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女重生:将军,耍个刀-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这会儿被冯冀元一否,好像这事儿已经没有了转还余地,姚氏只能想趁着冯昭还没出嫁,她该怎么教她一些嫁了人以后的事儿。

    “唉,早知道,头几年就不该顾忌那么多,早早的把她从宫里要出来,带在我身边,耳濡目染,就算事情赶的急,也不至于像现在两眼一摸黑,什么门道都不懂。”

    冯昭长这大,都没学过管家,主持中馈,怎样当个宗妇。

    只是这些事,在冯冀元眼里,都是小事。

    他想对姚氏说,你刚进门那会儿,不也是什么都不会,可现在,不一样能独挡一面?

    只是这话说出来,他想让姚氏跟着冯昭去的想法就不能成了。

    为了让姚氏更加的放心不下,冯冀元再次落井下石,“现在再说那些也没用,事到如今,你不若就照我的想法,陪着阿昭去封地,再帮她挑出几个能干的下人,你再费些心,指点一番,也就成了。”

    “你说这个办法到是好。”姚氏先是肯定了这个主意,“可也有弊端。”

    话落,她抬指指向自己,“我一个当婶婶的,跑到姑爷家当家,这本身就说不过去,再者,想挑几个称手下人,也不是那么快就能点拨成材的。”

    “阿昭身边那几个不就不错。”

    冯冀元点拨了姚氏一下。

    “可她们的身契都在宫里。”

    琼琚几个虽然挺好,但她们都是宫里的宫女,论理,只有宫里的娘娘、皇上才能配用,若是给了冯昭

    姚氏有些担心某些人会借此生非。

    冯冀元却浑然不以为意,“只要两宫有一位放了话,这就不是大事。”

    见他如此笃定,姚氏也跟着松了口气,“既是这样,我还得从府里挑几个有能耐的管事妈妈给阿昭带去,还有医婆,这一去山高水长的,也不知道她路上能不能受得了,冷不丁的又换了水土,身体也要重新适应。”

    女人想东西就是太细,冯冀元觉得照姚氏这么想下去,怕是把皇宫直接给冯昭搬过去,才能让她放心。

    好在,姚氏这份仔细都用到了冯昭身上,若是用到他和儿子身上,真要是上了战场,再管着水喝不喝得惯,饭吃不吃得香,下人用得顺不顺手,那这仗也不用打了。

    冯冀元心里失笑腹诽,面上却装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姚氏喋喋的又说了许多,直说得口干舌燥,才想起来,“翡翠去端醒酒汤,怎么这会儿还没回来?”

    话音刚落,帘子外端着醒酒汤的翡翠便已应了喝,“夫人,奴婢送醒酒汤。”

    竟是回来有一会儿了,只是一直听着里面两人说话,翡翠找不到时机进来,这才拖延了。

    等姚氏喝了茶水,冯冀元喝了醒酒汤,两人又就着冯昭的事儿说了会儿话,姚氏便定了主意,打算明天往宫里递帖子,若是回复的快,后天一早,她就进宫一趟。

第135章 借花() 
太皇太后见了姚氏的帖子,没等细看,便气恼的摔在地上,没好气的说道:“她还有脸来见我!”

    从打三十那天晚上回来,太皇太后这几天的脾气就没消下来过,寿康宫里服侍的人都禀着息过日子,生怕和气了几年的太皇太后,把脾气一股脑的发在这几天。

    墨姑也是硬着头皮矮了身从地上捡起了大红的贴子,拂了拂上面不曾见到的灰尘,打着眼色让殿旁的宫女接过去,这才转身,小意的站到太皇太后身后,两只手搭着她的肩,一边轻重适缓的揉着,一边小声哄道:“娘娘息怒,当心自己的身子。”

    “我到是想当心,也得人家愿意让我不操心啊。”

    太皇太后的指责一句比一句重。

    墨姑听了也只是赔笑,“娘娘也是知道,国公爷和夫人心里还是敬重娘娘的。”

    太皇太后微不可见的扯了扯嘴角。

    墨姑也不知道是不是没看见,又道:“郡主这几日除了到您跟前说说话,显阳殿那边连提都不提,心里怕是怨上了。”

    太皇太后听得撇嘴,“也就是康宁脾气好,若是那被宠坏的孩子,指不定就怎么闹腾呢。”

    墨姑听着太皇太后终于不围着姚氏打转了,便又顺着她的话叹气道:“唉,奴婢听说,郡主在其羽馆里自言自语,说什么到底不是亲生的。”

    真若是上了皇家金碟的正经公主,不闹才怪。

    言下之意,康宁郡主哪里是不闹,不过是知道自己底气不足罢了。

    平时再嚣张跋扈,那也要看跟谁。

    太皇太后冷峻的面庞忽然就缓了一下,身上的怒意仿佛也消了些,斜拧过身,她看着墨姑,问,“这话,是康宁身边的人传出来的?”

    墨姑摇了摇头,“是奴婢怕娘娘惦记郡主,就让让郡主院子里伺候的人,多留了心,是在郡主上官房时,不小心听到的。”

    墨姑咬重了“不小心”。

    太皇太后听得明了,尤其想到人在官房,因为独处,所以情绪比较容易外露,这个时候能说出来的话,十之八九是真心话了。

    这么看来,显阳殿那位真是白白修行了这几年,一朝算是把康宁得罪透了。

    太皇太后一想到此,心里便有了几分得意,语气一轻,说道:“姚氏进宫请安是假,嘱咐康宁嫁人的事儿才是正经。”

    帖子里,姚氏已经把心里的担忧写上了,一副生怕太皇太后生她的气,不让她进宫见康宁郡主的模样。

    太皇太后在心里撇了撇嘴,对姚氏这番作派又是一阵不喜。

    哪有人把想进宫的拜帖写的那么繁复啰嗦的。

    墨姑听着太皇太后这会儿再提姚氏,已经不似之前那样怒意明显,忙赔着笑道:“国公夫人还不是怕您怪罪,只是她却不知道,您这肚子里可是能乘船的。”

    太皇太后被她说得一笑,“呸”道,“以前怎么没见你这么贫嘴。”

    墨姑心知太皇太后这是允了姚氏进宫,便奉承道:“还不是娘娘性情好,奴婢们胆子也大些。”

    只有跟了仁主,下人才敢说笑恣意。

    太皇太后听得熨帖,抚着鬓角不曾零乱半分的发丝打趣了一句,“好在你还没明目张胆的向我讨赏。”

    话意刚落,就听身后扑通一声。

    墨姑直直的跪到了地上,喜气洋洋的磕了头,“谢娘娘赏。”

    太皇太后:“”

    这可真是

    一时间她到哭笑不得了,索性就放话道:“这几日你们也辛苦了,墨姑领着,拿了我妆奁上的百宝匣子,一人挑一件喜欢的拿去。”

    这就是不只赏了墨姑,还赏了这满宫的下人。

    众人惊喜交加,扑通扑通跪地的声音像年夜里的鞭炮,接二连三的谢恩声更是让这爆烛声锦上添花。

    太皇太后瞧着,阴郁了几天的心情,好似终究舒朗开来,这种被膜拜的日子,让她隐约透过眼前的几人,看到了她们身后,更多更多的人。

    墨姑等了一会儿,没听见太皇太后喊起,因着位置在太皇太后的榻后,不便察言观色,便悄悄的给跪在前边的宫女怜儿打了个眼色,示意她看看太皇太后怎么了?

    怜儿比锦丫胆子大点,虽然不敢正视太皇太事,可小范围的动一动脑袋,转一转眼珠子还是敢的。

    尤其刚才太皇太后的情绪明显好转,她就觑个空,望了一眼,瞧着太皇太后好像在出神,她悄悄的冲着墨姑无声的说道:“娘娘在发呆。”

    墨姑虽然不能完全猜透太皇太后这会儿的心思,却觉得太皇太后大概不需要她们在近前伺候,便自己率先爬了起来,轻掂着脚,冲着还跪着的宫人打着手势,示意她们悄悄的往出退。

    墨姑自己刚听了太皇太后的话,去取了她妆奁上的百宝匣子,捧到了偏殿,唤了刚刚退出来的宫人,“太皇太后既然发了话,你们就都来挑挑吧。”

    太皇太后随意摆在妆奁上的匣子里装的首饰也都是极好的成色,几个宫人不敢挑那价值连城的,只挑着珠圆玉润的各自取了。

    墨姑到是没在意别人,只在锦丫和怜儿挑选的时候,自作主张的拿了一只玛瑙,一只墨玉的镯子示意两人接了,还道:“这两只镯子你们两个戴老气了些,不过,拿给家里的长辈,却是极有面子的。”

    这都是内造的,按理说,不能流于外面街市,可凡事不外乎追究二字。

    太皇太后既是赏了,若是不过问,这样的宝贝拿到自己家里当传家宝都使得,也就谈不上流露在外了。

    而且,锦丫和怜儿又的确是服侍的让太皇太后比较满意,想来,太皇太后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多说什么。

    可这样的主意,两个宫女却不敢拿,甚至,墨姑要是不替她们选了,她们俩也只会像别的宫人一样,挑着尽量普通些的,小一点不打眼的拿一件算了。

    这会儿,两人反应都极快的冲着墨姑道了谢。

    只碍着身后还有别的宫人,这谢不好道得太郑重。

    可两人的心意,墨姑却是收到了,等到两人接了东西,便笑着收了匣子,冲两人眨了下眼睛,“娘娘这会儿怕是不愿意被人近前打扰,我把东西放回去要出去一趟,一盏茶左右就回,殿里的事儿,你们俩个是稳妥的,多照应些。”

第136章 递话() 
人有三急,锦丫和怜儿都没多想,笑着应道:“姑姑放心吧,娘娘一时问起,我们就说姑姑肚子不舒服。”

    这也算拿人手软吧。

    墨姑心里想着,面上却冲两人眨着眼表,表扬道:“真是两个机灵鬼。”

    从寿康宫出来,墨姑急步匆匆的去了其羽馆。

    因是寿康宫的人,墨姑又是太皇太后身前得力的,进出其羽馆只有被奉承的份,守门的婆子恨不得堆了满脸的笑在墨姑跟前混个脸熟,半点打听她过来是自己的意思,还是太皇太后吩咐的意思都没有,只忙着往里面递话。

    听着声音,琼琚亲自掀了帘子,笑让着墨姑进屋,“今天刮的西北风,姑姑过来,怎么没多穿件袄子。”

    墨姑便笑着说了,“娘娘吩咐我过来瞧瞧郡主,来得急,便忘了。”

    “姑姑进来暖和暖和吧。”

    采蒿笑着上前搭了墨姑半边的手,扶着她往宴息室走,“郡主刚点了茶,姑姑有口福了。”

    “那可真是好。”

    墨姑一副占了便宜的模样。

    采蒿知她这是给郡主脸面,便乐意多陪着她说话,“姑姑过来,可是太皇太后那边有什么吩咐?”

    墨姑似是而非的笑“嗯”一声。

    琼琚瞧见了,眉眼一动,寻了借口将屋里的小丫头打发出去,又给一旁准备银丝炭的采颦递了个眼色。

    采颦了然的指了指门,见琼琚颔首,便自觉的走了过去。

    墨姑不动声色的将屋里几个丫头的动作瞧在眼里,暗自夸赞之余,人也到了冯昭面前,曲膝福礼,“郡主。”

    冯昭穿着绣吉瑞福祥图案的薄袄,立起的领口上盘了春意桃花,白的底,粉的桃花,青色的枝干,衬得她那张小脸仿佛成熟的桃子,粉嫩多汁。

    这才十三岁啊!

    若是长到芳华正貌,那该是何等的容姿啊。

    可若说长的漂亮的,康宁郡主到也数不上第一,可除了漂亮,康宁郡主还胜在气场强大。

    那一身贵女作派,从小耳濡目染的皇家底蕴,这样的女孩子,天生就该锦衣玉食,富贵窝里养着,被指给了萧家那样的寒门

    墨姑也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这样的心思,她也只能自己在心里悄悄的想想,左右,她的目的是得偿所愿,别人的事儿,她也操心不起。

    冯昭自然没忽略墨姑对她的打量,可她浑然不以为意,只瞧着墨姑曲膝的模样,好似她不开口,便能一直这样曲着。

    嗯,到底是聪明人。

    冯昭脸上便流露了几丝笑意,落了茶盅,抬了抬手,“姑姑怎么过来了?”

    墨姑起了身,还没等回话,冯昭便又指了她左侧的坐位,“姑姑坐着说话吧。”

    “谢郡主。”

    墨姑又是曲了膝诚意十足的道了谢,却没落座,“奴婢送个信儿给郡主。”

    “姑姑请说。”

    瞧出她不予多留,冯昭到是不强迫她。

    墨姑便道:“武国公夫人递了帖子,明天进宫,娘娘之前有些不大高兴,奴婢看着国公夫人帖子上写的除了拜见娘娘,还要到郡主这儿来说说话,便大着胆子给郡主送个信。”

    “我姑祖母不高兴?”

    冯昭挑了眉。

    墨姑点了下头,暗示道:“若是郡主明儿得空,不妨早些到。”

    冯昭一琢磨,便明白了墨姑的意思,是怕太皇太后给姚氏没脸,或者干脆就数落姚氏一通。

    可若她在,碍着在她面前做脸面,太皇太后也会收敛点。

    冯昭顿时面露感谢,“多谢姑姑。”

    琼琚送了墨姑出门,采颦和采蒿一个收了茶盅,一个小声问着冯昭,“太皇太后今天晚上也不知道还传不传郡主过去用膳了?”

    冯昭摇了摇头,从椅子上起身,径自朝着内室走去,“现在还说不好,我累了,去睡会。”

    “是,奴婢去给郡主铺床。”

    采蒿不敢说这个时辰睡觉不对,忙小跑着跟上冯昭,进了内室,帮她铺了床,又放下了帐幔,又瞧了屋里的炭炉,怕炭火太旺,屋子发干,冯昭睡醒了嗓子冒火,又从临窗的炕桌上,端了几只小碟,装了水,摆在脚榻四处,觉得没什么不妥的,才轻手轻脚的出了内室。

    宴息室,琼琚正捧着针线叵篓和采颦说着话。

    “郡主出嫁,这针线上的活计就少不了,咱们一个人两只手也出不了多少活,只怕还要去针工局那边打声招呼。”

    “可现在旨意没下,咱们就这么巴巴的过去,是不是不太好?”

    采颦有些担心,目光忍不住就瞧向了寿康宫那边。

    采蒿刚好走到近前,又见采颦这番动作,走到琼琚身边挨着她坐下,也跟着担忧,“这两天,我瞧着那边的心情不太好,郡主过去吃饭,都觉得那殿里,连喘口气都要看着脸色。”

    所以她才想着,要是那边不传郡主过去用膳,郡主也能松泛松泛。

    这都要出嫁了,本该是欢欢喜喜的,哪有这样整天跟谁欠了八百吊似的。

    采蒿和采颦都没把寿康宫那位称呼出来,怕犯了忌讳,钻到别人的耳朵里。

    琼琚也知道她们说得在理,可她这几天看下来,到是渐渐明白了。

    那边摆出一副老大不乐意的模样,看起来好像有多心疼郡主这婚事配的怎么不好似的,却没实质性的为郡主争取过什么,甚至跟显阳殿那边过招都没有。

    事至如此,若她还看不出几分不同,那就真不配在郡主身边服侍了。

    若说早前,她还觉得郡主嫁给萧深,没嫁给皇上还有三、五分的委屈,这会儿反而觉得,郡主能嫁出这座皇宫,无论是谁,只要郡主嫁过去,就不会比在皇宫里过的差。

    有着显阳殿那位,有着武国公府,还有文国公府,这三座大山,郡主的日子,永远能过得如鱼得水。

    而且,嫁到外面的好处就是本朝上下,纵观全局,只怕没有一家能显贵过这几家的,既然比显贵不行,郡主又不缺金银,这日子还不是想怎么过,就怎么过。

    琼琚一想到郡主出了嫁,这宫门进的就少了,这会儿不免就要安抚安抚采蒿和采颦,“再如何,忍些时日就过去了,只是你们俩个也要小心些,莫要触了霉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