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芹规划的蛋糕,一点也不空虚,切切实实,让玉林村村民心里头火热起来。
烟花果的采收季结束之后,那些赶回来的青壮们,有三分之二都选择留在村中,帮助开垦新田,种植下一季的烟火凤仙花。
第八百四十七章 烟花果的分类()
西北荒漠小村最终发展如何,林曾无法预测。
作为李芹口中“精明老板”的林曾,其实并没有花费多少心思在烟花果的经营上。
不过,李芹推测林曾可能的做法,大体是正确的。
林曾选择玉林村种植烟火凤仙花,只不过是因为他母亲当年在这个村里工作时的香火情,还有是林母口中对这个西北村庄村民品行的称赞。
如果合作愉快,林曾是不吝在玉林村增加投资力度。但是,如果遇到侵害他权益的事情,林曾并不会与之纠缠,他会会选择最节约时间的做法直接终止合作。
玉林村村民们,在对待林曾这位投资上的利益上,没有动用歪脑筋,乱花心思算计,而是脚踏实地地开荒劳作,种植花田。
玉林村的这种做法,包含着一种简单朴素的智慧。也正是因此,在以后的时间,林曾一直都没有更换烟火凤仙花的核心种植地,而玉林村也在未来的十多年中,凭借着林曾的支持,逐渐发展为全球最大的植物烟花种植地。
这个原本随着荒漠推进,即将没落的偏远西北山村,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新生。
玉林村发展的程度和速度,远远超过了村民的想象。
随着烟火凤仙花种植给玉林村带来越来越大的利润,当年站在村口听酒老姑喊话的玉林村村民们,往往回想那天酒老姑叉腰站在石头上的情形,心中都感到无比庆幸。
庆幸酒老姑李芹清醒的思路,正派的行事,强硬的手段,最终将植物烟花这个金凤凰稳稳留在他们村里,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给他们的后辈子孙开拓出一个新的财富。
烟火凤仙花的采收季,持续了不到二十天的时间,就进入尾声。
林曾在玉林村的宅子里,所有空屋都被堆满,但并不够用。李芹还出面租赁了村中一户空屋,存放一箱一箱满满的烟花果实。
新的一轮工作即将开始。
玉林村西面一栋占地数千平方米的仓库,正在兴建。下一季种植的烟火凤仙花数量更多,临时的民居作为仓库十分勉强,必须要建设专用的储存仓库。
与此同时,采摘存放的紫红色烟花果,也按照果实大小,挑拣分类。
烟花果的分类,除了按照植株本身年限有区别之外,同样一年生的烟火凤仙花,根据果实大小,果皮色泽,也是有不同区分的。
果实越大,能持续花景时间越长。
表皮颜色越深,花景越迷醉动人。
第一年,玉林村的村民只拿着剪了小洞的纸板卡片,完全用手工挑拣的方式来分拣烟花果。李芹打算等闲暇时,到隔壁县种植大枣的农场问一问,能不能买到能自动分拣的机器。
他们将烟花果分为三等。
第一等的烟花果,直径在三厘米以上,释放花景的时间,能够持续二十分钟到二十五分钟左右。产生的乐声,尤为清越。
第二等的烟花果,直径在2。5…3厘米之间,释放花景的时间,持续在十五分钟到二十分钟。
第三等的烟花果,直径在二点五厘米以下,释放花景的时间,也在十五分钟以下。
李芹按照林曾吩咐,将分类好的烟花果,用坚固的木箱打包好,分批寄到清河市。
烟花果虽然用烟花命名,但却不在运输危险物品的行列,不会燃烧爆炸,完全可以使用物流快递托运,就算带上列车飞机也没有问题。
江画的薰衣草农庄,小别墅周围,每隔十米的距离,摆放着一个样式的机器。
机器上,有一个封闭塑料箱,是这台个头不大的机器最醒目的标志。
林曾和江画各自蹲在一台机器旁,从身边的篮筐中,取出一把一把的紫红色硬壳果实,放入机器上方的塑料容器中。
这个塑料容器,能够放下大约十五枚个头最大的烟花果。
如果选择个头最小的烟花果,能多放七八枚。
这些机器,围着江画的小别墅,绕了一圈。
等他们将这十多台机器全部填满之后,他们将各自手中剩下的机器放回农场小仓库中。
“我们放入的是第三等的烟花果,一台机器能装下的烟花果在二十五到三十个之间,我们按照平均每个果实释放花景时间十分钟计算,填装一次烟花果,能保持花景和乐声长达三到六个小时。”江画计算着数据,转而将算出来的结果告诉林曾。
“容器的构造还可以改进一下,不要用这种方形的箱子,可以用并排管形的结构,这样能放下更多的烟花果。”林曾在填装过程中,找到了一些新的想法。
“那我们现在开始?”江画素净的脸上,写满了跃跃欲试,“你朝这个方向,我朝这个方向,看谁开机数量多?”
“好咧!”林曾迅速转身,“三,二,开始!”
江画认真地等林曾喊一,没想到他居然耍赖。这么一愣神的功夫,比林曾起步晚了一拍。
她也没生气,心里好笑,但也不服输,撒腿往林曾相反方向跑去。
跑到第一台机器前,按下一个红色按钮。这台机器底部位置,一个钳子造型的金属构件猛然一合,一声并不大声的撞击声响起。
一片红雾从机器中飘出,很快占据了这台机器五米半径内的空间。等江画开启第五台机器时,第一台机器的位置,已经花海涌动,天然的乐声响起。
以林曾和江画的速度,绕着屋子跑一圈,花费不了多少时间。
等他们按下各自最后一台机器的按钮,异口同声分别报数。
“九台。”林曾率先说道。
“八台。”江画无语翻白眼。
“我赢了,今晚吃猪肉白菜饺子!”林曾笑嘻嘻地揽着江画的肩膀。
难得吃货的话题,却没引起江画的共鸣。
她指着两侧如海浪般涌来的花海,说道:“花景释放的速度很快,十几个烟花果一起被砸裂,它们释放的乐声并不相同,组合在一起,没有喧闹杂乱感,反而显得很和谐。”rw
第八百四十八章 自动植物花景机1。0()
近看是漫天花海,朵朵宛如真实的花朵幻影,在身边绽放,热烈多情的红色,遍布红雾占据的空间,花色深浅,但花型相似,有些独朵开放,有些簇拥成团,凌空悬浮,轻摇摆动,就像是孩童手中的气泡制造枪喷出无数气泡。
花景中的花朵,并非静止。
在花景持续的时间里,有些花影倏然消失,几秒之后,旁边又会多出几朵含苞欲放的娇花。
林曾拉着江画,跑到别墅顶楼,俯瞰围绕别墅产生的巨大花环。
远看烟花果产生的花景,则更赏心悦目。形如流云,色如红霞,安静聆听自然形成的清音,因为距离稍远,声音更低,却也更悦耳,两人扶着顶楼的栏杆,不言不语地听着。
大约八分钟后,别墅正门一块花景,突然稀薄,转瞬散去,圆形的大花环顿时缺了一角。
“那粒烟花果的效果过去了。”江画指着那处空地说道,“好像甜甜圈被咬了一口。”
真是无比生动的形容。
“我刚才给这个机器想了一个名字,就叫自动植物花景机1。0好了。机器设定的时间,是每隔十五分钟,敲掉一枚烟花果,我们自己能够更改间隔时间。”林曾解释道。“因为时间比较赶,工厂只能订制简单的功能。我本来是想订制电子遥控控制的机器,但是两者成本相差太大,而且研究生产的速度也慢,赶不上东街九十号开业时间。”
“……”江画很想吐槽这个名字,不过想到林曾以前给自己网店取的店名都市种子王,这个机器的名字,也能勉强接受了。
“你一共找工厂订了多少台?”这十五台自动植物花景机1。0是厂家派人送到农场,其他都被运到东街九十号,交给设计组布置。
“额,初级的版本,只加工了两百台,应付这次开业。”林曾说道。这种机器的工作原理很简单,设计一个挤压果实的装置,设定一个简单的程序,能够控制挤压的间隔时间。
“再过三天,你的东街九十号就要开业了。”江画看到第二个烟花果产生的花景熄灭,“都筹备好了吗?”
“交给潘姐,我挺放心。”林曾点点头,脸上不自觉带着期待。
东街九十号大楼,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如今终于完工,新的一年,在世人面前揭开面纱,林曾心情也难免激动。
“真期待。”江画伸了一个懒腰,看着远处淡紫色的薰衣草田,开心地说道。
“咳咳,有点小紧张,我们要不要排练一下挽手进场。”
“……不要!”
“噢!对了,上次只提醒了你要准备酒宴的礼服,我刚才突然想起来,我自己的衣服还没有准备!”林曾霍然想起一件重要的事情,脸色大变。
“……等你想起来,黄花菜都凉了。”江画无奈说道,“潘姐特意交代我了,帮你准备了衣服。”
因为江画本来就有林曾的尺寸,直接找人订制,所以林曾并不知道这回事儿。
“哦哦,”林曾算是放心,他挠了挠头,说道,“差点以为自己又要穿衬衫夹克牛仔裤参加宴会了。”
“放心吧,四十多年手工订制西装的老师傅,绝对合身又舒适。”江画打包票说道,她知道林曾极少穿西装,每天休闲服逛来逛去,最近在农场,更是只穿着绵绸睡衣,连外衣都不穿了,“鞋子,皮带,领带,全部一站式服务,要不要找兰妮小姐化个妆,保证你走出去光鲜亮人。”
“打死我也不要!”林曾满脸黑线,让他在脸上涂涂抹抹,他宁可窝到育种空间画符。
“哈哈哈,对了,”江画看到一片新的红雾又升腾起来,说道,“烟花果的颜色,只有红花吗?虽然红的深浅不一,但会不会显得很单调呢?”
“当然不是,”林曾松开栏杆,解释道,“只不过,目前其他品种的烟火凤仙花,暂时还没有条件收集到,大概要明年,甚至后年才可能出现。”
“那也不错,期待五彩缤纷的烟花果出现。”江画高兴说道,“这种烟花果,虽然真正的烟花有不太一样,但是放在婚宴庆典,节日生日的庆祝,既不污染空气,也不会扰民,文雅清净,持续时间也更长,真希望它能取代烟花爆竹的产业。”
完全取代烟花爆竹的产业,是不可能的。
但是,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城市,烟花果的出现,正好有迎合了人们的需求。
南海省,朵瑙山种植基地,丁正突然接到基地负责人周明焦的通知,随他一起出海。
“老周,这什么事啊?”丁正摸着自己的小平头,奇怪地询问正在开船的周明焦。
“你到了地方,就知道了。”周明焦沉稳开着租来的渔船,说道,“事情不多,我们两个人一会儿就能忙完。”
这艘渔船排水量在110吨,长度在三十二米,船只造价在一百多万元,是周明焦从市区的港口找关系租来。
按照林老板的话,朵瑙山种植基地,必须有自己的船只,让周明焦自己选择船只。
周明焦盘算了一阵,打算买一艘这种普通渔船。
周明焦以前在部队里,就负责过海岛的物资运输工作,驾驶这艘普通渔船,问题不大。
等周明焦停船时,丁正眯着眼,指着前方大声问道:“老周,前面的海面上,是不是有一片植物?难道是我眼花了,看到了海市蜃楼,要不然海面上怎么好像有稻子?”
周明焦看着那片黄灿灿的海水稻稻田,心中也充满了激动和感慨。
他们的老板不是异想天开,也不是被人骗了。
这种稻谷,是真正能在海洋上生长的稻子。
并非是那种在盐碱地生长的海水稻,而是漂浮在汪洋里,没有土壤,直接从海水中吸收养分养料,货真价实的海水稻。
周明焦,是亲手种下这一小片稻田的人。他看着它们生长,接穗,从最初的不以为然,然后到现在视如珍宝。
周明焦稳了稳激动的心情,说道:“不是你眼花,这就是一片稻田,一片海水稻的稻田。还有那一片,开着紫花的植物,看到了吗?那是老板弄来的海水植物,名叫海水薯,现在还没有完全成熟,等十来天花就要谢了,我们再来收获。”
丁正愣了半天,跑出驾驶室,冲到甲板上,从船边的护栏旁海里看去。
碧波翻滚,海浪拍打船板。
“我咧个去,真的是海,一点儿土都没有。”
“老丁,一个人看船,一个人下海拔稻谷,谁来?”周明焦的声音传出来。
丁正回神,眼睛发亮地盯着那片不大的金黄色稻田,大声回答道:“我来我来,我水性好,我来捞。”
第八百四十九章 收割海水稻()
丁正的水性确实很不错,扒了外衣裤子,露出浑身结实的腱子肉,放了一条软梯,一溜烟如一条大鱼,钻进荡漾碧波的海水。
朵瑙山种植基地在南海省南端,典型的热带气候,就算此时别的城市已经进入寒冷冬季,在这里依然温暖。
下水后,水温正好,丁正手臂摆动,直奔近看有些稀疏的稻田。
普通陆地稻田,通常每两三株为一墩,每平方米种植二十五墩,每平方米大约能种植七十五到一百株水稻。
但周明焦在种植海水稻时,并未种植太过密集,而且单株种植,因此,每株水稻之间的间隙很宽。
丁正下水时,腰间挂着一捆尼龙绳。他直接找到两株金黄色,有着沉甸甸谷穗的海水稻,抓住水稻中间部位,将两株水稻拢在一起。
按照这样方法,丁正将几十棵水稻扎成一捆,捆绑好之后,让周明焦拖上船。
这样拖了五趟,丁正终于将这一小片成熟的海水稻全部收获。
收获完海水稻,丁正还游到海水薯的种植区域,查看它的生长情况。
丁正挺好奇这是什么植物。
卵形的对称绿叶,在海水每时每刻的冲刷下,看起来分外光滑油绿,蓝紫色的花形状不算美观,但丁正觉得有些眼熟。
他一头栽进水里,在水底睁开眼睛,观察这种海洋植物的根系。
发达的根系在海水里飘来荡去,干净的根须上,悬挂着一粒一粒根块状的物体。
丁正没有带潜水设备,憋气到了极限,就向上游冲出海面。他浮在海面上,一抹脸上的水,呲牙嘀咕了一声:“这可牛逼了,不仅能种水稻,还能种马铃薯!”
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他才挥动双臂,游到软梯,爬上渔船。
刚探出头,就看到周明焦拿着一把厨房用的剪刀,一株一株认真处理这些海水稻。
看到丁正上船,周明焦指了指一旁,说道:“那里有清水和毛巾。”
丁正拎起水桶,随意冲洗了身上的海水,然后也没穿上外衣,就跑到周明焦身边,帮他一起处理海水稻。
他们现在主要工作是将海水稻稻穗分离出来,然后稍微清理海水稻的稻杆和水稻叶。
浸泡在海水中的植物,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干净,稻杆上有许多滑溜溜的水生藻。
“诶,你说老周,这稻子湿哒哒地弄上来,不及时晒干,会不会发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