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子一拧脖子,不忿气的回道:“那他们还以大欺小、以多欺少呢!他们还差点把小龙做的最好的毛笔给折断了,我没有出手揍他们,已经很客气了!”
二丫匆匆扒了几口饭,就过来换二婶过去吃饭。刚到门口就听安子说小龙做了最好的毛笔,便接口问道:“最好的毛笔!有多好?”
小龙刚刚终于啃完了一个猪蹄子,就嫂子的问题回答道:“也没有多好!是先生说可以跟哪个大师做的相媲美什么的,其实我自己觉得就那样,跟平常做的毛笔差不多。没看出有多出彩的地方!”
小龙扔了手里猪腿骨头,还想再要一个猪蹄子。因为是晚上,二丫就不让他多吃:“你已经吃过一个就行了,晚上吃肉太多对身体有害。明天还可以再做给你吃,你现在多吃点素的!”
安子吃着韭菜螺丝肉,吃上了瘾,也跟着预点明天的菜:“嫂子!那个螺丝肉还有不,我明天还想再吃这个韭菜炒螺丝肉!”
“螺丝肉是你红果姐姐在家没事弄得,我记得夏天的时候,她弄了不少,就是晒干了至少也有几十斤。应该还有!一会我问问她,让她送些过来做给你吃。你们俩都不能吃辣的,要不然这个放点干辣椒炒出来更香更有味。”
安子一捂双眼,“噢!”的一声惨叫:“嫂子!您这是专门来折磨我们的吗?!”
小龙也在嚼着他们口中的田螺肉,有嚼劲不干巴,还挺有咸味的,就随口问道:“这是用盐腌过之后晒干的吧?”
“是啊!我们不是一直都用盐腌了再晒的么!要不然大夏天的时候可不好储存。”
这个干田螺肉还是二丫当初进王家时太穷,没什么肉吃。春天又不能打猎。正好那时候田螺、黄鳝、泥鳅多,二丫就带领一大家子捣鼓黄鳝、泥鳅、田螺肉吃。田螺有时候弄得多了,就把田螺肉挑出来洗干净腌了晒干,收起来,以后慢慢吃。因为都喜欢吃螺丝肉,前两年干旱捞不着吃的时候,大家都馋得慌,就连从来不在乎吃食的大伯,都会时不时的念叨一声。
今年不知道为什么田里的螺蛳多的要命,红果在娘家没有什么事,就带着庄子里的孩子们捞田螺,专门弄螺丝肉晒干。后来她还去别的村庄花钱买,听说她弄了很多的田螺肉在家。二丫不知道具体数字,反正她是想吃了,就去拿。
小龙听着嫂子的意思是误会了自己的本意,就紧跟着解释道:“嫂嫂!我是想着要是不用盐淹了晒干的话,是不是就能跟新鲜的螺丝肉一样,能配很多菜了!”
二丫发愣,“啊!这个啊,配菜的话倒是会多一些,关键是不腌不行啊!”要是有冰柜,倒是可以冰冻很久。
“不过明年就可以了,我在县城买了一个酒楼,那里有冰窖,可以冷冻一些肉类的东西。”
安子高兴的叫道:“嫂子,我们家也在县城开酒楼了吗?哎呀!我们要是馋了,就有地方打牙祭了!”
小龙当然也高兴自家又多了一个生意,他小声的问:“在什么地方?离着我们学院远不?”
“离你们那儿远着呢!在府衙斜对过的那条街上,等开业的时候,我带你们都过去瞧瞧。”
“好啊!”
“好!”
经过三四天的清洗和消毒,安子和小龙的眼睛好多了。已经完全消肿,除了眼白里还有一些红血丝看着怕人,其他的都没有什么了。既不那么羞光、也不怕风。看书写字都没有影响,只不过为了保险起见,二丫不让他们过早看书、写字。
一夜狂风过后,树上最后一片叶子也被刮得消失无踪,这天也是说冷就冷的让人不想出门挨冻。二丫赶紧让现在大多时间都在家的大堂伯,去刘家岭通知赵来树,准备准备明天起鱼。
这边她又让史景轩带着银票再去省城的车行,雇马车去。
第二天二丫亲自去刘家岭主持起鱼和冰冻,没有想到车行的老板亲自带着一大队的马车送上门来。
当史景轩跟他介绍二丫,说是东家娘子的时候。他大笑着问二丫:“王娘子!还认识我不?”
二丫笑着回道:“朱老板说什么笑话呢!怎么不认识?!要是不认识我能年年从你家雇马车?您以为府城就您一家马车行呢?!”
这朱老板爽朗的笑道:“嗨!感情我这几年做的都是人情生意啊!我刚在路上还得意老天爷今年特别关照,让我生意这么好!原来是您这位老熟人在照顾我呢!”(。)
第二百六十七章 幺蛋子冤枉()
这家车行是当初二丫第一次出行草原时,陈掌柜帮着给联系的。当时这个车行规模并不大,只是车夫的素质挺高。当年回来的路上出了那事,李镖头不让说出去,这么多年就真的没有半点风声透露出去。就是因为这个,二丫家每次马车不够用的时候,都会在他们车行雇佣马车。
前一次吴风刚带走的马车就是二丫让史景轩从他们车行雇的!这一次原本三叔的马车回来是有的用的,只是二丫发现那马车损伤的太厉害,不能在继续跑长途,只好再另行雇车,史景轩便又找了这家。
这家车行发展的也很快,当年二丫一个小车队只要十来辆马车的时候,他都没有筹够。现在已经发展到六十多辆车,三十多匹马。马可以连轴转着跑,但是这马车得经常修理、换轴、换轮,所以,他备用得车更多。如果有人家有马没备车的也可以跟他单独雇车,因此他的生意做得比别人更广更开阔。
这次不出一个月的时间,史管家就雇车两次,而且都是十辆车以上,几乎包揽了他家所有带马的马车。所以他亲自给送上门来,想好好的攀攀人情做个长久生意,哪里知道原本就是老熟人老客户。
朱老板很高兴这人情已经不需要再费心巴拉的去攀交,二丫正好也没有时间跟他多聊。
三组负责的鱼塘,在将要起鱼的这几个鱼塘的田埂上,整个一圈都站满了人。唯有这头最宽的道,留给二丫做冰冻和停放马车的场所,以方便冰冻好的鱼能够及时装到马车里,装够了数就尽快的拉走。
朱老板一边跟着别人看稀奇—硝石竟然能够制冰,一边好心的提醒道:“王家娘子!这天您就是不制冰,这鱼也不会坏的!”
二丫笑着回道:“那可不行,活着的时候就冰冻,和冻死了放多久不会坏,那鱼给人的感觉可是不一样的。”
有几个年轻的小伙子,已经学会了制冰的方法,二丫就交给他们去做,并且特别交代:“这鱼和水千万不能装满了,要不然这瓦盆就该被冰涨破了!”直到几个人都表示听明白了,她才跑到赵来树他们起鱼的地方,一起起鱼、挑鱼。
二丫给秦老将军起得都是草鱼、胖头、黑鱼,这些肉多刺少的好鱼。像那些家鱼(也叫白鲢鱼)肉多也肥,但是刺多,就留着给自家长工们分分。这种鱼因为不值钱,本身养的也不多。
鲫鱼营养价值高,可惜长不大,不利于清理,而且也有刺多的问题,所以也不合适给军队伙房。
原本二丫以为网箱里养鱼,应该是大小差不多的,等到他们打开网箱的翻盖,才发现这里的鱼也是大的大、小的小。不过好在大得多小的少,不至于白费力气捞上来还的放回去。
现在的百姓本性还是很淳朴的,也估计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多鱼的缘故,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一个个都兴奋的跟自家起了这么多鱼似得。每起一只箱子上来,打开翻盖看到里面的鱼乱跳,都是大声的欢呼着,还会炫耀似得让身边的人也看。每每看到一些老人激动的直流眼泪,二丫就忍不住想着先把给各家的鱼先期起上来,分给他们,让他们真真切切地享受收获的快乐算了。不过,因为要赶紧送货才是今天的主要目的,千万不能本末倒置。二丫还没有感性到,不顾正事的意气用事。
其他人帮着往上起网箱,赵来树和蒋玉明就忙着挑三斤以上的大鱼。大鱼挑过之后,再把还有小一些鱼的网箱放到原处继续养着里面的鱼。
有个老人看着赵来树和蒋玉明一条一条的大黑鱼往外面的瓦盆里放,就迷信的说道:“这王东家就是得老天爷喜欢啊!你们看这黑鱼,从来就没听说过,一年就能长这么大的。他们家还是三四月份才放的,这一年还不到就长这么大,你们说怪不怪?”
这些老头当中有一个是副组长蒋玉明的叔伯,他没好气的回驳道:“你以为这鱼是无缘无故长这么大的吗?东家给了他们多少钱让他们买给鱼吃的饲料,你可知道?搁你,你可舍得花钱买料养鱼?!我蒋家几个孩子,听说这黑鱼要吃小鱼小虾才能长得快,他们就天天去扒虾子、小鱼、歪螺壳子(河蚌)、螺蛳,弄回来喂黑鱼,没有这些食料,它们到哪长得这么大?”
另一个老头也跟着说道:“是呢!我闲着没事的时候,出门走走,就经常看到来树他们,一大早的在这一个个鱼箱子里放鱼食。可是辛苦着呢!”
又一个说道:“我们这些老不死的,可是享着这些年轻人的福呢!要不是有他们给东家干活,我们恐怕连口饭都没得吃哦!”
“对啊!对啊!”
之前只是想要发表感慨的老头儿,被他们你一句我一句,说的火冒三丈。他又不是说东家不好,他是想夸东家好来着,怎么就歪了呢!?哎!不跟他们说了,还是看活蹦乱跳的大鱼带劲。
二丫看马车基本装满,又塞了一瓦盆冰冻了的大虾进去,才让刘文柱和孙华文带着七八个特训过的学员启程送鱼去。
那边马车队伍启程走,这边赵来树他们就收拾收拾要收工了,二丫忙叫住了他们:“等等!赵大叔!你们再去白鲢那口鱼塘,涝一些白鲢子上来,给你们各家分一条回去做给老人孩子吃。。。。。。。”
有人小声的嘀咕道:“这么多家,那得分出去多少啊!我可舍不得。”
这说的声音虽小,但是二丫还是听到了,便笑着问道:“以前二组收粮食,要分给你们的时候,人家可没有不舍得。要是人家也跟你们一样不分给你们,你们难道一年到头就吃鱼、虾过活不成?”
赵来树瞪了那人一眼,忙笑着跟东家娘子解释道:“这蒋大成是玉明的大堂侄子,就是觉得东家把鱼分给我们吃了太可惜,不如多卖几个钱。他这是帮东家省钱呢!”
二丫笑着安慰:“蒋大成倒是好心,我这里谢谢你!不过,你们跟着我王家,不能说要把日子过成天天大鱼大肉的奢侈。但是我们自家种自家养的东西总得要让你们也跟着尝尝,要不然就显得我们不通人情了。你们都赶紧的起吧!早忙完你们也能早点把这一身湿衣服给换了。”
他们在这边忙着起给自家吃的鱼,那些看完热闹就准备回去的妇人们,看到男人拿着钩子长绳又去隔壁的鱼塘,都好奇的停住了脚步。
赵来树家的幺蛋子,在人群中钻来钻去,终于钻到了他娘亲的旁边。兴奋的跟他娘亲报好信:“娘!娘!东家娘子说,还要起鱼,是要给我们吃的。她说了要是谁家不做给老人跟小孩吃,被她知道了,以后就不分给那家了。”
赵来树的女人满面笑容的对旁边赶来看热闹的大姑子说道:“他姑,你也别回去了,中午带着孩子在我家吃鱼。”
这孩子姑是赵来树大妹子,叫赵菊花,就嫁在他们下游的河口村。因为三条河在这儿汇集很快又分叉到各个河流,继续向东流去。那些下游的村庄反倒不像三组这片地,动不动就被水淹。所以相比较之前,他这大妹子日子过得比他们好。只是今年自从赵来树做了三组组长,他的工钱高,逢节期还有东家给发肉、发鸭子。赵来树家吃肉的日子倒是比他们家一年到头见不到几回要显得多了好多。
她听了嫂子的话,微笑着点头,可是幺蛋子紧跟着一句话,让她伤心又难过。
幺蛋子听了他娘的话,就接口说道:“大姑不用去我家吃!”
赵来树女人一看大姑子听了幺蛋子的话,又伤心又落寞的样子,她心里是又心疼又恨儿子不懂事。他家往年过得不好的时候,都是这个大姑子明着暗着补贴他们。其实大姑家的日子过得并不好,也是磕磕巴巴的熬,却是连一句好话都不求的帮着他们把几个孩子拉扯大。尤其是这个幺蛋,因为最小,一家子都当龙蛋一样的惯着,每次去他大姑家,他大姑都恨不能把老鼠洞里的东西掏出来给他吃,可他今天竟然连一块鱼都不舍得给他大姑吃,这不是往他大姑心里捅、刀子么?
她气得下了狠手,给了小儿子一巴掌,打完了就骂:“你这个没良心的,你大姑那么巴着你,什么好的都给你。你去大姑家,你大姑偷着摸着把好吃的塞给你,你连口鱼都不舍得给大姑吃。看我不打死你!”她骂完了又给了小儿子一巴掌。
幺蛋子正想接着说东家娘子还说了。。。。。。,后脑勺子就蒙的一下挨了一巴掌,还在发愣中,等他娘骂完了又给了一巴掌,他可不干了,裂开大嘴就狂嚎。一边嚎还一边含糊不清的辩屈:“我咋不舍得给俺大姑鱼吃了?是东家娘子说,今天来咱家看起鱼的都给一条带回去。俺大姑家也有!呜呜!你不让我说话还打我,我跟俺爹说,叫俺爹不给你吃饭。呜呜!”
幺蛋子一边揉着被娘亲打的生疼的后脑勺子哭、一边在人缝里钻来钻去,要找他爹告状。
赵来树女人知道自己打错了,心疼的半天都回不过神来。赵菊花更是心疼加愧疚,急的要哭。想要去拉着幺蛋子,结果被嫂子拉住了,“别管他!让他去告状去,要不然今天不到睡觉他都不会消停。既然你也能分到鱼,那你就再等等,别急着回去!”
赵菊花苦笑着说道:“我就算是带了鱼回家,孩子奶奶也舍不得吃,这做鱼太费油了!她肯定是要卖给别人的,卖不出去她也会腌了。”
赵来树女人听了这话,也是无奈的摇头。这个她再理解不过了,毕竟她才从那样的日子过来没几天。她顿了顿,说:“你一会先带着孩子跟我回家里吃饭,吃完饭我给你拿一个大坛子的猪油带回去,估计能吃个半把年。”
赵菊花原本想推辞,后又想到家里孩子一个个的确需要有点油水,再加上是自家嫂子给的,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就点点头。(。)
第二百六十八章 求工做的小男孩()
幺蛋子终于钻到他爹的身边,赵来树一看儿子哭的满脸泪水带鼻涕,就知道这儿子是真受伤了,要不然不能哭的这么狼狈。慌慌忙忙的把手就着鱼塘的水洗干净,匆匆的扒开儿子的后脑勺,见没什么事,就放心了。这才有心问:“怎么啦?”
幺蛋子哭的连呼气都不连串了,“呼——呼——呼,娘打我!”
赵来树一听是孩子娘打他,心下就知道没什么事。旁边的人也觉得孩子娘打孩子,天经地义的事情。便笑着打趣道:“调皮捣蛋了吧!要不然你娘能舍得打你这个龙蛋一样金贵百宝的小家伙。老赵,孩子娘打孩子没什么大不了的,就让他一边玩吧,我们赶紧的,早忙完早回去!他娘的,这天怎么说冷就这么冷了呢!?”
赵来树也是觉得孩子没什么事,就揉揉儿子的后脑勺,一边哄着他:“揉揉就不疼了,等爹回去,就把敢打我家幺蛋的恶女人打一顿哈!乖儿子,跟保子他们玩去,爹还要忙事情。”
幺蛋子把头埋在他爹湿漉漉的裤腿上,闷声闷气的叫道:“不打娘!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