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来个锅灶在晒场边上一字摆开,不一会的时间又是一群看新鲜的人们。
这个说:“哎!这个锅灶不错,我家也弄一个,双抢的时候,可以直接带到田埂上做饭吃,可就不用来回跑浪费时间了。”
另一个接茬:“你还真有想法,我也觉得这个好,过年蒸年粑粑的时候用,可就不用每年都费事砌锅台了。”
大奶奶见他们围着锅灶七嘴八舌说个不停,就发火了:“你们赶紧的帮忙做事去,别都围在这儿挡事!”
众人哈哈笑着,一哄而散!
北地过来的王家人,这次是真正领略了物种丰富的南边菜色。之前毕竟是干旱,好多蔬菜肉类都没得吃。这次不同了,单单不同种类的肉类菜就有十几种,什么鸡、鸭、鹅、猪肉、羊肉、牛肉、驴肉、好几种鱼肉、虾、泥鳅、黄鳝,蔬菜也多的很:蘑菇、木耳、茼蒿、芫荽、菠菜、黄心乌,据说还有好几种温室菜都没有机会摆上桌。
定亲宴办完,差不多就临近年底了,小虎夫妻俩和大爷爷、大堂伯一起去刘家岭把今年一年的收入计算计算,同时也把今年的优秀小组优秀个人都给评选出来,好在年三十下午要办的庆丰收上给评选上的人员领奖品、并且让代表讲话。
估计二丫他们所有人来之前都没有想到,只是一个长工们的评比会,竟然搞得如此的轰轰烈烈。一二三三个组的成员一个不落的来了,这很正常!家有好奇的个把孩子或老人跟来看看也不奇怪。可是这整家整家的全跑过来是干嘛呀?难道还想在人数上压倒一切不成!
开会的场所在家里地方最宽敞的朱长明家,他们在里面计算各组的各项收成和收入,外面齐刷刷的围满了各个长工的家属。老的笑眯眯的你说一句我说一句,表面看起来都是平静无比,但是他们一边说话一边却不时的看向屋内报账的那些人,就可以看出他们聊天聊的有多不经心。
妇人们有的拿着鞋底在纳、有的拿着鞋帮子在滚边,但是每个人都在暗暗紧张的偷看着屋内的动静,生怕错过什么要紧的事情。
孩子们就简单多了,他们纯粹是跟着大人过来玩的,至于里面在干什么他们是半点不关心,他们关心的只有今天能不能玩的爽快。三个组上百户人家的所有的孩子都集中到了一起,那玩闹的场面可以想象。打闹、吵叫的喧嚷声杂乱、高昂的可以顶飞了天。大人们害怕孩子们的尖叫、笑闹影响了屋子里面人做正事,只得一个个压低着声音把孩子往大门外驱赶。
里面过了一个多时辰,各组的账目也渐渐明朗。第一组,主要种植的是旱粮,但是朱长明脑子灵活,种了不少的西瓜。直接经济收入是六百多两银子,还有上万斤的黄豆、上千斤的花生、还有一些零碎的杂粮,这些都没有折换成银钱。
第二组主要出产是谷子,上好水田六百亩左右,早稻和晚稻加起来将近五十万斤。合平均亩产四百斤,按照一斤十六两计算这已经是高产了。至于鸭子,作为农副收入,也算在二组的收成里面。
第三组的产值最不好计算,不过,二丫从之前起鱼的状况中,已经能够大概的算出他们的出产值。
因为账是当着大家伙的面算的,那些只知道埋头干活的长工们,一个个张大着嘴巴,跟听天书似得听那一串串怎么也不敢相信的数字。一个个面面相觑的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只觉得自己的听觉有误,想要从别人那儿得着切实的回答。
直到二丫站起来对着大家说道:“你们三个组,如果只是按照精确的经济收入来算,谁第一谁第二的话,我相信你们谁也不服。说实话我自己也不会服!因为民以食为天,这粮食才是人的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是人类生存的重中之重。所以,第二组在经济上来看收入最少,但是却不能将它排在最尾,因为他们今年的亩产已经创造了奇迹,高达四百斤一亩。
其次是一组的旱粮,也是生存的需要,同样也不能将他们放到最后。
第三组的经济收入最高,就更加不能放到最后。
从地里的出产可以看出,你们都有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卖力苦干,所以,把谁落在后面我们的心都不忍。不能叫你们满怀热情的辛苦了一年,到头来却因为这不合理的评比而被无视。
我们很为难,但是事是死的人是活的,世上没有活人解决不了的死事!所以我们刚刚私下里商量了一下,你们三个组同为第一,正组长奖励二十两、副组长奖励十两,组员每人奖励五两。
。。。。。。。。”
二丫后面的话,已经被一阵的喧哗声给掩埋了。他们没有想到,东家娘子说话算话,说是奖励能够得到一年的工钱,就真的有这么多。相互之间诧异着、恭喜着、惊叹着!外面的人听到里面隐隐约约传出来的话,也是惊喜加诧异,很是焦急的等着有人出来想要证实自己听到的是不是真的。(。)
第二百七十八章 新年到()
小龙放假了,回来的时候竟然带了一个瘦小瘦小的男孩子到家。二丫虽然不明白怎么回事,但是她也没多问,跟对待小龙一样,很家常的招待着。
不过在饭桌上,小龙倒是主动说起带回来的同窗:“嫂子!这是我的同窗,叫武志成。他现在这身体太差,还要参加明年的县试,我怕他受不了。我经常听您说泥鳅堪比人参,所以,我想让他在我家多吃泥鳅补补!行不?嫂嫂!”
二丫对这个小龙真是无语了,人都带回来了,还问自己,行不?!不行也得行啊!“怎么不行?!不就是吃几顿泥鳅么?家里多得是。吃过饭就让你哥哥给你涝去!”
她家的泥鳅、黄鳝的确的是多的很。因为想要留着做种繁殖,今年泥鳅和黄鳝都没怎么舍得卖。一开始到家里来买泥鳅黄鳝的掌柜们因为嫌贵,不舍得买多,后来却是因为二丫,要留种,不舍得多卖。
小虎看看有些不安的武志成,说道:“那也不能光吃泥鳅,要不然得吃腻了。黄鳝、黑鱼、甲鱼都很补,还有羊肉、牛肉也能补身子。到时候轮流着吃,只要能够吃得下,总能把身体补好了。”
武志成从来到小龙家,就没有停止心里的诧异。一直以为小龙哥嫂最多就比小龙大个四五岁,谁知道这看着最少都大了十来岁,就连他这大侄儿,都有七八岁的模样。怪不得他这哥哥嫂嫂惯他,跟父母惯儿女一样。可不就是能够生的下这么大的儿子来!满桌荤素精心搭配的很好的菜色、对自己这个同窗一视同仁的招待、对弟弟的请求毫不犹豫的答应,就能够看出,这哥嫂俩是确确实实很娇宠这个弟弟。更让他吃惊的是,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家,怎么还请了乳娘在家伺候着?!
吃过饭小龙就带着同窗一边拎着木桶往河对面的那块田慢腾腾的溜达着走去,一边等着他哥拿涝网兜子过来,准备涝泥鳅、黄鳝。
小虎家这边专心招待自家的小客人就不用多说了,且说廖林氏今天却惊喜异常。她心焦、担忧的娘家人终于在她千盼万盼的等待中被自家男人领着进了家门。
“爹、娘,你们怎么搞到现在才来,你们可知道把我吓成了什么样?总怕你们在路上走岔了路或是遇到啥不好的事情,我天天在家胡思乱想的,都快要急疯了!”
她娘也知道闺女会担心、会着急,可是她们也是没有办法。她忙着给闺女解释道:“哎!芽(孩子的意思)啊!不是我们想要拖着不来,都是你那婆婆跟大嫂闹的我们走不了呀!”
廖承志一路上赶着马车,还没有机会跟丈母娘家的人搭上话,这猛然一听竟然跟自家老娘大嫂有关,不由得竖起耳朵听着:“你们请的带信的那人,恐怕是不知道你们家的情况,到我家门口就大喊大叫的。说是承志可有出息了,做大掌柜的了,赚大钱了,要请我们一大家子去享福啦。也不知道谁把这话传给了承志的娘,她当天就带着承志大嫂堵在我们门槛上,又是哭又是骂。说你们分家都是我跟你爹撺掇的,就想霸占她儿子承志。天天天一亮就在我家堂屋候着一直到天黑才走,我们也给闹的白天不敢收拾东西,晚上不敢出门,就怕他们有人偷偷跟着我们摸到你们这儿来。我们这次能走的成,也是因为她们在家忙着过小年,没到我们家去,我们就啥也没敢带,锁上门就跑到镇上雇了一辆马车到县城,然后又从县城雇马车到府城找承志。要不是承志那地方好找,只怕我们都不能赶到你这儿过年了。”
廖承志听了,除了对自家老娘和大嫂很无奈之外就没有什么感觉了。而廖林氏却是很紧张,急火火地问道:“那你们来的时候,后面可有人跟着你们?可别让他们都跟着来了,那我们可就别想安生过日子了。”
她爹在旁边没好气的回道:“你爹就这么没用?这个还能想不到!我们从县城换马车的时候,就已经注意了,这一上也是小心翼翼的看着后面可有跟着马车什么!你放心,我们连个鬼影子都没招来。”
廖林氏听了爹这么说,放下心来。但是她嫂子看看廖承志丝毫不变的脸色,却是感觉有些尴尬。不管妹婿和他的家人有什么矛盾,那是他们亲人之间的事情。如果他们这外人说的过了,免不了要招妹婿膈应。她忙在一旁笑着插话:“哎呀!妹子、妹婿,能够过来亲眼看到你们过得好,我们就安心了。那些都是不打紧的小事,你们不要放在心上。我们那几天除了做事不大方便,其他的也没受什么影响。”
廖林氏的娘也跟着反过味来,自己仗着是承志的长辈,张嘴就巴拉巴拉的说他家亲人的不是,他虽然嘴上不说什么难保他心里不会着恼。她一想到这里就立马改口夸起女婿家的房子来:“你嫂子说的对,你们现在这日子看起来是真的过好了!这房子可是你们自己的盖得?这看着可真气派!”
廖家的房子跟二丫他们的房子是一样的布局,前面三间是又宽又大的门面房,这会儿开的是中间一间门面,作为进出的过道。既是门面设计,那门自然是连地敞开的四分之三的墙洞,马车可以直接赶着进院子,那种感觉的确很气派。
廖家两口子最近最得意的大作为就是自己着手建的这套小院子了,一听林母提起这个,顿时眉飞色舞起来。
“是呢!这房子真正好的还在后面呢!这前面几间屋看着气派,却是不合住。是为了将来这儿通了市场,做生意用的。后面的房子才是住的,有火龙、有洗澡间、有卫生间、有阁楼,住人藏东西都美的很。冬暖夏凉可是不带说瞎话的,你们住上一段时间就知道我不是吹牛。”
好在新院子建成之后,二丫暂且圈用一套,把原先放在廖掌柜家的以及后来新制造的编织机都移到了没人住的新院子里。这次廖林氏的娘家人过来,都能安排的过来。林家老两口子,廖林氏哥嫂侄儿侄女一家子、还有弟弟弟媳带儿女一家子。
除了堂屋不能住人,另外三间屋都可以安排一家子住,阁楼给孩子们住,下面正房给大人住,怎么看怎么合适。林家妯娌俩看廖林氏安排的清清楚楚,整洁清爽,就从心里相信了,廖林氏是真心邀请他们一大家子过来住住,并不是只想着让爹娘过来。然后,姑嫂之间的关系就更加和睦、亲近。
而廖林氏的打算却并不是单单让他们过来住住而已,她见嫂子和弟媳都安顿好了,就试探着问道:“嫂子、弟媳,要是让你们和哥哥、弟弟带着孩子也在这儿住下来,可喜欢?”
她嫂子和弟媳一愣,不明白小姑子这是啥意思,但是心里的想法却是明明白白的说了出来:“我们在这儿没家没业的,怎么住下来?总不能光靠你们给点吃喝过日子啊!”
廖林氏有点傲娇的笑笑,带着一点小得意说道:“没有安排,我能说这话,那不是害你们跟咱哥哥弟弟受苦吗!我们东家现在有好几个作坊都需要人,要说招人也好招。只是我们东家娘子要几个特别可靠的人,专门编制毛衣。我想着你们俩的人品那是绝对可靠,就想推荐你们在这儿干,只要你们愿意留下来,我立马就跟我们东家娘子去说。一个月不敢说多,七八百文是没有问题的。比咱们县上的男工还要挣得多,跟比你们在家种田强!你们要不趁着在这儿的时间考虑考虑,临走的时候给我答复也行!”
妯娌俩一听有活干、有钱挣,心思早就已经活了,只是还不了解小姑子这东家到底是个怎样的,她们也就没有立马回答小姑子的话,只说等跟公公婆婆商量了以后再说。
转眼就是新年三十,刘家岭的孩子们看着大人们还在家里慢腾腾的吃早饭,都急的要哭了。
“爹、娘!你们快点!二蛋子他们都已经坐马车走了。”
“你个臭小子,急什么?要到午时才开年饭,现在辰时还不到,你急个球啊!”
孩子娘却帮着儿子说话:“他爹!你还是利落点,早点去帮帮忙。你没看他们好多人,天不亮就过去了么!我们家都因为东家得了利,这一下子就翻了身过上了好日子。可是有好多人都眼红着呢!你要是不积极点,被人抓了错,到时候要是有人想要进来做工,可不得在背后坏你的事,好顶了你的位?!”
这男人一听就紧张了,一边匆忙喝着鸡汤面,一边偷着空闲说道:“你说的是呢!前天下河村的人还在打听,我们东家什么时候还招人。我当时没在意,照你这么说,我以后可得紧紧心了,要是被组长他们挑个错,可就要命了。我这会吃完就带着小子们先走,你在家把牲口都侍弄好就赶紧的跟村子里的娘们一起做马车过去。你们在村口那等着就好,东家都安排好了马车接送。”
“哎呀!我们都知道,不用你再交代了,赶紧的吃完就走,别再磨蹭了!”(。)
第二百七十九章 丰盛又随意的年饭()
还没到午时所有的肉类都已经做好,正在铁铸的大锅灶上散发着诱人的香味。用于集市的大市场里也已经打扫的干干净净,木板的台面上也是洗刷的很干净,两边放着一个个小板凳和孩子们做的马扎。正中间很大一块的空地一溜摆着十五张大圆桌,这是专门给老人和需要抱孩子的妇人坐的。市场的东西两头进出口已经各有十来个煤球炉子起着火一字排开的放在那儿,就等着开饭时打菜。靠后摆放的是一坛坛粮食酒、分类装在各个筐子里洗的很干净的碗筷碟子酒盅。出口两边的柱子,贴着孩子们自己制作的对联,遮风挡雨的草棚边沿,挂着红红一条的孩子们自己做的红灯笼。当然这些孩子们奉献出来的马扎也好、对联也好、红灯笼也好,二丫都有算出价钱来,补偿给了孩子。孩子们有这份参与的心就好,二丫却不能占他们这么一点便宜。
大人们被分派到事情的,来来回回的忙得满头是汗,没有被分派到事情也没有干站着,有的帮着照顾乱窜的孩子、有的帮着搀扶老人。
孩子们今天是玩嗨了,一会儿一群人跑到这儿一会儿又转阵到那儿。从新建成的那一大排的新房到孩子们的学校、住宿、还有不能进门的几个作坊,那是能钻哪儿就钻哪儿。镇上的孩子还会做向导,带着这些外来的孩子们追到这儿藏到那儿。好在孩子们知道这不是在自家,都没有玩的太过火、还留了一点分寸。
这其中也有不敢乱跑乱玩的孩子,他们大多是下河村、河口村以及他们相邻的几个村子的。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