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大牛一口答应去找。
又过了几日,随着天气越来越热,李小红觉得如果在现代应该是满街都是黑丝袜的景色,这里看不到黑丝袜,但是四处入目都是翠绿翠绿的树木也是另一番感受。
刘大牛牵了一头瘸了腿的母牛,一晃一晃的回来了,后面还跟了一个小小的小牛犊。
李小红大为惊喜,要知道现在耕牛可金贵,刘大牛说,因为大牛瘸了腿,所以不能耕地了,但是因为是母牛有小牛犊,所以价格也不便宜,跟隔壁庄子的庄头商量了半天。
母牛小牛加起来要十两银子,可比买一个小丫头要贵,因为他也是庄头用自己的工钱做抵押,所以,赢得对方的信任,让他先把牛牵回来,后面付钱。
一家人都涌了出来,围着大母牛和小牛转圈圈。
小宝很喜爱,伸出小手想去摸小牛犊,李小红紧张的拦着,生怕牛犊会踢着孩子。
李妈妈一拍手说:“你看你把娃娇贵的,这孩子以后胆子会小的。”
大宝太重了,姥姥已经抱不动了。
姥姥伸手抱起了小宝,让小宝伸手去摸摸大牛,摸摸小牛。
李小红也抱着大宝,让大宝伸手去摸大牛的角,摸摸小牛的毛。
两个孩子开心地咯咯笑。大姐赶紧割了一把苜蓿,剁了剁,给大牛喂上。
二姐搬了梯子爬到院墙上,对着那边喊:“小花,小花,来我们家看大牛和小牛。”
乔小花和乔小衙役是一块过来的,他们俩都稀罕的围着大牛小牛转。
李小红原本以为能买着母羊就算不错了,虽然羊奶特别腥,可也能在断奶期间顶上一阵,让孩子先适应适应。
没想到运气这么好,居然能买到牛,牛奶的味道一般人都能接受。
刘大牛和乔小衙役商量着要在院子一角盖个牛棚,李小红笑眯眯地带着孩子在院里乘凉看热闹。
二姐笑眯眯的端了一壶茶出来给刘大牛和乔小衙役,同时招待小花在院子里的饭桌前坐下吃毛杏。
近日因着天气热,刘家小院的人已经将吃饭桌从堂屋挪到了院子里。
毛杏是院子边上的一棵树上结的,味道还算可以算,酸酸甜甜,只是上面有一层毛,吃起来很不方便,二姐打了一盆水出来,和小花两个人一块洗毛杏,她们用力的搓着毛杏,试图把上面的那层毛脱掉。
二姐洗出来一盘杏子,端到了乔小衙役跟前,李小红看着这两人的互动,不由得心中一动这两个人有问题。
只是这种事应由男方主动提起,李小红暗暗的把这件事埋在了心里。
人多力量大,不一会简易牛棚就该好了,李小红热情的邀请乔家兄妹在家中留饭,让他们尝尝二姐的手艺,这两人不好意思坚决要回家吃老娘做的饭。
李小红家在现代曾经也是团里的牛羊大户,李妈妈喂牛原本就有经验,她熟练的剪去了手指上的指甲,端了一盆热水,在牛身边坐下。
用热水清洗着大牛的乳包,说:“这是一只土牛,奶量不多。”
李小红在旁边笑她说:“你以为这还是以前的黑白花呢!”
刘大牛他们在旁边看稀罕,听着只是笑,不太明白这两人在说什么,大约猜测是说这个牛的品种不太好。
李妈妈熟练的一手握住一个牛**,哗哗一会就挤出半盆奶。
小牛犊看妈妈的奶被挤走,早就着急的不行,在旁边哞哞叫着转圈。
小小的大宝很仗义的说:“把姥姥挤的牛奶给小牛喝。”
李小红大笑:“姥姥挤的牛奶是给大宝小宝喝的,不是给小牛喝的,小牛自己会去找牛妈妈吃奶。”
第26章 送走三姐()
小宝看大姐给牛喂草吃,跑到旁边的地里,揪了一根小白菜,试图喂给小牛吃。
李妈妈笑着哄他说:“小牛现在还不能吃草,他现在还在吃奶。”
小宝固执地想把小白菜塞到小牛嘴里,小牛好奇地闻闻。
李小红只好抱着小宝,让他把小白菜放到了牛妈妈的嘴边儿。
牛妈妈舌头一卷就把小白菜卷进去了,牛妈妈表示小白菜味道不错,再来一捆。
刘大牛看着全家人,其乐融融,心想,这才是他想要的家。
第二天一大早,刘大牛就向刘家庄赶去,他一路上想了许多,组织了许多语言,想顺利说服刘白氏,没想到一进门,就收到一个不好的消息,三牛失踪了。
他突然留了个口信,说他去走马帮了,不拖累家里。
一向温和的大牛不由得生气了,三牛是个多么老实朴实的孩子。
他不用问就能猜到,必然是刘白氏又说了家里很困难,被这一帮小的拖累之类之类的话,刺激到了三牛。
愤怒的刘大牛忍不住发了脾气。
原本想好好说服刘白氏的,最后只硬邦邦的甩下一句。
“三姐我带走了,给她找个主家,你放心,价格你满意,别人家卖女儿只能卖七、八两银子,这家给你定的是十两银子,但是是死契。“
”以后终身也不能再见,也不能去找,又少了一个人吃饭,你又可以轻松些了。”
刘白氏心中百感交集,她虽然厌烦三姐是个累赘,但是要终生不见她还是心里有些难过。
而且她听说当小丫鬟是有月银的,还梦想着卖完后每个月去收月银。
看见刘大牛要把三姐直接带走,她赶紧拦住说,“以后三姐的月银怎么给我?”
大牛不由得大怒:“三姐这么小的年纪,哪里有什么月银,等她能挣的时候月银,自己也得存嫁妆了,你就放她一条生路吧。”
刘白氏愤愤道:“家里这么困难,我也不想这样的,你以为我不疼三姐吗?我还不都是为了你们。”
“家里是很困难,这不是你逼走三牛的理由,也不是你卖掉大姐二姐三姐的理由。”
刘大牛不想再听下去,他截住了刘白氏的话头说:“别人家也有困难,怎么没见别人家卖儿卖女,你想要致富过好日子没错,我可没听说过卖儿卖女能过上好日子的,会有报应的。”
刘白氏看着刘大牛严肃的脸庞,有点懵了,她的儿子原本是听话又顺从的,什么时候会反驳他的话。
刘白氏觉得自己老了不中用了,不仅儿媳妇可以跳着跟她挥菜刀,连二姐和大牛都敢对自己说厉害话了。
却没想到刘大牛在外面做庄头,原本就是要跟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要统筹处理各种问题,协调各种邻里关系纠纷。他一个人管着几十户佃农,比刘白氏更难缠也见多了,也不像以前那样好说话了。
最主要是,三牛的离去,勾起了他心底最深的愤怒,三牛那样听话老实的人,干活从来不惜力气,就这样都被刘白氏嫌弃,那他这样的瘸子,又该怎样自处呢?
刘大牛和二牛驾了一辆牛车回到刘家小院的。牛车上不仅坐着三姐,还装了一些嫩苞米。
苞米还不到收获的季节,嫩嫩的,煮了正好当零食吃,大宝小宝极爱吃。
李小红安排着二牛和三姐先安顿下来,让三姐洗了个澡,找了一个小一点的衣服给改给三姐穿上。
大家一起吃了一顿饭,又是二姐做的饭,饭品还是用心有讲究,只是大家都没滋没味的吃了,因为三姐以后就不再是刘家的人了。
对二牛来说,看到大哥家有牛的惊讶也抵不上三姐离去的难过。
李小红握住了三姐的手,给她说:“不要怕,大嫂陪你一起去。”
锦绣纺里,云大娘已经收到了消息,正在等着她们,云大娘看到这个瘦弱胆怯的小闺女,说:“看样子是个本分的孩子。”
拿了20两银子给李小红,李小红只收了十两,将剩余的退回去,说:“不用这么多。只要你对三姐好,就足够了”。
云大娘拉着三姐的手,微笑着对三姐温和说:“你不用担心,不用害怕,你大嫂经常过来做账,你常常可以见到他,就和在家里是一样的,从此你就是我的女儿,我们两个人相依为命。”
三姐第一次碰到有人对她这么温柔,颤颤巍巍的喊了一声:“娘。”安静地依着云大娘坐下。
李小红看到两人有眼缘,相处得好,放下心来。
推开小院门,李小红看到大宝坐在姥姥腿上拉屎,姥姥正在训他,说“让你嘴馋,吃苞米拉苞米。”
大宝学姥姥说话,吭吭吧吧地说:“吃蛋糕拉蛋糕,吃菜拉菜。”
姥姥忍不住笑起来说:“好的不学,光学坏的。”
李小红也过去笑眯眯的说:“吃苞米不消化呀,都拉出来了。”
小宝在一旁已经有些困了,过来拽着李小红的手说:“娘,娘,吃奶奶,睡觉觉。”
李小红无奈的看着李妈妈,李妈妈无奈地喊了大姐来把小宝抱走,给李小红说:“你先躲起来,这几天不要出现。等他们忘记就好了。”
李小红孤身一人住在北屋里,听着两个孩子在正屋里头哭,心里觉得十分煎熬,断奶考验的不仅是孩子,更是妈妈。
刘大牛推门进来,拍拍她的肩,他听见孩子哭得凄凉,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李妈妈热了些牛奶,用小勺给两个孩子喂了下去,两个孩子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
孩子每一次哭泣,李小红都醒着,却不敢出现,她知道此时必须下狠心,否则就前功尽弃。
第二天,李小红让二牛把银子带回去,交给刘白氏,看着刘二牛难过的面庞,不知说什么好。
大牛回去上工的时候,李小红给大牛装上了十两银子,让他把母牛和小牛犊的钱付了。
因为李小红这几天不能出现在孩子面前,所以她把自己的时间排的满满的,不是在工作,就是在去工作的路上。
拼了命的干活,生怕自己闲下来,忍不住去看孩子,又惹得孩子伤心苦恼。
第27章 婆婆来了()
过了三天,大宝已经不再哭闹,完全依靠吃饭了,小宝却还天天哭着到处找妈妈。
担心孩子太难过会上火,李小红经常过来安抚孩子,在小宝刚吃完饭的时候,出现抱着小宝,溜着玩一会儿,也不敢喂奶,安慰安慰小宝,就消失了。
又过了几天,小宝也慢慢忘记了吃奶这回事。
其实断奶,不仅孩子痛苦,大人也一样痛苦,许久没有涨奶的李小红,再次体会到烦恼,这次没有孩子帮她减轻痛苦,她便去药铺抓了些芒硝,外敷了下,效果很好。
两个小人晚上都不缠着妈妈了,李小红骤然觉得轻松很多,不用再天天晚上哄孩子睡觉了。
人生就是这样,成长就伴随着不断的割裂过去,但是等你熬过了这一个阶段,回头想想,痛苦之后就是飞速成长。
这日李小红和李妈妈在西街陈屠户的肉摊上买肉,因家中小人要增加营养,想用大骨头汤给孩子下小面条。
两人挑了些大腿骨和排骨,大腿骨里有骨髓,可以给孩子熬汤,排骨是大人吃的,总不能只给孩子吃,几个大人都看着。
却接到了二牛让人稍信来说刘白氏要来了。
李小红与李妈妈对视一眼,麻烦又来了。
李妈妈不肯回去面对讨厌的人,自去老姐妹家玩耍。
李小红拜托马婶回刘家小院报个信,自己转身去了锦绣坊,她要防备刘白氏,万一见到三姐,再生事端,让三姐今日不要出门。
马婶子接到李小红通知,痛快的去报信。她也想看看,李小红把日子过得怎么样?
推开院门,马上就觉得,这是个红火的小院,长长的晾衣绳,层层叠叠的挂着许多的衣服,随风飘逸。
大姐在厨房忙活,二姐在哄着小宝睡觉,大宝早自己睡着了。
院子里面开出的几垄地,也都绿油油,小白菜,辣子,茄子,西红柿,都长得很旺,边上还垒了个小鸡窝,看样子鸡不多。
院里的一角还有个牛棚,里面一大一小两个牛,这可是大牲口。
主屋的门口,铺了个垫子,应该是让孩子在上面爬着玩儿的。
马婶子心里对李小红又高看了几分,她可是看着李小红从一无所有过来的,觉得这个女人能把日子过成这样,实在不容易。
二姐抱着孩子上来招呼,马婶儿把意思一说,原本以为,大姐二姐会开心的不行,毕竟是亲闺女。
结果,二姐儿脸色骤然变了,把孩子往马婶手中一放说,“婶,你帮我抱下孩子。”
二姐直接冲进厨房,里头叮叮咣咣一阵响,马大婶不由楞住了,只觉得如大风刮过一般,看着大姐把厨房里面吃的喝的,装到大桶里,竟然从井里面掉进去。
看着二姐搬出个梯子,冲着隔壁喊:“小花,小花,帮我藏点东西在你家。”
大姐不用招呼,直接把鸡窝里的鸡提起来,二姐顺着就从邻居的院墙送了过去。
大姐一边捉鸡一边说:“还是留一只,要不然老娘过来,没法解释这一地的鸡屎。”
大姐二姐两人合力将大母牛赶到乔家,小牛犊乖乖地跟着走了。
大姐快手快脚地把牛棚打扫干净,一点看不出,有动物曾在这里居住。
二姐又迅速的冲入了主屋里头,就看二姐手中抱着高高的被褥,又从隔壁递了过去。
大姐把一院子挂的衣服迅速都拽了下来,两个人啪啪啪一阵叠,干的装到大背篓里,大姐背上送了出去,临出院门,路过马婶身边,还对马婶笑着说:“婶儿,你屋里坐,今天没法好好招待你了,多见谅啊。”
马婶看着大姐笑靥如花,一时不知该作何反应。
二姐忙着把一些不太干的衣服,装到背篓里,顺着隔壁院墙又递了过去,紧着叮嘱小花说,:“别忘了把它们都先晾开,等我老娘走了之后,我到你家来取。”
二姐居然拎了一把锄头出来,把地里已成熟的小白菜,挖了出来,直接用簸箕装上,顺着院墙又送了过去。
二姐笑眯眯的说:“小花小花你切记,你有时间就帮我拿到集上去卖掉,你若没时间,就先帮我放着,我自己去集上卖掉。”
马婶看着这院子在短短的一刻钟时间里大变样,从一个兴旺发达、蒸蒸日上的红火小院变成了一穷二白的破落院。
不由得瞠目结舌,目瞪口呆,知道的是亲娘来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土匪进村儿了,她还以为看到了杨白劳与黄世仁。
二姐终于想起了马婶儿,过来接过孩子说:“我给孩子换身衣服,婶,你先坐。”
马婶坐堂屋里,没滋没味喝的白水,上次来还是李小红刚刚搬进这个院里,即便困难成那样,李小红也给她做的糖水煮鸡蛋,今天就只剩白开水了。
等到二姐把孩子抱出来,马婶觉得,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二姐和孩子身上竟然换成了补丁摞补丁的衣服,原来二姐头上的素银钗也换成了一个树枝子。
二姐羞涩的说:“马婶,让你见笑了,我家阿娘,是一个特别重男轻女的人,而且家里供着个读书人,恨不得将家里的女儿都卖出去,阿娘看到家里这些东西一定会搬走的。大嫂又吵不过俺娘。”
马婶不由得心有戚戚焉,马婶的母亲,不,应该是整个陇右道都重男轻女,女儿恨不得洗了去。
当日马婶夫妻愿帮助李小红,也是因为李小红身边的婴儿是男婴,男的哪怕刚出生,也可以独自立户,人要想寻求帮助,总要有立身之本。
等刘白氏到刘家小院儿,看到的就是一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