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孝子,也的确做到了孝顺。对于宋玉轲这个儿子,皇帝多数时候都是满意的,只有偶尔会心里头起疑心,对宋玉轲心生防备。担心宋玉轲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演戏,而非真心。
对此,宋玉轲很想同皇帝说,就算是演戏,只要能演一辈子,演到皇帝咽气的时候,那也就变成了真心。只可惜皇帝看不透这一点,宋玉轲只能继续打起精神小心伺候着。
对于宋玉轲的那点心思,苏云希同苏成珣都是门清。不过苏云希从不点醒这一点,只会偶尔出出主意。至于苏成珣,直接装傻,还很自觉的远离了王府,以表示避嫌。不过一旦朝中有什么风吹草动,或者皇帝有什么动作,苏成珣总会派人第一时间告诉宋玉轲,让宋玉轲早点做好准备。
对此,翁婿两人早有了默契。如今其实要做的就是耐心的等待。皇帝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相信宋玉轲的机会很快就会来到,应该就在不远的前方。
天热,皇帝耐不住热,要去行宫避暑。点名宋玉轲随行。孩子们还小,身边离不开大人,所以苏云希就没跟着去。
宋玉轲这一走,就是半个月。三天两头的,夫妻二人就要通一次消息。宋玉轲说的最多的就是平安无事。可是这一份平安无事在半个月后出了事情,先是石皇后病倒,接着皇帝说要下场狩猎,竟然负伤。此事极为严重,皇上受伤非同小可,几乎等同是有人谋反。
宋玉轲被困在行宫,消息传不出来,苏成珣也在随行的名单里。一时间两个最为关键的人都被困在行宫,苏云希完全得不到及时的消息。只能焦急五奈的等待。
苏云希有好多次都想冲到行宫去,可是她也知道,这一去,就会落下罪名,甚至连累到宋玉轲和苏成珣,所以她绝对不能任性。就算是出了天大的事情,她一定要冷静,绝对的冷静,不能给那两个人增添任何麻烦。
这一日,苏云希翻来复起的睡不着。外面有动静,惊动了守夜的婆子。苏云希干脆起来,询问出了什么事情。
婆子们说不清楚,可是后来等人都退下后,彩霞却偷偷交来一张纸条。苏云希心知肚明,打开字条一看,只有平安二字,既不是周乾的笔迹也不是苏成珣的笔迹。苏云希面无表情的将纸条烧掉,然后对彩霞吩咐,此事保密,不能对任何人说。
彩霞点头应下,保证不会说出去。
苏云希更睡不着了。字条是谁送来的,能够躲开重重护卫,将字条送到彩霞的手上,显然对王府的格局很熟悉,对她身边的人也很了解。难道是他吗?苏云希突然想起消失了好几年的周轩。难道是周轩回来了吗?
第471章 平安归来()
最快更新嫡女权色最新章节!
苏云希焦急的等待着行宫那边的消息。从那张平安的字条后,又先后送来两三张,每一次都没见到送信人,每一次都是通过彩霞的手将纸条转交。第二次的内容,是皇帝伤势恶化,第三次是的内容是戒严,情况严峻。可是自从第三次过后,整整十天苏云希都没有再得到任何相关的消息。
京城人心浮动,很多人已经安奈不住了。偏偏大臣们都被困在行宫,只有零星的一点消息传出来。
京城人心惶惶,就好似第二天就会变天一样。苏云希也有这种感觉。这是一种对危机的预感。偏偏无路可逃,只能在王府里继续等消息。至于京城的百姓,不少人家都已经拖儿带女的,打算去乡下躲一躲,等局势稳定下来后再回来也不迟。反正房子就在那里,大不了房子被烧了。只要房子还在,一切都会再有的。
也有下人劝苏云希,要不要带着孩子们到庄子躲一躲。苏云希当即否定了。她是卫王妃,不是平民百姓。她的身份不允许她在这个时候做出过激的行为来,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不过苏云希不打算这么做,不代表别的人也不打算这么做。
已经有王公大臣的家属,还有勋贵世家,都在打包东西,准确出京城躲避一阵子。不管行宫如今出了什么事情,既然消息被封锁得密不透风,很显然是出了大事,说不定某一天京城就要发生兵灾,血流成河。那时候就是想逃出去都没地方逃。
别人着急,苏云希却还稳得住。就算稳不住也要稳着。苏家那边却稳不住了,派人来问苏云希的意见,苏云希沉默片刻,对来人说道,“实在害怕的话,就出城去吧。住在庄子上,记得关门闭户,不要轻易开门放陌生人进去。还有,多带点护卫。接下来一段时间,京城周边怕是不太平的很。”
得了苏云希这番话,苏家就动了起来,收拾行礼准备出城。苏木源却不肯走,来到王府,说要陪着苏云希一起。苏云希看着已经是半大小子的苏木源,心里头很欣慰。对苏木源说道,“好,你陪着姐姐身边,姐姐就不害怕了。这次若是平安度过,等到明年,我亲自说服父亲,让父亲同意你下场考试。你这个年纪,也该奋斗功名了。”
苏木源笑了起来,“谢谢姐姐,我早两年就准备好了。”
真是臭屁。
至于苏云蓉苏云洁等等,都是打算跟着大部分人一样,出京城去。至于苏云宛,则是选择同苏云希一样,留在京城。京城若是真的乱起来的话,郊外肯定还比不上城里安全。留在城里,好歹还有城墙城门还有武城兵马司。去了郊外,除了庄子外,连一个安全躲避的地方都没有。又能安全到哪里去。百十来个士兵就能让一庄子老小丢掉性命。
既然苏云宛也选择留下来,苏云希就给苏云宛去信,让苏云宛夫妻二人暂时住到王府来。好歹王府的护卫能力还是一流的。即便遇到了天大的麻烦,还有逃出去的可能。苏云宛欣然接受,同夫君还有孩子一起住了过来。
大晚上,城外火光冲天。住在城里的人全都见到了。很快,消息从城门口传来,三大营其中的西大营反了。一部分朝行宫杀去,一部分朝京城杀来。顿时整个京城都乱了起来。城内的守军在主官的安排下,开始出动,一方面弹压城内的乱民和趁火打劫的不法分子。大部分则是去了城墙守卫。武城兵马司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维持京城治安。一部分则是保护皇城。哪里都能乱,皇城不能乱,王公大臣们的府邸不能乱。
事情发展到这个阶段,苏云希反而冷静了下来。安排足够的人手巡视王府,保证王府的安全。并且许下承诺,只要王府众人平安,将来定有重谢。不管是不是重谢,苏云希将护卫们的家眷接到王府来住,就让这些护卫们下定决心,就算拼了命也要保证王府的安全。不然死的人肯定不止王府里的人,还有自己的家眷。
京城城墙高大巍峨雄壮,绝非豆腐渣工程。所以叛军想要攻破城墙,攻入京城,可谓是做梦。叛军佯攻了两日没结果,就干脆的撤兵了。苏云希一听说这个消息,顿时担心起那些搬到郊外庄子上居住的人。这一次,怕是很多人都要损失惨重。至于苏家的情况,苏云希叹息一声,如今她也是有心无力。只盼望他们如当初安排的那样去做,而不是自作主张。
京城暂时解除了危险,但是大家并没有放松。正如苏云希预料的那样,那些住在京城郊外的人都倒了大霉。貌似一些叛军也知道这次的反叛没有胜利的希望,所以全将心思打在了打劫富户上面。也因此,无数的庄子富户都遭了秧。但是这同京城的局势比较起来,根本就是不值一提。
行宫一直在打仗,消息传不到京城来,宫里面也不安宁,有人趁机闹事。
有人来敲王府的门,让苏云希出人进宫去。苏云希没同意。这种私下里的行动,苏云希是坚决不会参与。至于宫里那个是非窝,苏云希更是要离得远远的,又怎么会主动凑上去。至于还在宫里的德妃娘娘,这会苏云希是自身难保,自然是顾不过来。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城外的炮声渐渐少了,杀戮声也渐渐少了。终于有一天,行宫有人带着皇帝的旨意回到了京城,顿时全京城的人心都安定了下来。因为皇帝还活着,还活的好好的。至于叛军,已经被打败了,为首的人也被抓了起来下了大狱。至于这次反叛的主谋,并非是皇帝的某个儿子,而是皇帝的兄弟,同胞亲兄弟。
紧张了许久的人们,终于可以放松自己的神经,等待着家人的回来。
皇帝启程回宫,宋玉轲和苏成珣都随行在册,二人一直在行宫,所以一直很安全,并没有受到任何伤害。至于苏家,只能说损失惨重。苏老太太因惊吓过度,病倒了。孩子们也有几个吓住了。苏云蓉的大丫头受了惊吓,一直没好。苏云洁也受了惊吓,更要紧的是在这次事件中,貌似郭绍做了没良心的事情,让苏云洁大受打击。
不过庆幸的是,虽然大家都蒙受了损失,不过并没有出现人命,大家都活的好好的,都平安的回到了京城。
苏云希在大门口迎接宋玉轲的回归。见到宋玉轲那一刻,苏云希差一点哭了出来。宋玉轲疾步上前,抱住苏云希。“别哭了,本王这不是平安回来了吗?”
“王爷再不会来,这一大家子人都要散了。”苏云希哭着说道。
“胡说。”宋玉轲帮苏云希擦去眼泪,“只要本王在,这个家就散不了。”
第472章 形势()
《嫡女权色》来源:
最快更新嫡女权色最新章节!
这一次,皇帝对京城的权贵之家来了一次大清洗。同时皇帝的身体也因为这次受伤,大不如前。皇帝身体一不好,宋玉轲就要进宫伺候。也因为这个原因,宋玉轲时常都不能回家。苏云希对此表示理解。如今正是关键的时候,可不能因为一点儿女情长坏了正事。
宫里面,宋玉轲伺候在皇帝身边。皇帝就问起宋玉轲关于王府的事情。就说宋玉轲这么多年,身边只有苏云希一个人,到目前为止也只有两个儿子,是不是太少了。皇帝的意思,要不给宋玉轲赐两个女人,开枝散叶,多生点儿子。
宋玉轲笑笑,表示身边有苏云希和两个儿子就足够了。而且苏云希身体好,将来还能生。过个两年再生两个孩子,不愁没儿子。
皇帝见宋玉轲这个样子,有些失望,就表示独宠不好,容易生出各种事情来。
宋玉轲就表示,他心里头有谱。而且苏云希也绝对不是那种恃宠而骄的人,苏云希反而很冷静,很节制,从不乱来。并且表示,苏家那边有苏成珣,下面有苏木源,这些人都不是糊涂的,苏家人也不会是负担。
皇帝不满的问,“你是打定主意,同朕唱反调吗?”
宋玉轲就笑了起来,“父皇误会了,换做别的事情,儿子绝对听父皇的。只是在这件事情上,儿子有些不同的想法。儿子自小就见多了女人之间你争我夺。年轻的时候为了争宠,年龄大了后就为了儿子女儿。因此闹出无数的事情,下毒攻讦,无所不有。儿子时常就想,若是没那么多女人,若是没那些庶子庶女,是不是家里就会一团和气,就没有那些争宠毒害的事情。如今儿子身边有云希一人,看似人很少,可是她人却很好。如今已经为儿子生下两个儿子,相信将来我们还会有第三个第四个孩子。如今王府真正如儿子想的那样一团和气,没有争宠,没有毒害,没有攻讦诋毁,这样的生活,正是儿子想要的。”
“大丈夫在世,岂能被一个女人绊住了脚步。”皇帝不满的说道。
宋玉轲笑道,“父皇误会了,云希从来没有绊住儿子的脚步,反而她还给了儿子许多的支持和鼓励。有了她的鼓励和支持,儿子才能一步步的走到今天。”
皇帝冷冷的盯着宋玉轲,“你是打定了主意吗?”
宋玉轲犹豫了一下,“是,儿子已经打定了主意。”
皇帝疲惫的挥挥手,“退下吧,朕想一个人静一静。”
“儿子遵旨。”
宋玉轲退出了暖阁,心里头有些忐忑。今日皇帝突然说起这个话题,宋玉轲是很意外的。不过也算是在情理之中。宋玉轲不知道自己的这一番回答会有什么后果,不过他之前说的那些也都是他的真心话,目前的生活他的确很满意,并不想王府内院有所改变。
皇帝却很疲惫,对于宋玉轲的那点心思,皇帝自然是理解的。所有人都是从年轻时候走过来的,少年心思不就是那么回事。不过没想到宋玉轲能够这么长情,这么多年了,还一心一意的对待苏云希。至于苏云希,皇帝冷眼旁观了这么多年,只觉着这是个聪明能干的女人,同平常的女人有诸多的不同。手段也有,心机也有,也不缺乏该有的谦逊和沉稳,可以说是个极为能干的女人。
皇帝想了许多,好找来身边的太监问话,可是貌似到最后皇帝都没能下定决心。
这些日子来,天天上早朝的人,都能明显感觉到皇帝身体的衰弱。大臣们都着急了起来,如今太子还没有立,万一皇帝有个好歹,岂不是要动摇国本。所以又有人开始上本请立太子。这一次皇帝的反应很平静,没有斥责,没有廷杖,只是很平静的将所有请立太子的奏折都留中不发。只是如此一来,大家就摸不着头脑,弄不清皇帝的心思,一时间大家都慌得很。
皇帝这是在等,也是在看。他就是想看看朝臣们的反应和皇子们的反应,他想通过此举看清楚人心。
诸多皇子里,宋玉轲是入了皇帝的眼,只是皇帝还没有下定最后决心罢了。在皇帝看来,宋玉轲是有着明显的缺陷。光是身边只有苏云希一个女人,就是绝大的不妥当。可是貌似女人对朝臣的影响力也是有限的。看看自己的后宫,那些女人都是安分守己的呆在后宫,能够对朝堂产生影响的人,很少,也很有限。
皇帝在犹豫中,朝中请立太子的声音却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朝臣们心中最重要也是最紧要的事情。事情发展到这个程度,也逼迫皇帝不得不做出一个表态。皇帝的表态很明确,太子肯定是要立的,但是不是现在,而是将来的某个时候。具体是什么时候,皇帝却没有说。
朝臣们的血都沸腾了。皇帝都明确表明要立太子了,那究竟谁才是太子,谁才有资格成为太子,这就成为朝臣们关心的关键问题。每个皇帝都被拉出来溜了一圈,貌似每个人都有一点点机会。当然最受瞩目的自然是宋玉轲。这些年来宋玉轲的表现,朝臣都看在眼里。但是有一个问题,宋玉轲同所有朝臣都保持距离,同谁都不熟,从不结党。这让朝臣们心生犹豫,宋玉轲莫非是要做一个孤家寡人。这可不是一个好的现象。朝臣们,尤其是文臣们自然是希望有一个能够亲近文臣的皇子坐上帝位。如此文臣们的春天才能来临。所以宋玉轲所能得到的支持,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多。
对此宋玉轲很淡定,仿佛一点都在意。私下里,宋玉轲也是发了一回脾气。不过想到立太子的关键还是在皇帝手上,所以宋玉轲又淡然了。只要他好好表现,做足了孝子的表现,让皇帝满意,这个太子的位置,应该是十拿九稳的。
别的皇子们都蠢蠢欲动,唯独宋玉轲淡定的很。这自然入了皇帝的眼。有一次皇帝就私下里问宋玉轲,对于朝臣们立太子的言论,他是怎么想的。
宋玉轲当即就表示,立太子,乃是国之根本,必须慎重。这方面的事情,他不能参与进来,也没资格发表看法。至于朝臣们的态度,那是他们的态度,宋玉轲明确表示不在意。总归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