回客栈,忽然听见有女子呼喊:“有人抢钱袋啦,拦住前面那人。”
只见一名男子冲着何必的方向急冲而来,她本不想多管闲事,正要闪身而过,却被后边看热闹的人挤了一把,眼看要跟来人撞个满怀,干脆使出了刚学会的擒拿手,将来人反扭在地。
“多谢公子出手相助。”后面一个丫鬟扶着一位雍容的夫人急步上前来道谢。
“不必客气。”她知道自己不是见义勇为,也不愿多呆,让那位夫人家的小厮将人扭送衙门,转身离去。
躺在客栈的床上歇息,何必觉得自己今日英雄了两回,一次是上午庙会擒贼,还有一次是下午的时候救了一个孩子。
那时她正在路边游荡,一辆失控的马车从远处奔来,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正蹲在路中央捡拾东西。她没时间细想,冲到路中央抱住孩子扑到路旁,马车险险错身而过。
匆匆赶来的丫鬟醒过神来,跪下就是三个响头:“多谢公子救了小少爷,多谢!”何必侧开身,示意她快快起来。
“公子贵姓?住在何处?我家老爷要是知道您救了小少爷,定会重谢公子。”
“不必。在下姓何。以后要看好孩子,别再出事,下次可没这么好的运气。”她淡淡道。
“哥哥,你真厉害。你别走,陪我玩吧。”小男孩拉住了她的衣襟。
“我还有事,你乖乖回家去,以后可别一个人在街上乱跑了。”她可不想陪着个刚认识的孩子玩,说罢就走了,却没想到,那丫鬟悄悄记住了她回的是哪家客栈。
傍晚,她到客栈大堂准备用晚膳时,收到了掌柜递来的一张帖子,说是邀请何公子到沈家赴宴。
她正奇怪京都哪有认识的人,又怎么会请她去赴宴。只见客栈门口停了一顶轿子,一个有点眼熟的丫鬟上前来:“何公子,我家老爷感激您救了小少爷,想请您赴宴聊表谢意,还望公子不要推辞。”
原来是感谢宴,她一个人用饭也挺无聊的,倒是赴宴还可以顺便参观一下大户人家的府邸,她没多久就决定了:“那就叨扰了。”
头一次坐上晃晃悠悠的轿子,何必不习惯。
大约小半个时辰后,轿子停在了一座府邸门前。
大气的石狮子立于两旁,“沈府”的门牌高悬头顶上方。进入院内,不似北方建筑的粗犷,反而是江南风情的亭台楼阁,处处婉约。
何必有种时空的错觉,仿佛回到了前世的苏州园林。
“哥哥,你来啦。”只见院内奔来一个小身影,一把牵住她的手,是今日救下的那个小男孩。
“何公子,在下沈鑫,多谢你今日救了我家惜儿。”一位年约三十的华衣男子上前作揖,正是沈家男主人。
她还未开口,又听一旁一位丫鬟咦了一声:“这不是今早庙会帮夫人抓贼的那位公子吗?”
沈鑫闻言,更是热情了许多,让人上了茶,稍后又请她入了席,“想不到何公子相助了两回,可真是跟沈家有缘啊。”
何必也觉得巧了,不过被别人感激的滋味很不错:“在下姓何,单名必,举手之劳,不必挂心。”客气一下还是必要的。
望着桌上精致的小菜,她顿时胃口大开。
“何公子是来京都探亲访友的吗?”沈鑫问道。
“那倒不是,只是来京都游历一番,过几日就去南方看看。”她答道。
“巧了,沈某也正打算带着家人回江南祖宅住一段时日,在下在京都经商多年,该带着惜儿再回去看看了。公子不嫌弃的话,可与在下同行,路上也好有个照应,如何?”
何必认真打量着沈鑫,发现他眼里透着真诚,好感顿生:“在下要与另一位朋友商量一下再做决定,不知可否?”
“当然可以,何公子决定后随时来找我。”沈鑫敬了她一杯酒。
她微呡了一口酒,“不胜酒力,还请见谅。”
“哥哥,你跟我一起回江南老家吧,那里可美了。”小男孩沈惜对何必很有好感,希望能和哥哥多呆一阵子。
望着沈惜稚嫩的小脸,她心软了起来:“哥哥尽量。”
宴后,何必坐着轿子回了客栈。江沐已经回来,正坐在她的房里等她:“今日去哪里玩了,这么晚才舍得回客栈?”
“被请去赴宴了。”看着江沐询问的眼神,她把一天发生的事情简单说了说,又道:“沈家邀我跟他们同行去江南,我也想去江南走走,江兄有何打算?”
“我就不跟你一路了,自在惯了,受不得那些大户人家的约束。明日我要离开京都去办件事,也不知多久能办完,今夜是回来与你道别的。”江沐其实对这小子有些不舍,不然也不会特意等到何必回来亲自道别。
几日的相处,让何必对江沐有了不少好感,但终究知道江湖人有很多江湖事要处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江兄保重,对了,送你件东西留个纪念吧。”她从枕下拿出了下午编好的平安结给江沐。
绳结中央是个古古怪怪的符号,其实那是“沐”字的拼音,看着特别的绳结,江沐问道:“你编的?”
“是啊,在庙会买的绳子,我亲手编的平安结,希望江兄平安常在。”
江沐心中划过一股暖流,这是他第一次收到礼物,轻抚着平安结,将它小心放入怀中,又从脖子上取下一个挂件递到何必手中。
“这是鸣哨,若有一日你处于困境的时候,吹响它,一长两短,自会有人来相助,也许是我,也许是别人。不过不到必要的时候,还是不要轻易吹响它,免得惹来不必要的麻烦。”江沐慎重交代着。
何必起先听得挺高兴,越听越觉得这东西是个麻烦,又不能随意使用,乱吹还会惹来麻烦,她可不可以不要这东西啊,刚想还给江沐,却听他道:“还想不想学轻功?想的话就把鸣哨收好,这可是我第一次送人礼物。”
一听说可以学轻功,她立刻把鸣哨套上了脖子站起身来,“你真的肯教我轻功?”
“现在就教你如何运气及步法,这本内功心法也送给你,以后你可以自行参悟。”江沐其实是对相处了几日的小子放心不下,也怕他真遇到什么事无法自保,看他资质不错,教他轻功就算打不过对方,也可逃得性命。
江沐从没觉得自己这么好心过,也许人和人真的有缘分吧。
花了一个晚上,何必很快掌握了轻功步法,她觉得自己这一世真有学武的天赋。不过运气的时候使不上力气,小腹处有股热流,只是无法散到四肢各处,勉强行之会有痛感。
怕江沐担心,她没有说出自己运气不顺的事,只是记牢江沐所说的运气之法。
江沐没发觉她的异样,也只让她多多练习那本内功心法,以后配合轻功步法,自然可行。
天微亮的时候,江沐离开了,只说了一句“后会有期。”
何必在床上补眠了一上午,下午就到了沈府说明了来意,愿意随着沈家回江南。
沈鑫让她回客栈收拾了行装,暂住在沈家别院,两日后出发。
最开心的莫过于沈惜,有人陪他玩了,而且这两日爹爹也免了请先生来家授业。
小少爷让她陪着捉迷藏、挖蚯蚓之类的,沈惜对何必给他做的鸡毛毽子爱不释手,时不时拉着她玩对踢,后面还发展成了用两块板子玩对打。
沈鑫和夫人都对何必印象不错,觉得是个机灵小子,无意间发现他还识字,更是放心儿子跟着他玩。
第4章 沈家管事()
两日后,何必随着沈家赴江南。
沈家算是富商,请了不少镖师护着,倒也没出什么幺蛾子。一路上,沈鑫知道了她是孤儿,到处流浪,有心想收她进沈家做事。
何必有些意动,以后的生活总是要有个着落,沈家人也挺好相处的,但她还是直言:“多谢好意,不过在下不打算卖身,就算去沈家做事也希望是个自由之身,等差不多时候我会离开自立门户的,这样的话,沈家还愿意用我吗?”
对于她的坦然直言,沈鑫楞了一下,但还是点了点头:“只要你愿意,随时可以离开沈家自立门户。”
何必没想到沈鑫真的答应了她的条件,心里自是高兴,更想着在这段时间里尽量多为沈家做些事。
一个多月后,到了江南柳风镇,这是个富庶的鱼米之乡,江南的小楼比比皆是。
沈家的祖宅就在这里,多年未归家却不见萧条,留守的小厮丫鬟们得知少爷一家子回来了,早已在沈宅门口列队相迎。家里的老母亲也在花厅里起身迎来,搂着孙子直念叨:“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沈鑫简单介绍了何必,老人家感念她救了小孙子,小孙子也很喜欢她,便态度愈发和蔼。
“你打算让他当惜儿的伴读?”老太太待她去了客房休息时,问儿子。
“我等会儿问下他的意思。”沈鑫倒是还没想好安排她做什么。
何必从一到这个小镇,就喜欢上了这里。前世她就是在江南长大的,虽然时空不同,但景致十分相似,她对这里有着莫名的亲切感,想留在这里继续今生的生活。
待沈鑫问她是否愿意做惜儿的伴读时,她拒绝了,因为沈鑫一家过段时间还是会回京都去,他的事业大多在那里,而她想留在柳风镇。
“不知沈老板在这里的这段时间,在下可否跟着学学如何做生意,以后想在这镇上开家自己的店。”何必在来的路上就听说了沈家在柳风镇有几家铺子的产业,她是真的想学习如何做生意。
其实,前世的时候,她也想过辞掉公务员的工作,做点小生意,做个小老板,上头没人管,能自在许多。
“沈家在这里倒是有几家铺子,要不这阵子你就跟着我巡视铺子,先当个管事吧。”沈鑫虽然可惜儿子没了这个机灵的伴读,但还是愿意帮她一把。
何必没想到沈鑫居然让自己当了个管事,要知道管事一般是家主信任的人或者是很有经验的人,心中更是感激沈鑫。
翌日,她就跟在沈鑫身后到各家铺子查看。
各家掌柜对于这个过分年轻的管事感到好奇,却也不敢怠慢。一日下来,她基本了解了店铺的进出货流程。
晚上,沈鑫有意教何必看账本学做账,她看着上面繁复的记账方法,实在头大,思量了一番,还是决定把现代的收支记账法教给沈鑫。
沈鑫很有经商头脑,没多久便掌握了新记账法,觉得确实好用又方便,对她顿时刮目相看。
“没想到何管事还有这本事,是你自创的记账法吗?我能不能将此法用到我京城的各家铺子里去?”沈鑫兴奋地问道。
从决定告诉沈鑫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