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浣衣女-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玉门关今天是难得的好天气,没有风没有扬起沙尘。当地驻军军营里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后勤部的兔子走失一只。陈将军召集全体士兵,开始训话。

    “大家要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只兔子,它是一只优良的种兔,它意味着以后的千百万只兔子,所以这是我们部队珍贵的财务,各大队注意轮流出去寻找,不得扰民,如发现敌情,迅速回报。”

    士兵们一听自己的几百万只兔子丢了,眼睛都红了,被点名出去寻找兔子的部队,嗷嗷叫着冲出军营,没有被点到留守在军营的,遗憾的看着出去撒野的兄弟们。

    陈将军心里在流泪,他容易吗?

    为了让这些士兵的目光从军粮上,转移开目光。他需要想出多少主意和办法,才能不让这些年轻的士兵们暴动。

    不得不说,这也是一个好办法,第一天放出去的士兵们回来,竟然带回来了几十只野兔和野鸡,野兔和野鸡肉吃起来很柴,没什么肥油,在这种时候,士兵们都不讲究。

    第二天放出去的士兵们带回来了一个商队,商队说他们是沿丝绸之路而来,大唐的居民应该守护他们,可是土兵们怀疑他是奸细,两边争执不下,干脆全部绑了回来。

    既然带回来了,那就应该好好审,陈将军正愁怎么转移这些士兵的注意力,派人轮流审问。这也是练兵的一种不是。

    有附近的村长到军营来抗议,平时从未见士兵离开军营,怎么最近士兵天天在外面晃,有的是还跑到居民那里偷鸡。当成野鸡上交伙房,就为吃点好的。

    军营里出面接待的人,如同外交官一般,严辞告诉当地居民,“军营丢失了重要财务,正在寻找中,务必请当地的居民给予配合,做到军民鱼水一家亲。”

    被恭敬地送出军营老村长,迷惑地想着军营里能有什么样的重要财物丢失呢?他很自然的想到了兵书和情报之类,听起来很严重啊!。

    打破头,他也想不到居然会是一只兔子。

    这个寻找兔子的活动一直持续下去,直到运送军粮的部队到来,才告一段落。

    士兵们都很遗憾,像这种能出去放风的机会,真是难得。天天围着刘三牛问刘家能不能再送几只兔子来,也好再丢一丢。

    周围居民,合十感恩老天爷,终于把这群活土匪关回军营了,他们所过之地,就和蝗虫过境一样,别说野兔子、野鸡找不到了,连家畜和成熟的庄稼也不能幸免,总得被祸害些。

第121章 长安城里的云家() 
繁华的长安城,泱泱中国的首都,宽广的朱雀大街,热闹无比,即便在夜里也如白昼一般,通宵达旦营业,夜市上各种吃喝玩乐的东西层出不穷。

    有诗为证:

    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

    南陌北堂连北里,五剧三条控三市。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气红尘暗天起。

    汉代金吾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

    罗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为君开。

    皇商云家在朱雀大街上有一个三进的宅子,并不大,云家只是所谓的皇商,绣品的利润并不高。挣得也是辛苦钱。与其他的皇商相比,云家更简朴些。

    云大娘翘首站在后花园的门口,心疼的望着园内。刘三姐儿正在被一个老嬷嬷教导,这个老嬷嬷可不简单,是云家花了大力气,托了人才雇来的。

    这是宫里出来的老嬷嬷,待人待已都很严厉,嬷嬷的每一步都是三十公分,立时正身,平视远方,两手永远在腹胃部,揖礼时四十五度就是四十五度,可以用尺子去量,举止雍容闲雅,在茫茫人海中,一见难忘。

    而刘三姐从小在农家田里长的,走路自由散漫,爱拖着脚走,还有些晃肩膀。为了这个,不知道挨了多少打。

    三姐儿不仅要学各类行礼、迎宾的规矩,宴请时的各种讲究,还要从行走坐卧、举手投足细微处开始练习,但凡犯一点错,就会打手板子。越是这种细微处越是体现一个人的出身和教养。

    看着老嬷嬷下课了,云大娘从身后仆妇的手里接过盘子,迎了上去:“嬷嬷,快来吃点点心。”

    还未说话,云大娘的眼眶先红了,扯出小手帕抹着眼泪道:“都是我拖累了丝儿,她自幼跟着我,在那荒乡僻壤,规矩没有学好,嬷嬷,你千万见谅,多有点耐心。”

    那老嬷嬷在宫里见的女人太多太多,象云大娘这样,动不动抹眼泪的,也多了去了,那演技可比云大娘精致得多,人家那眼泪说来就来,云大娘的眼泪只有看见女儿受苦时才真的流,平时只是做做样子。

    这种演技,嬷嬷表示太不认真太不走心了,可是没办法,人家命好,不仅自己命好,女儿命也好,都有好人家娶,不象宫里出来的大部分宫女状况凄凉,无人供养。

    可是受雇于人,就得对得起自己这份薪水,嬷嬷做出一副慈祥的面容,对云大娘说:“夫人放心,小姐很能吃苦。虽然在小地方长大,一点也不娇气,能吃苦有韧性,以后必定有大作为。”

    “哪里哪里,我这当娘的,只希望她平平顺顺就好。”

    刘三姐接过一杯茶水,端庄的坐了下来,看着母亲和嬷嬷两个人在那里演戏,其实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心知肚明,谁也骗不了谁,可是还要天天演情深义重的戏码。

    无论经受多少的精英教育,她始终学不会娇柔造作,装可怜扮小白花。为了这一点,云大娘不知骂了她多少回。

    “我年轻的时候就是这样,自以为自己坚强勇敢,其实,柔弱的人才更能得到周围人的怜惜,更能得到周围人的帮助。”

    这是云大娘的经验之谈,当年她跟婆家关系闹得很僵,随着丈夫到边疆去后,又没有留下一男半女,后来婆家直接把她的嫁妆都还给了,视同她已经改嫁,与自家没有任何关系,所以,云大娘现在出门都是用的闺名云十三娘出去。

    若不是娘家老祖宗一直关照她,她坟上的草都长老高了。

    所以吃一堑,长一智,云大娘希望三姐儿能和婆家关系处好,即使表面上的好也成。

    云大娘到了京城后,问三姐怎么攀上的婆家。

    三姐很茫然,她对现在的婆家一点印象都没有。

    后来云家花了大力气,拐着弯儿从对方家里下人那里打探出来。

    原来三姐腊月里头陪着家里的老祖宗到寺庙上香。因为自幼生长在边关,与京城人的生活习惯、谈吐举止各有不同。三姐不被兄弟姐妹所喜。

    若不是老祖宗,看着云大娘这么多年只有她这一根苗,处处护着她,她在京城也呆不下去。

    所有的舅母和姐妹们,都一窝蜂去了正殿,想求个好签。只有她孤身一人,去了偏殿。

    偏殿供奉的是十八罗汉,与她小时候在村里的小庙里见过十八罗汉的大同小异,很有亲切感,一个个丑恶不堪,却又是菩萨心肠。

    刘三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旁边传来一阵喧哗,有一个老妇人晕倒了,周围的人都散开远远的,老夫人衣着普通,身边没有仆妇,看样子是一个普通人家的老太太。

    三姐儿从小干农活,很有一把力气,一把老太太背了起来,送到了云家订好的厢房里。从小在野地里长大的孩子,多少懂一些急救的知识,给老太太按压了胸口,老太太喘过一口气,便匆匆离开了。

    三姐把这视为举手之劳,扭头便忘了,那老妇人并没有忘,如此善良,能独当一面,能处理紧急事务的,而且这么小年龄的小姑娘,在京城不多见。

    打听清楚了,这小姑娘是云十三娘的独生女儿,云十三娘在京城贵女中,自幼便有仗义疏财的名声。

    老夫人听了觉得,这小姑娘应该很适合自己家武将风范。便请了媒人上门求亲,云家一看这不起眼的小姑娘,竟然有四品武将家里嫡子前来求亲,自然大喜,一口答应。

    四品武将在京城这个官如牛毛的地方,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也就是个中不溜。

    可是对于商人出身的云家来说,已算高攀了,更何况,刘三姐儿本是个养女,原本就是老祖宗怜惜云大娘孤身一人,才把她留在京城,多有照顾。…

    云家轰动了,这么一个没根没底的孤女怎么能得着这么好的婚事?

    一时之间暗潮涌动,有想要替婚的,想把自己的女儿顶嫁出去。又有想要攀亲的,想把三姐儿挂到自己这一支的名下。

    最后云家老祖宗一锤定音,对方求的是刘三姐,说明早已相中了这个人,不能顶嫁,也不能改到别房去。

    这才有了把云大娘从边城调回来一事,云大娘知道了所有的事之后,千言万语只化成在老祖宗面前的一跪。

    老祖宗是云大娘的祖母,把持云家四十多年,在云家具有绝对的权威。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云大娘这泼出去的水,要想回到云家,原本是不可能,但是有老祖宗支持,云大娘硬是在云家站稳了脚跟。

第122章 大明宫内()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长安城里繁华丝毫不受全国饥荒的影响,歌照唱,舞照跳,大唐长安仍然是世界西方和东方商业、文化交流的汇集地,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大都会。

    可是大明宫内皇上李世民忧心如焚,这饥荒还没过去,又传来四川水患,建州的老鼠又冒出来,你说这老鼠怎么杀不尽,斩不绝。

    难道真的是自己杀气过重,上苍给予的惩罚。

    然而帝者无亲,霸者无情,尸山血海铺就漫漫帝王路,从来不止是敌人的,也包括自己血亲骨肉的。兄不兄、弟不弟、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俱在一场武德九年的玄武门之变。

    若是自己讲究兄友弟恭,骨肉亲情,自己这一支只怕早就灭绝了。

    李世民坚定着自己的决心,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要不是自己先下手,遭殃的就是自己,若不是自己当时壮大了天策府,得到关东豪杰的归心,使父皇投鼠忌器,没法把自己舍弃,把自己的下属卸磨杀驴。只怕自己也和两位兄弟一般,儿孙无人幸存。

    天下平民都在忍饥挨饿,皇上忧心得吃不下饭,皇后就要做出母仪天下的表率,要求三宫六院节省开支,许多皇商的销路都被砍断了,原本云家也在被缩减的范围内。

    且不说大明宫里皇帝夫妻怎么折腾,就看云家上下凄凄惶惶,消息一传来,云家主持生意的大老爷和二老爷难过得都绝食了。

    现在民众连饭都吃不饱,哪有余钱来做衣服,做绣品。连皇宫里的销路都断了,云家可怎么办呀?今年云家的利润增长点在哪里呢?

    经过多方的奔走,托关系,走门路。官里只传了一句。只有等饥荒过后,皇上、皇后心情变好了,才能重新恢复宫里的供给。

    就在云家老小觉得前景堪忧时,云十三娘回来了,进门第一件事,就是去拜访了宫里的王大总管,居然被接见了,居然呆了好一阵子,居然被好言好语的送了出来。

    没几天过了就传来消息,公布出来的购销名单中,云家的份额没有缩减,也不知是有人看云大娘和王大总管关系好,多多拍马屁,还是王大总管暗地里的关照。

    总之,云家上下恍然大悟,老祖宗就是有慧眼,打小偏心十三娘,偏心了这么多年,果然是有道理的,看这母女两人多有福气,一个孤女攀上了这么好的婆家。一个被夫家摒弃的妇人,攀上了宫里的王大总管,你说人家咋这么有运道呢?

    只有羡慕的,没有眼红的,毕竟云家每一个人都沾上了好处,云家空前的团结和睦起来。

    每个人都认为,这主要归功于老祖宗持家有道,慧眼识英雄。

    老祖宗也坦然打开了自己的私人小库房,给三姐添妆,以前想偏心,还担心儿媳妇孙媳妇有意见,现在可好,大家都知道,十三娘有了宫里的关系,可以光明正大的偏心喽。

    就说心胸宽广、自强努力的女人应该会有好报,她眼巴巴地看了一辈子,终于等到了十三娘有好报的一天。

    繁华的大明宫因为皇后娘娘的贤惠,缩减开支,曾经灯火辉煌的宫殿,现在变得黑沉沉,一队队的太监宫女打着昏黄的气死风灯,穿行在其中。

    王德王大总管,安静的低首站在屋外。那屋里传出来“噼里啪啦”的声音,知道皇上又把奏章扔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平民们闹饥荒,地方上闹灾害,军队闹暴动,各地要粮、要救济的折子,如雪片般飞来。

    王大总管抄起旁边小太监手里的盘儿,送了进去,得让皇上消消火,天天这样忧心,夜不能寐,这可怎么受得了?

    他换了一副笑脸儿,热情洋溢地对着愁眉苦脸的皇上说:“皇上有好消息,奴才的家乡赈灾赈得好,虽然受了冰雹灾害,可补种得及时,今年还能收一茬,整个甘肃道没有上报要求救济。”

    李世民登基不过十几年,已见鬓间白发。他闻言大喜,“快快把甘肃的折子,给朕翻出来。”

    甘肃的折子中规中距,文采也不甚出众,就象甘肃道给人的感觉永远灰楚楚的,除了黄沙就是黄沙,纯粹的制式公文,淹没在折子的海洋里,很难发现。

    折子里只说,甘肃道本身受灾,不是很严重。只是受到周边省市灾民的骚扰,治安秩序有些混乱。在知府衙门的有力组织下,本地大户纷纷捐粮、捐款。

    目前受灾片区的补种工作已经完成,预计因灾害引起的粮荒,将于秋季收获完成后全面平息。

    在府兵的帮助下,治安也恢复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好折子啊!”李世民感叹道,“这真是朕今天看到的最好的折子,通篇没有叫一声苦。喊一声累。没有提出跟朕要一颗粮。”

    李世民激动的转身对王德说:“这样的官儿要好好提拔,发挥他的作用,让他到受灾最严重的地方去。”

    王德吓了一跳,这是不是叫好心办坏事儿,赶紧说:“此人刚刚才提拔上来。在提拔速度过快吧?”

    “而且该地灾害平息,主要功劳在于当地民众捐粮捐得多。这位官员到其他地方,没有这样的群众基础。人还是要在他熟悉的地方,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对,不如给当地的捐粮大户发个表彰,以儆效尤。”

    “奴才认的小兄弟,听说,在此次捐粮中,也带头捐了不少粮。”

    “你结拜的兄弟,来说说怎么回事儿?”

    昏黄灯光下,夜已经深了,两人还在津津有味的说着,那穷乡僻壤里的一家人。有可爱的双胞胎,有身残志坚的男主人,有热情纯真的女主人。

    两人还特别会种菜,冬天里也能种出香甜的瓜果。

    “谁在里面?”

    雍容华贵的皇后,站在院中,听着屋内皇上爽朗的笑声,低声问旁边的随从。

    “是王大总管。”

    皇后轻轻舒了口气,只要不是后宫嫔妃就好。

    她击节赞叹道,“王大总管在潜邸时,就一直照顾皇上,越来越有心得,越来越周全了。”

第123章 巡逻遇险() 
很久没回家的刘三牛真的想家了,借着同袍让他要兔子的时机,往家里狠写了几分家信。

    给大哥大嫂的那一封信,要求最多,充满孺慕之情,要冬天的衣袍,让嫂子给他做多多能长久保存的干粮,这出门长途拉练练兵要自备干粮,这事只能拜托给大嫂啊。对了,还需要两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