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德打起精神来,庆阳侯闯祸与刘家有关啊。
看王德的眼睛都变大了些,太宗皇帝有些好笑,把那折子丢给他:“去看吧,没啥事。”
庆阳侯府里,李小红前来拜访庆阳侯夫人,她已经知道了于悠然的处置结果,可是她对这些并不关心,与她关系不大。
魏雪林必须学会自己处理自己的生活和周围人的关系,如果学不会,处理不好也是她父母和丈夫的责任,李小红急切的想回家了。
走之前,李小红要安排好小夫妻的生活,这次她是来要人的。
她对侯夫人说道:“亲家夫人应该知道,刘家在京城没有人手,所以我们几天后就要回金城郡去,这边还请您多照顾小夫妻两人,最好能将院子里需要用的人悉数陪嫁过去,这样,老四媳妇就不会手忙脚乱了。”
侯夫人反应了一下才想明白,老四媳妇原来就是自己的女儿,这才新婚第二天就成人家媳妇了,心里一酸。
旁边的管家婆子喜上眉头,新房的人手如果全部从老宅这边选用,她手上的权力就大多了,这些年等着进侯府的佣人多了去了,谁家都有七大姑八大姨,自家的侄子那家的闺女等活做呢!
管家婆子见侯夫人没说话,仿佛在愣神,急切地上前一步,说:“夫人,亲家夫人在等您回话呢,小姐那边缺人手。”
家里人最了解侯爷夫妻两人,把话音的重点放在小姐两个字上。侯爷和夫人爱女成狂,只要小姐需要,一切都能满足。
侯夫人回了回神,对李小红说:“孩子一下就长大了,心里有点感慨,您放心吧,我理解你想回去看孩子的心情,这里就交给我了。”
侯夫人这里正空虚寂寞冷呢,给了个机会,让她有机会照顾女儿,她心里不知多高兴,
李小红获得了满意的答复,开心的走了,终于可以回去了!
以后刘家在京城的宅院里,从上到下全都是魏家的人,魏雪林应该可以保护好自己了吧,李小红为她能做的仅此而已。
回到刘家的宅院里,有一张回到刘家的宅院里,有一张拜帖正在等着李小红,这张拜帖写得很别致,上面只有简简单单的两个正规楷书,却让李小红不得不按约定时间约见此人。
那两个字就是“大妞”,诸位看官应该记得当时李小红买下小妞,同时也买下了另外一个女孩大妞,在官府消除奴籍,转做养女的时候,是把两人的奴籍全部消掉,转成了平民户口。
大妞在名义上来说也是李小红的女儿,多年前留下一封书信离家出走再未出现,没想到她会在京城出现。
林家园子是一所别致的园林,沐休日向外界开放,李小红漫步其中,莺飞草长,花木旺盛,正是一派好风光,可惜李小红没有心思看这些。
李小红是单独一个人来的,曾经大妞在刘家生活的时候,与刘家人格格不入,一家人吃饭的时候从来不上桌,一家人聊天的时候从来躲在黑暗的角落里,现在突然出现,李小红不知是福是祸。
有仆人前来接引,道:“夫人请随我走,您的客人正在等你。”
在园中偏僻的角落里,一个僻静的包厢,门掩映在郁郁的草木丛中,若没有专人引领,真是找不到门在哪里。
在这么隐蔽的地方见面,李小红心中不由惴惴不安,分分钟给人叛党接头的感觉。
房中有一人,面带微笑、眼带急切地看着李小红,李小红愣住了,此人丰神俊朗,玉树临风,英俊潇洒,最主要的是他是一个男子。
她的大妞呢?
“母亲!”那男子亲切的喊道,李小红傻了,她想起了《木兰词》“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自己与大妞生活了三四年,居然没发现大妞是个男孩子。
那人大礼跪拜了下去,冲着李小红端端正正的磕了三个头,道:“这么多年来一直想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在我最艰难的时候将我买下,给我家的温暖,让我知道正常的家庭是怎样的?”
李小红终于木木地说:“那这样说你确实是大妞了。”
“是,我家前面有七个姐姐,生了我之后怕养不活,把我当女儿养,我在家的小名叫八娘子,当时年纪小,被抄家的时候,没有人想起来要搜检我。”
“等要发卖搜检的时候,我娘自尽了。当着我面撞在大牢门口的石柱上,引起的纷乱让当时的搜检停止了,所以我才混在被发卖的女童中押解了出去。”
“当时年纪小还可以隐藏,所以我在刘家的时候不敢跟你们多说话,也不敢和弟妹们一起玩儿,生怕被人看出我是一个男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实在掩盖不住了,只能离开刘家,到京城来投奔远方叔叔。现在在学堂里上学。”
短短的几句话,道不尽的心酸、恐惧、艰难。
李小红看到这个少年的容颜,心说:就冲你这比女孩子还漂亮的五官,难怪被人当做女孩养没人发现。
“有两次在大街上见到母亲,想认,又怕给您带来麻烦。”大妞给李小红分着茶,做了一个请喝的手势。
李小红恍然大悟,难怪有几次感觉有人在看自己,原来是真的。
李小红迟疑的说:“过两天刘家都要回到金城郡去,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帮你做的?”
大妞微笑道:“我这次相认,只是想要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没有其他的意思,我现在过得很好,有新的身份,新的生活,您可以放心了。”
突然有了这样大的一个儿子,李小红感觉有点难以接受,尴尬的笑了,说,“我还有点不太适应,你突然长得这么大。”
大妞也尴尬地笑着:“是啊,我这两年长高了足有三尺,以前只到您腰那里,现在都比您还高了。”
“孩子催人老啊!”李小红慨叹。
第192章 告辞()
与大妞见过面的李小红,心情像园子里的花儿一样,五彩缤纷的盛开着,觉得天空更蓝了,树更绿了,花儿更香了,连吹过的微风都带着醉人的暖意。
穿过大街,走过小巷,李小红的步伐轻飘飘的,许久没有这样轻快过了,想到将要甩开京城所有的包袱和麻烦,回到那安静详和的金城郡的小农庄,还能天天和大宝小宝李妈妈厮守在一起,一家人和和睦睦,想起来就觉得心儿都飞起来了。
面带微笑的李小红推开家门往里走,迎面飞过来一只杯子,吓得她赶紧躲闪,这是怎么了?
只见刘白氏站在院子中间大喊大叫,魏雪林气得脸色煞白,一手拎着鞭子,一手拿着杯子碗砸过来。只可惜魏雪林并不敢真的把东西砸到婆婆身上,只是乱摔发泄。
刘白氏一边躲一边不停地喊:“你嫁进我们老刘家,就得伺候我,哪怕你是皇帝的女儿,也要讲究入乡随俗,孝敬老人,你还敢对我大小声,我跟前哪有你说话的份儿。”
魏雪林气得不轻,吼道:“你就算是我婆婆也要讲道理。”
原来刘白氏得寸进尺的毛病又犯了,早晨起来要吃京城口味的乳酪,厨娘做了不行,非要新媳妇下厨去给她做,感觉自己能骑在侯府女儿的头上作威作福,很是威风。
魏雪林偏偏一点厨下功夫都没有,做了半天差点烧掉厨房。
刘白氏是在旁边冷嘲热讽,要给新媳妇来个下马威,魏雪林哪里肯依,一着急鞭子就抽出来了。
李小红看着这一对婆媳,婆婆不慈祥,媳妇不柔顺。针尖对麦芒,哪里能相处下去。
直接对魏雪林说:“新婚三天回门,你明天就要回门勒,住个对月去吧,我们明天就直接回金城郡了,对月住完你们就自己回来,家就交给你们了,你和老四也长大成人,可以独当一面了,有事找你爹娘,若是生活有困难,到时给我们写信吧。”
这就是当面告辞了,刘白氏闻言大怒,道:“我才不回去呢,老四马上要当官,我为什么要跟你们回穷山村里去受苦,我要跟着老四夫妻去享福。”
李小红快言快语地接着说:“好呀,那你就跟着他去享福吧。”转身对着魏雪林说:“以后老娘的生老病死我们就不管了,你全权负责。”
魏雪林闻言瞪大了眼睛,这怎么可以,这种婆婆她哪里伺候得起。
刘白氏高高兴兴的想要回答,却看见小儿媳妇手里的鞭子说:“你得先教会她三从四德才行。”
李小红揉揉头疼的太阳穴说:“三从四德,我自己都没有学会,怎么能教得会啊?以后弟媳妇不愿意给你水喝,你就渴着,不想给你饭吃,你就饿着。既然说了交给他们,那我就全都不管了。”
刘白氏瞪大了眼睛看着李小红,这么多年李小红还没有这样硬气跟她说过话,怎么突然风向就变了?
李小红厌烦地看着她说:“省省吧。除了二牛和二牛媳妇能和你住在一起,其他的人谁能和你住在一起,你要是不怕挨打,尽管跟着老四。我是巴不得。”
刘白氏看看两个儿媳妇,决定去找儿子求救。
她找到刘大牛的时候,刘大牛说:“大宝娘说的有道理,你若是跟着老四夫妻过,有什么我们也不好出面,我看老四媳妇脾气不好,你还是多顺着她点,别到以后受苦受罪。”
她找到刘文星的时候,刘文星说:“我媳妇还是个孩子呢,你别和她一般见识,您多包涵,她若是真的伤了你,我回去打大耳刮子打她。”
刘白氏心都碎了,真等到小儿媳妇把自己弄伤了,才给个耳光,那在刘文星的心目中到底是娘重要还是媳妇重要,难道不应该是若是媳妇伤了娘,起码也得把媳妇休弃回家才对。
刘白氏看见刘大牛和李小红一脸摆脱包袱的轻松样,好像把自己推给老四夫妻是件多么开心的事情。越想越不服气,最后她坚定的表示要跟刘大牛、李小红回金城郡,回到她的那个小农庄里头去。
既然决定要走了,李小红赶着去拜访王德、云十三娘和云亦丝。
王德那里,李小红和刘大牛一起去的,刘大牛看着王德院里种的瓜果蔬菜,一时手痒,把所有的地锄了草,浇了水,还搭了架子,每个角落收拾得细细致致。
王德感叹道:“你们夫妻俩真是奇葩,明明都有钱了,还是喜欢一直保持不断的勤奋向上努力奋斗,所有的事都自己动手做。”
李小红笑道:“这才是人活着的劲头呀,其实我们也有不足的地方,像京城这样喜欢勾心斗角,所有的事情都在暗地里进行的地方,我们就觉得很不适应,还是回到那朴实憨厚的农民身边更加舒服。”
王德笑了,说:“人各有志,你们觉得哪里好就住在那里吧,农村有农村的悠闲,城市有城市的繁华,各有各的好。”
云十三娘那里,李小红是自己一个人去的,特备了一份厚礼,按正式礼节上门拜见了云家老祖宗。
云家老祖宗的身体还是如此的康健,李小红送上自家珍藏的人参,云家老祖宗非常开心,这人参有些年头了,起码也是80年朝上,须发皆有,品相完好,是难得的珍品,看来这刘家人确实是实诚的人啊。
李小红与云十三娘郑重告别,这一别,下次不知还有多少年才能见面,所谓生离死别,无非如此。
云亦丝那里,李小红与刘大牛和刘三牛一起去的,对这个妹妹,刘大牛心情复杂,非要把家里最好的人参送给妹妹。
他担心妹妹生产时会有危险,再三强调生的时候,含片参片在嘴里会有劲些,李小红和云亦丝也是说不完的话,叮嘱不完,孩子经扯了一堆又一堆。
毕竟云亦丝是个孕妇,又是第一胎,大家难免担心多一些,而且杀神要和刘家人一起返回甘肃,云亦丝要一人面对生产大关,怎不让人心疼。
知道婆婆要走的消息,魏雪林简直要摆香案感谢诸天神佛。可是把自己从水深火热中解救了出来,急急忙忙的打开自己收嫁妆的仓库,为大嫂备了一份厚礼,恭恭敬敬的把刘家人全部送出门,才准备自己三天回门的礼。
第193章 回程()
最后李小红在京城里做了最重要的一件事,把李妈妈接出来,去拜访御医。
这件事情她是背着刘家其他人做的,没有人知道,李妈妈来过京城,逛过繁华的长安,见识了千年后闻名于世的朱雀大道,欣赏了唐朝著名的佛寺道塔。还品尝了最有名的小馄饨、瓷凉粉、辣豆腐干等等小吃。
在李小红赠送给御医一枚三十年生的人参后,御医觉得这刘家人不仅人脉广,在宫里认识贵人,领导直接安排他来看病,而且出手也如此大方,不知是何方神圣。
御医仔细地给李妈妈号了脉,李妈妈的身体其实就是老病,人老了,精气神儿就没了,开了几个温补的方子,让患者根据季节变换自行服药。
李妈妈关心地说:“我这女儿身体也不好,麻烦你也给她看一看。”
李小红正有此意,积极配合的伸出了手,御医号了脉后,说李小红是五脉失调,阴阳失衡。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内分泌失调。
御医给开了个方子,热心地询问刘家居住地。介绍了一位居住在甘肃道金城郡的退休的老御医,让她们定时到老御医那里进行调理,甚至还热情的把介绍信送上。
李妈妈感叹,这根人参送得真的太值得了,不仅看了病,而且还得到了一个长久的家族医生。
为了李妈妈的健康考虑,李小红匆匆把李妈妈送回了空间里,让空间的灵气滋润着李妈妈的身体,看李妈妈疲惫的睡了过去,李小红才放心的回到京城。
通化门吕家,杀神和刘三牛与众亲兵正在与吕家人告别,每次告别都是一种折磨,每一次都可能是生离,也可能是死别,也是期盼等待的开始。
这次为了照顾孕妇不能大喜大悲,大家都克制着。刘三牛在旁边傻愣着说:“妹妹你放心,说不定过几个月我们还能抽机会回来看你和外甥。”
云亦丝勉强地笑了笑:“借你吉言。”
少夫人的贴身大丫鬟,又被旁边的婆子拧了一把,痛得她眼睛都红了,婆婆,我真的不伤心,下次我带点辣椒面好吗?你的手可真重。
刘家人收拾好行李,正打算出发,刘大妈却来请李小红,原来刘白氏不愿意离京,要求多待一段时间,她还没有好好的逛一逛京城的景色,还没有好好的品尝京城的特色小吃,就这样回去了,实在太不甘心了。
李小红淡淡的说了句:“那随你便吧,反正我们今天就回去了,你要在这住就先住着,只不过这宅子本来就没有人住。”
“老四媳妇陪嫁过来的人都要跟她回去住对月,你在这里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了,我把七仔留给你,到时他护送你一起回来。”
刘白氏对这个突然啥都不在乎的儿媳妇,头疼不已,以前这儿媳妇还注意孝道,现在怎么啥都不在乎了。这样的人最麻烦了,不好对付呀。
只能说李小红经历了京城这么多事,成长了,对有些事更看得开了,人生匆匆百年,若是不能过得舒心自在,天天压抑着自己,那岂不是白过了一生。
刘白氏想了又想,来的时候也是七仔跟着,她吃尽了苦头,七仔毕竟是一个半大的孩子,吃穿住行的照顾一点都不用心,风餐露宿对于七仔来说是一种乐趣,对刘白氏来说是苦不堪言。
琢磨来琢磨去,刘白氏说:“不如你把刘大妈留给我,我觉得刘大妈照顾人还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