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世农家-第1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丫买够了硝石才敢去窑坊定做专门用来运输的长方形的瓦盆。等瓦盆做好。气温也降了不少,即便没有下雪,估计那冰也不会轻易就化了。如果到了已经下雪、结冰气温已经到零下的北边,那就更不用愁了。

    她在用硝石小心翼翼制冰的时候,几个孩子非要围着看稀奇,二丫放硝石的时候,非常小心。生怕放的太快引起水的沸起,伤着孩子。当孩子们看到水中央的瓦盆里装了一半的水渐渐变成了冰之后,一个个激动的拍着手掌挑起来,文越叫着:“娘!快看。真的有冰!”

    文超想得远,他问自家娘:“娘!要是大热天可以这样做冰吗?”

    二丫头都不抬的回道:“可以啊!明年夏天的时候,你要是想吃冰的话,就告诉娘。娘给你们做豆沙冰棍吃,很棒的!”

    青竹也跟着要:“婶婶!那我也可以吃吗?我也好想吃的!”

    “当然可以!文超和文越能吃的你也能吃!”

    二丫看着盆子里的水变成了冰,瓦盆也没有被冰涨破,就知道自己这是成功了。制冰成功她也没有急着起鱼,而是又让赵来树组织人编织保护瓦盆不会因为道路颠簸而被损坏、起到缓冲作用的竹套子。

    等待的这段时间,三叔终于带着车队回来了。看到他笑的得意、嚣张的样儿。就知道这一趟的收获肯定不小。

    堂屋里,太爷爷、大爷爷、大奶奶、二丫还有其他王家人挤得满满的,在那听王守成说新奇:“哎呀!真是听了侄媳妇的话,我才会去海边那些地方转转。以前去的那个地方那里算得上是海边,真正的大海才叫美呢!一眼望不到边、颜色都是蓝的。有时候那水面平平静静的好看的紧、有时候那浪起得比咱家的屋顶两个还要高,吓死个人。一天里那海水涨上来又落下去、落下去又涨上来,就跟活的似得。那里果子多的说不清,一年四季都有的吃。可惜那些果子都搁不住,要不然我就能各样带回一些给大家稀罕稀罕。

    这次我走的离海更近的村庄,又待了好长的时间,到处找那些侄媳妇要的东西。倒是让我讨了大便宜。。。。。。。”

    这次王三叔海边之行的确是得了大便宜。以前他跟着杨成武跑南边的时候,都是直接去码头,把自己带去的东西卖给那些等在码头上收购的海商,然后在那些人手里能够淘到什么就带什么回来,赚点差价,落点辛苦钱。

    之后他单独跑了几趟南边还是循着之前的老样子去做,所以他每一趟回来二丫看看他那少的可怜,又没有什么价值的东西都很失望。

    二丫一直以为是当时的海商生意还不够发达,一些海货还没有机会流通的缘故。后来也是在闲聊中才知道,王三叔他们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去过海边市场和海边人家。他们一方面是因为语言不通不敢到处瞎走。另一方面也是听信了别人的传言,说海边住着的都是杀人不眨眼的海盗,要是靠的他们太近就会强光不说,还会被杀。

    二丫哭笑不得。只好借着自己要什么什么样的东西,让三叔去海边就近打听打听,王三叔才不得不硬着头皮进入海边的人家。

    一旦靠近海边渔民他们可就得利了,又加上他们呆的时间足够长,正好呆过了渔民的休海期。可以下海作业。捞鱼、摸蚌、捞海菜、捞珊瑚,有的王三叔以前不曾见过,有的他见过却是从来就没有机会上手、也出不起钱购买。

    这次王三叔银子带的够多,那是因为二丫想要的那些东西,希望三叔打听到了之后,如果能买回来的就直接买回来,所以给的备用银子够多。他打听的东西倒是有好几样都有了眉目,但是都不是马上就能买到的,那些备用金就被三叔拿来买了渔民们从海里捞上来的东西。

    这些东西没有人跟王三叔抢,价钱上虽然他不是很在行。倒是没有吃亏,反而因为渔民们规规矩矩按照市场的价来,让他讨了大便宜。渔民们以前都是自己把捞上来的东西在年底的时候拿到海货市场出售。年底的市场外地商人少,而本地兜售的渔民多,就造成物多价贱的劣势。现在有外地商人直接上门拿货,对于这些渔民来说也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他们只是比海货市场略微高了那么一点就把自己的东西卖给了王三叔。

    王三叔在吃够了海边水果、海类水产之后,又满载了珍珠、珊瑚、贝壳、晒干的海带、干紫菜、干海蜇、干海石花,有的连二丫都不认识。

    水果有椰子、柚子。在车里拿水果出来的时候,三叔说道:“那边好过特别好吃的果子。就是不能带回来,可惜死了。就这两样还是他们说能放好久,我才敢往家拉。”

    这些东西,三叔全部都交给了二丫。二丫没有客气的收下了。海菜及水果二丫留了不少下来,自家和大伯、二叔、娘家、大舅家、还有镇上的孩子们也要尝尝鲜,下剩的都给太爷爷,由太爷爷分派到各家,多也好少也好,都跟二丫没有关系了。

    至于珊瑚。二丫选了一个已经成型,如同一棵迎客松的珊瑚树送给了太爷爷,其余的她都收了起来。

    珍珠大小不齐,特大的有一颗,有鸽子蛋差不多大小,买进价是一百二十两银子。三叔有些战战兢兢的,生怕买贵了。二丫摇摇头,笑着说道:“这价不贵,我认为值。”

    中不溜的就多了,有三大盒子,总共才花了一百两银子。小的比米粒只大那么一点儿的就更多了,整整装了十二盒子,盒盒都是满满的。二丫捧着一盒打开的,里面有洁白有分红有淡墨,就想着这些应该怎么用才能发挥它们最大的价值。三叔看到二丫皱着眉头看着小珍珠,还以为她不高兴了,忙解释道:“侄媳妇!这个实在是便宜的跟白送似得,我才狠手买下来的。当时他们那些渔民看我买之前那些珍珠舍得给银子,就把这些以前卖不出去的小珍珠都拿了出来,说我随便给点钱就可以拿走。不过我想着下年还要过去跟他们做生意,不如多给点钱,落个人情,就给了他们三十两银子买下。我这不是无事阑干瞎买的!”

    二丫摇摇头,宽慰王三叔:“三叔!您尽管放手做事,您长期在外跑买**我懂得更多,在外面有什么事您只管自己做主。我刚刚是在想事,想着这些小珍珠怎么用,用于穿项链显然是不可能,如果用在头饰、耳饰、衣服上的话,又该怎么设计使这些东西能够卖上更高的价钱出来。

    三叔,您放宽心,我一定有办法让您三十两银子买回来的这些别人眼里无用的小珍珠,能够挣出三千两甚至更多的银子来。”(。)

第二百五十四章 廖林氏的烦恼() 
王三叔听二丫这么说,他一直不安的心总算安定了下来。这是他独立跑商一来花出去最多银钱的一次,那个珊瑚树他花了两百两银子买回来的,侄媳妇却送给了自家爷爷。还有其他好多成型、不成形的珊瑚,连同人家以前卖不出去的碎珊瑚,他总共花了五百多两银子全部包罗了下来。

    那么小的珍珠要是有别人跟着,一定会有人拦阻不让他花钱买这没有用,如同米粒一样的小珍珠。自己原本想着留个人情,为下次过去买个好,没想到在侄媳妇这儿不但没有怪责自己反而说自己做的好,还要让这些别人不要的东西生利。

    那些海菜和果子都是那些渔民们送的,说不要都不行,他们直接就给装到了车上。原本他是想着自己留着或卖或送人,这都是他该得的。可是话刚说出来就被爷爷给骂了一顿:“我看你这一生也就这点谈仗了,这么一点吃吃喝喝的东西都能叫你迷了眼,以后你还想有什么大出息?你把所有的东西全部交给小虎媳妇,一粒沙子都不许留,至于她要怎么安排,绝对会比你清楚明白!”

    王三叔看着清点并连带收拾货物的二丫,想起昨晚爷爷对自己的失望,心底泛起一阵酸涩的味道。这个侄媳妇虽然是个女人家,但是比自己这个大男人的确讲究多了!要是自己怎么也舍不得把这趟货物最好、最值钱的珊瑚树送给别人,哪怕是自己的亲爷爷他也绝对舍不得。正在他感慨的时候,二丫下面的动作更让他羞愧不已。

    二丫把所有的小珍珠都给打开看了看,发现都差不多,没有什么大点的可以挑出来,就拿出其中一盒子递给王三叔,说道:“这个给三婶留着,等我把这些小珍珠的用处设计出来,就让三婶学着做。这一盒子珍珠做的好了,别浪费的话。得来的利润,两个堂弟娶亲以及小堂妹嫁妆,估计都是绰绰有余。”

    王三叔这下是真的坐不住了,即便知道二丫不会知道自己曾经想要私自留下那些海菜的事。但是他仍然觉得心虚。现在他们王家儿子娶亲、闺女出嫁,可不像以前几两银子甚至几十斤大米就给打发了。现在谁家儿子娶亲没有花到百把两银子都不好意思说出去被人知道,谁家嫁闺女没有一百两银子的嫁妆,那嫁妆都不好在亲戚添妆的时候让人敞开了看。

    既然二丫说了这一盒足够他又娶儿媳又嫁闺女,那就说明这个用好了就能值好几百两的银子。这下他可真的感觉烫手了!收了吧。愧的慌。不收吧,自己真的舍不得往外推。哎!收了吧!这是侄媳妇主动给的,咱爷爷应该不会再骂自己眼皮子浅了吧!?

    他们王家庄,在别人眼里或许就是房子建的比别人家好一点,内里肯定没什么存银。这事只有收了几年他们毛皮的小虎一大家子和各家家主自己知道,还有一个知道的就是为各家记账、算账、结账的大爷爷。

    他们各家都有养兔子、养黄狼。一只兔子在小虎家收购价是一百文,虽然不贵,但是兔子繁殖快,三四个月就可以出一栏,多的人家一栏能出五六百只。最少的人家也能出百来只。

    黄狼这东西繁殖慢而且吃食上比较挑剔,必须要有肉类饲料跟着,但是架不住小虎家的收购价高啊,一只就能出到一两银子的高价。所以,没有干旱之前那两三年家家到年底结账的时候,就没有低于百两收入的。

    家里收入多了,婚嫁方面就显得大气起来。如果谁家再有个爱攀比的强势婆娘当家,那花起银子来就更夸张了。搞得现在娶亲也好、出嫁也好,低于百两银子的都要遭人私底下说寒掺话。

    关于王家庄的婚嫁银钱的事,就不多说了。

    二丫和王三叔交接好货物后。把给太爷爷的、大奶奶的、三叔的或是让太爷爷分派的都让三叔带了回去。她自己在家把这次的货物重新归类归类,都给收到地下室去。

    这次货物虽然花的钱不少,但是二丫比任何一次都要高兴。三叔这次才算是真正的做了海货生意,以前那些杂七杂八的连个要饭的都不如。挣不了多少钱还要贴补车马费和路上的费用,她每年都要倒贴。

    她之所以还愿意贴钱给三叔继续跑着,没有停止这条线,想得就是说不定哪一天,王三叔就能跟哪个海商搭上线,做起真正的海货生意。如今跟渔民搭上关系。虽然没有海商的货全,但是好在渔民的东西更便宜,要是能够稳定下哪几样海货,就是专门做那几样,也能赚的叫人发狂。

    再有一个就是自己想要的橡胶,三叔已经打听到了,离着海边不远的一个国家,暹罗就有那种东西,不过没有用。所以来往海商谁都没有想要买卖那东西。

    钟和玻璃制品,居然是所有海商都没有听说过。二丫想着可能这个时候,海外的科学家们还没有研究制造出来吧!

    至于枪,倒是有人看到过,不过也就是他们这里的火铳子,根本没有二丫说的那种扣板、弹簧、子弹发射这样的手枪或步枪。

    二丫很郁闷的发愣,看来自己把这个世界看得超前了至少两三百年。自己知道的那些原本应该会在清朝时期出现的,可是自己现在就迫不及待的到处打听,可不就是一场空。

    这些东西有哪些是自己能够做的出来的,哪些是自己无能为力的,二丫开始认真的用笔一一写下并且掏空脑袋回想这些自己能否制造的可能性。

    橡胶只要与硫磺进行硫化处理就能投入使用,这个算可以。

    钟是用多少个齿轮以及链条、其他小配件等合理而又精确的组合,这个要是跟懂得机关的工匠配合,或许是可以摆弄出来的。

    枪这东西,别的都好做,就是子弹让二丫抓瞎,所以还是放在‘否’这个行列里吧!

    玻璃吧!二丫只知道玻璃的熔点比一般物质的熔点低很多、需要石英石矿产、石膏这些因素、还有塑形性很强,其它的就不是那么详细了。但是她觉得这个可以琢磨琢磨!

    想得多了,二丫这头又开始痛了。哎!算了!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慢慢来吧!

    肥皂和香皂脱模之后。试用了一下,感觉还可以。虽然没有以前在商场里买的好,但是至少能用,比这里的清洁用品要高级很多。她想着还要准备更多的烧碱和动物脂油准备大批量的做肥皂和香皂。

    另外。还要给它们取个名字,二丫想了半天,就想出超越两字,定制模具的时候一定要记得让师傅在里面雕刻上超越才行。

    铁匠铺炼铁的锅炉已经开炉试用了几天,再试用两天。确定安全、正常、无问题的时候,就可以正式投入使用。

    编织机那边,靳老爷子亲自制作的钩针槽子,老爷子做的很仔细、很精心,所以这么长的时间,才做好两个型号的槽子。二丫让他们把这机子用大油布遮盖好,搬去廖掌柜家空置的厢房里,教会廖林氏和银花用机子编织毛线之后,就让她们俩专职在那里编织毛线衣,一人负责一个型号的机子。

    廖林氏自从家里的房子建好之后。就让廖掌柜找人带信到她娘家,让她爹娘和哥嫂、弟弟弟媳以及孩子们都过来过过。不知道是娘家那边没有得到信还是他们有事,这都多久了,怎么娘家既没有人过来也没有信带回来?

    “哎!要是爹娘来了,帮我带带小冬明,我能措开手多织一些衣服就好了!”廖林氏每次用机子织衣服,正在紧要关头,小冬明每次都会不是醒了叫唤、就是尿了、要么就是饿了。反正她总是被打断,弄得她很头痛、很烦躁,老想着有个亲人帮帮她就好了。

    银花在廖林氏家织衣服倒是没有什么负担。制鞋作坊已经开始了,她娘也已经开始上工。继父和哥哥弟弟早就去东家做事,小弟弟跟着镇上那些小孩子一起被婆婆们帮带着。她吃饭的时候去大食堂子,回来的时候顺便帮廖林氏带一份。晚饭一般也会帮着送过来,如果是廖掌柜回来的早,就有廖掌柜自己或做饭、或是去食堂端饭回去。反正都不归银花管了!因为二丫特地要求她俩,天一发灰就收工,不许再做事。所以,即便廖掌柜晚上回来。银花那边也会立马下班,倒也不用担心在那做工不方便。

    廖林氏是先拿到机子先开始做的,银花是后来做好的机子才过去的,而且银花的机子型号小。用的线也细,但是她除了要在中午的时候,回去食堂吃饭,平常都没有杂事,不像廖林氏总是被孩子打搅。因此她现在织出来的成品竟然比廖林氏的多!

    人都有不服输的心,廖林氏也不例外。这天晚上廖掌柜又跟着送货的马车回来,廖林氏第一句话就是:“孩他爹!我娘家那边怎么还没有过来?是不是他们根本就没有得着信啊?!”

    廖承志也很疑惑,说道:“就是呢!按说他们早就该到了!现在又没有什么农活走不开的。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