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蔚蓝觉得,自己一家人初来乍到,有必要混个好人缘,所以也没吝啬,凡是来帮忙的劳力,每人每天给了二十个铜钱,还包三餐,和修万里城墙的工钱一样。
这样算下来,盖这几间房子也就花了三百多两。
这房子盖好了,不能马上入住,因为墙壁会很潮湿,人要是这样住进去,可是会生病的。
第203章 来看热闹()
所以宋恒之用炭火盆和火炕烘了三天三夜,把屋子烘干了,才把叶蔚蓝她们这些女眷全都接了过来看房子,研究怎么布置。
叶蔚蓝看到崭新的黑漆大门,和崭新高耸的院墙,不禁十分感慨,自己折腾了这么久,总算给一家人折腾了一间宅子,有了一个栖身之地。
因为辽城如今是边关唯一一份的通商重镇,所以沧澜王朝很多商户都来此开店,城里寸土寸金,但是商铺都快安置不开了,所以很多商家都是选择在城外买房子,安置管事的和伙计,每天进城上工,等关城门的时候,再下工到城外的宅子里居住。
商人都有钱,所以陈家庄周围有不少气派的宅子,这间宅子同那些个宅子一比,压根就算不得什么。不过那是指靠近城门的地方,她住的陈家庄离城里稍微远了一点,村里还没来商户买地盖房子,她这宅子在陈家庄还算是头一份。
叶蔚蓝本来想在门口挂一个“宋府”的牌匾,但是宋恒之一家说什么都不肯,最终还是挂了一个“叶府”的牌匾。
李凤扶着已经显怀的随幽然,叶蔚蓝和宋佳音拉着手,一起跟在宋恒之的身后,各个屋子去看,大家纷纷指点着,这间房子应该怎么布置,那间房子又该怎么布置,情绪都很高涨。
看完了房子,一大家子人打算回客栈,随幽然不适合劳累,今天也就是让她来看看房子,高兴高兴,叶蔚蓝打算把她送回去,然后自己和宋佳音跟着宋恒之去城里采购些布置屋子的东西。
众人刚往外走,就见院门口站了几个村妇,正在好奇地往里打量着,很显然是村子里的人,看见他们家来人了,便来看热闹。
叶蔚蓝马上大声道:“各位婶子大娘,我们一家子初来乍到的,谁都不认得,日后还请婶子大娘们多过来坐坐,等屋子布置好了,还请各位婶子大娘们来帮忙稳居!”
一般新房落成,都要请亲朋好友来稳居,目的是热闹热闹,积攒一些人气,叶蔚蓝合计日后在这里常住,一个好人缘是必须的,所以才会这么说。
“哎呦,这小姑娘可真伶俐,长的也好,跟朵鲜花似的。”一个身形粗壮的妇人得到了邀请,马上笑着夸赞起叶蔚蓝。
叶蔚蓝冲她施了个礼,“婶子过奖了,不知道几位婶子都是怎么称呼?还请几位婶子赏个名讳下来,日后也好去拜访!”
那妇人笑道:“我姓崔,娘家姓郑,你叫我崔娘就行了。”
此地风俗,女子嫁了人,有了些许年纪之后,别人若是同她打招呼,便在其夫家的姓氏后边加个“娘”字,比如张娘、李娘之类的。
旁边的几位妇人也纷纷做自我介绍,当一位妇人介绍自己姓李,夫家姓陈的时候,刚好随幽然和李凤从院子里走了出来,二人听到这妇人的介绍,不免一愣。
而那妇人打量着随幽然和李凤,也是一愣,三个人六双眼,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第204章 故人相逢()
那妇人忽然满面疑惑地出声问道:“你们莫非是二小姐和凤儿?”
“姐”李凤顿时就扑了过去,抱住她大声哭道。“是我们呀,姐,我还以为你死了,没想到咱们姐妹还有见面的一天”
那妇人听了她的话,也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用力拍着她的背道:“死丫头,你跟二小姐倒是去了哪里?怎么这么多年也不回来?”
众人一听便知道她们是失散多年的姐妹,纷纷过来相劝,崔娘很是会劝人,“如今你们姐妹团圆了,正该高兴才是,怎么还哭呢?陈娘,依我说,赶紧把你妹子带到家里去,也好说说话。”
李英听她这么一说,也觉得姐妹二人站在外边大哭有些不成样子,赶忙收了悲声,把众人全都带去了自己家中,分别述说离别之情。
原来,昔日的随守备战死沙场之后,辽城就破了,鞑子闯了进来,见到男人就杀,见到女人就抢,随守备的长女名叫随念心,和随念慈、也就是如今的随幽然是双胞胎姐妹,但是和妹妹的柔弱性子不同,随念心自小跟着父亲习武,见父亲战死沙场,便也拿了刀剑,说要去杀鞑子,自此便失踪了。
守备夫人便只能带着小女儿和幼子一起逃跑,没想到路上幼子和奶娘全都丢了,她也因此染了重病,没撑上几天便去了,随念慈和李凤当时都是十五岁,正是花一样的年纪,便被人贩子盯上,给当街抢走,又分别卖掉。
李英是随念心的丫头,当时大小姐走了,她便一心去找大小姐,结果人没找着,却成了鞑子的俘虏,后来是沧澜王朝发兵,将鞑子打退了,她才得救。她当俘虏的时候,认识的自己的相公,得救之后便和相公一起留在了辽城,二人成了亲。她男人叫陈安,如今在辽城的衙门里当捕头。
李英述说完自己的经历,又问二小姐的经历,叶蔚蓝快言快语地说:“我爹死了,族里的人吞了我家的家产,把我和我娘赶了出来,我们没地方去,才决定来辽城的,没想到半路却遇到了宋大叔和凤姨,就一起结伴来了。”
这是她早就和母亲,还有宋恒之夫妇套好的话,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人知道,母亲从前做过文墨的妾室,若是被人知道,难免会看不起母亲,其次就是不能泄露自己从前的身份,免得文家的人听见风声找来。
李英听了以后,气得一顿咒骂。
一个年纪比叶蔚蓝小了一点的女孩子端了几碗水进来,放到炕桌后,然后紧抿着嘴唇,好奇地看了叶蔚蓝一眼,便很腼腆地转身退了出去。
跟李英在一起的那几名妇人也都跟着一起来了陈家,此时听到这种事,也纷纷义愤填膺,咒骂不停。她们都是经过那场战乱的,大部分都当过鞑子的俘虏,多可怕的事情都遇到过,全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倒也没人嫌弃她们母女。
崔娘道:“你们放心,咱们这个村子里的人最是淳朴,你们母女以后就留在这里,没人会欺负你们的。”
第205章 离别之情()
叶蔚蓝马上道:“多谢几位婶子大娘,我替我娘给大家施礼了!”
崔娘笑道:“叶娘,不是我说,你这闺女还真是知书达理,一看就是大宅门里出来的千金小姐,不像我家那几个疯丫头,见天就知道玩。”
因为叶蔚蓝自报姓叶,旁人便自动地认为,随幽然的夫婿是姓叶,才会叫她叶娘,她们也不解释。
“哪里,崔娘过奖了。”随幽然淡淡地同她寒暄,目光中也掩不住欣慰。
李英道:“二小姐,你们如今在哪儿落脚?”
“在如家客栈里。”随幽然道。“等房子布置好了就搬过来。”
李英有些郁闷地说:“可惜我这家里就只有三间破房子,不然的话,就请你过来住了。”
随幽然笑道:“客栈里也挺方便的,离这里也不远,不过三、四里地罢了。刚刚我们商量了,先布置出两个房间来,我们就从客栈里搬过来,也就是三五天的事,到时候稳居,还得请你来给帮忙。”
“这是自然的!”李英说着,突然听到外边传来女儿的声音。
“哥你先别进去,家里来客人了。”
紧接着又响起男孩变声期时独特沙哑的嗓音,“是什么客人?”
“是娘总念叨的姨妈和二小姐。”
李英擦了擦眼泪,“瞧我,都忘了时辰了,姐妹们散了吧,孩子们都下学了,赶紧回家给孩子们做饭去吧。”
一群妇人纷纷称是,说是都糊涂了,忘了时间了。
一眨眼的功夫,几个妇人就散了,叶蔚蓝听到外边的男孩很有礼貌地和每一个妇人都打了招呼。
李英站到门口,把刚刚从学堂回来的长子叫了进来,“富贵,快来,见过夫人和你姨妈!”
不一会儿,一个男孩从外边走了进来,他大概十来岁的样子,身量不高,身上穿着已经洗得泛了白的蓝色长衫,手上拎着一个书篮,长得唇红齿白的,模样很是英俊。
进来后,他在李英的引见下,十分规矩地给随幽然施礼,“见过夫人,见过姨妈。”
从头到尾,他都是目光端正,并没有因为好奇而去偷眼看什么,这个男孩顿时就赢得了众人的好感。
李英紧接着又把刚刚给她们送水的那个小丫头也叫了进来,介绍道:“这是我的丫头,叫小福,小福,还不去给夫人和你姨妈见礼!”
陈小福腼腆地过来给随幽然和李凤见了礼,随幽然和李凤也分别招呼过自己的子女给李英见礼。
众人都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李英一家,也没人准备什么见面礼,但是随幽然从前好歹是李英的主子,只好从头上摘下一根银簪子塞进陈小福的手里。
说到这里,她不禁感谢女儿,在女儿的坚持下,她和李凤都戴了几件首饰,总算没有出丑。
李英赶忙道:“二小姐,使不得!”
“有什么使不得的?你叫我一声二小姐,还不许我给孩子们打个赏?”随幽然说着,又从手腕上褪下个银镯子,递给陈富贵。“富贵,拿着,日后送给你媳妇。”
第206章 依然尊贵()
陈富贵的年纪约莫比叶蔚蓝大了一、两岁,听随幽然说这镯子是给自己娶媳妇的,不禁俊脸一红,不过还是大方地伸出双手接了过来,并道了谢。
随幽然欣慰地看着陈富贵,笑道:“英子,你好福气,这孩子小小年纪,就是秀才了。”
李英也自得地笑了起来,“这孩子还算争气,去年就考中了秀才,这十里八乡的秀才,就他的年纪最小。富贵,赶紧去鸡笼里抓只鸡宰了。”
叶蔚蓝便道:“时候不早了,娘,咱们也该走了。”
她看出陈家的日子不是那么富裕,他们这两家人,拖家带口的,若是留下吃饭,搞不好会吃掉人家好几天的饭食,干脆提议离开。
李英赶忙拦道:“二小姐,你们可不能走,好不容易来了,哪能不吃顿饭呢?”
叶蔚蓝笑道:“英姨,倒不是我们不想留下叨扰,只是还打算去城里逛逛,也好买些锅碗瓢盆之类的日常用品。等我们搬过来,让我娘天天来找英姨唠嗑。”
李英听她这么一说,也不好再拦,而且,她不好再拦的原因之一也是家里实在是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饭食。
她是个厚道人,觉得二小姐就算落了难,身份也依旧尊贵,自己那些个粗粮实在是招待不了人。
叶蔚蓝一行便离开了陈家,因为屋子里都是一群女眷,所以刚刚宋恒之没进去,而是留在外边看马车,此时看她们出来,赶紧拿了小杌子,让随幽然踩着上了车,等所有的人都在马车里坐好,这才跳上车辕扬起马鞭,缓缓地驾车离去。
随幽然坐在马车上不免唏嘘,事情怎么会这么巧?还真是造化弄人,先是遇到李凤,紧接着又遇到李英,说着说着,不免就说到了叶蔚蓝的姨妈。
“不知道你姨妈如今在哪里?是不是还活着?”随幽然絮絮叨叨地说起当年自己和姐姐的一些事情,并说起自己还有个兄弟,也在那场战乱中失踪了。
“你小舅舅那时候才五岁,跟小聪一般大,本来是带着他和奶娘一起上的路,可是半路上,却不见了,你外祖母也是因为这个才病倒的。你那小舅舅要是活着,今年大概十八岁了,正是娶亲的年纪。”
李凤赶忙安慰她道:“少爷一定会‘吉人自有天相’的!”
随幽然不抱希望地说:“希望如此吧!”
众人回到客栈里,吃了午饭,歇了晌,下午的时候,叶蔚蓝带着宋佳音,让宋恒之赶着车,三个人上街去大采购了,买了一车的日常用品,还买了锅碗瓢勺,一应过日子的东西,油盐酱醋和米面之类的也买了个齐全,又买了几刀用来糊窗户的窗纱。
叶蔚蓝便让宋恒之赶着马车,带着她和宋佳音一起去了新房子,宋恒之挑了几桶水,便有些气喘,只能坐到炕上歇着。他的身子虽然大好了,却依然干不动粗活。
李英住在陈家庄,平日里很是热心肠,也结识了几个同她一般热心肠的爽快人,有人就把叶蔚蓝他们过来收拾宅子的事情跑去告诉了李英。
李英听到消息,赶忙赶了过来,见到她竟然和宋佳音搬一只大铁锅往炉灶上安放,赶忙搭了把手,“你们两个小小年纪,哪里干得了这个活计?快别干了,洗洗手,一边歇着去,等我去叫几个人,一会儿就把活干了。”
李英说完,便出去叫人了,不一会儿就把平日里交好的几个妇人叫了过来,众人一起动手,很快就把需要布置的东西都布置好了,并烧了两锅水,把屋子里该擦抹的地方都擦抹干净,新买的炕席也都用开水烫了,立在墙角晾干。因是夏天,不能糊窗户纸,不然的话,屋子里不透气,所以把所有的窗户都糊上了窗纱。
叶蔚蓝跟她们说了很多的客气话,表示等家具到了便会和母亲搬来住,让大家到时候都来赏脸喝稳居酒。
宋恒之也很感激这位大姨子。
收拾的差不多了以后,李英有些不高兴地对宋恒之说:“妹夫,不是我说你,你身子还没好利索,哪里能做这些粗活?万一累个好歹的,不是让凤儿守寡吗?挑水的事你就别管了,你先带着孩子们回去,把钥匙给我,等你姐夫回来,让他把水缸给你们挑满。”
“多谢大姐!”宋恒之连连拱手,表示感谢,便把钥匙交给了李英,带了叶蔚蓝和女儿宋佳音回了客栈。
转过天来,叶蔚蓝又带着宋佳音把这段日子她娘和李凤做的炕被和铺盖都送了来,又是李英帮着铺盖好,窗帘也都挂了起来。
叶蔚蓝看到厨房的水缸是满的,忍不住问道:“英姨,怎么一直都没见到陈大叔?”
李英道:“他在衙门里当差,忙着呢,五天一休沐,等明天就能看见他了。”
叶蔚蓝道:“英姨,我还有一件事情,想请陈大叔帮忙。”
“什么事你就吩咐,什么请不请的,咱们自己人,不兴这些。”
叶蔚蓝抿着嘴笑道:“既然英姨这么说,我就不客气了,英姨也知道,我和我娘搬到这里来住,还没有户籍呢,所以想请大娘跟陈大叔说说,是不是可以在衙门里办个户籍下来?还有宋大叔一家子,他们既然打定了主意跟我们住在一起,也想请大娘帮忙办个户籍。”
李英笑道:“你要是说别的事情,未必能办得了,不过这件事情倒容易,衙门里他能说得上话,你回头写个单子,把几口人的名字全都写上,交给我,我会告诉他的。”
叶蔚蓝赶忙给她施了个礼,“多谢英姨!”
“哎呦呦,还是小姐你懂规矩,我家那个丫头,什么都不懂,就会疯玩,回头你可得教教她。”
“大娘说得哪里话,小福妹妹单纯善良,日后必是有福气的。”叶蔚蓝笑着说道。“若是陈大叔那边需要用银钱,大娘记得告诉我。”
“小鬼灵精,你娘那菩萨一样的性子,是怎么把你生下来的?小小年纪,倒是比个大人还会说话办事。”李英忍不住疼爱地摸了摸她的头,然后从怀里拿出条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