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赌命-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

    丁后锋终于想起来了。

    去年,凌文武还在桃源晚报混的时候,就希望丁后锋跟他一起搞个策划新闻。有个药商要推出他研制的药品,为了减少那巨额的广告费用,便拎着两条高档香烟和两瓶名酒找到了凌文武,要求以新闻的形式发稿。

    凌文武觉得把广告稿当作新闻发出去难度很大,因为报社不允许这样做的,主管部门知道了也要追查下来。于是,他变通方法,要搞策划报道,顺势推出新药。

    他的策划方案是这样的:在全省范围内“寻找”一个患有重病但家境异常贫困的人,先让药商隐名埋姓送去爱心,免费给他治病。媒体接到报料后迅速介入,精心炒作一番。这样,免费的宣传广告顺理成章地出现了。

    药商依计而行,得知某个地方有个这种情况的病人后,就来到病人家,送米送油,而后还把病人送到医院去治病。住院期间,老实巴交的病人不停地唠叨地说遇上了好人了,如果没有好人的帮助,可能就病死在泥房里了。

    不久,药商又按凌文武的要求找个“托儿”,向凌文武“报料”了。凌文武于是向领导汇报说,有一个好人,多年来一直帮助一个孤寡老人,并将老人送去医院免费治疗。一个人做好事并不难,难得这么长久地做好事,这样弘扬正气弘扬真善美的正面题材难得一见,不深入报道不好好炒作一番也太浪费了。

    报道一出来,果然如事先的那样造成了轰动效应。见势头很好,报社领导决定做个连续报道,不仅请来全省最好的医生参与会诊,还要发动人民群众寻找那个送医送药送温暖的好心人。市民也哗啦啦地被感动了,纷纷出钱出力,最终将病人救活了。同城其他媒体见大家都在关注追查“好心人”,觉得再保持沉默也太没社会良知与责任了,于是也自觉参与寻找好心的行列。

    此时,“好心人”浮出水面了,他是被一个“读者”找了出来的。同其他媒体记者一样,凌文武也认真专访了“好心人”,这段“助人为乐”的经过方得以公之于世。此时,读者才知道帮扶老人的“好心人”是一家制药厂的老板,新药也顺势被宣传出来了

    报道做了将近一个月,挺热闹的,挺成功的。表面上来看,这是一篇新闻稿子,可在背后,凌文武早已与药商说好了,此事若策划成功了,是要收钱的。这么大的免费宣传报道,比起药厂投入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广告费还抵值,药商当然乐意了,在第一篇报道一出来,就送钱来了。接下来,药厂的生意好得不得了。

    在这起策划报道中,药商赚得了名利,药厂也赚得形象与声誉,财源更是滚滚而来;而凌文武则在系列报道中,名利双收。

    看着同城媒体及无数善良的百姓被凌文武这招玩得团团转,丁后锋真想踢爆这起策划而成的“假新闻”。因为在策划报道仍未开始前,凌文武就找过丁后锋,说晚报影响力不大,药商也想在都市报上做宣传,希望丁后锋跟他一起操刀助药商一把,回头一起分钱。丁后锋认为这变种的新闻,简直是欺侮他的人格,愚弄读者,所以一口回绝了,并恶骂着凌文武:“为了一点钱财,你居然连自尊与良知都出卖了,还配做个记者吗?”

    凌文武被激怒了,气得吹胡子瞪眼睛,咿咿呀呀的,鼻孔都歪到了一边了,准备以牙还牙地回应一句,但他最终也没有发飙,他只是装做出笑嘻嘻的神色说:“你不搞也就算了,别到时看到我搞到了钱后,你眼红得要死,就怪我不带兄弟你一起发财。不过丑话也说在前头,这事也就你知我知药商知,你若是跟其他人提起并被其他人捅出来,别怪兄弟我不留情面。”

    丁后锋朝地上狠狠啐了口水,头也不回就离开了。

    没过多久,凌文武就在晚报上推出了寻找“好心人”的报道。这样借助“新闻”捞偏门的事,丁后锋哪里看得惯,因念凌文武是大学的同班同学,所以他才没有写出一篇新闻调查揭露这种骗人的行径。凌文武的人品是有些问题,但丁后锋从来不认为这样而不跟他来往。人品归人品,同学归同学,谁个身上没有一大堆的缺点。

    纸包不住火。凌文武这起别有用心的“策划新闻”最终还是被人举报了。报社领导找他谈话,他拒不承认有虚假的成分,也没有承认收了药商的好处费。就在报社加紧进一步调查时,凌文武突然不辞而别,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不久,他又到一些所谓的中央驻地方“记者站”瞎混,写稿子拉广告做业务,玩的都是敲诈勒索的买卖,荷包日益见涨了,开着小车,带着漂亮的女实习生,油头粉面的,好不风光快活。

    有一次,他找到丁后锋,就厚颜无耻地说:“像你这般写死稿没有前途的。你写到何年何月才活得滋润起来?记者分三等,你是最下等的那个。这样吧,我介绍一单来钱的活儿给你去做,保证你转眼之间就有这个收入”他神秘兮兮地伸出了五个指头。

    丁后锋知道那活儿是什么,凌文武要把他当枪使,让他去采访一家合法的茶饮料厂。茶饮料厂有一项食品添加剂指标超标了。凌文武是受其他饮料厂老板的请托要灭掉对手的。因为茶饮料厂生产的产品在市场占有率很高,其他饮料厂看样子无路可走了,快到了关门的境地了。于是,他们联合出资要收拾茶饮料厂,在确定对方有一指标超标了,便找到“新闻策划高手”凌文武帮忙,答应给他十万八万元的辛苦费。他们说了,若能在都市报这样有影响的报纸上曝光茶饮料厂的问题那是最好不过的了。如果没有办法,也可以在晚报上“露面”。因此,凌文武找到丁后锋,希望“出手相助”,一起分这个钱。

    这样的采访方式,跟强盗没有任何区别。丁后锋拒绝了,并偷偷给有关部门打了一个电话,让他们督促厂家回收产品,改进工艺。他想,茶饮料厂是本地有名的民营企业,经过多年拼搏才培育出自己的品牌,一篇负面报道可以把它给毁了。企业能有今天也不容易,何苦要揪着一个小问题往死里整呢。不久,凌文武就见到茶饮料厂的食品添加剂指标下降了。

    怀疑是丁后锋从中作梗,断了他的财路。他对丁后锋说:“兄弟呀,你别把自己装得不吃人间烟火,好像得道高人一样,对金钱美色都不感兴趣。像你这样的记者,就是做到了极致,混到副总编辑那个位置那又如何?最终你还不是一个新闻民工,有何值得骄傲、自豪的?跟我过意不去可以,但千万不要跟钱过意不去!死脑袋呀你!”

    说也奇怪,事后不久,都市报有一记者居然报道了茶饮料厂的食品添加剂指标之事。起因是,有一消费者在超市买到了几瓶罐装茶饮料回家。食用后,消费者腹泻了。找超市给个说法,超市态度不好。消费者愤然向记者投诉了。记者介入采访,并从有关部门那儿获知这几瓶饮料存在问题。厂家也承认这些产品是他们的。

    都市报做了半个版的报道,茶饮料厂老板坐不住了。他想不明白,这些饮料怎么还会在超市出售呢?自从有关部门到厂里检查并要求他们把所有超标的茶饮料回收后,他们一直是往市场上投放合格而安全的产品。这几瓶不合格的产品从何而来?消费者手上的购物小票证实她确实是在超市里买到的。而且,她也确实腹泻了,还有医院的病历证明。莫非回收时,把这么几瓶东西落在超市里了?

    茶饮料厂老板一直想调查这几瓶饮料的来历,可此事上了报纸了,已成了铁板钉钉的事儿了,再弄还不是自讨没趣。他只有自认倒霉了。不管怎样,他一直担心还会有第二起“超标事件”发生:也许有一天,还会有“消费者”在其他购物场所买到“问题饮料”。

    好在第二起事件并没有发生。发生了第一起事件,已经足够让人震惊了——半个版的报道,极具杀伤力,就像万米高空扔下的一个贫铀燃烧弹,几乎要把一个民营企业给毁了。好在茶饮料厂再三交涉之后,报社终于给厂家做了一个正面宣传报道,算是挽回了一点儿的负面影响了。

    丁后锋见茶饮料厂老板先后几次到报社跟领导交涉,所以知道其中的一些细节。他一直怀疑,这起“超标事件”可能是“高人”凌文武联合报社记者搞的鬼。事先,凌文武早就知道有超标饮料了,于是便与那几个无良的饮料厂家老板一起购买几件超标的茶饮料回来放着,再找个“消费者”到超市购买合格产品,回家后再进行调包。此时,“消费者”再吃其他容易腹泻的食物与不合格饮料,把自己弄进了医院。类似的手法,凌文武此前已经使用过。就像寻找“好心人”的策划报道一样,几乎让人看不出一点痕迹。

    问及凌文武是否策划了“超标事件”,他总是闪烁其词,“你想搞钱可以跟我说,下一回有猛料时我找你出马,保证哥们有钱花。来钱的料我多的是,就怕你敢不敢接”。丁后锋说。

    还真的没过多久,凌文武要丁后锋跟一个整形医院老板碰头,要炒作个“人造美女”的事儿。他对丁后锋面授机宜:“你就以我上次搞的‘寻找好心人’的策划报道作为蓝本,报道搞成功了,福建老板会好好感谢你的。炒人造美女的事,在外省有过成功的范例,你不妨上网看看,再找个合适的切入点。像你这样的新闻写作高手,弄个轰轰烈烈的新闻出来,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他越说越得意,干瘦的脸堆满了狂喜之色。

    呸!丁后锋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这样鄙视过凌文武,这个尖嘴猴腮模样的同学越来越让人憎恨了。就是凌文武这样的“新闻人”,把新闻界搞得乌烟瘴气。跟这种人来往,会把自己的品位降低的。

    从那以后,丁后锋再也不理会对方。就算凌文武不时打电话约他出来喝酒、喝茶、聊天什么的,他总是找借口予以拒绝。之后,凌文武也不知去向。

    直至前几天凌文武突然打来电话说他要从北京回到市里,让他找个时间见面,“哥们好久不见了,总得碰个头喝个酒聊个天,毕竟我们也是同学一场”。完了,他告诉丁后锋说,他在中国法制时代报总部混,前几月就到那儿去了,今次要回来筹办记者站,“有钱大家赚,有妞大家泡,有什么线索只管给我一条。反正你们那儿的料多得剩了没人做”。

    丁后锋愣了又愣,这报纸他听都没有听说过,莫不又是那些所谓的没有刊号的“中央报”。

    扪心自问,他对凌文武已无好感,想想,他们之间毕竟也是同窗嘛,人家打老远从京城回来一趟,算是风光到顶,作为东道主,他不请同学吃饭怎么也说不过去。以往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暂且放到一边,就去见他一面吧。

    谁知事情一多,他就忘记请客的事,直至凌文武要回北京,他才觉得亏欠了人家。在来送凌文武登上飞机之前,他想过了,以往那些不愉快的事一句也不提,免得伤了情面。岂料,凌文武仍然记得那桩仍未实施的“人造美女”之事。

    5。

    丁后锋嘲讽说:“变种的有偿新闻我是不会搞的。别提这些烂事行不?你再提这破事,我就把你扔在高速路上!”

    凌文武急了:“这怎么会是有偿新闻了呢?给一个相貌丑陋且心理极端自卑的女人做了一件善事,她烧香拜佛都来不及呢。除开收钱之事不说,你想想,一个因无钱整形的丑女,突然变得光彩照人,自信十足,你说这是不是新闻?成功策划这事儿了,日后我们还有得搞,‘窿胸女王’、‘丰胸皇后’等等之类的新闻都会很来钱的。市里那么私人医院,都是外地老板开的,他们有的是钱,每年投入的广告费少说也有上千万元。”

    丁后锋吼叫道:“你马上给我下车!”

    凌文武:“你这是怎么啦?好像我欠你钱没有还一样。口气别像被蜜蜂蜇了嘴巴一样行不。”

    丁后锋说:“你再说一句,我就把你拉回市区!”

    凌文武忙赔个不是:“好好好,我不说。走吧,再耽误一会儿,恐怕进不了安检门了。”

    韦名莉不解地看着丁后锋,嘀咕凌文武说:“你这位兄弟心情不好,你就别惹他了。”

第4章 序篇 酬谢收受有隐情 噩梦反复毋宁时(4)(shukeba) 
丁后锋继续往前开着车:“凌同学,我送你一句话,剑走偏锋是最容易出事的。你不要以为人人都会像你一样搞七搞八的,以偏门为生!”

    凌文武说:“那你就等着穷一辈子去吧!这也难怪,我来市里两三天了,你都没有请我吃过一次饭。我一看,就知道你现在很穷。”见丁后锋瞪着他,他急忙辩解说:“哎,就当我什么也没说过,行了吧。”

    丁后锋提高声调:“请交过路费!”说话间,破车已开到了进入机场高速路口的收费站了。

    凌文武说:“我擦!你这还叫地主吗?找个破车来送我,还叫我出过路费?你这够同学吗?你莫不还想叫我出来回的油钱?”

    丁后锋正色道:“不好意思,我正有此意。你那么会策划新闻,弄些不明不白的钱。这点钱你都不舍得出?”

    凌文武吭吭哧哧了半天,就是不掏钱。

    “让我来吧。”韦名莉把一张百元大钞塞到丁后锋的手上,说:“剩下的钱够来回油费了吧?”见丁后锋没有接过钱,她又说:“我这儿有几百散钱,你拿去吧。”

    丁后锋瞟了一眼韦名莉:“你当我穷得只剩下短裤了?”

    韦名莉脸上陡然飞起一朵红云,为丁后锋这句粗俗的话。她不快地说:“我还以为记者都是有素质的,说话很斯文呢。”

    6。

    送走凌文武的那天下午,丁后锋折回市区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准备回家跟妻子温存一下时,一个友仔突然给他打来电话,说几个朋友在一起喝酒,一定要他赶过来,“喝完酒后,大家去开房搓一搓麻将,现在三缺一,你不能不来”。

    那一晚,丁后锋喝醉了,以致根本没有办法去打麻将。昏昏沉沉回到家后,他一头栽到床上就睡着了,一直睡到次日下午3时。醒来时,天灰蒙蒙的,像要下雨了。他头痛欲裂,心想,老毛病又开始发作了。妈的,该死的职业病,害得我对阴雨天十分敏感。

    不知咋的,一遇上这种天气,他就全身不舒服,头昏脑涨,四肢麻木、冰凉。他想:“像我患有这种病的人,同事也有,很多同行也有。听他们说,他们的肩周炎、神经痛之类的炎症比我的更加厉害。常年待在电脑前敲敲打打一些文字,眼睛死盯着显示屏,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甚至一整天,身体就在日积月累的工作中弄成这样子了。”

    丁后锋痛苦地想,他今年才三十岁啊,再搞几年这样的文字工作,不知道自己的身体会搞成怎么样?听同行说,没搞文字工作前,晚上跟老婆、女朋友欢悦时,金戈铁马,气吞山河。自从搞起新闻报道,老婆、女朋友怨意就特别浓。女同行也说,她们有些内分泌失调,脸色蜡黄蜡黄的,像营养不良似的。

    女同行所言不虚。在他们单位里,有些女同事大学毕业招聘进来时,个个还可以值得一看,虽不说容貌如花似月,多少也有青春少女的气息,一两年后,她们的体力、容貌就残了,才二十几岁的人,看起来就像一个老妪。她们经常诉苦说,心态变老了,天天都在跑新闻,拼命写稿,常在晚上10时后才能下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