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丫被说得心动,能够就近去草原那边的话,就更好了。只是可惜时间上又要推迟到**月份才行,这样的话,那她还得加快速度把这边的事情赶紧处理清楚,早些回去,也能让小虎早些去草原,把牛羊马早些换回来。
二丫谢过里镇,又挽留里镇留下吃晚饭。当天晚上确定使用脚踩转轴,就画图计算尺寸,弄好之后才睡。
第二天木匠来了,就开始忙着折腾,弄完了这事。标好各部件的各个方位的尺寸就放在一边,等着里镇过来时,带去找人打造。
然后就又忙着带小虎和大满出去,拿着地质探测专用的铁钎,到处找煤矿去。
几天的奔波下来,收获可不少。才发现这儿真是矿物宝地。虽然有一些轻微的盐碱地,好在对这里很多的农作物影响都不大。
有的山里有硝石,这硝石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这是好东西:可制玻璃、火药、冰、七彩斑斓的烟花,也可用于医药方面。不过让二丫有些犯难的是,她不懂的提纯,少不得又要到处找人才了。
还有一个山,两米不到的底下是富含铁矿的褐色土,虽然二丫不能辨别这到底含有多少的铁矿量,但她可以确定里面绝对含有铁矿。因为那个淡淡的铁腥味,她是不会弄错的。
这儿还有明矾矿物质,明矾也算的上是好东西了。净化水质、杀菌、炸油条、制造染色剂、防水剂、造纸,虽然二丫还不知道明矾在染色剂、防水剂和造纸中的用法。但是她可以慢慢试验,总有一天会琢磨出来的。
至于煤炭,就更加让二丫惊喜了。这里大多山上都有煤矿,还有的竟然是露天煤矿,一大片一大片的黑煤炭就那么暴露在地表上。这里的乡民都知道那个黑不溜秋的石头是可以烧火的。时不时的有人会用箩筐挑个一担半担的回去当柴禾用。
这些矿物里面除了铁不是自己能够动的之外,其他的自己都可以买下来开采。
二丫原本以为这些年挣了有七八万两银子,已经很多了,可是现在需要用到的时候才发现太少了。要开荒还要再买这些山的话根本不够用,只能先紧着开荒,买山的事就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首先这露天煤炭不能白白浪费了,虽然这里的人还没有重视起来,但是毕竟这是在他们的家门口,不能不顾他们的死活,与他们争得太过。最好的办法就是从他们手里买下他们挖回来的煤炭。也就是说,他们出力挖煤二丫出钱再从他们手里买回来。
不过,无论如何一定要赶在煤炭在被普及家用的之前,买下那几个地下埋着优质煤矿的山头。要不然,就没有自己下手的机会了。
二丫、小虎、大满三个在这边忙工具的修改、忙着跟人家谈收购煤炭的价钱、忙着购买驴子、骡子、黄牛,忙着招收开荒的长工和放牧的长工、忙得晕晕乎乎,不知不觉的就到了端午节。北方的一些传统节日已经被异族统治时给破坏的差不多了。这次又加上旱灾刚过去一年多,很多人家都还没有恢复元气,端午节这回事就更加不在意了。王家因为二丫他们在,倒是正正规规的卖肉、买糯米、买果子。一家族人一起过了一个特别的端午节。
王守仓还不满意,跟他爹抱怨道:“我们家这么多人,过这个节,搞得有点儿也不热闹。那边本家在灾年时。过得这节都比我们搞得像样多了。他们也不怕那边本家怪我们不懂礼么?”
他爹瞪了他一眼,呵斥道:“你别没事找事,我们这边的情况能跟那边本家比么?什么都要量力而行,可懂?!再说了,小虎媳妇不是那种在乎吃吃喝喝的人,你们只要把她交代的事情做好了。比什么都强。”
不说北边的节日过得怎样,刘家岭和合浦镇的人们这几天倒是热闹非凡。
坟堆里村的赵老实家,赵老实的婆娘正在院子用竹子扎成的大扫帚,扫那被鸡拉的到处都是的鸡屎。门外赵元山的女人冲着里面的妇人喊道:
“嫂子!您怎么还在家忙着呢?忙好了就去领东家发的东西吧!有大白桃,又脆又甜特别好吃,还有黄杏也好吃,我家还得了二斤肉来!”
正在院子忙活事的妇人惊讶的问道:“呀!东家娘子真给咱们家买了果子吃啊?”给肉,她倒是不吃惊。因为签条约的时候,就有说过逢年过节一人给半斤肉!不论老小都有,过年的时候就发过一次。只是这水果可吃可不吃,怎么也会给呢?总觉的有点儿浪费、奢侈了!
拎着一篮子大白桃的中年妇人,乐的直笑!“那是!东家娘子说的话还能有落了空?!听来树说东家娘子临走前还特地交代了,不好吃的一定不可以要,再便宜也不能买。好吃的才买,贵一点也行。不过,嫂子你可得记着,吃完了桃子和杏子一定要把桃籽杏籽都留着,到时候来树会来家收的。”
赵老实的婆娘倒也不笨,立马知道为什么东家娘子要买桃子给他们吃了。“这东家娘子是打算用桃籽、杏籽来种果树苗?”
中年妇人摇摇头,回道:“这个我也不知道!只是听来树说,东家本来是打算今年要栽一个小山的果园,因为没有买到那么多的果树苗,到现在那山头都没有栽到一半的果树。照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东家娘子还真是有可能就是为了要桃籽、杏籽种树苗。”
赵老实的婆娘把扫帚倒立着靠墙上,说道:“我去拿个篮子,去领东西去。还有别的果子么?”
中年妇人好笑的反问道:“我们家的五月份除了桃杏还能有啥?”
“还有李子啊!有的李子也很好吃的。”
中年妇人一拍蓝帮子。说:“吆!这倒是,不过没有看到,只看到这桃子和杏子。要不,我们去那两个组看看去?要是有的话。我们换一点回来?!”
“那倒没有必要,我就是想着东家可能会多弄几样果园子。听说我们这东家娘子本事特别大,她能想得出要弄果园子,就一定能挣钱。这果子越多,那东家不就能够挣得越多?!我们的日子不就跟着也好过了。我家男人每回领工钱的时候都要提心吊胆一回。就怕哪一天东家收的没有给的多,到时候再给不起工钱,我们又要过回以前那样的穷日子。”
中年妇人嘿嘿直笑,说道:“您跟大哥说,我们可不用担心这个。听我家男人还有来树他们说!我们这个组今年可是要大丰收的。那网箱里的鱼,都已经长到筷子长了,到年底起鱼的时候,还不得有三四斤重?!那么多的鱼,这得要卖多少钱哦!哎吆,您说吧!这东家娘子也跟我们一样是个女人。心思怎么就这么巧呢!我们种了这么多年的田,年年对着洪涝发愁,怎么就从来没有想过养鱼呢?您说,我们女人想不到,怎么他们男人也想不到?!”
赵老实的婆娘倒是不足为怪,回答她:“那哪能一样呢!我们以前连肚子都喂不饱,还不就盯着种粮食,哪里舍得拿来养鱼?!”
“呵呵!这倒也是!现在连那两个组的人,都眼热我们这个组,隔三差五的过来看我们这组的人喂鱼喂黄鳝。我们组的人这段时间。走路都带着风。您没听大哥跟您念叨过?哈哈哈!”
赵老实的婆娘也跟着笑的畅快,心里暗暗谢天谢地:这就好!感谢老天。东家这是真的能挣到更多的银钱,总算能够心安的领这工钱了。
她顺手拿起挂在廊檐屋檐下钩子上的竹篮子,回身问中年妇人:“大妹子。你还要不要跟我一起过去了?”
中年妇人连忙回道:“不了!您去吧,我得回去,趁着还没做饭,给我娘家分点儿送回去,给他们家的孩子也解解馋。哎!我娘家只跟我家隔一条河,可惜分不到这边来。要不然。我现在哪里还要焦心我娘家的日子不好过啊!”
赵老实婆娘一边把门关上,一边接着中年妇人的话道:“可不是,我那小姑子就嫁在下游过去两个庄子,当初她还得意终于出了咱们村,算是嫁的好。这会儿又回来哭了好几回,埋怨我婆婆不该把她嫁远了!”
中年妇人不肖的撇撇嘴,哼声道:“人心不足!行了!您过去吧,不用太急,我走的时候,还有好多人在排队哪!”
“哎!我不着急,慢慢走!”
赵来树这个组分水果,另外两个组也在分。还有镇上的长工人家、学堂里的孩子和院子里的妇人、院外的护卫们人人都有分到不少的端午节发的东西。
远在北地的二丫几个,除了吃一顿丰盛的午餐,水果是半个都没有看到。不过他们的事情却办得很顺利,并没有因为节日过得可怜而受到影响。里镇不但带来了皇上亲笔御批的开荒合约,还帮着找了专门给军队打造兵器的十几个铁匠铺,为二丫定下了一百套割草机、一百套翻地、耙犁的连体机。因为有里镇和官府的插手,这两百套农具虽然用铁特多,却是既没有被限量、价钱上也没有要的太高。里镇还帮着联系了驴子、骡子、黄牛,买到家的将近有两百头,人手也已经招收到位。就等着第一架割草机和第一架翻地加耙犁的工具做出来,二丫教会他们怎么使用就可以走人了。
因为二丫不停的发现毛病又及时修正,所以到第一架割草机真正出来后,使用时只是出了一点儿很无关紧要的小毛病,很容易就解决了。翻地犁和耙犁一体机倒是一气呵成,没有任何问题。
二丫教会他们使用割草机和耙犁翻地机后,又给大满留下了一万两银票,在六月末七月初正是最热的天气里,带着十几车的黑乎乎的煤炭往回赶。(。)
第二百零三章 处理出产()
二丫到家的时候,她的两个儿子愣愣的认不出自己的娘亲来。这可别怪两小的无情,谁叫二丫不经晒呢!
原本二丫好些年不用下地干活,养的皮肤白了好多,这次在北地又给晒的更加惨不忍睹。二丫的皮肤不经晒、北地的太阳紫外线更强,两下一结合,虽然带着祖爷特地为她编织的超大圈子的草帽都没有起到多大作用,仍旧是晒得跟她拉回来的煤炭稍微白了那么一点儿。
好在小虎也晒得差不多,大家大秃子不说二秃子光,都咧着嘴,闪耀着白生生的满嘴牙乐呵。
太爷爷、大爷大奶、大伯大伯娘、二叔二婶得到消息,都陆续的跑过来,家里一会儿的时间,就坐满了人。
他们刚洗洗脸和手坐下,都还没有机会喝口茶,大奶就着急的问:“那边几个姑娘们怎么没有跟着你们一起回来,莫不是他们父母不同意这亲事?”
二丫摇头回道:“他们有的是有点儿意见,不过不知道那边祖爷跟他们怎么说的,后来都没有再说什么。那几个姑娘是我让她们在家多呆一段时间,等小虎他们从草原回来,送毛线过去的时候,会有空车带她们。这次的马车我想尽可能多的带些煤炭回来,冬天好用。”
太爷爷关心的是开荒的大事,“那你们开荒的事做的怎么样了?”
二丫还没来得及回答,小虎就张相公献宝似得,嘚嘚开了:“太爷爷放心!有我媳妇在,有什么事能够难得到她的。我媳妇可厉害了,竟然能够想出一个跟车子一样的割草机来,毛驴在前面拉着走,后面的人站在上面,不停的踏着摇把,那草就自己断掉了,可快着呢!一会儿就能割掉一尺宽好几丈长的荒草。好几亩的荒草。一个时辰就被割完了。
还有哦! 我媳妇还想出了四个犁齿的犁子,两头牛拉着。一趟就顶的上咱们家这犁的四趟,快吧?!那边的知府说要把我媳妇这个功劳要报到皇上那儿去,还说为了不让我们吃亏。等我们家的地开垦的差不多的时候再推广。
我们走的时候,开荒的事已经起了个好头,大满哥只要按部就班照着做就好!”
太爷爷摇摇头,一边在心里对这个重孙媳妇又多了一层看重,一边对知府忽悠自家重孙和重孙媳妇感到不满。他说道:“重孙媳妇做的这两样好农具。恐怕等不到知府动手推广就已经传开了。你们也不想想,那些视农具如命的农家汉子,看到你们那么好的农具,又怎么可能不去跟着制造使用?!哪里还犯得着他卖力推广?这知府还真会卖人情。”
二丫倒是无所谓,她虽然有赚钱的**,但是她赚钱的最大目的是保护自己家人。同时,也希望自己能有带动整个国家生产发展的能力。钱再多它还是钱,在社会落后的情况下,对于提高生活质量没有什么多大意义。而生产力的发展,将是整个社会在前进。人的生活质量也会因着社会的进步而得到真正的提高。即便是穷人,也能因为大环境的提高而在生活上得到提高。
太爷爷看二丫满不在乎的样子,就忍不住问道:“刘丫头啊!你怎么一点都不打紧呢?”
二丫微笑着回答太爷爷:“太爷爷!我倒觉得这是好事。那些乡民能够从我们手里得到这先进的农具技术,那他们就要记我们王家的情,那边王家在那地方多多少少能够得点儿名声。要是从官府那得着这技术,那他们记着的就是官府的情,我们王家可是半点便宜都得不着。再说了,我们这一趟的收获,可是远远超出我所预料的,能够得着以地里的出产相抵地价银子。这是我做梦都没有想到的好事。相比较而言,这农具的事,真的不算什么!”
大爷自从当了里镇之后,那思想境界随着办事越来越多而节节上升。这会儿听了侄孙媳妇这一番话。不等他爹说话就大力赞赏:“爹!儿子觉得侄孙媳妇这想法好!能够考虑到那边王家的利益很好。。。。。”
太爷爷没等他大儿子把话说完,就瞪着眼,怒道:“我且能不知道,只是怕他们被糊弄了,既然这重孙媳妇觉得那样更好,那我还在意个什么劲!”
自家老爹的话让他有点儿强词夺理的感觉。不过,老子为上!作为儿子的他只能拿手指背蹭蹭鼻子,微笑着看着老爹不再说话。
这时,乳娘将井里冰着的西瓜拿上来,切了块,放在托盘里送了过来,二丫赶紧招呼大家吃西瓜。
靠在娘亲身上腻歪的小文越,第一个伸手抓起一块,蹲着身子啃起来。二丫给太爷爷、大爷、大奶一人拿了一块,又看到大伯大伯娘、二叔二婶他们都已经自己动手拿了,就拿起一块自己吃起来。
“这西瓜是买的还是我们自家那官田种的?”二丫问道。
大奶回答:“是我们家那官田种的!我家老大每天回来都会带几个,家家轮流着分!”
二丫听了大奶的话,点头说道:“这瓜真好吃,够甜水分又足,比我们在路上买的那瓜好吃多了。明年让他们最低也得种三十亩地的西瓜!这一斤二十文钱,一亩地怎么着也能收个三千斤西瓜,今年可是亏大了!”
这瓜,沙瓤子、够甜、水分还足、皮又薄,很难选到的优质西瓜。二丫越想就越后悔,今年主要是因为他们都是第一年种西瓜,怕没有经验,种不好,商量到最后,决定先种五亩地试试。要知道他们第一年就能弄到这么好的优良瓜种,而且还把西瓜养的这么好,她就应该把胆子放大一些。今年单单这西瓜一项,可就损失了一千多两银子,她这粗略的一算,心里就火烧火燎的疼。
小虎吞咽下冰冰凉凉的西瓜汁,也跟着点头道:“我看行!这可比我们在路上买的那瓜好吃多了,就那还要二十文一斤呢!我们这样的二十文绝对好卖!”
大奶一边吃着一边跟二丫说道:“听我家老大说,朱管事好像种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