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解决了一个大麻烦。”
刘文还真就回头跪在了里正面前,使劲抱着他的腿,他现在什么都不顾及了,脸面算什么,生存才是王道。
里正脸色涨的青紫,他怒不可遏的对着程夏吼,“你瞎掺和什么,这是你家的人,跟我有什么关系?”他想甩开刘文,奈何刘文根本动都不动牢牢的抱着,“哎呀你给我滚开!”里正不客气的踢了一脚。
看着里正的反应,程夏顿时嗤笑出声,“林叔,您这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啊。自己都不愿意接手的事,还要让我们做,这是什么道理?刘文跟你没有关系,跟我们就有关系吗?你别忘了,我大姐跟刘文早就和离了,他凭什么算我家的人,林叔就别推辞了,收下吧。”
“对啊,对啊,里正您就收留他吧,”围观的大娘附和着。上次村里一个穷鬼偷了她家两个窝窝头,她去找里正告状,结果里正说左右她家不缺这点东西,看人家那穷鬼都快饿死了,给两个窝窝头怎么了。她当时就很生气,她家日子也不富裕,怎么就不缺那两个窝窝头了。
“就是,”另一个婶子连忙应声,“要我说啊,里正才是咱村的大善人,这刘文您就收下吧。”这婶子说起里正心里也一肚子火气,自打这姓林的当上了里正,他们村就老是丢东西,什么小偷小摸都敢明目张胆的偷了,反正里正会说给他们得了。以前清献村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现在可好,就算白天在家都得把门锁上,冷不丁谁就进了她家院子偷鸡摸狗了。
真不知道这里正是怎么当上的,还是说他确实是因为家里有钱?反正这大娘婶子的一提,人们顿时热闹开了,纷纷让里正将刘文带回家,刘文更是一喜,只要有人收留他就行,他不想沦落街头。
里正一看群情激愤的样子,顿时大吼一声,“都瞎起哄什么,刘文这人丢尽了读书人的脸面,我们村怎么可能收留这样的人,你,还有你,你们,”里正气的颤抖的指着人群中的汉子,“过来将他给我丢出村子,以后他敢进村一步,谁见到了都给我打出去。”
刘文顿时啊啊啊惊恐的摇头,却奈何几个汉子搓了搓手随便就将瘦弱的刘文提溜了起来架着往外走。这刘文当初仗着自己是个秀才,可没少瞧不起他们这些庄稼汉子,如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风水轮流转啊,再能耐啊。
程上远远的看着刘文被人抬着出了村,眼中闪过一丝不知名的情绪,程夏没留意到,她也瞧了刘文一眼,这是最后一眼了,因为从此刻开始,直到她最后离开这个世界,她都没再见过刘文。
张氏心里高兴,觉得解决了一个大麻烦,而且刚刚里正的举动也让秀娥和顾氏有所忌惮,一时间都老实了下来,张氏更是乐开了花,非要程夏留在家里吃饭。
程夏惦记竹舍的杨大郎,张氏便直接让程右去请了他过来,还说今天是中秋节,团圆一下。
用过午饭,张氏和大花就开始张罗着晚上祭月的事了。邻村有打月饼的,张氏做了几斤回来,给程夏包了二斤让她带回家吃,家里的水果也挑选了好的让程夏带着。
直到了黄昏时分,两个人才提了满当当的东西往家走。到了竹舍,发现杜仲正在门口盘腿坐着画圈圈呢,见到两人回来,嘴角扯出一丝笑意,“我来蹭饭的。”
程夏撇撇嘴,就知道。
她拿了东西进了厨房,杜仲跟着杨大郎进了门。
“你今天干什么去了?一大清早就不在家。”杨大郎沉声问。
杜仲叹口气,顺便晃了晃手中拎着的螃蟹,“我爹派人快马加鞭送来的。我今天来吃饭,也是想跟你告个别,我爹让人给我送来消息,让我回去。”
杨大郎手一顿,“怎么了?”
杜仲敛眉,“说是陛下要不行了。”
第219章 中秋团圆饭()
程夏自然不知道他们讨论了什么,她正想着晚上要做什么来庆祝一番呢。毕竟这是她在明朝的第一个中秋节,得好好准备下。
现在天色已经稍晚了,必须得抓紧做饭才行。程夏看了看张氏让自己带回来的一个竹筐,她当时没留意,现在一看,还真是满满当当都是时令蔬菜瓜果。
豇豆、茄子、板栗、葡萄、石榴和芋头,当真丰富。程夏正琢磨着做什么菜,就见杜仲晃荡着进了厨房,双手背在身后,神秘兮兮的笑,“程姑娘你猜猜我手里拿的什么。”
程夏好笑的看了他一眼,他背后拿着的螃蟹钳子马上就要夹住他的手了,他还嘚瑟,程夏等了会,就听到杜仲嚎了一声,甩手将几个大螃蟹扔在了地上。
杜仲一看程夏乐不可支的样子,顿时一阵气恼,最毒妇人心啊妇人心,杜仲哼哼了两声表示愤怒,转身走了。
程夏虽然好奇杜仲哪里弄来的螃蟹,但是有了正好啊,中秋吃螃蟹才是绝配呢。
程夏将地上乱爬的四个大螃蟹抓了起来,给它们灌了点白酒弄醉了,用刷子将螃蟹刷洗干净,再冲干净,然后每个螃蟹剁成四块放在碗中,加入少许的盐和胡椒粉腌制起来。
程夏看着一竹筐的菜,想了想决定做香辣蟹、风味茄子、板栗烧鸡和酸菜鱼汤,至于主食,就做芋头腊肠饭,再加上水果的点缀,这桌饭菜保证色香味俱全。
程夏先将今天买的一整个白条鸡清理好,将鸡肉剁成大块,然后用姜片、葱结和酱油腌制起来,放到一旁备用。
这些菜都需要用到姜葱蒜和青红辣椒,程夏便每种都准备好,方便一会快速的做菜,不至于中间浪费时间。
杨大郎中午的时候在杨家根本就没怎么吃,路上回来问他为什么不动筷子,明明张氏和大花做菜很好吃。杨大郎只悠悠看她一眼,淡淡的来了句,“不是你做的菜我都不想吃。”
妈呀,程夏想到他当时一本正经的样子,现在都还脸红心跳呢,这妥妥的高冷的霸道总裁啊,虽然他们现在只是再普通不过的一对农村夫妇,但是,谁还不能有点幻想啊。
怕杨大郎饿着,程夏决定先弄点栗子给他垫垫肚子。将每个栗子从正中间用刀划开十字,然后放到大锅中去煮,程夏前世的时候爱吃糖炒栗子,后来自己试了一下煮着吃,煮好了放到冰箱里冻起来,就变成冻栗子了,软糯香甜还凉丝丝的,好吃的很。
煮好了栗子,程夏将所有的栗子壳都去掉,留了一小部分准备做板栗烧鸡,其他的都给杨大郎和杜仲送去了,结果进了房间一看,两个人很是悠闲惬意的将桌子搬到了门口的位置,正对着月亮喝小酒呢。
杜仲一看程夏端了东西来,赶紧接了过去,丢一颗进嘴里,立马点点头,“好吃。”
程夏回了厨房,热锅倒油,油开将姜葱蒜爆香,然后将腌制好的鸡肉块放进去炒,中间加入酱油和少量的冰糖炒出酱香味,接着将剥好的板栗倒入锅中,继续加白酒和胡椒粉煸炒。等到所有香味都爆了出来,就加入大量的开水,水量至少漫过所有食材的一半,就这样盖上盖子炖着去吧。
在鸡肉炖着的过程中,程夏快速的将家里仅有的一条草鱼清理干净片成鱼片,用姜葱蒜腌制起来。再将长条茄子切成滚刀状,裹上一些面粉放在一旁备用。
正好差不多过了半刻钟了,程夏将锅盖打开,大火收汁,最后撒上青红椒装饰一下,就可以盛盘了。
程夏将色泽鲜艳的板栗烧鸡给杨大郎和杜仲送了过去,“这板栗烧鸡呢,不止好吃,作用还大的很,益气血、养胃、补肾、健肝脾,这板栗是肾之果,稍微吃多一点也没事。”
杜仲嘿嘿笑笑,将他们面前本来就有的栗子统统推到杨大郎面前,将这盘板栗烧鸡放到自己的圈禁范围内,“哥哥,听程姑娘说了吗,这板栗吃多了对肾好,你多吃点。”
杜仲这话故意说的暧昧不明,杨大郎和程夏对视一眼,程夏挑挑眉,杨大郎会意,看杜仲正拿着筷子要夹鸡块,脚上动作迅速的踹了下杜仲的凳子。
眼看鸡肉就到了嘴里,冷不丁被踹到了地上,杜仲气的踹桌子,“人家明天就走了,今天都不让我好好吃顿饭。”
程夏一愣,看向杨大郎,“他明天要离开?”
看杨大郎点头,程夏便有些了然,将筷子重新递到杜仲手中,便继续回去做菜了。
不过,程夏抿唇,杜仲回去,该不是因为明宪宗的事吧?他下个月九号就要驾崩了,距离现在也就只有二十几天时间,据说宪宗死前被病痛折磨了很久,心情也很是抑郁,估计朝野上下现在都炸开锅了吧。
可是杜仲回去有什么用呢,他只是一个连官职都没有的尚书的儿子啊。
程夏甩甩脑袋,其实她也想去京城,想去见证一下,可是眼下的情况,到处都是羁绊,她怎么走啊。
哎,中秋节啊中秋节,本来是一家团圆的日子,少了她,她现代的爸妈可怎么团圆?
程夏叹息一声,重新将油锅加热,放入切成滚刀状且沾了少量面粉的茄块倒进去煎炸,炸到微微焦黄捞出来沥油备用。锅内留一点点的底油,将干辣椒、花椒和八角放进去炸香,再放姜葱蒜末,最后将炸好的茄块和切段的青红椒放进去一起炒,调料汁程夏已经做好,用一勺糖、三勺醋、一勺酱油和少量的盐混合而成,统统倒入锅内,最后撒上一些芝麻就可以盛出来了。
酸菜鱼做起来简单,现在便只剩香辣蟹和芋头腊肠饭了。将腌制好的螃蟹裹上面粉放入油锅炸到变色,然后盛出备用。锅内留底油,放入姜葱蒜末和切成小段的辣椒,小火炒香,再将捞出的螃蟹块倒进去,放入用酱油、醋和糖盐调好的调料汁,翻炒入味就可以了。
味道香的很,杜仲直接跑过来等着端盘子了。
最后的芋头腊肠饭,做法同样简单,先将米饭蒸出来,将芋头和香菇、胡萝卜和腊肠都切成小块,姜葱蒜都切末。锅内烧油,将所有食材都倒进去煸炒片刻,然后将米饭罩在食材上面,盖盖焖上一刻钟就好了。
程夏一边烧火一边闻着香味源源不断的溢出来,这大锅灶台烧饭,当真比电饭煲更加醇香,食材也更原生态,吃起来不用担心各种问题,真好。
香味越来越浓郁,程夏将锅盖拿开,浓香扑鼻啊,将米饭和所有食材搅拌均匀,最后撒上切好的葱叶装点一下,就可以盛出来了。
将最后的芋头腊肠饭端到房间,程夏满意的看着纹丝未动的所有菜,饶是杜仲馋的流口水,杨大郎依旧将所有菜都盖着保温不让他吃,气的杜仲干瞪眼。
程夏将芋头饭放到桌上,又将水果和月饼摆上,这样才算有点中秋节的样子。
中秋节,中国叫中秋节,泰国叫祈月节,日本叫月见节,韩国叫秋夕节,柬埔寨叫拜月节,尼泊尔叫德赛节,缅甸叫光明节。。。。。。称呼不同,寓意却都一样,只希望能在这一天家人团圆,让月亮将所有的祝福都带到月宫,带给各路菩萨,希望他们降福生灵,让家人永寿。
杜仲看着程夏对着月亮举杯浅酌了一下,微微笑了笑,“程姑娘眼睛里好似有伤心事。”
程夏回眸瞪他一眼,丫的眼睛这么毒,自己不过略微晃神了一下,他都能看出来。
杨大郎冷倪了杜仲一眼,“再让我听到一句程姑娘,你的舌头也就别要了。”
杨大郎语气太过阴森,杜仲决定闭嘴,他不断的扒拉着每道菜,含糊不清的看着程夏说,“我有没有说过,你做菜真的很好吃,比御,呃,比大厨做的都好吃。”
程夏瘪瘪嘴,听到杜仲的夸赞不足为奇,这哥们,只要给他好吃的,他立马就能将你夸出花来。
杜仲吮吸着一块螃蟹腿,对着身旁的杨大郎说,“今天我骑马过来的,车厢在我家里,这马今晚就给你留下了,替我好好照看着它一些,等我下次回来,它要是瘦一点,我可不放过你。”
程夏一愣,“你将马留下你怎么走?”
“有人带我离开,呃,那个,我有别的办法,”杜仲赶紧埋头吃菜。
程夏摇摇头,明明彼此都有些心知肚明了,还非得骗她。
杜仲将所有饭菜扫荡一空就离开了,程夏倚在门框静静的看着高悬的明月,手中的月饼只咬了一点,她的心思都在五百年之后的北京,都在她那已年过半百的爸妈身上了。
杨大郎将床铺好,走到门口将程夏圈在怀里,知道她有心事,也不问,只轻轻的在她额头印上一吻,贴着她的耳际说,“今晚早些睡吧,明天一早起来我要送给你一个惊喜。”
程夏骤然转头看向杨大郎,“什么惊喜?”
杨大郎弹了弹她高挺的鼻翼,“明天醒了你就知道了。”
第220章 蜜月之旅()
说是惊喜,却险些让程夏以为是惊吓。
不知为何,晚上的时候虽然困的要死,却总是睡不踏实,所以早上天刚蒙蒙亮程夏就清醒了,结果爬起来发现杨大郎不见了,却从隔壁的卧房听到了窸窸窣窣的声响,她顿时以为自己家里招贼了。
自打林琇去世,程夏便再也没有睡在卧房,一直就睡在杨大郎自己搭建的木床上,久而久之,卧房也不太进去了,总觉得那个房间属于林琇了一般。结果大清早迷蒙之中醒来,听到里面的动静,还真有种见鬼了的感觉。
程夏抱了抱陡然觉得寒凉的肩膀,她可是二十一世纪的高端知识分子,大好青年一枚,还能信这种鬼怪传说?她壮着胆子喊了一声,见到杨大郎从里面出来,顿时泄了气般倒在了床上,对着杨大郎一阵抱怨,“你吓死我了,大早上的你不睡觉去那屋干什么?”
杨大郎抖了抖手边的包裹,很是无辜的说,“收拾东西啊。”
程夏陡然坐起身来,拿过他收拾的包裹打开看了眼,几身衣服,一些必用品,包裹底下还带着昨天从集市回来剩下的九两碎银子,程夏一愣,脸色顿时冷凝一片,“你要干什么去?”
杨大郎坐在程夏身边,捏了捏她没有表情的小脸,“不是我,是我们,杜仲将马留给了我们,总不能浪费不是,我们出去逛逛吧。”
程夏瞬间惊呆了,怔愣了片刻,眨眨眼确认他没开玩笑,立马扑到了杨大郎怀中紧紧的圈着他的颈项,“我们真的可以出去?”
杨大郎捏捏她的鼻子,“当然可以,小龙这段时间在杨家住的也挺好,有他外祖母照看着,你也不用担心,正好我们出去玩玩,十天后再回来就行了。”
“耶!”程夏欢呼不已,快速的爬起来穿上衣服洗漱一番,然后又收拾了一点必用的东西,转身将门窗锁好,牵马下山。
杨大郎将程夏护在身前,回头看了眼东边刚出的太阳,微微一笑,一踢马腹,直接朝着崇安县而去。
骏马飞奔的速度太快,呼啸的风声又太过凌厉,杨大郎和程夏根本没能听到追在他们身后的、大花着急的呼喊。
几乎不到两刻钟的时间就到了崇安县,县城里有许多卖早点的摊子早就热火朝天的热闹了起来,杨大郎将程夏扶下马,每个人喝了碗豆腐脑,等到胃里暖暖的了,这才继续走,这次却朝着东南的大路而去,且一直奔驰了三个时辰,在晌午日头正浓的时候到了一个比较繁华的地方。程夏狐疑的下了马,看着杨大郎将马儿交给酒楼的伙计,转身带着自己进了酒楼,直到坐到了椅子上,程夏才真正有了真实的感觉。
她竟然真的出了崇安县,程夏欣喜的问杨大郎,“我们现在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