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为西武的皇子,却希望萧天耀早日攻破西武,可见西武皇帝伤纪丰羽,伤得有多深。
“你有什么愿望?”萧天耀展开一看,就知纪丰羽没有骗他。
他查过纪丰羽的事,知道纪丰羽在西武的处境与地位,要不是这样,他也不会选择纪丰羽作为棋子。
“屠、尽、西、武、皇、室。”六个字,纪丰羽一个字一个字说出来,说得异常缓慢,好似每一个字有千斤重……
1009结局二()
屠尽西武皇室?
这是萧天耀没有想过的事,他要的是天下一统,不是把人都杀光,杀光西武皇室,对他统一西武没有好处,但是……
看在纪丰羽立下大功的份上,萧天耀还是应下了:“好,本王允你。”
纪丰羽为他立下了这么大的一个功劳,只有这么一个要求,就算是再不好办,他也要办到。
他萧天耀要连这点信用都没有,如何对得起跟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
又如何对得起,纪丰羽拼死偷来的军事布防图。
“多谢王爷,草民就此告退,以后……世间再无纪丰羽,只有洛书宇。”纪丰羽以单手行礼,转身走了出去,背影孤寂而落寞,看的人心酸不已。
萧天耀没有拦,自然也没有让人送他,他知道纪丰羽有自己的选择,也有自己的路要走,他阻止不了,也阻拦不了。
有了纪丰羽提供的军防图,萧天耀如虎添翼,当即调集大量的兵马,制定了新的进攻方案,对西武发起了猛烈而快速的进攻。
是的,猛烈而快速!
西武的将领不是傻子,时间一久必然会发现,萧天耀对他们情况、布局异常了解,肯定会更改布防和用兵。
萧天耀突发猛攻,就是不给西武将领多想的时间,让他们即使明白军中出了奸细,出了问题,也没有时间去管。
三个月!
只用了三个月,萧天耀的金吾卫便攻破了西武的皇城,踏平了西武的皇宫,并且不给西武皇室投降的机会,直接将西武皇室屠杀干净。
萧天耀屠杀西武皇室的消息一传出去,天下人都在骂萧天耀残暴不仁,西武的百姓亦是惶恐不安,有几个地方都出现了起义的兵马,虽然最后被萧天耀一一镇压,但却带来了极恶劣的影响。
为了消除后患,镇压叛军后,萧天耀并没有屠杀叛乱的人,而是依法给予首领处罚,至于其他人,查明是普通百姓的,萧天耀则全部无罪释放。
此举,无疑为萧天耀挽回了名声,可这些对萧天耀来说还不够。
他要先前骂他的人,纷纷低下头来给他道歉。
将西武叛乱一事处理好,萧天耀将西武皇室这些年犯下的累累罪行,公之于众。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二十三年前,西武洛家被灭九族的惨案。
世人皆知西武洛家,是被冠以叛国的罪名被抄家灭族的,虽说当时很多人都不能理解,洛家一个书香大族,怎么可能叛国?拿什么去叛国?
最主要,洛家那么一个大家族,世世代代都生长在这片土地上,他们好好的叛什么国?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且,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洛家虽是大族,族中的人读书人有许多,考中科举的也不少,但真正在朝为官的只有寥寥数人,其中官位是高的洛家主也只是一个四口小官。
这样的家族,怎么可能叛国?怎么值得敌国费心拉拢?
可当时人证物证俱在,又有圣上朱笔亲批,谁敢有异?
可直到今天他们才知道,原来当年洛家根本没有叛国,洛家会被灭九族,只是因为西武皇上看上了洛家主的妻子,想要霸占臣妻,而洛家主宁死不从,这才招来满族皆灭的祸事。
而二十三年前,被皇上带进宫的民间女子——梅贵妃,就是当年洛家主的妻子。梅贵妃忍辱负重,委身狗皇室三年,就是为了寻机刺杀狗皇帝,只是……
狗皇帝命大,梅贵妃失手了,最后只能选择自尽,留下小皇子纪丰羽。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件,这些年不管是西武皇帝,还是那几个皇子,都没少祸害忠良,也没少祸害百姓。
尤其是为了争储位,几位皇子拉拢朝臣,打压对手,栽赃陷害无辜大臣的事,更是没有少做。
看到西武皇室的累累罪行,众人终于明白,萧天耀为何要屠尽西武皇室了,像这样的人,不杀不足已平民愤。
西武皇室的罪行一公布,先前骂萧天耀的人,纷纷改口赞萧天耀英明,为民除害。先前那些人把萧天耀骂得有多惨,现在那些人就赞得有多夸张。
对此,萧天耀不置可否……
文人造反,十年不成,他虽在意名声,但却不会为了名声,而做自己不想做的事。
而且,名声这种东西,是可以人为左右的,这不,他就左右了世人对他的评价。
平定西武后,萧天耀并不急着收拾北历,只余最后一个北历小国,他还要担心什么?
可是,萧天耀不收拾北历,北历却主动送上门了。
当然,并不是主动送上门给萧天耀打,而是主动投降。
北历皇帝代表北历百姓,主动递上降书,投降了!
此举虽在萧天耀的预料之外,不过转念一想,又觉得在情理之中。
北历穷,百姓常年吃不饱,连年战争,北历更是穷得连一粒米都没有了。
这些年,一直都是南蛮和西武给北历送粮,这才维持了北历百姓和战士的粮草所需,现在南蛮和西武灭国了,没人给北历送粮了,北历的将士们都吃不饱,还怎么打?
且,就剩下一个北历了,以前北历就打不过东文,现在怎么可能打得过越来越强大的东文?
北历皇帝不想步西武皇室后尘,被萧天耀屠杀干尽,还落一个万人唾弃的骂名,只能选择投降。
投降了,指不定还能保住一家老小的性命,且百姓还要感激他这个皇帝,让北历的百姓免受战火的洗礼,让北历百姓可以吃饱。
除此之外,他还能给萧天耀增添负担,虽不至于能奈何萧天耀,可总能让萧天耀不痛快。
北历那么多百姓,可本国却无一粒粮食,现在北历投降了,萧天耀就得筹集大量的粮草,去养北历的百姓,让北历的百姓吃饱。
养一国百姓可不是什么小事,一众大臣见状,纷纷劝说萧天耀放弃北历。北历对东文来说是一个负担,这个寸草不生的地方,根本不知道他们收复,可是……
对萧天耀来说,北历也罢,南蛮也罢,西武也罢,都是圣元王朝的百姓,只要是圣元王朝的百姓,他就不会放弃……
1010结局三()
南蛮破国,西武被灭,北历投降,至此四国一统!
东文皇帝最后的期待,就是时芊芊杀死了萧天耀,在得知时芊芊败在萧天耀之手后,东文的皇帝就彻底的死心了,早早的写好了退位诏书。
是的,是退位,而不是禅位,他现在可没有资格说禅让。
在萧天耀平复南蛮、西武、北历,搬师回朝那一日,皇上率文武百官出城十里亲迎,并当场宣布退位让贤。
萧天耀随大流的客气了一番,一拒再拒,在拒绝第三次后,这才“勉为其难”的应下。
自此,东文改朝换代,四国成为历史,天下由此翻开新的篇章……
十日后,萧天耀在登基大典上,宣布四国一统,恢复圣元王朝的国号,延续圣元王朝的历法,并以圣元王朝第二十三代君位自居。
当他宣布圣元王朝的国号恢复后,隶属圣元王的老臣,纷纷从殿外走了进来,跪倒在地,叩拜新帝。
而直到这个时候,世人才知,原来萧天耀是圣元王朝的后人,他不是野心勃勃的想要一统四国,而是责任重大的要复国。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其中,有年逾古稀的老者,他们白发苍苍,连走都走不稳,可却跪得稳当当,喊话声中气十足。
“吾皇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也有稚子少年,他们先前一直活在暗处,活在山间,隐世而居,学了一身本身,却无处可施展,只到此刻才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因为他们的家族有训,他们是圣元王朝的人,圣元王朝一日不复国,他们便一日不出山。
他们的父亲,爷爷都死在山里,他们的父亲、爷爷看不到圣元王朝重建,但他们看到了,他们何其有幸。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一声高过一声,圣元王朝的老臣并不多,充其量也只有百余人,可他们的喊声却气势如宏,响彻了云霄。
“子福,你看到没有,他们就是我圣元王朝的世仆,世世代代只忠于圣元,世世代代只会圣元后人拼命。”萧天耀坐在龙位上,将穿着太子朝服的子福召到身前,指着跪在地上的老臣,一一告诉小子福,要他记清这些人的脸。
不管将来如何,至少此刻,这些人都是忠于他们圣元王朝的,他们的祖先为圣元王牺牲无数,身为圣元王朝的后人,必须记住他们的功劳。
“父皇,我记住了!”子福身穿缩小版的太子朝服,却是有模有样,气势十足。
群臣朝拜过后,登基仪式便接近尾声,最后萧天耀宣布了策封皇后与太子一事。
对此,众朝臣没有任何异议,皇上有妻有子,策封妻子为皇后,长子为太子再正常不过。
至于纳妃一事?
世人皆知他们新皇对皇后一网情深,怎么可能纳妃。
且最重要的一点别忘记了,现今金吾卫可是在皇后手上,皇后手上可是握着圣元王朝最强的兵马,皇上要纳妃,这是要逼皇后造反吗?
劝皇上纳妃,你就不怕得罪皇后,被皇后带兵抄了吗?
这就是萧天耀英明的地方,早在林初九领兵对战南蛮时,萧天耀就把金吾卫交给了林初九,并让林初九把自己的人换上。
现在,萧天耀虽也能调动金吾卫,可要经过林初九的同意才行,没有林初九点头,在圣元王朝谁也无权调动金吾卫。
兵权就是皇权,手握重兵的林初九可谓权倾天下,哪怕是萧天耀这个皇帝,也要避让三分。
当然,他们夫妻感情好,自然不存在谁避让谁的问题,但这种事他们自己知道就行了,完全没有必要告诉外人。
四国一统,天下初定,萧天耀忙着战后的重建,忙着让四国重新融合,争取早日开创圣元盛事。
原先,战事刚结束,萧天耀还没有宣布他是圣元后人时,东文的百姓还十分有优越感,认为南蛮、北历和西武的百姓低他们一等。
同样,南蛮、北历和西武的百姓也十分不安,生怕他们会被欺辱,对于四国一统十分排斥,可是……
当萧天耀登基,宣布他是圣元后人,他是复国时,南蛮、北历和西武的百姓,高悬的心放下了,甚至在得知消息的那一刻,热泪盈眶,纷纷跪下。
圣元王朝,他们终于又是圣元王朝的百姓,他们终于又回来了,他们终于不用再受帝国的剥削了。
爷爷(父亲)口中那个强大的、繁荣的、昌盛的圣元王朝回来了,他们以后是圣元王朝的百姓,是强大的圣元王朝的百姓,哪怕是面对中央帝国的人,他们也底气了,他们不再低中央帝国一等了。
“没有什么南蛮,没有什么北历,没有什么东文与西武,我们都是圣元王朝的人,我们原先就是圣元王朝的人。”
“我们是圣元王朝的人,日后我们再也不会被中央帝国欺负了。”
“圣元王朝复国了,我们终于可以挺直背脊,可以堂堂正正走进帝国,再也不用惧怕帝国的人。”
“以后,我们能吃饱,我们能穿暖,再也不会有战乱了。”
……
圣元王朝虽灭国,但余威尤在,南蛮、西武和北历的百姓,排斥东文一统天下,可却不排斥圣元王朝复国。
东文一统天下,就表明他们要低东文人一等,可圣元王朝复国,则表明他们所有人都是一样的。
而同样,原先西武、南蛮、北历的官员和贵族们也不担心了,不担心他们会被排挤,不担心他们得不到重要,因为这不是东文的天下,而是圣元王朝的天下。
对圣元王朝来说,不管是东文、西武、南蛮还是北历,都是背叛者,可也都是圣元王朝的子民,他们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没有谁高谁一等,也没有谁低谁一等。
一个圣元王朝后人的身份,一个重建圣元王朝盛世的口号,就将四国之间的矛盾消除了,将四国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让四国人民自觉的将先前烙在他们身上东文百姓、西武百姓的烙印消除。
此刻,他们就只是圣元王朝的百姓!
1011结局四()
圣元王朝复国,举国上下一片欢腾,百姓只有欢心,没有一丝不满与不安。
他们知道,强盛的时代来临了,从此以后,他们就是圣元王朝的百姓,再不用受中央帝国的欺辱了。
而萧天耀也没有让他们失望,待到国内情况稳定后,萧天耀就将矛头对准中央帝国。
当然,萧天耀此举并不是为了挑起战事,他只是收复属于圣元王朝的国土,收回他们圣元王朝的皇都。
此举,得到全国百姓的支持,不少贵族、大地主,得知萧天耀要对中央帝国出兵,收回失去,纷纷出钱、出粮,就是普通百姓也纷纷捐献钱财,甚至这一年报名参军的人数,呈井喷似增长。
对四国……不,对圣元王朝的百姓来说,这些年最痛苦、最耻辱的事,莫过于被中央帝国欺压,莫过于他们的国土,他们的皇都落在中央帝国的手里。
萧天耀此举,无疑是振奋民心。
这一刻,不管私底下大家有多少明争暗斗,有多少私心,都一一抛开了、放下了,这一刻圣元王朝上下团结一心,只为收复失地。
为了表明对这一战的重视,萧天耀御驾亲征,留皇后监国,太子参政。
当然,此命令一出,满朝文武大臣皆不满了。
无论是先前的四国,还是圣元王朝,都不曾出现女子参政一事,更不曾有皇后监国一事,这简直是太荒唐了。
萧天耀也不解释,只一句:“此次攻打中央帝国的先锋兵马,是皇后的人马。”要用皇后手中的兵马,不给皇后权利怎么行?
呃……
重大臣听到这话,一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郁闷不已,心中暗恨皇上太惯着皇后了,居然把金吾卫这种国之利器给皇后,简直是儿戏,可是……
他们皇上一向威严甚重,这话他们可以在心里说说,面上却是无一人敢说。
最后,众位大臣与萧天耀各自妥协后退一步,由太子监国,皇后辅政,至于林初九手上的权利?
不管是监国还是辅政,林初九手上的权利都是一样的,这个国家的事要由林初九说了算,辅政的说法,只是为了让文武大臣心里舒服一点。
林初九对国事没有兴趣,她会参与政事,只是为了给萧天耀守住后方,是监国还是辅政,对她来说都不重要,她只要手中有足够的权利,能为萧天耀守得住后方,能为她的小子福守住这天下就够了。
萧天耀称帝第二年,留下了年仅八岁的太子和皇后,带着三十万大军远赴中央帝国与圣元王朝的边界,收复圣元王朝的失地。
而此时,中央帝国两皇之争的内乱已接近尾声,眼见三皇子就要战败了,可因为萧天耀突然出兵,逼得大皇子不得不抽调人马,以应对萧天耀的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