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女重生:将军,耍个刀-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朕不管,反正今天是大年夜,无论如何,朕也要喝到美酒,吃到佳肴。”

    刘宪说得毫不客气,葛福听得心里止不住哀嚎,可这不不算完,刘宪竟然还能想到瑶珈,指使葛福道:“你去,把瑶伽给朕找来。”

    “皇上”

    都什么时候了,您还有心思宠幸个婢女?

    葛福哭的心都有了。

    偏,他心里盘算的那些念头,又不敢与皇上明言。

    刘宪要是那懂得进退,知道好歹的,无论如何也会护他,怕就怕,他一片好心说了,刘宪还不以为意,万一宫里那边真有什么变故,或者,太后娘娘又改了心意,重又接皇上回宫

    唉,总之,这一切都是变化不定的,他一个少了物件的下人,哪能把上意揣得准确。

    再加上,那上意又是他向来惧怕的陶太后。

    当下,只能以明哲保身为主了。

    葛福到底还没磨练出来,这番心思既起,脸上的苦意就浓了许多。

    只是,他跟的主子也不是那心思敏捷,睿智善谋的人,因此,刘宪看着他快皱成一团的脸,半点没有警觉不说,还忿忿的骂着他没用,“那些东西再如何,也是下人,朕给他们脸面,也是看在先皇、先太上皇的面子上,若他们要真不顾了面子子,也就别怪朕不客气了。”

    得,刘宪直接把葛福脸上那团苦理解成了怕被这里的人为难,不允瑶伽进来。

    呸,那些人算什么东西。

    眼看着刘宪执意要这么做,葛福也不敢再劝了,怕惹了自己一身腥,低了头,愁眉苦脸的去办差事了。

    那天出宫,原本没有瑶伽什么事,可临上马车前,良姑硬是让人把瑶伽也塞了进来,葛福当时瞧着瑶伽青白一片的脸,还有良姑若有似无打量他的目光,心里就一阵阵的发怵。

    总觉得自己那点小心思都被看光了,他也就不敢再盼着康宁郡主能帮着求情了。

    太后娘娘分明是执意要送皇上到灵台静修啊。

    他甚至觉得,良姑没在宫里处置瑶伽,没准也是给皇上一个考验,看看皇上能不能经得住?

    可瑶伽那个狐媚子,在马车上就跟皇上眉来眼去,要不是自己拦着,指不定就滚到一块去了,等到了灵台,要不是他劝着皇上,怕是皇上直接就让人把瑶伽安置到他居住的寝殿里了。

    可他磨破了嘴皮子,也就勉强能压住几天,今天却无论如何也压不住了。

    唉

    算了,破罐子破摔吧。

    走一步看一步。

    反正他也是听命行事,总不能让自己凌驾于皇帝之上吧?

    葛福乱七八糟的边想边走,穿过三两间院落,总算找到了瑶伽落脚的退步。

    隔着门,他也没进去,直接冲里面吩咐一声,“瑶珈姑娘,皇上让你过去伺候了。”

    瑶伽伺候皇上的消息不过就晚了两柱香,便传进了宫里。

    太皇太后和陶太后身边都有亲信近身抚耳说着什么。

    冯昭的桌位安排在太皇太后的右手边退后两步的距离,等到墨姑与太皇太后说完,刚好有大臣举杯祝国泰民安,说着一长贺词,觑着太皇太后视线暂时被吸引过去,墨姑回头仿佛给冯昭布菜一般,低低说了一句,“灵台送来消息,皇上宣了瑶伽侍寝。”

    冯昭:“”

    她都不知道说刘宪什么好了。

    是心大呢?

    还是心大呢?

    还是心大呢?

    等等

    她倏然沉了下眸,状似无意的与墨姑对上了视线,隐隐带着些盘问。

    墨姑是聪明人,瑶伽的事儿,她昨天才知道,却还没来得及与冯昭递话,这会儿虽然不是说话的时候,可以康宁郡主的聪明,想来她只需提点一句,康宁郡主自己就能想明白了。

    一念至此,墨姑又低而快的说了一句,“半年前开始的。”

    冯昭:“”

    这一刻,她竟忍不住去想前世。

    前世,她对瑶伽这个宫女并没有印象,而且,她嫁给刘宪后,刘宪的后宫也没有瑶伽这个人。

    所以,那天晚上瑶伽磕头求她,她也只当瑶伽忠心,并未多想。

    可现在看来,瑶伽那头,磕的还真是出自真心呢。

    只是,她很想问问刘宪,前一世,是不是他也在她不知道的情况下,宠幸了瑶伽呢?

    那个时候,按照墨姑的时间推算,那个时候,他才多大?

    十三岁多点,就对女人的身体感兴趣了?

    可她们大婚后,她怎么没觉得刘宪对她很感兴趣呢?

    除了跟她在一起出出馊主意,数落数落姨母,在那方面,好像还真是可有可无呢。

    这一刻,冯昭竟然能走神的想到,看来,前世的自己,还真是被太皇太后养得过于自大,盲目自信了些。

    凡事几乎都朝着太皇太后为她描述的方向想,再加上日子过于顺风顺水,没有危机意识,索性连脑子也不用了,最后着了道,也算是活该。

第116章 不同() 
冯昭想得心里叹了口气,暗暗道:果然啊,人不能太过安逸。

    墨姑虽说悄无声息的又站到了太皇太后身侧,可眼角的余光却带着些好奇的瞄了瞄冯昭,很想看看她这样的天之骄女,在听到这种事的时候,会是怎样的表情?

    无形中,她仿佛在从冯昭身上看到另一个人的影子。

    安远侯世子妃。

    她很想知道,同样都是高高在上的名门贵女,遇到这样的事儿,该是如何表现的?

    是不是真的如表面上那般,波澜不惊。

    直至现在,墨姑都相信着安远侯世子与她说的话。

    “阿墨,你是跟过太皇太后的人,自是该知道像我们这样的人家,娶妻,只为了两家的利益,哪有什么感情,而之所以各家子弟在娶妻之后纳妾,圆的不就是心里这点满足的念想吗。”

    墨姑每时每刻都记得安远侯世子与她说这句话时的情真意切,更记得安远侯世子妃抱走自己孩子时,对安远侯世子那冷默的一瞥。

    那一眼,哪里有半分感情。

    可这种名门贵女,从小被家族利益熏陶,又最知道怎么能保住自己在夫家的地位不倒。

    墨姑也知道,自己爱上的男人性子绵软,空有一颗爱她的心,却不敢真的为她休了世子妃。

    她不是不能理解他。

    可她舍不得自己的孩子,口口声声唤别人“娘亲”。

    如果她不争取,只怕这辈子也别想听到自己的孩子唤她那声“娘亲”了。

    墨姑一想到此,心里像针扎般的痛,眼眶都忍不住发酸,若不是今天宫宴,太后娘娘没邀请安远侯一家,怕是,她又要忍不住往席位上睃了。

    小年那天,安远侯夫人抱了小世孙给陶太后请安的时候,她就差点没忍住,找个人少的角落,悄悄看上那孩子一眼。

    可她又怕被太皇太后看出端倪,或者落到别人的眼睛里,给自己惹祸,竟只能咬破了腮,暗暗忍着。

    “呼”

    暗暗的呼了出了口气,墨姑眨了眨眼睛,再去捕捉康宁郡主的神色时,却只看见一片平静中,无波无澜的样子。

    她脑子里忽然生出一个念头,“康宁郡主不喜欢皇上。”

    她的眼神,与当初安远侯世子妃抱走她孩子时,看安远侯世子的眼神一模一样。

    只是,安远侯世子妃比她的眼神多了冷默,冷默当中,又夹裹着几分讥诮,仿佛有点看不起的意思。

    宁郡主眼里,更多了淡默。

    仿佛与己无关。

    如果是这样,仿佛所有事,都能理顺了。

    比如,康宁郡主为什么会背弃了太皇太后。

    她早有耳闻,太后娘娘有意为康宁郡主另择佳婿,而太皇太后一直希望康宁郡主能留在宫里,嫁给皇上。

    唉

    果然是天之骄女。

    瞧瞧人家这作派,一言不合,不声不响的就另起炉灶,好像从来都不知道委屈是何物?

    墨姑心里艳羡之余,却也坚定了想法。

    冯昭只感觉到了墨姑停留在她身上的视线,却不知道她前后想了这么多,不过,只要墨姑为她所用,想的多,想的少都无所谓。

    撇下刘宪的事儿,这会儿她又开始观察临时搭建的表演台上,各家出色的儿郎刀光剑影中,卖力的表演。

    想来,这也算是今年与众不同的一处吧。

    往年,都是各家的闺秀上台表演才艺,大家心照不宣的盼着能入皇上的眼,待陶太后为皇上填充后宫里,有个先入为主的印象。

    但今年皇上去了灵台,各家的闺秀一下子就都安静了,反而把儿郎们推了出来。

    她心里忍不住在想,提这个建议的大臣,不会是想着哪个儿郎被陶太后看中了,送进后宫吧?

    虽然这种事前世可没有发生过。

    不过,从她重生以后,很多前世没发生过的事儿,这一世,都发生了。

    或者,前世也发生过,只不过她都觉得与己无关,并不在意,也不上心罢了。

    砰乓叮铛

    这是兵器撞击后发出的声音。

    在夜里,即使表演台周围被照得灯火通明,可兵器相撞的火花还隐约可见,更能由此展现出比试的两个人都是拿了看家的本领。

    冯昭的注意力大半都被集中在冯思远身上。

    他是今天下场比较靠后的,原是不准备参与,却硬被推上来的。

    只是,虽然他上场的次序比较靠后,可自打他上了场,好像就独领风骚了,连续踢倒了五位公子不说,现在跟他比试的这位,怕是也摇摇欲坠了。

    冯昭身边,琼琚看得眼都热了,要不是碍着离太皇太后太近,怕失仪给郡主带来不好的影响,都忍不住要学着下面那些闺秀们开口喝彩了。

    不过,就算没喝出彩来,在看到冯思远踢飞第六位公子时,琼琚还是忍不住激动的低身对冯昭说,“郡主,世子又赢了。”

    大概是跟着冯昭在国公府住了一些时日,语气中亲切非常。

    冯昭看着也很高兴,把刘宪的事儿抛到脑后,顺着琼琚的话,赞道:“大哥的确很厉害。”

    “呵呵,这孩子,到是不枉他爹从小就把他带在身边,磨砺着长大。”

    太皇太后仿佛也与有荣蔫,拉着墨姑跟着议论起来。

    墨姑仿佛没瞧见太皇太后眼里的意味深长,低着头,笑着附和,“国公夫人也是舍得孩子,听说,世子爷很小的时候,就被国公爷扔到军营里历练了。”

    “这到是。”太皇太后显然对姚氏很满意,“他们夫妻虽然就得了这一个孩子,可却比那繁花锦簇的人家还要更看重孩子的教导。”

    “老话不是说,烂杏一堆,仙桃难寻吗。”墨姑捧着太皇太后,奉呈起来。

    “嗯,你这话在理,什么东西都是这样,贵精,不贵多。”

    太皇太后仿佛对这句话,颇为感慨,目光终于从表演台上收了回来,意味深长的看向众大臣坐位的方向。

    墨姑小心的循着她的目光看过去,毫无意外的看到了平顺王府的位置。

    今夜,平顺王,平顺王妃,平顺王平妻竟是一个没落的都出现了,而且,平顺王竟然一改往日不善言辞的形象,正跟前后的大臣说着什么,还颇为投机似的,大家脸上都带着笑意。

    墨姑赶在太皇太后发现前,将目光收了回来。

第117章 晋升() 
表演台上一枝独秀持续了两柱香的时间,陶太后才临时起意,与身旁的良姑低声说了什么,紧接着,良姑便挽着步子走了出来,站在灯火通明的殿中,端着两臂,托掌于胸前,目光缓笑着在一众臣工中游走一圈,最后定格在着羽林卫衣裳的护卫们身上,陡然出声,“新晋羽林卫中郎将萧深何在?”

    她这边一发问,听见的人目光不由自主的便看向场外的羽林卫,而场外的羽林外因与正殿相隔甚远,只能从众人的目光中分辨出正殿中或许有人提及了他们,却不知何事?

    还是前边有眼色的大臣们口口相传,很快就把话递了过来。

    “萧大哥,太后唤你呢。”

    挨着萧深站着的冯六一脸与有荣蔫的催促着萧深快点出列,见他还有点反应不及的木楞,心里有些平衡的想着,原来萧大哥也有反应慢的时候啊?

    就在前两日,萧深忽然提了羽林卫中郎将,晋升之快,足以让人惊骇。

    可偏萧深自打入了羽林卫,人员就爆棚,撒银子更是不在话下,大家虽然都觉得他资历轻,可架不住吃人嘴短,拿人手短,纵使有些议论,也在约好的几场酒中,消磨了。

    连着原本被降了职的中郎将都没心没肺的跟着他一块喝酒,猜拳,泡女人。

    如此一来,更没有人挑事,找萧深的麻烦了。

    这会儿,又听见太后别人不唤,独独唤了他,各自心中又是一番想法,不过,不管别人心里怎么想,冯六到是真心替萧深高兴的。

    萧深反应过来,抬步便往外走。

    冯六瞧他那直愣愣的样子,又见大殿外那么多人的目光都远远的注视过来,登时像想到了什么,连忙伸臂拉了他胳膊一下,指了指他的衣服,“萧大哥,你要不要再整理整理?”

    “整理什么?”

    萧深一副没觉得不妥的模样,脸上带着些许疑惑,看得冯六忍不住蹙眉,可又不敢拦他时间长了,只能撒了手,又婆婆妈妈的嘀咕着,“萧大哥你要样有样,要貌有貌,就算穿侍卫服,也不比那些世家公子差。”

    这小子,心眼儿到不少。

    萧深听得忍俊不止,却又绷着脸,不好当众笑出声来。

    可也如冯六所说,萧深自幼习武,虽然没有世家子从小耳濡目染的熏陶,可他自身好强,那份粗犷之余,又因胸有成算,流露于周身的自信便把他整个人的气质烘托出来。

    比起像冯思远,陶阳这样有着良好熏陶,又从小受大儒教育的世家子或许差了些,但像一般公侯府邸的公子,比他,或许还有不如。

    因此,在被陶太后亲自点名之后,他的出场,不免就吸引了诸多视线。

    期间,不乏有欲替自己招揽人才的朝廷重臣视线在他身上多停留停留,更有各家随父母前来的闺阁女孩,借此机会偷偷相看,更有大着胆子,红着脸庞,小声嘀咕的,“原来,他就是萧深啊。”

    “他长的可真好看。”

    “他一定很厉害吧?”

    “也不知道太后娘娘宣他要做什么?”

    每个人的心思都不一样,但大多数人的视线到是被分散过去。

    表演台的冯思远忽然觉得周围的空气不再那么憋闷了。

    刚刚被无数道视线打量的他,都有种想要逃脱的冲动。

    到不是他腼腆,实在是爱不惯被那些闺阁小姐口头论足。

    别看他不曾旁侧,可谁让他耳尖呢,又加上有两个席位离这边比较近,而那两家的女眷好像也极不懂礼数,议论声就格外的大。

    冯思远都想好了,等到下台之后,他一定跟她娘说,以后再有这种机会,千万别让他出头,跟那些只懂得花拳绣腿的公子哥们打,有什么意思?

    手上,脚上还得留着情面,不能让人家输得太惨,怕脸面难看,可又不能让人家赢,输了武国公府的脸面。

    啧啧,这都叫什么事啊。

    冯思远心里想着,要不是为了阿昭

    而这会儿他一心为了的冯昭,也一副走神的模样。

    从打良姑唤了萧深中郎将,冯昭脸上就极明显的闪过讶异,还有错愕。

    她明明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