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天,在汪华家过得还是挺愉快的,汪华亲自下厨做了五菜一汤,还开了我拿的一瓶价值不菲的红酒,我们两家四口人搞了个热热闹闹的聚餐,边吃边聊,好不开心。
回家的路上,我问彤彤对汪叔叔感觉如何,彤彤眨着大眼睛,轻声回复我道:“妈妈喜欢我就喜欢!”
我无奈地笑了一下,轻轻拍了拍女儿的小脑袋瓜,心想这个小东西可真是会说话。
我知道彤彤心里对汪华的感觉不错,毕竟汪华那种成熟体贴的中年人风范,确实能给一个未成年的孩子父亲一般的温暖感觉,所以,我心里也暗暗庆幸,看来这次听海潮的话并没有错,我应该是遇到了一个适合自己,也能被女儿接受的好男人。
***
我和汪华的相处过程属于不温不火的,他平时工作比较繁忙,所以我们一般一周只能见一到两面,平时就是通过电话和网络联系。
我比较喜欢这样的相处节奏,因为之前经历了太多的感情挫折,我对那种突如其来的激情比较畏惧,倒是很喜欢这种细水长流慢慢水到渠成的感情发展过程。
那个周末汪华因为工作关系,出差去了附近的一个城市,女儿彤彤过来陪我,晚上,我和彤彤坐在我那个小公寓客厅的长沙发上,彤彤和我说起了她爸爸工作方面的一些事情。
“妈妈,我爸爸公司最近好象遇到一些麻烦,一个竞争对手好象神不知鬼不觉地得到了他的商业机密,然后抢了他的不少生意,令他损失很大,我听他打电话说,要和梁叔叔借钱呢。”
看着彤彤那副忧心忡忡的认真样子,我心里感觉有些不解,印象里,邓文良在处理公司事务上一直是稳妥操作游刃有余的,现在居然沦落到要向好友借钱周转的地步,看样子他这回遇到的麻烦不小。
我思忖着,然后徐徐问女儿道:“哦,那你还听说什么了?”
彤彤瞪着大眼睛认真地对我说道:“还有啊,就是我爸爸前几天和杨可馨吵了一架,我爸爸公司不是遇到些麻烦吗?他想把送给杨可馨家住的那套房子卖了,然后拿这些钱去救公司的急,听我爸说那意思,那房子的房产证上现在写着杨可馨一人的名字,可以卖。结果呢,杨可馨不同意卖,她还说什么,反正那栋房子里住的人刚刚死去,这样的凶宅,现在卖也卖不上好价钱,听她这样说,我爸爸就很生气,对她说道:你都没试,怎么知道卖不出去?那栋房子的地理位置极佳,现在市值三四百万元呢。”
我静静地听着女儿的诉说,后来问道:“那那栋房子现在卖了吗?”
彤彤撅着小嘴冲我摇了摇头,颇为不服气地说道:“没有吧,杨可馨不同意,我爸爸后来也说服不了她,然后我就不知道后来怎么样了,反正一直到现在,我也没听到我爸再提卖那房子的事儿,那房子应该没有被卖掉。”
说着,彤彤还愤愤不平地对我说道:“哼,我爸爸就是太宠着那个姓杨的了,她说什么是什么,哼!”
我暗暗地思索着,没有说话。
***
蔚海潮在一家大型超市购物时,无意间抓到一张大奖,奖品是去临海市七日游,其中包括往返的动车车票钱,还有这七天在临海市一家四星级酒店的住宿费用,旅行社由超市来安排,如果中奖者不接受这趟旅游,也可以折换成几千元现金。
那一阵子适逢海潮情绪低落,因为她和她那位英俊潇洒的上司恋人的恋情遭到了对方家庭的强烈反对,海潮当时有点进退维谷,她当时也考虑到了一些现实的问题,她年龄比我还要大几个月,而对方家庭是个卓有成就的商人家庭,非常注重传宗接代,他们对海潮的诟病,主要是怕她这个年龄段生孩子会有一定危险,就算能生,也保证不了孩子的质量。
关于这一点,海潮也心存顾虑,同时,她前夫徐明辉还一个劲找她谈复婚的问题,那一阵子海潮可以说是焦头烂额,虽然她那位上司恋人当时对她还是情深意重的,但他们如果在一起面临的阻力太大了。
为了调整一下烦乱的心情吧,海潮决定接受这次旅行,同时,她劝我也跟她一起去,说大不了为我增加一张车票就可以了,因为酒店的房间是标准间,完全可以住得下两个人,同时这七天还可以陪她到海边散散心,帮她分析一下以后的选择。
海潮当时对我这样说:“你看你已经有好几年没出去旅游了吧?就趁这次机会出去轻松一下嘛,算是陪我,也算是给你自己放个假,餐厅嘛,就让心诺有时间去监督一下好了,再说你不是还有个培养多日的小耳目小梅在那里看着吗?”
看我微笑不语,她又动员我道:“放心,这趟出去游玩的所有费用都算我的,算你陪我去散心,行不?”
听她这样说,我轻轻打了她一下,笑着说道:“说什么呢?我去享受,哪有由你出钱的道理呢?”
海潮宽厚地笑着,应道:“你这不是陪我嘛,这个钱理应由我来出。”
看着海潮笑容下隐藏着心事重重的那副模样,其实我也很替她担心,以前一向侃快利落的她可从来没有象现在这么忧郁沉默过,再联想到之前她曾经那样不遗余力地帮助我,现在她是遇到烦恼了,做为好友的我,自然应该义无反顾地出手相助,更何况这种相助,变相地也是让我自己出去玩了一趟散散心,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我痛快地答应道:“去就去嘛,正好我也出去散散心,去看看海,钱嘛,不用你出,妹妹我虽然出不起大钱,但几千元钱还是出得起的。”
听我这样说,蔚海潮也就笑着不再说什么。
我们出去游玩这一周,前后正好占了一个礼拜天,和一个礼拜六,我事先将彤彤安排好,让她这两天去她父亲那里,因为知道我好久没有出去游玩了,加之这次是陪她蔚阿姨一起出去,所以懂事的彤彤也很赞成们这趟旅游,还嘱托我一定要好好游玩,不要太惦记她,说她如果在她爸那呆得不爽,就去然然家住。
我笑着亲了一口女儿光洁的小额头,对她轻声说:“告诉然然,妈妈回来会给你们带好玩的礼物的,还会有海边新捡到的好看的贝壳呢。”
彤彤拍着小手雀跃道:“好啊好啊!那敢情好啊!”
看着女儿那开心不已的样子,我心里也感觉十分愉悦。
礼拜天那天一早,我就起床开始收拾旅行用的行李,彤彤在旁边帮我的忙,还时不时地提醒我不要忘记带这个,不要忘记带那个,终于,我提着盛着女儿满满祝福的行李箱,准备出发了。
彤彤送我到楼下,此时海潮打的车已经到了我们小区门外,她正坐在车里等我,彤彤跑上前和她蔚阿姨打了个招呼,然后帮我把行李箱放在车的后备箱,我就上了车。
坐在车里,我和站在车窗外的女儿徐徐挥手告别,车子往前驶去,此刻我的心情愉悦中还掺杂着一点忐忑,我也不知道这丝忐忑来自哪里,按理说这趟旅游应该是无比轻松快乐的,怎么会有莫名的不安心理呢?
第128章 一路寻踪()
从本市到临海市要坐两个多小时的动车,坐车的过程是很无聊的,尤其动车还没有对座,所以大家聚在一起聊天、打牌都不是很方便,一路上全车厢都是很安静的。
海潮拿出一个大个头的MP4,在看小电影,我则打开手机的音乐,戴上耳机听音乐,可能是因为无聊吧,我翻出了随身携带的包中的小记事本,想看看上面有没有什么最近落下的事情。
也就是在翻看这个小记事本的过程中,我偶然翻到了那天从那份匿名邮件里抄写下来的两个地址。
看着那个位于临海市一个有名的老街区的地址,我若有所思,我心里想,如果这次旅行过程中能抽出空来,我可以去探访一下这个地址上的主人,看看这后面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这趟旅行还是很愉快的,和好友海潮结伴而行,我没有任何心理压力,很放松。
临海市靠近海边,是个著名的旅游城市,这趟来主要是为了散心,所以旅行路线比较随意,并没有那么强的计划性,加之临海市离我们住的那个城市并不太遥远,一些著名的景区我们以前陪同家人都来玩过,所以这次来对那些热门的景点我们都敬而远之。
第一天,我们去了一趟海边,看了看海,照了一些照片,我实现了对女儿的承诺,在海边给她和她的好朋友然然捡了一些形状各异的美丽贝壳,还买了一些用海产品装饰的小饰物;后面两天,我和海潮在几条著名的商业街转了转,给两个孩子买了几件衣服和小玩意。
到了第四天的时候,蔚海潮突然接到她朋友打来的电话,她这个朋友是她大学住一个宿舍的好友,毕业后去了海外留学,这些年一直漂泊在外,因为工作关系也经常回国,但和海潮见面的机会屈指可数。
现在,她这个朋友就在距离临海市不远的一个城市出差,她听说海潮在这边散心游玩,就想过来和她见上一面,叙叙旧。
海潮说让我和她一起去见这个朋友,可是我想人家两个多年没见的好朋友再次见面,一定有数不清的心理话要互相吐露,我一个外人在场不尴不尬地实在是没什么必要,所以我就对海潮说:“你去和你同学见面吧,正好我要去临海市一个小区拜访一个朋友的恩师,咱们晚上再汇合。”
听我这样说,海潮想了想,答应道:“这样也好,”然后还叮嘱我道,“有什么事给我打电话。”
我笑着应着,就这样,我和海潮在上午分手,她去机场接她那位多年不见的同学,我则按照记事本上的那个地址,一路打听着来到了杜芳华老人曾经居住过的那个住址。
这是一个古老的小区,一座带着独栋小别墅的院落,这栋别墅应该是解放以前兴建的,但后来修缮过,所以在古旧的砖石混凝土之外还留有一些现代粉刷的痕迹,院墙和大门都很旧了,尤其是黑色的大铁门已经脱落掉漆,小院周围笼罩着一些繁茂的植物,只是在秋冬寒冷季节,都已经褪去了新绿,显出几分萧条。
我站在小院门外环顾良久,最后按响了门铃。
来开门的是一个中年妇女,她看着我有些犹疑地问道:“请问你找谁?”
我拿着地址对照着门牌号,然后轻声问她道:“请问这里是杜芳华老人的原住址吧?”
听我这样问,那个中年妇女愣住了,她疑虑地问我:“杜芳华是谁?”
我心里一惊,我想就算是杜芳华老人已经去世,但她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也应该是她的后人或者和她有关的亲属,怎么会不知道她是何许人也呢?
我迟疑着,然后编造了一个谎言,微笑着对那位中年妇女说道:“哦,我是她曾教过的一个学生的亲友,代替他来看望杜老师的后人,以感谢她当年的教授之恩。”
听我这样说,这个中年妇女更加疑虑,她上下打量着我,沉思片刻,然后恍然大悟般,对我说道:“哦,你说的是原来住在这里那个老太太吧?这个我不太清楚,因为这个房子是我表姐她们家的,我只知道很多年前她们租住给一个老太太过,但那家人早就搬走了,具体的事情我也不太清楚,你还是去别处打听一下吧。”
中年女人说完,就做出一副要关门谢客的模样,一看此番情景,我心想这次不能白来啊,于是就挡在门口,强装笑脸地对她说道:“那请问,您表姐在家吗?我可不可以打听一下和这位杜芳华老人有关的一些情况?因为这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当年我亲友深受她的恩惠,现在想表示感谢,希望能见到她的后人。”
那个妇女看我纠缠不休,眉头开始皱了起来,看此情景,我想了想,赶紧从包里拿出钱夹,抽出两张人民币递到这个女人手中。
从穿着打扮,我估计这个中年妇女是这家的佣人或者帮工,所以如果想让她递话给主人,适当地意思一下是必须的。
这一招果然奏效,只见那个中年大姐马上转怒为笑,微笑着对我说道:“那你跟我进来吧,我表姐身体不好,她就在客厅里,具体情况你问问她吧。”
我微笑着点头,跟着这个中年妇女走了进去,进入客厅,我看到有个头发半白的老妇人坐在窗前的轮椅上,只见中年妇女到她跟前耳语了几句,然后就回过头来冲我招手,我徐徐走到那个老妇人跟前。
那个妇人看起来气质还是蛮优雅的,她和蔼地冲我笑了笑,然后询问我道:“你是想打听杜芳华老人身后的一些情况,是吧?”
我微笑着冲她点了点头,然后喃喃答道:“是啊,我一位亲友感念她当年的教诲之恩,特意托我来打听一下她身后的一些情况。”
听我这样说,老太太徐徐点头,然后对我说道:“杜芳华老人早在十年前就已经过世了。”
我轻轻点头,轻声回道:“这个我在报纸上已经获知了,我只想知道一些她在此处的具体情况,”然后我环顾着这个房子,轻声询问道,“这个房子是她原来租住的?”
那位老太太冲我缓缓点头,答道:“是的,杜芳华老人回国后,曾经长期租住我们这栋房子,好象开设了一个什么学校,后来她突然生病了,这个学校也就开不下去了,然后我们就将这个房子收了回来。”
我徐徐点头,又追问道:“那您知道不知道她生病后由谁来照顾呢?具体情况您能跟我说一下吗?”
老太太摘下老花镜,上下打量着我,可能不太敢确认我的身份,于是我又把刚才编造的什么亲友多年前深受杜老师的恩惠,现在想对她后人表示感谢的胡话重复了一遍。
可能看我长得文文弱弱干干净净的,不象是什么目的不纯的歹人,那位老太太也就放心地对我缓缓说道:“杜老太当年突然脑中风,人事不知,她膝下并没有儿女,所以当时无人照顾,可是因为她的身份又比较特殊,是一位归国华侨,所以政府特意到乡下寻了她一位同父异母的兄长的女儿,让她来照顾重病中的杜老太,作为回报,杜老太当时可能有一栋属于她名下的小住宅,她身后,这栋住宅就归那位在她风烛残年时照顾她的侄女所有了。”
我缓缓点头,又赶紧追问道:“那您对杜芳华老人当年兴办的这所学校了解多少呢?”
老太太摇了摇头,缓缓回复我道:“这栋房子是我们祖上留下来的,文革中曾被查抄,文革后又返还了我们家,当年杜芳华回国后不久就从我们手中租了这套房子,我们只知道她好象开办了一所学校,但具体情况我们就不太清楚了。后来她病重了,她雇佣的那些人都走了,这套房子就由我们收了回来。”
我有些失望,还是不死心般问道:“那么在哪里能得到杜芳华老人当年建的这个学校的一些具体情况呢?”
老太太想了想,回复我道:“如果你找到晚年照顾她的那位侄女,可能会得到更多信息,因为杜老太去世后,所有她的个人物品都留给了她那个侄女。”
我向这位好心的老太太祈求道:“那您能不能把杜芳华老人侄女的现住址提供给我呢?”
老太太看着我,若有所思地说道:“当年杜芳华租我们这套房子之前,倒是登记了她的一些住址信息,”然后她指挥那个中年女人,从柜橱顶端的一个格子里拿出一本沉旧的大账本,用干瘦而颤抖的手指翻开,最后翻到一页,指给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