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咱们并非县官,一大家子人借住后衙,成何体统?须得尽快搬走。”
姜玉姝只能宽慰,“虽不合规矩,但无法,婆婆她们已经来了。放心,期间饮食花销一向自己承担,从未令别人家破费。所以,你不必太头疼。”
“总之,一定要尽快搬走!”郭弘磊坚决道。他生为侯门贵公子,无论如何落难、落魄,骨子里绝不能忍受寄人篱下度日——当初与北犰决战前,再三斟酌,无奈之下,郑重把怀胎八月的妻子托付他人照顾。凯旋途中,便开始筹划安家诸事宜。
姜玉姝自然赞同,“行,听你的!”
“对了,”郭弘磊闭着眼睛,嘱咐:“母亲好奇圣旨,你记得拿出来,晚上给大家看看。”
“嗯,我记住了。快睡吧,一会儿又得出门办事。”
二月中旬,天仍寒冷,小夫妻亲昵相拥,暖意融融。
当姜玉姝清醒时,被窝里只剩她自己,郭弘磊轻手轻脚,匆匆出门买宅子去了。
夜间
王氏歇息一下午,沐浴并饭毕,缓过神,兴致勃勃看望小孙子,其余人尾随。
郭弘磊打头,谨慎把门推得半开,招呼亲人一一进去,随即关上门,才吩咐:“把孩子抱出来吧。”
“哎。”奶妈邱氏抱着婴儿,按照潘嬷嬷的教导,拘谨给王氏行礼,“老夫人——”
王氏忙制止,“不必行礼!你坐下,小心抱稳了。”
奶妈便坐下,稳稳抱着婴儿。
众人凑近,弯腰细看。
王氏眯起眼睛,屏息端详襁褓里熟睡的婴儿,微微皱了皱眉,转瞬却欣喜,夸道:“好!好!”她回头招招手,愉快问:“你来看看,这孩子长得,和弘磊当年一模一样!”
亲信老仆妇依言近前,躬身打量几眼,垂手退后几步,慨叹:“哎哟,太像了,简直一个模子印出来的!老奴记得清清楚楚,当年,二公子就是、就是——您仔细瞧,连睡觉的神态都像足了。”
王氏笑上眉梢,“正是呢。”
“府里添丁了,恭喜老夫人。”
“恭喜二哥。”
“后继有人,二弟,恭喜了。”
……
一时间,道喜与吉祥话连成片,王氏喜气洋洋,笑眯眯。
啧,居然这般瘦小?莫非像三弟、先天不足?王巧珍心里犯了嘀咕。
大人识趣,只说吉祥话,小男孩却童言无忌。郭煜看了半晌,惊奇问:“祖母,为什么弟弟这么瘦?脸这么红?路上明明说他是‘大胖小子’。唉,太小了,怎么陪我玩呢?”
此言一出,鸦雀无声,大人全怔住了。
郭弘磊率先回神,失笑答:“你想让他陪你玩啊?那可得耐心等上好一阵子了。”
王巧珍忍笑,捏了捏儿子腮帮子,嗔道:“弟弟还没满月,当然小了!你是大哥哥,今后要对弟弟好,知道么?”
“知道了。”郭煜发觉大人神态变了,讪讪的。
只要是孙子,老人便心满意足。王氏和蔼说:“未满月的婴儿,都是这样的。过阵子定会长得白白胖胖!”
“弟弟叫什么呀?”郭煜憋不住话。
郭弘磊朗声答:“郭烨。”
“已经取名儿啦?”王氏讶异扭头。
郭弘磊解释答:“请当地名寺住持参详过的。我再待几天,就得回营了,故赶着把家务办妥。”
“唉,也好。”王氏点了点头,吩咐奶妈,“好生照顾孩子。”
“是。”邱氏见老人往外走,赶忙站起目送。
王氏转身说:“走,去瞧瞧玉姝。”
片刻后
外间挤满了人,姜玉姝被潘嬷嬷裹得严严实实,端正行礼,垂首说:“一别两三年,一直无法探望,请老夫人谅解。”
王氏一把搀住次媳,和蔼说:“免礼!一家人不必多礼,你正坐月子,难为出来走动。坐吧,快坐。”
“这是应该的。今日未能迎接长辈,已是极失礼了。”姜玉姝不愿落人褒贬,坚持给婆婆、大嫂行礼并请安。
久别重逢,郭弘轩施礼,腼腆唤道:“二嫂。”
王巧珍一推,郭煜小步上前,仰望戴着毛帽的陌生亲戚,“二婶婶。”
姜玉姝一一应答,末了弯腰凝视侄子,“太久没见面,煜儿都不记得我了。”
郭煜呆了呆,忍不住问:“屋里暖和,婶婶戴着大毛帽子,不热么?”
潘嬷嬷的意思。姜玉姝轻快答:“我最近比较怕冷。”她直起腰,抬手说:“老夫人,请坐。大嫂,三弟四弟,都坐,咱们好好儿聊聊。”
少顷,一家人团团围坐圆桌,捧着圣旨议论良久,才开始商议家务。
王氏严肃问:“你们想在月湖镇置田地?”
郭弘磊颔首,姜玉姝不疾不徐说:“赫钦卫在月湖,距离刘村非常近,村里的宅子与田地十分便宜,我们住了两三年,处处熟悉,索性置些地,盖个小田庄,既能给家下人一个容身之地、一份差事,又能供大家偶尔落脚。不知您老意下如何?”
“月湖镇呐?在西苍最北端了。”王氏皱眉沉思。
王巧珍一撇嘴,“偏僻穷困了些吧?”
姜玉姝笑了笑,“于西苍,月湖确是最北端,但放眼边塞,月湖地势却不错,尤其刘村。刘村位于苍江边上,距离渡口极近,如今庸州已收复,假以时日,满目疮痍会一一抚平,商贸必将逐渐繁盛。月湖会慢慢变繁华的。”
“这、这听起来挺有道理。”王氏喝了口茶。
郭弘磊接腔,正色说:“当年圣旨一下,命令充军屯田,按律,一旦入伍,军户是脱不了籍的。万幸,仰赖圣上仁慈,赦免了郭家流刑,充军者今后均能领取军饷,无论长平卫还是赫钦卫,壮丁皆衣食无忧。剩余屯田的下人,老弱妇孺,全是靖阳侯府世仆,一贯同甘共苦,理应安排一番。”
王氏叹息,叮嘱道:“咱们若不管,她们多半得流落街头,既然月湖好,那就在月湖置田地吧。弘磊,你挑几个老练的管事,负责打理田庄。”
郭弘磊应了个“是”。随即,小夫妻对视一眼,详细道出了龚家的事儿。
“什么?”
“龚益鹏被钦差查了?”王巧珍猛地起身,脸色突变。
王氏大吃一惊,难以置信,“怎、怎么可能?益鹏从小老实本分,他绝不可能贪墨受贿的,他没有那个胆子!”
“哼,益鹏本分,可怜他娶了个不安分的妻子。”王巧珍恍然大悟,心里止不住的幸灾乐祸,冷笑说:“原来,小蝶并不是来喝满月喜酒的,而是来求人的。”
郭弘轩捏着一颗半剥的栗子,困惑问:“廖表姐和贪官之妻同流合污?那,那她背着丈夫贪了多少?”
郭弘磊神色凝重,“具体不知。但近日,我想方设法地打听过了,廖表姐与万斌之妻,委实交情不浅,亲密至私下称其为‘干娘’。钦差奉旨严查,万斌被革职、抄家、下狱,供出一批同伙,其中便有龚世兄。”
“姓万的分明是攀咬!”王氏怒道。
王巧珍却扑哧一笑,乐不可支,讥诮说:“哈哈哈,啧啧,小蝶当年认姑妈做干娘,晨昏定省,孝顺至极。侯府一倒,她又认贪官之妻为干粮,真个‘有奶便是娘’!”
王氏黑着脸,不悦地瞥了长媳一眼。王巧珍落座,收敛鄙夷笑脸,清了清嗓子,明确表示:“我不赞成贸然帮忙求情!廖小蝶自作自受,不值得咱们冒险。”
姜玉姝叹了口气,“别看廖表姐,只看龚大哥吧。”
“益鹏、益鹏他——唉。”王氏眉头紧皱,十二分地为难。
“钦差奉旨办案,郭家插手,万一卷进了官司,该怎么办?”王巧珍直言不讳,忐忑问:“咱们才刚被赦免流刑、才刚熬完苦日子,不安分守己,却插手朝廷大案,岂不是自找麻烦么?”
郭弘磊缓缓答:“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彼时,郭家落难,一路从都城走来西苍,饱尝世态炎凉的滋味,虽未如愿待在府城郊外屯田,但得了世兄不少关照,他公务繁忙,却几次抽空、亲往长平探望并接济。深情厚谊,不敢忘怀。”顿了顿,他郑重说:
“此时,世兄有难,他夫人求上门来,倘若咱们袖手旁观,成什么人了?传回都城去,郭家的名声与颜面何存?事出突然,无暇商议,我早已修书一封给穆伯父——”
“啊?”
“你、你已经插手了?”王巧珍大惊失色,再度起身,打断并责骂:“弘磊,你忒鲁莽,事关重大,竟敢擅自做主?世子犯糊涂连累了全家,莫非你也——”
王氏勃然大怒,呵斥长媳:“住口!无缘无故,提弘耀做什么?吵得他的灵魂不得安宁。”
王巧珍张了张嘴,低头说:“老夫人息怒。我一时着急,失言了。”
“坐下,冷静些。”王氏拉长了脸,不容置喙。她一生最疼宠长子,平日一听爱子被指责,即刻满腔悲恸愤怒。
“是。”王巧珍脸色难看。
姜玉姝打起精神,解释说:“并非不想商量,而是实在来不及了。因为摸不准钦差何日判决,不得已,只能尽快行动,一旦定案,估计就彻底帮不上忙了。”
“兹事体大,我极力小心谨慎,世交之间,穆伯父也有意相助,应不至于连累全家。”郭弘磊目光沉静,安慰道:“纵有意外,只是我一人之错,大嫂无需过度担忧。”
“二哥……”郭弘哲与郭弘轩异口同声,难免心怀顾虑,惴惴不安。
“唉,做人不能忘恩负义,于情于理,应该帮益鹏一把。”王氏听见次子已经插手,无可挽回,忧切嘱咐:“弘磊,务必多加小心。”
郭弘磊颔首应“是”。
王巧珍脸色铁青,第三次倏然起立,恼怒说:“好!好!你们有恩必报,我无情无义,对吧?但请仔细想一想‘荣损与共’的道理,煜儿才六岁,他堂弟才刚出生,我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安危,更是为孩子们着想!何错之有?”
姜玉姝正在月子里,坐久了难受,撑着桌子站起,试图劝说:“大嫂考虑得对——”
“嗳,都已经插手啦。罢了,帮就帮了。”
王巧珍咬牙微笑,暗中不满婆婆当众下自己面子、不服弟媳妇得了官职、不愿帮廖小蝶……她强压怒火,硬邦邦说:“很晚了,我得回房哄煜儿入睡,诸位慢慢儿聊。连日赶路,老夫人请早些歇息。”语毕,板着脸,忿忿离去。
王氏气得头疼,“巧珍!”老人欲言又止,朝夕相伴许多年,她心里从未较真责怪亲侄女,默默包容。
与此同时·客房
廖小蝶吩咐:“珠儿睡着了,今晚就让她跟我睡吧。”
“是。”丫鬟与奶娘放下帘帐,退出里间。
转眼,下人吹了灯,廊下灯笼昏光透进窗纸,朦朦胧胧,床榻间一片昏黑。
女童在温暖的被窝里熟睡,呼吸平稳。
廖小蝶盘腿而坐,面无表情,忽然伸手,轻轻揭开被窝、把棉被一点一点全拽走……须臾,女童衣裳单薄,二月夜里冻得蜷缩,她酣眠,并未清醒——
第117章 蛇蝎心肠()
二月中旬,边塞冰雪尚未融化;夜里十分寒冷。
昏暗的床榻间;廖小蝶裹着被子;睁着眼睛冥思苦想,焦急琢磨对策,毫无睡意。
许久;女童被冻醒了;“阿嚏~”一声并翻身,迷迷糊糊说:“嬷嬷,好冷呀。”
廖小蝶回神;立刻揭开温暖被窝;迅速拥住女儿,默不作声;任由孩子误把自己当奶妈。
“阿嚏~”女童又打了个喷嚏;蜷在母亲怀里,暖洋洋,转眼便继续入睡。
廖小蝶闭目沉思;不知不觉间;睡意渐浓。
万籁俱寂时;遥远处忽然响起“咚”一声,紧接着“咚咚咚~”三声;那是更夫在巡夜打更。
四更了。
廖小蝶正浅眠;被惊醒了。她发了会儿呆;眼神蓦地变冷硬;再次伸手,把盖在女儿身上的棉被全拽走。
她熟练,并非第一次这么干。
但第一次时,属无心之失。
那是深秋季节,宝珠五个月大,粉雕玉琢,深得父亲宠爱。
当天,龚益鹏嘱咐:“老伯母寿辰在即,我恰能抽出几天空,你记得吩咐丫鬟打点行李,咱们一起去长平,探望探望。”
“啊?”
廖小蝶愣住了,极度不情愿,却无法拒绝,违心笑说:“太好了!你天天忙,总算有空了,我不放心,早就想去看望老夫人。”
龚益鹏讷讷答:“衙门里事情多,我不能随意出远门啊。”
当天午后,宝珠恰在母亲房里玩耍,奶妈和丫鬟在庭院里晾晒冬衣。廖小蝶独自生闷气,心不在焉地逗女儿。
婴儿玩累了,香甜入睡。廖小蝶见状便走开了,一时疏忽,忘记给女儿盖被子,便去逛园子解闷。
结果,宝珠着凉,病了一场。
初为人父,龚益鹏心疼掌上明珠,气得责骂奶妈与丫鬟。
廖小蝶却心思一动,借故放不下生病的孩子,如愿以偿,送丈夫出门前往长平县探望落难亲戚,她则留在家中照顾女儿。
从那以后,一发不可收拾。
每当丈夫提议前往长平时,廖小蝶便忆起昔年忍辱负重的憋屈日子,怨天尤人,恨王氏婆媳入骨,满腹戾气,一而再再而三,偷偷让女儿生病,收不住手。
如今家里有难,丈夫被查,自身亦危险。廖小蝶为求全身而退,故技重施,打定了主意,决定把女儿变成武器,保护自己。
翌日清晨
夜里几度着凉的女童果然生病了,仍是风寒发热,红着脸咳嗽并哭泣。
廖小蝶脂粉未施,脸色苍白,抱着女儿来回踱步,大声吩咐:“愣着做什么?没看见珠儿又病了?还不赶快请大夫!”
“是,是。”仆妇低眉顺目,急忙催小厮上街请大夫。
廖小蝶怒不可遏,质问:“昨天明明好多了,为什么吃完早饭就开始咳嗽?奶妈究竟是怎么照顾孩子的?废物!简直一群废物!”
奶妈和丫鬟面面相觑,噤若寒蝉。半晌,奶妈一肚子委屈,战战兢兢,指了指门外,猜测说:“前两天暖和了些,但、但今天忽然刮风下雪,天冷,估计是孩子体弱,禁不住寒气。”
“哼,少推脱,多半是你们没用心伺候!”廖小蝶横眉立目,心疼哄慰女儿,喝道:“珠儿把早饭全吐了,快去熬清淡白粥来!”
“是。”下人忙奔去厨房。
一大清早,龚家动静太大,吵醒了住得甚近的姜玉姝。
她揉揉眼睛,听见外间有洗漱声,便掀开帘子,疑惑问:“外头怎么回事?一大早,吵嚷什么呢?”
“宝珠又病了。”
郭弘磊衣袍笔挺,迈进里间说:“我已经打发邹贵出去请大夫了,你不用操心,睡吧。”
姜玉姝却坐起,垂首穿袄子,“不了。这时辰,我也该起了。”
郭弘磊转身,从架子上扯下大毛披风,把妻子整个人包住,“下雪,多穿点儿。”
“别、别闹——我看不见了!”姜玉姝被摁回床上,挣扎着伸出脑袋,发丝凌乱,两人亲昵打闹一阵,她才得以下榻穿鞋。
郭弘磊朗声说:“坐着等会儿,我叫嬷嬷端水来。”
“二公子,今天打算忙哪几件事啊?”姜玉姝对镜梳理发丝,笑盈盈。
“天气忽然转冷,把宝珠冻病了,我先瞧瞧烨儿,然后给母亲请安,再看看宝珠。饭后带三弟、四弟外出布置宅子,顺道请人择吉日,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