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瀛人虽然明白硬拼只能吃亏,但是除了硬拼也没有别的好办法。钻船底这种活儿也不好做。外围的都是护卫舰,海上行走几月甚至几年的船只,是要对抗十几级海风、几十丈高的海浪,这样的船只且是凭人力可以钻通的?就是想敲个缝都是不可能的事。可是即便不行,也要试一试!
大民朝指挥使很快就从王家人手里拿到的望远镜里看到对方。放到海面的几只小舟。这种小舟两头尖尖,又窄又长,载人少,但是超级快。既是被委派为远洋护卫指挥使,此水战经验必然是相当丰富的,便立马下命令放人下水,将对方过来的小舟全部消灭。
退到大民朝商队炮击距离外的东瀛指挥,当然也看到他们的小舟以及小舟上的人,全部成了别人碗里的菜,可是看着大民朝庞大的护卫舰队却是无计可施。而大明朝商队的指挥使可不会给东瀛船队退避的机会。他早已经发现这艘船队不是普通的海盗,且能在自己有能力消灭他们的情况下放走他们?!
东瀛船队看到大民朝的护卫舰如同包饺子似得,从前方包围过来,他们的后方没有多远就是大民朝海域,知道自己就是想逃也已经没有了机会,唯一的生机就是冲破护卫舰,绑架商船。
他们的战略对不对不知道,反正命不好是真的!好不容易指挥船冲出大民朝护卫舰的包围,得以靠近商队里打头的一艘船,却是王家的。这艘船上除了雇佣的水手。其余人皆是王家精心挑选的以一敌百高手。管事赵福金在指挥使下令攻击的时候,就已经招呼自己船上的人全部准备好随时迎接战斗。
东瀛船一靠近,这边便准备好上来一个杀一个,而旁边预留下的商队护卫舰也紧跟着靠过来。东瀛人跳上王家的船。迎接他们是王家众小子手中亮闪闪的斧子,还有几十杆二丫念叨多少年的洋火枪。没有来得及跳进王家船只的,则被靠过来的护卫舰,近距离炮轰,一轰一个准,躲都没地方躲。这条原本以为闯出生路的东瀛战船。却连一个活口都没能留下。船也被火药球球给砸的稀烂,渣都不知道被海浪带到那儿去了。
这边轻松结束,那边“包馅子”也没有费多大的力气,紧跟着也结束了相当不对等的战局。六十多只护卫舰围攻二十几只战船,真的没有什么悬念,而且还抓了好多的活口,缴获十几艘修补修补还能用的战船。
带着战获品将要进入自家海域的指挥使,实在美的不行,只好偷着在自己的船舱里,哈哈哈的笑个够。好不容易笑的累了,出了船舱,看到下属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想要笑出来,这脸怎么板着都板不住,害的腮帮子直抽抽。他的下属原本也是很兴奋的啊!可是看着长官的样子太奇怪了,那欣喜的笑容只好也跟着收起来。一个个憋得忒难受!
“哎!张哥!您说俺们立了这么大功劳,指挥使怎么还一副不高兴的样子?”
姓张的老水兵用手指搓搓下巴,很疑惑的皱着眉头,“也是呢!怎么就想不通呢?按说,这么大的好事,应该好好庆祝一番才对!”
另一个很有兄弟情的年轻水兵猜测道:“别是为了那个几个不幸伤亡的兄弟难过吧?”
于是大家都立马‘真相了’的恍然大悟,很快也跟着哀伤起来,一个个板着脸,随着自家长官步调一致。
因为战场不在大民朝海域范围内,直到战争结束,大民海军都半点不知晓。巡逻军在巡防中看到海上漂荡木板、残肢和一些物品大感意外的时候,大民朝的商队也已经进入到他们的视线,一切情况都不用他们调查,就可以从这个漂洋过海,历经三、四年才回来的远洋商队那里得到最详实的情况。
到达南海港口,赵福金终于得到机会去找护卫指挥使。因为每到一个国家,王家商队的人都能帮得上他们这些护卫们的忙,护卫队的指挥使对赵福金的印象很好。
“赵管事!你这是过来告别的吗?!这才刚刚靠岸,你们动作也太快了些!”
赵福金对着指挥使深鞠了一躬,“戚大人!小子此次来是向大人求个恩典!”
“嗯?你向我求恩典?说说看!”
“是!大人,小子来您这儿是想替主家买两只大人缴获的那船,不知可否出售?”
指挥使一听这话眼睛闪亮,对啊!那些船可以卖出去的啊!他正在为这些战船烦恼呢!就这么白白交上去太亏了,而且除了俘虏其他的战利品都是完全可以由自己处理的。原本以为这战船不像一般东西,没法转手出售,没想到还真有人要买。
“好小子!行啊!卖!为了感谢你出了一个这么好的主意,卖给你四艘,一万两银子一艘船,这可是相当便宜的。那样的战船要有十几万两的银子才能制造成功,即便现在这些船都有些破损,但是卖上三、四万两的银子却是不成问题。而且本大人还可以让你先挑损伤最小的几只!怎么样?”
赵福金哭笑不得的摸摸鼻子,本来只想要两只船,而且他还想跟这指挥使谈谈价,最好能够谈到七、八千。但是现在却又不好开口了!谁说武官就是粗人?人家两句话一说,他这不就动心了,而且还真的连价钱都不好意思谈了。
“戚大人!八千两一只,可否?小子的主家其实也要不了那么多的船,再说这船要修补起来也是很费钱、费事的。”赵福金越说声音越小,头也随着指挥使亮灿灿的目光而低了下去。
指挥使得意的一笑,心说:就这样儿的,还想跟我讨价还价?
“行了!看在你们这几年帮助大家挺多的份儿上,四万两银子四只船,另外再白送你们一只。这可是应了你说的价钱,八千两一只!”
赵福金能怎么办?再不答应就是不识抬举了。虽然知道主家肯定要不了这么多的海船,可是自己捏着鼻子也得买下。呜呜,回去东家和东家娘子会不会责怪自己不会办事啊?
“好吧!小子多谢大人照顾!”
指挥使哈哈大笑的猛拍赵福金的后背,好在赵福金有武功在身,要不然由着他这么拍,还不得吐血三升?!
“走!本官带你去挑选!要是你信得过本官,本官介绍你一个专门修这种战船的地方。要是你们舍得花钱,这船绝对能弄的比原来更好!”
瞌睡来了就有人送枕头,赵福金正想找天下行水上镖局给介绍制船行修船呢!这儿就有人主动介绍了。他立马拱手感谢:“多谢大人!还请大人帮忙引荐!”
“好说!”
不过,等到赵福金挑好了五只船之后,才知道自己是真的占了大便宜。下剩的十二只船,指挥使不知得了谁的主意,全部用拍卖的方式对外喊价,起价就是一万。
开始的时候还是他们这些商队里的人,几家合伙买一只,价钱喊得也不高。后来有在南海码头忙生意的一些专做水上生意的海商们得到消息,纷纷加入进来,价钱一次次被抬了起来,一直飙升到八万两银子一艘船。把指挥使兴奋的恨不能将已经卖给赵福金的五只船要回来,让这些人接着喊!
而赵福金却在敲着脑袋,下不了决定,要不要趁势也拍卖三只船?这可转手就能赚二十多万两银子呢!(。)
第四百四十六章 相聚()
在外生活好些年的小子们,离开大民朝的时候只有七八岁,现在全都成了大小伙子。他们当初被东家娘子挑选出来,跟着那几个洋人去海外一起生活学习。几个孩子一个连言语说不通的地方生活还要学习各种科目的知识,其中的苦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表达清楚的。虽然这么多年的时间,让他们已经习惯了国外的生活,但是他们还是很想自己的家乡,想要早日回到那个留下童年记忆的地方。
一到南海码头就迫不及待的要跟京城商队分开,他们王家商队先回去。在听说带队的管事赵福金想要帮主家买两艘船时,他们举双手赞成。他们在外生活多年,跟着当初带着他们的几个洋人偶尔还会出海走走,也是有见识的。自然都知道赵管事要帮着东家买船这事做的非常好,只是在知道赵管事竟然犹豫着要不要卖掉几艘船时,立马就要炸毛:“不行!赵管事!一艘都不可以卖!有了这些船,我们自家就能组织一个船队了,以后根本不需要跟着朝廷的商队走。我相信东家一定会愿意有一支自己的海上商队的。”
赵福金一手握拳,搭在鼻子下,轻轻的咳了一下,对代表大家提出反对意见的陈鑫说道:“你们的打算是不错!只是东家好像没有想过要组建海上商队,出海之前我就跟东家提过这想法。但是东家的意思是海外生意虽然很挣钱,但是风险太大,不管是谁在其中丢失生命他都会无法接受。他觉得每隔几年跟着朝廷的商队走一趟,虽然挣得少一些,但是安全能保障。至于私人商队就算了!”
“啊?还有这事?”陈鑫和其他几个小子都是万分不解的看着赵福金,想要知道他说的是真是假。
赵福金叫他们看得受不住了,只好开口:“得!你们也不用为这事着急,这船我就不卖了,还是回去交给东家处理吧!”
“对!我们回去劝劝东家别卖,自家留着用!”
“。。。。。。”赵福金揉揉鼻子。实在是无语。
从南海码头到中原内陆,其实是有江河水路的,但是王家的商队从来不走。因为水路的花费并不少,而且凶险在王家人看来更甚。经过云贵川的水路,很多地方比海啸的破坏力还要大。像他们这样的身手,只有在陆地才占优势,在水上却是毫无用武之处。
只是走陆路就苦了这些十来年没有归家的小子们,一个个在心里恨不能立马飞回去。可是这身体却不得不跟着商队的车马慢踏踏的挪动着。
急!急!急!啊!
家里的二丫和小虎也已经接到传信,自家远走海外的人全部都回来了,一个都没少也没有伤残。真好!
满怀期待和忐忑的想要看看那几个在外游学这么些年的孩子们都学到了一些什么?千万千万别带了一身的糟粕回来。
这一次远洋商队回来比上一次商队回来时造成的轰动还要大,因为他们到家赶得巧,正是年底快要过年的时候。当初跟陈鑫几个孩子在一起生活好几年的小子们,除了两个在外为官不能回来的,其余的都因为提前得到消息,从四面八方赶回家来。明面上的理由是回来过年交账,实际都是为了看看在外生活了十来年的发小们变成了什么样儿。
因为学堂的孩子越来越多,学堂早几年就已经不得不重新修建。原来的平房全部改建成教学楼,每层二十间教室,一共四层。宿舍也是平房改建成楼房,男生宿舍每层四十间一共四层。大家齐聚一堂的地方就在这个男生宿舍的一层,很宽敞明亮的大食堂里。
二丫看着眼前已经成了大小伙的小子们,怎么也想不出他们小时候的模样,心里挺愧疚的说。好在他们一直由那几个洋人带在身边照料,而且这个时候的汉人也被称为唐人,在海外的名声还很响亮,也非常的受尊重。他们这么多年都没有被歧视或无故受到攻击什么的。看着他们满腔热情和爽朗的笑容,就能看出他们在外应该过得很好。
二丫问其中一个小子张默坦:“之前给你们的金子这么多年可都够用?”
当初托那几个洋人带着这些孩子过去的时候,二丫给了五千多两的金子带过去,商队的人回来之前又留了两万多两的银子给他们。要是正常生活的话按说是够的。就怕他们有大的消费。毕竟这两年都长大了,不可能只有吃喝穿的费用。
“您给的银钱里昂大叔他们根本没用,这次赵大哥他们到的时候,里昂大叔把您当初给的金子和赵大哥以前留下的银子又都给了我们让我们自己买些稀罕货带回来挣钱。”
“哎呀!那怎么行?你们有没有推掉不要?”
“我们没要,不过他们听说您对各种机械有兴趣,便买了好些新奇的机械送给您。说是感谢您当初的搭救!他们说他们是后来与几个官员渐渐能够在语言上沟通的时候。才知道您为了救他们冒了生命的危险。”
“噗嗤!”二丫喷笑!说得就跟自己在打仗似的。“哪有那么夸张!还冒了生命的危险?那些东西就先收着吧!下次再去的时候,给他们带一些丝绸、瓷器、绣品。你们在那边生活的怎样?我就怕你们水土不服!这些年要你们学的可都学好了?过了年可就开始要你们拿出这些年所学做贡献了。”
几个人异口同声的回答:“没问题!”
“吆!还挺自信的哈!”史馆长在旁边来了一句难得会说的打趣话。在外十来年才回来的孩子们一到家,第一件事就是问他哪去了?到处找他如同游子归来寻找父母般的急切,这让他的心情特别特别好。
挤满了食堂的众人,在近处听到馆长的打趣都哈哈哈大笑起来,紧接着是外围的人发出笑声。
等东家、东家娘子和史馆长跟几个海归小子们说了不少时间,就把空间留给了早就迫不及待的想要问问海外是什么样子的发小们。
远方归来的小子们也是特别的兴奋,终于有一种回到家的安定和踏实。还有这么多欢迎自己回来的伙伴,他们都没有忘记这些远在他乡的发小们。他们还记得自己小时候有一次吃的太多,夜里肚子疼的把大夫都叫了过来的事情;他们还记得自己小时候跟镇上人家的孩子打架,被馆长骂的很惨的事情;他们还记得自己小时候‘过花花(种牛痘)’东家娘子亲自照看的事情;他们还记得自己小时候偷偷去不远处的河里玩水。被馆长罚站一下午的事情;他们还记得小时候的他们在寝室里比赛扒裤子,总是他们这些小不点被哥哥们扒的光溜溜,吃亏的是他们,挨批的却是哥哥们。。。。。。
小时候的美事、糗事。越说越多,小子们的眼泪也越聚越多,笑着流泪,流着泪说话。整个食堂里哽咽声、欢笑声交叉响起。二丫站在外面心情复杂地看着、听着,却不后悔让这几个孩子在外走这一遭。
食堂里还在热热闹闹的畅谈着。二丫和小虎还有史景轩跟着赵福金进行货物交接。
一般商队,带去海外出售的货物多,从海外带回来的货物少。但是王家不同,二丫曾经跟赵福金说过,凡是国外有而大民朝没有的,无论是什么都要带一点回来,让她见见,好确定这些东西对商业、民生有没有用。是以,赵福金归程的货物要比别人多很多。
赵福金打开第一辆车子的后开门,说道:“东家、东家娘子、大管家。这前面六车全部是西洋人最新生产出来的一种绒布,因为是一条一条的,很像我们家的灯草,所以我就暂且叫做灯草绒。”
二丫打开外面包裹着防水防潮的油布,翻开看看里面的绒布,的确就是灯草绒,赵福金倒是没有错命名。这种灯草绒,能做的衣服局限性有些大,除了做西裤还有羽绒面料,别的做什么都不是很合适。不过。有个新奇的布料对于他们的服装厂来说,总是好事。
“不错!这布料可以用!至少目前我们大民朝还没有这样的布料出来,以后可以让那些海外商人每次都带一些过来。”
赵福金一拍脑门子,急切的说道:“对了!东家娘子!说起海商才想起还有一件大事没有来得及跟您汇报。”因为东家娘子、东家他们一直跟陈鑫他们说话。使得他还没有机会说买船的事。
小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