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丫先是捂了各个洞眼的吹,试了试高中低音节。之后就吹起日本陶笛大师吹出的陶笛名曲《故乡的原风景》。
虽然不是很熟。吹得有些断断续续的,但是几个孩子还有小虎、乳娘都是惊呆了的看着在他们眼里异常神奇的二丫。
二丫被他们吃惊的样子弄得有点儿不好意思,勉勉强强的吹完,故作无所谓的说道:“不会吹就是不行,好难听哈?!”
小虎最先反应过来,忙说道:“好听着呢!一点儿也不难听。没想到你还会吹这个?”
几个小子,就起哄叫道:“娘亲!再吹再吹!越越还要听!”
“婶婶,您再吹一个,我也好想听!”
“娘亲!吹吧吹吧!我们都想听!”
二丫只好又重复的吹了一遍,不过这一次要流畅了许多,感觉也好听了一些。
吹完了,二丫把陶笛还给文越,冲着几个孩子说道:“这个陶笛,娘亲真的不熟,等明儿娘亲砍根竹子,做几个竹笛子。到时候教你们吹笛子,那个比这个吹出来好听多了。到时候可不许偷懒!”
几个小子两眼亮晶晶的看着二丫,直点头。青竹不放心的问道:“婶婶!那我是不是也可以跟您学啊?”
二丫摸摸小家伙的头,“那当然!天天晚上教你们吹半个时辰!到时候可不许嫌烦。”
青竹摇头,小虎也在一旁弱弱的问道:“媳妇!我也想学!”(。)
第一百一十五章 来人运军粮()
二丫翻了个白眼,说道:“你这两天就要去草原,学个球啊!”
小虎失望的“哦!”一声,紧跟着又说道:“那我回来的时候,再跟你学,你可要教我!”
“行!不过,你最好能在草原那边带几把马尾琴和冬不拉回来,给镇上那几个姐姐和婶婶们拉着玩。”二丫想着草原来的那些妇人们跟着这边妇人一样,一天到晚没有机会出去天高海阔的奔驰,只怕早就憋坏了。
小虎答应道:“这个没问题,只是要不要问问他们想不想跟我们回去看看?”
二丫想着这倒是个不错的想法,就点头。“你想法不错,明儿你送马过去的时候,顺便问问他们,有谁想回去的,大人小孩都可以。只是,他们要是回去的话,你恐怕得多备两辆马车,给他们装带回去送人的礼物。”
小虎笑道:“这有什么,去年我也没少带!”
文超在旁边听出意思来了,叫道:“爹!我也要去!”
二丫一瞪眼,“玩你的不倒翁去,小屁孩一个,那么远的地方也是你能去的?”
文超不甘的噘着嘴,一只手拄着桌面托着腮,一只手漫不经心的拨弄着不倒翁的头。
乳娘送上重新热好的饭菜给小虎,小虎一边吃饭一边跟媳妇说道:“对了!今天陈掌柜跟我说,适合我们家的管家不好找。他的意思是让史景轩做管家,顺带提几个做备用管家。如果史景轩以后有了好前程,就放手让他走,后面备用的管家也能得用了!我觉的这个提议很好,你觉得呢?”
“行啊!史景轩岁数不大,不过办事能力还是不错的。史馆长若不是有他儿子帮助,那么多的繁琐事,他肯定应付不来。这次能把史景轩用起来,估计史馆长也是高兴的。
我看史景轩就专程管着镇上那些孩子的事,把史馆长从那些琐碎的事中脱离出来。让他专心管着孩子们的学习。说不得他就能把孩子送到举人、进士的门槛里呢!”
二丫又想起刘家岭那里的事情,接着说道:“还有,刘家岭那块地就直接交给大堂伯管着了,把我弟弟叫回来。毕竟那是我们家和族里在一起的田地。总是让我弟弟在那看着也容易招来族中有些人的不满,给大堂伯管着,即便有谁心里不服,但他也没得可挑理的地方。至于那个茶园就听大伯的,交给蔡宝成管着。这样一分派。即便你不在家,我也能够在家带着孩子,轻轻松松过日子了。”
小虎一边吃着饭一边嗯嗯的应着,半天插一句:“行!就照你说的办!你也不要太累着,有些事能放手给他们做,你就放手吧!”
二丫“嗯!”了一声,不放心的问起提前去草原,陈掌柜家可有问题:“你可有跟陈掌柜说,今年要早些过去?他们有没有问题?”
小虎点头:“说了!陈掌柜说他们已经准备好,随时可以出发。”
“那行!明天就把要带的东西给你们收拾收拾。后天你们就走!”
第二天,二丫在家收拾东西,路上吃喝睡用的必需品、安全上需要的武器、带到草原的茶叶,器皿及绸缎要在省城拿,就不需要二丫费心了。
小虎就忙着去镇上,问那些草原来的孩子们要不要回去看看,顺带着跟史馆长说了,要聘用他家的儿子做管家的事。
史馆长激动地都要流泪的感觉。他虽然现在变得有些沉默寡言,不活泛,但是他的内心还是很清醒的。一点儿也不糊涂。
如果不是王家愿意接受他在这儿做先生,后来又不避嫌的任命他为馆长,他这一生基本上就算是废了,他们这一家。以后能不能活下来都是不敢想象的事情。否则,哪里还能有现在这等比举人也不差的名声,就连知府大人都对他大加赞赏,绝口不提以前他所犯下的过错。
因此,在史馆长心中,这王家对于他史家来说。可不单单是知遇之恩,而是切切实实的有救了他们一家子性命的大恩。所以,他竭力为东家做事之外,又想着让自家已经长大的儿子为东家做事报恩。只是,东家娘子总是借口他这儿子有大才,怕浪费了他,一直在推辞。如今终于想通了,愿意使用自家儿子,他比谁都高兴。他可不觉得自家儿子有多大的能耐,竟然让东家娘子都不敢用的,不过是比较灵活一点罢了!
“谢谢东家愿意用这孩子,他现在已经大了,除了帮着我忙些杂事,平常就在东家的那块田里转转。总说要帮着东家把田里的庄稼看好了。好在那些佃户也认他,把那块田管的还算不错。基本上都不叫东家的大伯和二叔操心。今儿估计又去田里和荒山转悠去了,等他回来我就告诉他。他一直想为东家做事,只是担心东家嫌弃他小不肯用他!”史馆长到了非说不可的时候,这嘴巴也还是算利索的。
小虎倒也没有客气,说道:“您家的景轩是个能干的孩子,按说让他做管家的确是小了点儿。所以,这最近几年还让他跟在您身边,主要管着这些孩子和妇人们的事情。那块田的事情他要是能够管的过来,就也带管着。以后他渐渐长大,其他事情也会渐渐地添加到他身上。另外,还请您帮着再选两个适合做管家的孩子,要是景轩以后有了大前途,想离开咱家,那这预备的管家就用来分担景轩的职责。”
史馆长先是一愣后又释然,东家这是真心为自家的儿子着想,同时也在向自己表明,只要自家儿子有更好的去处,他们绝不会阻拦,更不会碍了自家儿子的前途。
只是!他心里苦笑,有了他这个犯了过错的爹,孩子又能有怎样的前途呢!?
史馆长怎样的心情,小虎不知道也不会管。他又问了一些夫妻俩都比较关心的事情,跟着又了解一些男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心情、身体健康等情况。
因为史馆长毕竟是单身男性,二丫不好上门询问这、了解那的,所以,便有了小虎今天一系列的询问和了解。
等到中午孩子们午休的时候,小虎问草原的孩子:“你们有谁想要回草原看看的。要是想的话,现在就赶紧说,我们明天就要出发走了。”
那些孩子们一下子炸了起来,都想要回去。这是当然不行的。小虎最终挑选了几个大一些的孩子带着。
那些妇人们,二丫原本以为她们是一定想要回去草原看看的,哪里会料到她们在小虎面前,头摇的跟拨浪鼓似得:“不!不!我们不回去,这一路实在是没有办法忍受。我们的孩子也不回去。太受罪了!”
这些对中原的官路畏之如虎的草原妇人们,跑过草原的小虎还是能够理解的,这中原官路跟草原上还真是没得比。
小虎带着商队和孩子们离开没有多久,秦将军那边派人带着马车过来拉粮食的队伍来到了王家庄,这带队的人是来子和秦将军的孙子,王家不容置疑的热情接待。
二婶看着自家穿着盔甲,气势昂扬的儿子,大半天了,这嘴就没有合拢过。二叔也是咧着嘴跟着自家儿子忙前忙后,呵呵呵笑着。就没有停过。
庄子里的人家就不要说了,统统的围到这边来,就连别的庄子,听说来了好多的军兵,并且是王家人带回来的,都好奇的跑了过来看热闹。一时间,王家庄原本就不大的前门口以及晒场,站的满满都是人,连马和马车都被移到了河对面的树林里放着。
王家的男人们忙着陪那些军兵喝茶、闲聊,妇人们忙着宰鸡、杀鸭、杀鹅。到菜园子摘菜,忙得不亦乐乎。
二丫看着堆成一小堆的肉菜,就在心里算起了小账。要是每次都由军队来接粮,这个招待费可不小。不过。如果自家送粮过去,雇车雇人也要不少的费用,而且还要为一路的安全烦神。细细一算,还是热情大方的请这些官兵美美的吃两顿,好让他们主动要过来接粮划算。
这么一想,她就特地跑到专门负责饭菜的大奶跟前。说起了悄悄话:“大奶!咱们把饭菜做的棒棒的,让这些官兵吃好喝好,这样每年两次的粮食,就有希望让他们那边自己过来押运。这可比我们自己送过去要保险的多,省事的多。是不是!”
大奶一边查看着荤菜和素菜有多少,一边笑着说二丫:“我算是摸透你的性子了,看起来大大咧咧的,其实算计小账,比谁都厉害!我啊!就听你的,把好的都上上,好让他们惦记着下次还来!今儿是来不及了,明天请杀猪的过来杀猪招待他们,可满意?!”
二丫厚脸皮的笑道:“满意!非常满意!大奶,听我的没错的!我的胳膊肘子总是往里拐的。您就放心吧!绝不会白费了这些鸡鸭鹅!”
大奶笑着拍拍二丫的后背,“我放心的很,你去忙吧。我看你二婶光顾着看来子,其它事估计指望不上她,你去盯着点儿。”
“哎!”二丫答应着,就去了二叔家,帮着招待秦将军家的孙子。
来子看到嫂子过来,忙站起来招呼:“嫂子!”接着又给秦将军家的孙子介绍:“秦百户,这是我嫂子,就是我哥小虎的媳妇。”
原本还有点儿不经心地秦百户,一听说是小虎的媳妇,立马严肃的立正敬礼:“嫂子好!”
二丫看他挺立身子,双臂半抬,双手半握,冲自己一比划。啊!这就是敬礼了?!跟她原本那个世界的军礼相差的好远哦!
她一边比较着不同的军礼,一边回礼道:“哎!秦百户好!这一路让你们受累了!”
打完招呼,她又冲着来子问道:“来子!这又不是打仗,你们怎么还穿着盔甲过来了?幸好天气已经变凉了,要不然你们这一路走过来,还不得被太阳烤熟了?!”
来子原本嬉笑的脸,立马一正,态度严肃,语气郑重的说道:“我们秦将军可说了,这运粮可不亚于迎敌,半点大意不得。今天跟着我们一起来的这些人可都是秦将军特别挑出来的精兵呢,秦将军可是重视的很呢!”(。)
第一百一十六章 又见忙碌()
二丫好笑的看着来子,这完全是拿着鸡毛当令、箭装模作样来着,不过她倒也没有戳破。
其实,现在国泰民安、边境也相对安稳、旱灾造成的饥荒也已经过去,还有谁会冒天下之大不韪而抢劫军粮?
她当然不会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不过,她更关心的是自家的东西能不能销售的出去:“咳咳!秦老将军说的总是对的,我想问一声,那个鸭子秦老将军可说要了?”二丫终于问起鸭子的问题。
这事秦老将军当然不会跟来子说,不过他倒是有交代他的孙子。所以没等来子回答他嫂子,秦百户就接过话头,说道:“这鸭子倒是可以要,就是没有猪、牛、羊肉收拾起来方便,我们伙头军也没有那个时间去宰杀、拔毛这些杂事。一个伙头军要掌管上万人的吃喝呢,时间上可是紧张的不得了。”
二丫点头,大伯、二叔、大爷也是满脸无措的看着二丫,二丫没有管他们,只是低头垂目想事:这事的确是个问题。人家那头军队没有时间杀鸭子,而她这头呢,也想要留着鸭绒以后做鹅绒袄子、大衣什么的。只是问题是,这鸭子要是在这边宰杀在运送到边境,恐怕到那地的最后,就剩下一堆肉蛆和一副副骨架子。如果用盐淹了再送过去,那就不算是新鲜的了,人家未必会要。用冰冻的话,就目前技术来看,没有什么器具能够保证冰块可以在路上二十多天将近一个月都不会化得。
目前她能够想到的最好办法:是活鸭子运到北地本家,从那里招人宰杀、掀鸭绒。然后再把鸭子肉放在特制的调料水里浸泡,盐稍稍放淡一些,等三四天到了边境,不单鸭子不会坏,那浸泡的味道也应当已经入了骨头里。烤出来的味道应当更好!如果用冰冻,她也能有办法保证三四天不化冰。
想到这里,她觉得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就抬头说道:“没事。这个由我来想办法处理,保证到你们那儿,拿起就能用。今晚我就留几个鸭子做处理,明天晚上我就做一道最简单、实用、又好吃的烤鸭子给你们尝尝。要是吃着觉得还能入口。我就教会我家弟弟来子,让他回去后教教伙头军那边。等你们长期需要的时候,我们会尽最大能力给你们足够的供应!”
秦百户听说不需要他们伙头军费事,他也没有再说别的难题。毕竟临走时,他爷爷也算有过叮嘱;只要这个问题能够解决。那鸭子就能要。当然也不能是坏了的!
他回答二丫:“嫂子!如果这鸭子您能处理好,那就没有问题。我们可以接收!还有你们在信里提到的新鲜鱼,我们的确也需要。只是因为在我们边境新鲜的鱼都很贵,平常餐里是没有鱼这一块预算的,所以那个鱼就只能作为一月一次的加餐,一次要的量最多不会超过两万斤。要是您家的鱼太多的话,我爷爷说,可以帮着问问周边其他驻防点会不会要!”
二丫听着意思是自己没有交代的鱼也有了着落,心里高兴啊!嘴角就不由自主的翘起来。小虎越来越有老板范儿了,这事做得真叫漂亮。一个月上万斤。一年就是十二万斤。他们家所有的鱼加起来恐怕也不够吧!那就不需要再去找别人求收购了?!
二丫想着,便客气的跟秦百户说道:“真是让老将军多费心了!不过就目前我们鱼的出产量来说,恐怕只能供应你们这一个驻防点,等以后我们这鱼渐渐多起来,你们消费不了的时候,还的再麻烦秦老将军给我们问问。”
秦百户笑着摇摇头,“没什么麻烦的!其实他们想要都弄不着,能够吃到新鲜的鱼,他们求之不得。估计我们这儿能够吃到新鲜鱼的消息一传开,他们就会主动求上门来。你们明年只怕得多养一些才行。”
旁边陪坐的太爷爷、大爷、大伯、二叔他们听了个个都兴奋的很。咧着嘴呵呵笑着。心里却在打算,明年一定要帮助王家将所有的稻田都改成可以养鱼的套秧田。如今鸭子也好、鱼也好,养的再多也不怕卖不出去了。哎呀!还是小虎夫妻俩会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