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明焦在叁亚市租了一套两室一厅的小套房,安顿好吴丽丽和三岁的儿子,然后直奔熟悉的道路。
他在朵瑙山脚下,从军多年,回去的路,非常熟悉,闭着眼睛也不会走错。可离开这里不到一年时间,他就宛如隔世,他的身份再也不是一位军人,而是一个为了家庭生计的男人。
周明焦带着行囊,找到孙海。
孙海是周明焦的老排长,两人关系很好,两人高兴的叙旧,然后孙海直接带人他找林曾。
得知第一位来自军部的退伍老兵已经到达,林曾觉得种植基地开工时间指日可待。
林曾和周明焦并不熟悉,他们也都不是喜爱唠叨家常的人,话说两句,就转到工作安排上。
那块修整的七零八落的土地,林曾决定交给周明焦,并将大致的要求,清晰转达给他。
林曾说话时,就能感觉到这个退伍军人,和那些刁钻的村民截然不同的处事方式。
在前几天林曾和那些村民雇工交代这些问题的时候,他们表情麻木,漫不经心,左耳进右耳出。因此,等他们开工之后,林曾检查发现,明明是他特意交代的事情,他们却老是疏漏,或者完全没有按照要求完成。
而周明焦一听林曾开口,就从自己的背包中掏出一本巴掌大小的笔记本,一丝不苟地将林曾的话记录下来,碰到理解不轻的地方,还会再次向他询问,避免在工作的过程中,出现失误。
看周明焦细心的模样,林曾总算对种植基地的工作,稍感放心……
a
第六百三十二章 省心的老兵()
两种工作态度截然不同的员工,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
周明焦开始工作的第一天,就让林曾感受到这两者的区别。 .更新最快
周明焦并非专业的种植者,他刚开始工作时,连锄头工具都拿不好。但这并不妨碍他在半天之后,逐渐经验丰富,动作娴熟。
等林曾第二天到此地时,看到沿着原先雇工开拓的小路,一个一个形状规则,直径两米左右的种植地,如同项链上的珍珠,均匀分布在小路两侧。
这一块一块至少相距七米以上的种植地,每一个位置都会用稳固的铁丝网围起来,一个萝卜一个坑,每处种植一棵巨型猪笼草。
在尽可能保护当地植被的情况下,再开拓猪笼草种植地,是这个种植基地的建设策略。
大型机械虽然效率高速,但一铲而过,所有原生植物都将湮没在钢铁巨轮下。酒水山谷当时就是这种情况,所有植被被铲除之后,呈现出来一个光秃空荡的山谷。
林曾经过那次机器清理土地之后,看到山谷的单一种植环境,就心中下了决定,如非必要,
大肆破坏原生植物的多样性,并不符合育种师的本性。育种师培育新型植物,依赖原生物种。原生植物种类越丰富,能够培育的特殊植物也就越多。
同时,这种开垦方式,虽然效率不高,但它保护了植物多样性,同时也不会给食物链之上的昆虫动物带来毁灭性打击。
不过,这种方式也有一个极其明显的缺点。
那就是人工费用太昂贵。
也只有林曾这种早就不将人民币作为主要通用货币的育种师,才会毫不吝惜的雇人细心修整,而不使用更廉价高效的机器。
原本雇工开拓的种植地,被周明焦重新修整一遍,看起来更工整漂亮,最重要的是,被铲除的野生植物,周明焦也按照林曾吩咐,在清理土地时铲除的植物,分门别类装好,拍照记录,每样带一份样品送到军部驻地。
林曾秘境二号空间内,多出许多当地特色的植物原料。
而修整种植地的进度,伴随着其他几位退伍老兵的到来,不断加快。
这些老兵做事效率极高,同样的时间,专注完成的工作量,几乎是那些被辞退者的两倍。他们就算离开部队,骨子里还刻着很强的纪律性。即便休息,也只是找个空地盘膝坐下,喝水闲谈,而不会吆五喝六,耍牌玩乐。
林曾观察了两天,心里对这批员工非常满意。庆幸当时给孙海多提一句,现在果然省心多了。
比起之前还要三五不时监工催促那些懒散的雇工不要偷懒,现在他只要将要求发送到他们微信中,这些退伍老兵都能又快又好完成工作。
林曾可算从繁琐的基地事务中,解脱出来,可以抽空用猪笼草的种子,炼制吞噬之藤了。
开辟育苗地,搭建铁丝围栏,移植猪笼草种苗……
经过一周多的磨合,以周明焦为首的退伍老兵,分工明确,有人专门负责开垦新的种植圈,有人负责种植圈外层铁丝围栏的焊接,还有人负责所有人的伙食……
林曾还不时从军部驻地跑到他们临时居住的活动板房,和他们一起吃饭。尝过那位曾经炊事班班长的手艺,才算知道,这位几乎不见他说什么话的老兵,有一手这么好的厨艺。
看来以后种植基地扩大之后,基地食堂完全就可以交给他负责了。
总算卸下大部分琐事的林曾,终于可以给在清河市翘首以盼的两个男孩请假,让他们们飞来南海省游玩。
小爷和赛克,不方便坐飞机,只好寄养在江画农场。
阳光,沙滩,热带风情的水果,让从未出门旅游的红仔兴奋不已,而艾萨克两年之前,曾经跟随父亲来到南海省,因此,大部分时间,是艾萨克熟门熟路带着红仔到处游玩。
这两个少年自己创业,从莲花碗莲叶碟中大赚了一笔,经济都十分独立。旅游玩耍的费用。从飞机票到吃喝住行,都是自己承担,完全不依赖林曾。
而林曾在这风光旖旎的海岛,进行着植物回收站枯燥而又繁琐的研究。
可回收两种垃圾的植物回收站,几乎每一个垃圾类别的组合,他都不断尝试。
纸制品和塑料制品垃圾处理的组合型植物回收站。
金属品和玻璃制品垃圾处理的组合型植物回收站。
砖瓦渣土和废弃电池垃圾处理的组合型植物回收站。
……
如果说林曾何处优越于异度世界的那些育种师学徒,那就是他完全是进行实物练习。
异度世界的许多育种学徒,最初的学习都是在一种特殊空间,进行模拟构建,等模拟构建达到五种垃圾回收的综合性植物回收站后,才能开始实物练习。
早期用实物练习,浪费材料,而可回收两种或三种的植物回收站,在异度世界根本无人使用,构建完成之后,也就是闲置浪费。
育种师之间,有一种达成默契的潜规则,就是智慧植物的培育必须十分谨慎,类似植物回收站植物健身房这种植物智慧程度不高,但也绝不能构建完成之后,将其弃毁。
异度世界的育种学徒,如果耗费大量材料,炼制没有利用价值的植物空间,无法种植,将其废弃,在这个领域是一种禁忌。
不过,林曾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对目前的地球世界来说,这些植物空间数量只会嫌少,而不会浪费。
一枚一枚能够回收不同垃圾的吞噬之藤的种子,不断构建成长。
林无意无看过一本书,书名《异类》,其中有一句话,让他印象极为深刻。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如果一天工作学习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要成为一个行业的专家,一万个小时,也就意味着需要五年的时间。
因此,林曾深信,唯有有效,长期,坚持不懈的练习,才是从低级育种学徒往上晋升的根本条件。
如此信仰,也是如此践行。
第六百三十三章 二星晋级任务()
比起普通人完成一万个小时学习所耗费的时间,林曾完全不需要五年时间,才能达到一万小时。 .更新最快
他几乎每天至少有十二个小时,泡在植物回收站的研究上。这种寻常人难以达到的长时间高度专注,也让他进步速度飞快。
等到红仔和艾萨克结束两周的疯玩,到朵瑙山寻找林曾时,他已经成功构建出第一个可回收三种废弃物的植物回收站空间。
当这枚成长之后,能够同时回收金属物质,纸制品以及塑料制品的植物回收站成型时,林曾终于收到久违的系统任务。
“构建植物空间能力达到二星育种学徒最低要求,开启二星种植学徒晋升任务。”
晋级任务:二星育种学徒的成长。
任务说明:二星育种学徒,是步入植物培育重要的阶段,初级植物空间的综合应用,是二星育种学徒娴熟掌握的技能。请完成百个初级植物回收站的构建。
完成期限:30天
获得奖励:1。可获得分支职业奖励。2。抽奖获得新的植物空间资料。3。二星抽奖一次。
失败惩罚:恐怖试炼境30天试炼期。”
阅读完系统提供的任务信息,林曾并不感到意外。
他早先兑换过一份资料,就是讲述二星育种学徒的晋级侧重内容,正是植物空间。
在三十天内完成百个初级植物回收站,以他目前的水平来说,并不轻松。
初级植物回收站,最少需要高效回收五种类型的垃圾。
他目前刚刚只完成一枚回收三种类型垃圾的吞噬之藤。每增加一种垃圾回收,难度就提升不止一筹。
不过,再困难的任务,他也要极力去争取。
除开这是晋级任务之外,还有三十天恐怖试炼境的压力,在鞭笞着他千万不要懈怠。
揉着有些酸胀的太阳穴,林曾站起来揉了揉肩颈。因为艾萨克和红仔到来,他们并不方便继续借住军部驻地的宿舍。不过施工队速度很快,最早开工的宿舍楼,是专门为种植基地的员工建设,虽然内部还是水泥墙,但略微清扫,居住是没有问题。不过水电布线还没妥当,生活起居不太方便。
林曾和两个男孩,对居住环境并不在意,他们住得惯精品豪宅,但住在这种毛坯房也没有任何意见。而且林曾大部分时间,都锁上房门,进入育种空间,所以就算房间内只有一张床铺,他也无所谓。而红仔和艾萨克,就像放归山林的野猴子,整日在外自由疯跑,只有吃饭和睡觉的时间,才会回到种植基地。
山野之地,土地并不值钱,所耗费不过是工料钱,因此宿舍并非狭小的单间,而是有一室一厅的单人公寓,一室两厅的家庭住宅。所有房间通透,采光良好,稍微装修,就是一个很好住处。
这栋只有三层的建筑,只能算是宿舍一期工程,有十五套宿舍,目前足够满足所有基地员工的需求。至于员工宿舍二期之后的建设情况,则会根据
在活动房里住了好几周的几个退伍老兵,也跟着林曾搬进宿舍的三套房间,闷热的活动板房,住着实在不舒服,还不如在通风透气的毛坯房,牵根插座,装个风扇,更为惬意自在。
其他房间则开始装修,水电,墙壁,地板……
相信再过一个月时间,这些房间墙面洁白,瓷砖明亮,只要通风透气,就能入住了。
这些琐事,林曾不大关注,都交给基地的员工负责。周明焦被林曾任命为种植基地的负责人,管理这些琐事,而这位绰号“大脚”的老兵,以足够的细致和耐心,将一应事务安排井井有条。
正是因为有了令人放心的部下,林曾才能全心投入到晋升二星育种学徒的钻研中。
走出他所在的宿舍,正好看到下工归来的周明焦几人,他们穿着工装背心,他们肩头扛着锄头,看到林曾难得出门,笑着和老板打招呼。
“老板,你今天出来晒太阳了?”说话的是老兵中个子最矮,性格也是最为活跃的丁正,种植圈周围的铁丝网,都是他进行焊接固定。和林曾熟悉之后,说话也随意起来,不时打趣几句整天宅在房间里的老板。
林曾也不介意,朝着这几位精神奕奕的属下点了点头,说道:“是呀,出来走走,你们一天辛苦了。”
“这点活儿,哪里算得上辛苦。”八位退伍老兵中的最年长者,脾气最为宽厚温和的苗恩光,是江浙省人,他将肩上工具卸下,乐呵呵地说道,“老板你不知道我们新兵训练的前三个月,那才是要磨掉半天老命的苦。现在一天的活儿,活动强度还比不上以前的日常训练呢!”
他们都是在这地方驻守了多年的老兵,再次回到这里工作,远比林曾这个生长在秦川,定居在清河的人,更为适应。不像离开军营,进入社会,从一个世界进入另一个世界那样,总觉得与周围普通人的做法格格不入。
林曾看这些年岁相仿的老兵,浑身汗臭,欢乐谈笑,脸上拥有发自内心的微笑。
他觉得这次招聘,是非常明智的决定。
也许,这个种植基地以后的招聘方向,就往退伍军人领域倾斜,应该是很不错的选择。
林曾没有和他们多聊,他摆了摆手,和他们告辞,海岸边的夕阳色晕醉人,林曾踩着余晖,往大海的方向走去。
他记得红仔离开前,和他招呼过,和艾萨克去海边的石块旁撬牡蛎去了。
林曾既然准备专注研究晋升二星育种学徒,必然无法兼顾他们,他正是寻他们商量,玩耍几日,就返回清河。
走了大约五分钟,林曾轻而易举找到他们两人所在方向。
从一处礁石岸边传中英文掺和一起的大呼小叫,可不是性格跳脱的金发小帅哥艾萨克。
循声走去,林曾看到两个皮肤晒黑好几个色度的男孩,背心短裤,各自拎着一个大红色塑料桶,满脸兴奋。
“红仔!”
林曾喊了一声,红仔猛然转头,哈哈大笑拖着沉甸甸的塑料桶,朝他撒腿跑来。
“哥!我挖到好多海蛎子,我会煎海蛎饼,可好吃了,等回去我做给你吃。”红仔出来游玩一趟,性子都变得活跃,看起来更为开朗。
“你这带壳的牡蛎,还要把壳撬开,”林曾看着满满的一桶牡蛎壳,心中略微估算,发现等将牡蛎肉取出来后,其实并没有多少。不过,他没有打击少年的快乐,“等会儿回去,我教你怎么撬。”
“哥你会撬海蛎子?”红仔跑得有些急,喘着气好奇问道。
“你哥以前可是摆烧烤摊,生蚝牡蛎,小菜一碟!”
第六百三十四章 谁是地头蛇()
红仔和艾萨克带着行囊,远离这个罕有人知的偏僻热带山林。
留下的除了毎日変化的种植基地,还有一盘让林曾吃得津津有味的海蛎煎,虽然表皮微焦,用面糊代替地瓜粉,而显得生硬,但林曾依然觉得这份食物,美味动人。
真是,不知不觉间,就有一种吾家有子初长成的沧桑感了。
闲话不提,林曾送走两个小家伙,和江画说自己要闭关的事情,然后回到简陋住处,锁好房门,直接进入育种空间。
长时间刻意练习。
很简单的方法,却少有人能够长期坚持。
因为伴随着勤学苦练,必然有无数个枯燥的独处学习时光。
而独学的真正难度,并不在于通常人们认为用意志力克制懒散。而是在长时间的学习中,避免进入学习无效循环的“伪勤奋”状态。
在几乎没有休息时间的构建植物回收站的过程中,林曾不断提醒,不要进入学习的舒适区。正如很多人念书时,看似终日做题,厚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