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浣衣女-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个年代,局限于医疗条件和早婚早育对身体的影响,女人生育困难,这会儿没人顾得上安慰孩子们的心情,大人们都围着产妇转。

    当李小红再次开始阵痛的时候,刘大牛被撵了出来,稳婆说男人在产房不吉利。

    一盆盆热水端了进去,气氛骤然有点让人喘不上气来,刘大牛和孩子们在院里,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看着孩子们煞白的脸庞,刘大牛无力的安慰,“不会有事的,你娘上次都生了你们两个呢!”

    小妞在旁边喃喃的说:“上次阿娘是十八岁,现在可快三十了。”

    言下之意,怕李小红年纪大了,无力生产,刘大牛无语的眨了眨眼,这小妞平时看着挺聪明的,怎么关键时刻净说拱火的话。

    小妞突然一拍手,“我是女的啊,可以进产房呀,我在这里等什么?”

    伴着院里三个大小男人羡慕的眼光,小妞一溜小跑进了产房,不过只看了母亲一眼,就被稳婆支唤着跑出来倒水了。

    大宝小宝此时无比勤快,站在门边,赶紧接过姐姐手中的水盆,新的热水递到姐姐手中,似乎多干些活,母亲的生产就能更顺利,自己的心里也得到了抚慰,没那么慌乱了。

    李小红不紧张,一点都不紧张,不知为什么,对在空间里生产,她很有信心,甚至想过在池塘里进行水中生产,考虑到有稳婆在,不宜太过骇世惊俗,还是罢了,在床上生吧。

    李小红可以感觉到空间与自己的息息相关,在空间里她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精力,她相信自己能顺利度过这一关。

    天慢慢黑了,当其他人家炊烟升起,忙着清点一天的收获,呼儿唤女回家休息时,李妈妈的小院里,大家都无心吃饭,悬着心等待着。

    李小红居然是最镇定的一个,累了一下午,又饿又累又困,最重要的是肚子里的这个小宝贝还没有露头的意思,稳婆说骨盆开得不够大。

    她提出要吃饭,让大家都吃饭,手里抱着一大碗鸡汤,捞着里面炖得连骨头都快化掉的鸡肉,用力地吃了几口。

    李小红还有心情对旁边吃饭的李妈妈说:“这鸡汤是小妞炖的吧,里面放了人参、枸杞什么的,我都尝出味儿来了,小妞做饭就是肯花心思,食材搭配的精巧细致。”

    李妈妈看她精神挺好,还有心情评论美食也放松下来。其实李小红的精神和体力都有些透支了,但是因为李妈妈在跟前,所以她更加不能表现出来任何的惊慌失措和痛苦难耐。

    她的一分痛苦,在李妈妈心中就会放大成十分,而她不愿意给已经年迈的妈妈再增添任何的负担和心理压力。所以就算已经疼了一下午,累了一下午,她仍旧表现出那样的轻松愉快,来宽慰李妈妈的心情。

    吃过饭,困意上涌,李小红对李妈妈说:“妈,我想睡会儿觉。”

    李妈妈那粗糙温暖的手扶在女儿的头上,拭去了李小红额头上细密的汗水,说:“睡会儿吧,睡会才有精神接着生。”

    小妞在旁边探头探脑的看了看母亲,觉得状况尚好,赶紧出去向父亲和弟弟们通报。

第226章 添丁() 
听到李小红能抓紧时间休息,外面不得进产房的刘大牛和大宝小宝,安心有条不紊的把自己的饭吃完了。

    李小红能吃能睡,证明情况一切尚好。

    连和刘家人一起在院中吃饭的稳婆都说,“真是没见过比刘夫人更镇定的产妇了,冷静得都不像是她自己在生,除了疼的很了,会发出一些呻吟,其他时候都在抓紧时间休息,积蓄力量。”

    小妞在旁边似懂非懂的,听着记着。

    那稳婆看着她说:“刘家小姐,你翻过年就要出嫁吧,这些女人生产上的事情,你要多记着些,您母亲的做法是最正确的,不要像有的产妇那样开始就大喊大叫,把力气都耗尽了,最后无力生产,大人受罪,孩子更受罪,弄不好就是一尸两命。”

    另一个不善言词的稳婆小声说:“哪个女人生孩子都疼,可是只能忍着,多吃多喝多休息,听稳婆的话,顺着每次发动使劲,多生生就顺了。”

    小妞胀红着脸有些不好意思听,但是却又深深的记在心上。

    生产这一关,是每个女人必须有的历程。无论是大字不识的村妇,还是学富五车的才女,到时面对的情况都是一样的。

    有经验和没经验区别还是很大的,有的时候能不能保下大人孩子的性命,就差在那口气上。

    一口气提上来,劲使到位,孩子就顺利出生了,大人孩子都平安。

    一口气提不上来,大人没有力气继续生下去,孩子无法出生,那就危险了。

    李小红是被疼醒的,感觉一股一股的热流顺着腿流,她赶忙叫李妈妈:“妈,我破水了。”

    李妈妈急忙叫稳婆,似乎只是一瞬间房内大放光明。

    刚才为了让李小红好好休息,房内一片昏暗,李妈妈也歪在旁边休息着,此时为了看得清楚,稳婆拿进来了很多烛火,把房内照的异常明亮。

    稳婆过来检查了一下,说宫口已经开了了,完全可以生了。

    那个不善言辞的稳婆过来把李小红抱了起来,李小红知道这是要采取坐姿生产。

    妇科医著《十产论》对这有很好的描述:“儿将欲生,其母疲倦,久坐椅褥,抵其生路。须用手巾一条,拴系高处,令母用手攀之,轻轻屈足作坐状,产户舒张,儿即生下,名‘坐产’。”

    由于采用坐姿,为了使产妇分娩顺利,需要抱腰婆在产妇背后,紧抱产妇的腰部,产妇坐草上或盆上,接生婆则为其着手接生。

    有些地方,产妇也有在盆上分娩的做法,故又有称妇女生产为“临盆”、“坐盆”。

    即便如今在一些乡间,产妇生产也还是在炕前放一大盆,让产妇坐在盆上,由接生婆实施助产手术。

    李小红在心中默默对孩子说:“快出来吧,快来见见你的父母亲人。”

    仿佛听到了母亲的召唤,房内房外的人同时听到了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几乎同时,大家都长出了口气,这个,应该算是顺利的吧!

    稳婆一阵风地跑来报喜:“恭喜恭喜,又生了位小公子。”

    呃,这个,大家同时想到一个问题,李小红可能要失望了,她可是让大家叫了十个月的妹妹,结果是个小弟弟。

    事实证明,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在稳婆打扫完产房后,刘大牛和大宝小宝终于可以进来,探望生产完的李小红和新生儿。

    却见李小红吃力地抱着小小的襁褓,满足的微笑着。

    刘大牛赶紧接过来看,小婴儿皱巴巴的小脸,委屈的撇着小嘴,不知道想到什么,一点都不高兴。

    大宝小宝在旁边争着抢着要看弟弟,刘大牛细心地护着婴儿。

    “哇,小弟弟好难看,像小老头一样。”大宝耿直地说。

    小宝捅了他一下说:“既然是我们的弟弟,应该长大后跟我们长得很像,不会一直难看下去的。”

    小宝自以为懂事的安慰着父母亲,李小红啼笑皆非的说:“过几天等弟弟的水肿下去了,就会好看的,你们两个以后要爱护弟弟,千万不要欺负他。”

    大宝说:“怎么可能,弟弟这么小,我们一个指头就能把他戳倒了,根本就不需要欺负啊。”这话里的意思,弟弟弱成这样,还需要欺负吗?当然是需要保护的。

    看着这样眼里纯净如水的大宝,李小红摇摇头,真是没心眼,说话远不如小宝好听。

    李妈妈端了小米粥来,李小红一气喝完,觉得胸腹间热热暖暖,舒服了些,困意上来,李妈以让刘大牛带几个孩子们去休息,自己要守着李小红,刘大牛坚持不肯。

    李小红坐月子期间,刘大牛打算自己亲自照顾,上次李小红生产,他不在身边,让李小红吃了很多苦,这一次他要补偿回来。

    大宝小宝都大了,自己照顾自己去吧,现在他的全部身心都放在了李小红和新生婴儿身上。

    李妈妈见他诚心诚意的想要留下,也不坚持,只告诉他,热汤饭一直在锅上温着,李小红醒来就可以吃,便自去休息了。

    女婿对女儿一直这么体贴,是李妈妈希望看到的,李妈妈偌大的年纪本来也承受不住通宵的伺候产妇和婴儿。

    夜深了,所有的人都去休息了,昏黄的烛光下,刘大牛深深地注视着,床上并排躺着的李小红和新生婴儿。

    一股酸酸胀胀的满足感,充斥在他的胸腹之间。曾经他以为自己这辈子只有大宝小宝两个孩子,不可能再有其他的孩子了,没想到上天恩赐,居然能再给他一个孩子。

    今天生产还是让刘大牛心慌了,大半天的煎熬,让他终于意识到孩子远不如李小红在他心目中重要。

    没有孩子,他们可以继续维持目前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如果没有了李小红,刘大牛难以想象自己以后的老年生活,有多么的孤单凄凉寂寞。

    他看着床上憔悴的李小红,下定决心,等李小红坐完月子,就跟她商量,自己去喝一碗绝育汤去。

    家里有三个儿子足够了,他刘大牛有李小红就满足了,不需要为了多子多福,让李小红承受这么大的痛苦和风险。

第227章 改变() 
空间里的育儿岁月如此静谧温馨,每天白天李妈妈雇的婆子会来帮她带孩子,还有李妈妈和傻姑帮手,李小红这一次孩子带得无比轻松,除了觉有些睡不够,其他都很顺心。

    晚上刘大牛比保姆还要细心,孩子哭了,刘大牛第一时间爬起来,给孩子换尿布,然后递过来让李小红喂奶。

    在这种繁忙而幸福的时光里,李小红看着孩子一天天变得不一样,从一个皱巴巴的小老头变成一个白白嫩嫩月子里就会笑的小宝宝,只觉得岁月静好,不愿再参与到外界之中去。

    只是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刘大牛在满月后不久,催促她到外界去处理一下积压的事情。

    虽然有了心理准备,外面会很冷,但是穿着大毛衣服的李小红,还是被外界的寒冷冻的打了两个寒战。

    看到自己的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文件,李小红才知道刘大牛这段时间承受了多么大的压力,为她扛了多少事儿。

    可是这办公室里为何坐着知府大人?

    原来知府大人来了几趟了,迫于李小红又是准备生产,生了又要坐月子,知府大人来了几趟都没好意思开口,总算李小红把月子坐完了。

    原来大宝小宝就读的学堂在上次“陈兴事件”后,收归公有,可知府大人踅摸来踅摸去,没人愿意接手这家学堂,无他,名声坏了。

    有这个打死学子、欺压百姓的名声在这,谁敢把孩子送进来学习,没有生源的学堂怎么叫学堂。

    常知府想来想去,李小红是最好的接手人选,账房学堂里有现成的教授文化课的夫子,有大批书院需要的管理人员。

    最重要的是,李小红在这次“陈兴事件”中居功至伟,刘家在金城郡的名声那是一时无二,只有刘家的这种口口相传,人人皆知的好名声,才能让这家学堂起死回生。

    学堂不能倒闭,不仅里面原有的几百名学生无处可去,还有赖以为生的夫子、助教、保洁、看门、治安上百的员工,这些人带家属一旦流向社会,会引起震荡和不安。

    为了治下的安宁与稳定,常知府不得不一趟趟到刘家来。

    听了常知府的来意,李小红迟疑了,这不是她当时出头的本意,当时的义愤填膺、出谋划策是出于正义、出于理想、出于热血,如果现在接手了学堂,会不会被有些人认为是沽名钓誉,牟取利益和好处。

    常知府再三向她保证这绝对不可能,因为学堂已经几个月无人管理,处于混乱之中。

    学生们随便的上着课,夫子们随便的教着学,厨娘们随便做着饭,目前正是需要有人拨乱反正,将一切步入正轨的时候。

    最终两人达成协议,学堂仍归公有,李小红尽一切力量去帮助、管理学堂,但有成熟人选接手后,刘家退出学堂管理,不再担任任何职务。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既然李小红当时的初心是为了正义,而现在她愿意出手帮助学堂的初心,也仅是不愿见到偌大的学堂荒废下去。

    李小红不想在这里面掺杂个人利益,因为刘家现在已经不需要学堂带来的收益了,凭着空间内的改革推行深化,刘家每日财源滚滚。

    政策是具有导向性的,空间里粮食类作物比其他高一成的收购价,种粮食的人比其他的人大幅增加。

    由于粮食本来就属于体积大、价值低,不便运输的物品,只能在金城郡倾销,金城郡日渐显现出“塞北小江南”的景象。

    只要勤劳肯干,就能买到粮食,而且粮食的价格很稳定,不随着天气和各类灾害变化而变化。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经济的发展衍生文明的进步,文明的进步依仗经济的发展,是大趋势、大规律、大方向,从宏观上讲二者水涨船高、相生相随的关系无可争议,从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上讲先贤的至理名言依然对现实有巨大的不可抗拒的指导作用。

    在充足的粮食供应下,金城郡的居民们逐渐在吃饱肚子外,有了更高的追求,就是对精神满足的追求,送孩子们上学堂的人明显多了,丢弃女婴的人家明显少了,经济的进步带动了精神的进步。

    达则兼济天下,李小红现在深刻的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当刘家变得很富裕很富有,不再依赖于外事外物的时候,做很多事情都可以凭着自己的理想和热情去做,不用斤斤计较于个人利益的得失。

    她把接手和整改学堂的事情交给了大徒弟和刘大妈去做,自己则专心休养身体,带好小婴儿。

    李小红对这两人知之甚深,就这两人的脾气禀性,大徒弟是一个按部就班的人,她会把帐房学堂所有的管理体系照搬到新学堂。

    刘大妈对文人向来尊重,一定会把学子们的待遇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不会让以前的事情重新发生。

    按照刘大妈最近安分守已的表现,没有再做任何损害李小红利益,违背李小红意志的事情,所以李小红打算给她一个机会,让她能发挥自己所长,为所热爱的教书育人事业贡献力量。

    其实并不是刘大妈转变了,而是因为她发现李小红变得越来越有主见,越来越不受控制。

    而且李小红最近所做的一切,刘大妈都看在眼里,这很多事情是她自己都没有勇气去做的,比如为陈兴喊冤伸屈,不惜动用家中所有的关系和力量,这种不计一切代价的付出,是刘大妈自己都不敢做的。

    刘大妈更多的是权衡各方势力,趋吉避凶,所以她觉得李小红现在更有领导人的样子,更有领导人的气势。不敢做违反李小红命令的事情,生怕李小红真的把她丢到哪个犄角旮旯里去养老,终身不见她。

    以前的李小红可能没有这种胆量和魄力,要顾着这个人情,那个关系,但是现在的李小红,她需要重新认识。

    其实不是李小红的变化有多么大,而是人站在什么位置上,就决定了她的做法和眼界,以前的李小红是一个村妇,接触的都是家里家外的人,更多考虑的是不要得罪周围的人。

    而现在的李小红不怕得罪人,得罪人的后果她承担得起。做事之前更多考虑的是对大局的影响和判断,而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