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儿的地理位置。
大家商量了半天,也没商量出一个结果。最后还是想子想到二丫让他在州府建立的那个大市场。便建议:“要不改成咱们家州府那种的商贸大市场吧!”
吴风刚倒是有想过改改做大市场来着,只是这儿既不是闹市也不是交通要道,离着城门口更是远的要坐几个时辰的马车,很多小商贩是不可能跑这么远的地方批发商品的,如果做商贸大市场只怕一两年内都不能盈利。他的职责不单单要选择地方做市场开发,同时也要兼顾到后面接手的管理人员能否盈利的后果。
他还在犹豫当中,不想大宏很赞成想子的想法:“我觉得想子的想法不错,不过我们不能跟州府那个市场一样做批发,而是做零售。我记得二嫂说过一种铺子,就是把所有的东西分门别类分成片区,放在同一个大房子里售卖。就跟我们镇上的集市差不多!我看了那酒楼后面有一个大院子,还有一排后罩房。我想着前面楼房改改,做成一个个格挡卖衣服、鞋子、包包、杂货什么的,院子搭建一排排案子,专门用来卖菜和肉类,后罩房改成一间间门面专门用来卖水果、熟食、小吃店。反正我们建的楼房都已经成功,也卖出去了不少,这些住户总要有个地方买菜吃饭的吧?!”
大宏说的有理有据,大家最后拿定了注意,按照大宏的想法,做成了现在的综合大市场,没想到生意却非常好。因为他们家的蔬菜、肉类不但品种多,而且从早到晚都有,不像好多菜市只卖一早上或一上午。所以来这儿的客户已经不单单是居住在此的居民,就连挺远的人家也会过来买菜或买其他东西。渐渐的这个综合市场就做的出了名,连带着楼里的各档口生意也做的红火起来。
赶上年底来了,生意就更加火爆,上午人流最多的时候,那是真的到了推搡不动的程度。现在这个时候应该没有那么多的人,想子就想请二哥、二嫂去看看。毕竟这个主意是他最先提出来的,现在能做的这么好,他也觉得挺有成就感的。
“走!我们去转转吧!反正也没什么事。”小虎倒是真想出去走走。
大伯和二叔也来了兴趣:“我们也去看看那个什么综合大市场!”
里面的大伯娘和二婶也听到了客厅里大家说的话,也跟着叫道:“我们也过去看看!”
到最后的队伍就变得浩荡起来,一行人先进的是大院改成的菜市场。地面是用石板铺的,上面是一根根大圆木顶着的瓦面棚子。棚子下面是一排排收拾的非常整齐的菜案子,旁边的房子是一间间摆着东西的铺面。
大伯看着熟悉的场景,恍然的叫道:“这不就是我们家的集市嘛!说什么综合大市场,搞得我还以为是多了不起的大场面呢!”
大伯娘二婶她们也跟着点头,想子笑着解释:“这在我们看来很平常,但是在京城,以前是没有这样的。他们的菜市都是一个挑子或者一个驴车往那儿一摆,大的大、小的小,高的高、矮的矮,非常杂乱肮脏。可不像我们这个市场,这么整齐干净,有点身份地位的人家都会指明家里采购的到这儿来买东西。我们家这市场别看小,在京城可是首屈一指呢!我们等着猫耳胡同那边的小区完全建好了,就在旁边也建一个这样的市场,不过要做的比这再大一点,还得有个停马车的场地。”
二丫马上赞同,这个市场的确是小的可怜,看看这个时候还有这么多人来来回回的卖菜、卖水果、熟食什么的,说明这儿生意的确很火。要不是刚刚装修改造完,营业还不到两年,倒确实值得拆了重建大的。
大家又转了楼房里的格挡式铺面,大多卖的都是自家的产品,也有别人家的绣坊、布庄、瓷器在这儿租的铺面做买卖,也有租不起大铺面的小商贩在这儿租了一两个摊位卖杂货、手工制品。因为这里面的货品齐全、物美价廉,还真的吸引了好多的客户从远处而来。看着里面每个摊位面前都挤满了买东西的客户,二丫并没有多高兴,她反而担心这楼能不能承受得住这么多人的承重量。
逛完回到家的二丫,第一件事就是跟大宏和想子说说这楼承重的事,让他们开了年一定要请查师傅或者更加有经验的老师傅给查看查看,一定要将隐患排除在萌芽状态。(。)
第三百六十四章 京城乞儿()
第二天一早,一大家子又到孔家做客。二丫特别受不了这里人的做客习惯——要赶早!这个赶早吧,还不在人家吃早饭,自己早早的做了早饭吃好,吃完就忙着去人家拜访。然后从早饭到中饭那么长的时间,就干坐着闲聊。尤其是到那种看重你时刻不想冷落你的主家,让你静静的坐一会都不能够的,便是二丫最头痛、最难熬的做客经历。
因为之前的定亲、成亲这些事情都是在京城的大宏和想子他们两对夫妻出头办的,大伯老两口、二叔两口子,他们这还是第一次走亲家。
这孔家为了显示自己对这个第一次上门的亲家的看重,还特别请了几个亲朋回来做陪客。面对这几个很陌生的妇人,过于热情的攀谈,二丫一边笑的脸发僵一边急的要发疯。她这边烦的要命,那边大伯娘和二婶反倒跟孔夫人聊得兴致昂扬的,一声声的哈哈大笑,就知道她们聊得有多开心。孔夫人作为官家夫人也能够合着亲家母放怀一笑,看来是个性情中人,当初答应了这门亲事只怕也不完全是她女儿单方面的缠磨。自觉对孔夫人有所了解的二丫,突然之间放开心怀,看来并不是所有的官夫人都那么势利的。
终于捱到吃过中饭可以走人,二丫是长呼一口气,暗叹解脱,大伯娘和二婶却还在和孔夫人边走边聊,大有不舍之意。自家的孩子也跟孔家的孩子道别时依依不舍,这个说下次什么时候来,那个说你们什么时候去我们家玩。大人们都已经道完别,上了马车,他们还没有说清楚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够去王家做客。最终,还是小虎看不下去,便向孩子们发出邀请,明年四五月份去他们家看芦苇荡的美景。顺势也向孔大人和孔夫人以及他们邀请的客人也发出邀请,他们虽然都笑着说,到时候一定想办法过去看看。但是都知道不大可能。不过小虎倒是不在意那么多,他已经邀请了,去不去在于他们自己。
快到家的时候,大宏媳妇突然对二丫说道:“二嫂!这边还有个事。恐怕得要您给帮忙解决!”
“什么事?”二丫好奇的问道,这边有什么难事一般都是由天下行帮着处理。因为之前天下行把那么多位置好,价钱低的店面、宅院都想着法儿弄给了王家,二丫就做主给了天下行京城镖局百分之三的分成。不过,这也是天下行京城镖局最想要的。他们因为总镖头和李镖头的缘故,对王家也是非常的好。知道王家是个厚道的人家,所以有什么好事都会想着给王家。这次也是不出意外的给了王家,他们原想着王家或许会像以前一样,给一笔银子就算了,没想到这次反而给了他们惊喜。因为王家的股份通常给的只有参与管理的人员,唯有车行例外,而这次王家竟然也给了他们这么高的分成。
二丫之所以会给他们一部分分成却又不用他们参与管理,也是想着在京城单单依靠秦府、孔府是不够的。天下行京城镖行在京城可以说才是那真正的地头蛇,有什么麻烦事帮着处理就行。没必要在自家产业里参与太多。而天下行的人都跟总镖头一个心理,他们不耐烦做那些伤脑子的事情,你指哪我打哪就行,烦神的事别找我。可以说,这是两方都得利的好事。
在二丫想来,如果天下行都不能解决的事情,找自己又能怎样?自己自认在京城没有半点势力。虽然王家考中的那些孩子当中,有两个留在京城,可他们升的比安子还慢。要不是有王家的财力和天下行在一旁保着,只怕早就叫一群老狐狸们给囫囵吞了。在他们没有真正站稳脚的情况下。二丫是绝不可能让他们为了王家私事出动的。
大宏媳妇看出二嫂眼里的疑惑,便笑着回道:“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我们小区周边有几个乞讨的孩子,我跟四弟妹本来想收留他们送回老家去,结果他们都不愿意离开京城。我们也试着养了他们几天。可是没过十天就都跑了,再叫他们回来都不愿意。我想着您对待这样的孩子很有经验,看看您能不能想个办法帮个忙,让这些孩子能够安定下来。要不然我天天看着他们这样乱跑衣食无着的,想帮又帮不了,心里挺难受的。”大宏媳妇说到最后。还用手指指窗外有几个穿的不是很好,但是也不算太破的孩子,正在小区的院墙下靠着院墙拢着手晒太阳。
二丫看看那几个孩子,衣服不破但是很脏,头发像风吹的乱麻顶在头上。她想知道为什么孩子不愿意接受帮助,然后才能想想要不要出手。
“那你之前是怎么安排的?他们为什么住了几天就不愿意了,总得有个原因吧!”
大宏媳妇叹气:“哎!您也知道我们住着那房子本身就不够用,也没办法安排他们住。我就在工人住的那些房子当中弄出两间给他们住,吃饭也是吃的工人食堂。只是不知为什么开始的两天孩子们还挺高兴的,过了三四天孩子们就不大精神,然后就一个个跑出去了,不回来住也不回来吃饭。我也不知道怎么处理,就只好在天冷的时候,买几件棉衣给他们穿,您看,他们没穿多久就弄得那么脏了!”
二丫基本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你啊!只是把他们放那儿,有的吃有的住就不管了?每天只去看一趟?”
大宏媳妇摇头,“没有不管!我每天早一次晚一次都会过去问问他们可有什么需要!他们都是摇头,什么也不说!”
“他们其实还是需要照顾的,我们镇上的学堂我虽然不常去,但是我是有安排到人在那照顾他们的。另外还有一种可能,这些孩子别看他们似乎这也不在意那也不在乎,其实他们的自尊心比任何一个人都要强。你把他们安排在工人们住的地方吃也和他们一起,那你可知道,那些没有什么怜悯之心的人,又会在孩子面前说什么难听话?一会我找个机会跟他们聊聊,看看他们自己是怎么想的,之后我再看怎么帮他们!”
大宏媳妇听了二嫂的话,就放下心来。大宏媳妇和想子媳妇两个之前也没想着要管这些小乞儿,只是有次看到有人竟然无缘无故的打他们踢他们,实在看不过眼,才会想到帮帮他们。结果哪里知道看着二嫂做的那么简单,临到自己做起来就那么难!可是真的放任不管吧,她们每次看到他们那可怜凄惨的样儿,心里又过不去那道坎。正好二嫂来京城,二嫂如果愿意出手相帮,相信她一定能够管得好。
二丫也没有令两个妯娌失望,她到家喝了一杯茶,就和小虎出门去找院墙外的孩子们。其实这事很简单,能够有住的吃的,通常流离失所的孩子都不会拒绝,会拒绝那就肯定是有住有吃反而不如没地住没饭吃更难受,这个难受必然是在心里。
这些孩子确实不愿意离开京城,但是他们愿意接受二丫的帮助。不过二丫也知道这帮助不能再跟大宏媳妇似得,把他们放到两间屋里,给个睡得地方给口吃的就能了事。可是这一时半会儿的也安排不了什么好地方,更加没有得用的人手过来照顾这些孩子。
二丫和小虎一时也被这些给为难住了,不过他们在京城也不是完全没有人手和住处,只不过这需要好好调配一下才行。正好他们已经拜访完两家必须要拜访的人家,其后就可以在家里接待这边的店长和经理等各铺子的管理以及财务人员。
他们回报完各自的营业状况,对完了一年的账务,又聊了聊下一年的经营计划,这一大天的时间就差不多过去了。好在他们临走之前,二丫还是得了空说了这边有几个小乞儿她想收养的事情,并且把目前在京城收养的困难之处说了出来,让他们都给想想办法解决。
火锅店的店长最先说道:“东家娘子!这事不难办,我们大多铺面都有后院,安排几个孩子住是没有问题,照顾他们的人员也好安排。这里有人牙子,买几个奴婢回来就好。教学上,我们这些人都可以胜任,轮流着教他们都没有问题。问题是这边乞讨的孩子跟我们之前从家里被您接到镇上时的状况不一样。我们那时都很简单,虽然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但是至少还算淳朴。但是这里的乞儿别看小,那真是偷窃扒拿样样会,我只担心您收养他们不但教不好,反要受累。”
他说的这事倒也是个事实,那些孩子她也聊过,相对于他们家的孩子,那几个确实都能算得上是老江湖。可是即便真是老江湖他们也需要生存,也有权利过更好的生活。如果二丫在问他们的时候,他们说不需要,那二丫倒也不一定会管。既然他们说了想要有住处、有饭吃、有衣穿、有书读,有这方面的渴求,那二丫就不能因为自己有顾虑而不去做。(。)
第三百六十五章 密报()
因此种种,二丫便对大家说道:“你们当中大多虽是没有父母的孩子,但是你们的命运却并不是最差的,还没有沦落到乞讨的地步,就能有个遮风避雨、衣食不缺的去处。可惜这些孩子没有那个机会,最终流落街头以乞讨为生。但是今天既然我碰上了,不管他们之前染上了什么恶习,我们都不能把它看得太严重,更不能因此而远离不管他们。我们做我们该做的,他们最后要走什么路,那是他们自己选择,是好!我们会感到欣慰,是歹!我们会痛心但却不会自责。总之,我们不会因为能帮而没帮去愧疚。
如果你们愿意在百忙之中帮助他们,给他们上一两堂课,那是再好不过,如果不愿意,我也不会强求。至于住的地方,你们最好还是看看有没有独立的宅院,如果没有,可以现买一套能够立马住人的宅院。最好离你们的地点都不远,这样方便你们来回给他们上课。至于照顾他们的人,就找人牙子买几个性情比较温和、五十岁左右的妇人。另外请一个管理他们的管家,不敢奢求这人能有史馆长那么好,但是也要比对着史馆长那样性情的人去寻摸。
因为你们在这边的时间比我长,什么都比我熟,所以这事就拜托你们去张罗。我希望这些孩子能在新家过上温暖的新年。你们能否做到?”
这些管理人员大多都是从镇上学堂毕业或是刘家岭的孩子,进行了两三年的培训并实习之后,审核合格过来上岗的。他们是真正的把王家的事当做自家的事来对待,对于东家娘子的指令从来就不会推诿,立马全部回答“是!”
看到这些从镇上学堂出来的孩子,二丫还是很高兴的。在二丫想来,这些孩子有技术有文化有武功,出了王家,无论在哪都能有个更好的选择和出路。心再大一点的,还能拼个好前程。但是让二丫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孩子走出学堂之后,没有一个愿意离开王家自己寻出路的。除了被天下行选去的几个,还有就是考中进士被朝廷委派官职的,其他人包括已经得中秀才的孩子们。全部留在王家,由人事部按照个人的特长安排岗位,不争不抢不推诿。
不过,由于王家的市场开拓这块步骤有点快,他们正好都全部用在刀刃上。倒是个个都得了重用,不至于埋没了谁。他们做的称心,二丫也用的放心,每个地方有几个家里的人在那做眼睛看着,二丫也是省了不少的事、少费了好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