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龙章-第2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光交汇的一瞬,洛琦面上并无波动,毓秀便再不看他,转而看向纪诗。

    纪诗下意识感觉到毓秀的目光,就抬头看了她一眼,见毓秀面有愧疚之色,心中惊涛骇浪,匆匆低下头掩饰表情。

    华砚扶毓秀下车,毓秀走到纪诗面前,亲自将人扶起,“朕一时任性,连累汝兄长,心中懊悔至极。”

    纪诗摇头道,“皇上言重。家兄身为禁军统领,身负重任。皇上危难之际,即便要他以身替死,他也欣然赴之。”

    毓秀虽知纪诗此言出自真心,却莫名觉得嘲讽。陶菁也好,华砚也罢,明言暗示她绞尽机关,都不如纪诗这一句刺的沉重。

    那年那一场鹅毛大雪,如今仍历历在目。与大雪一样让人难以忘怀的,是那年同她说那一番话的人,和那人说那一番话时的义无返顾。

    言犹在耳,铿锵有声。

    毓秀喉咙发紧,一咳不止,捂住嘴巴想掩饰失态,却越咳越烈,头也痛的让人难以忍耐。

    纪诗见毓秀如此,禁不住心生懊悔,他方才说的话虽无指摘之意,却难免戳中她的心事,虽是无心,却也有意。

    毓秀对纪诗点点头,随即背过身去。姜汜想起身去扶毓秀,却被华砚抢先一步,轻轻扶住她抚她的背。

    毓秀咳嗽渐止,转头对华砚一笑,随后走上前扶起姜汜,讪笑道,“朕没想到出宫一趟竟惹出这般祸事,事前未能与皇叔商议而行,悔之晚矣。”

    一句说完,还不等姜汜回话,她便转去扶姜郁,一边笑着叫众人平身。

    姜汜满腹牢骚,不得出口,心中郁闷。

    姜郁自见华砚与毓秀一同下车,面上的表情就有些僵硬,再见二人举止亲密,默契无间,胸中越发沉闷。

    众人各怀心思,凌音见气氛尴尬,故作懵懂,走到毓秀身边执其手道,“臣听闻皇上遇刺,心中焦虑,却无可作为,恨己不争。皇上可有损伤?可有受惊?刺客可已伏法?”

    他当下说这一番话,难免刻意浮夸,为掩人耳目,不等毓秀回话,就似笑非笑地看着姜郁说一句,“臣也听闻皇上出宫时,身边相陪的是皇后殿下,怎么皇上回宫时,身边相陪的就变成惜墨?”

    毓秀先前根本没想过该怎么解释华砚为何会出现在她身边,更没料到凌音会当着众人的面问这一句,当下一时语塞,没有马上回话。

    姜郁见华砚一身黑衣,与他今晚见到的修罗使穿的一模一样,毓秀又吞吞吐吐,似有隐瞒,他难免心生疑窦,悄声吩咐傅容去查。

    自从那群刺客从天而降,姜郁就知道自己被毓秀利用,至于毓秀利用他做什么,他却有好几个猜想。可无论是毓秀的别有心机,还是华砚的神出鬼没,最让他懊恼的,却是没听完毓秀对他说的那个梦。

    冲天的大火如何,烧成灰烬又如何。

    华砚半低着头站在毓秀身后,脸上没有半分表情,开口说话时的语气也极尽平板,“臣听闻皇上出宫,担忧皇上安危,便换装悄悄跟随。”

    这是天下间,姜郁最不想看到的一张脸。这个人也是天下间,他最想除掉的一个人。

    历朝神机司主与修罗堂主都不是同一人,华砚也不会例外。可若华砚的身份当真是他想让他知道的身份,他便永远也除不掉这个人了。

    姜郁望着落雪,一时失神。神机天算对他说过的每一个字,他从不曾忘记,执子之手,却不能与子偕老,冥冥之中,一切早已注定。

    毓秀见姜郁神情诡异,才知华砚今晚为何会以修罗使的打扮现身人前。他此番作为,凌音早已知晓,至于是他二人议定而为,还是有人从旁指点,不得而知。

    只是他们为什么要姜郁错意?

    毓秀见姜汜一脸不可置信,并不多做解释,笑着对众人说一句,“上元佳节,扰了诸君的兴致,是朕的不是。朕并无大碍,只是受了惊吓,经此一役,今后行事定会越发谨慎。时辰不早,诸君早些回宫歇息,有话明日再说不迟。”

    她说完这一句,就看向华砚,想传他一同去金麟殿,却见他低着头越过她,与凌音等一同上轿回宫。

    毓秀摇头苦笑,转身上车。姜郁对姜汜点头示意,也随毓秀上车。

    毓秀对姜郁的自作主张并不觉得惊诧,也没有出言阻拦,只吩咐起驾永乐宫,待到宫门,她才笑着对姜郁说一句,“今日之事,我要一个人冷静的想一想,请伯良自回宫歇息。”

    姜郁并不觉尴尬,单腿跪在毓秀身前,笑着说一句,“若有一日,毓秀失去天下,失去所有,我也会在你身边,除非你让我走。”

    毓秀哀哀看着姜郁,满心挣扎,“不管我失去什么,也想留你在身边,只除了今晚。”

    四目相对,一切尽在不言中。姜郁再不纠结,放了毓秀的手,转身下车。

    从永乐宫回金麟殿的一路,毓秀只觉得身上发冷,冷到牙齿打磕。

    比身体还冷的,是让人难以忍受的无尽孤寂。

    万丈悬崖之上的独木桥,只有她一人行走,原是同伴的站远观望,原是仇敌的却步步紧逼。

    这是何等凄凉的光景。

    马车到金麟殿时,毓秀满心哀戚,下车时望着现于云端的明月,深深吸一口气,将假面戴回脸上。

    周赟郑乔一早等在阶下,毓秀拒绝二人的搀扶,低头上阶,在殿门前才望见立于暗风中等待的一个人。

    华砚。

    毓秀心中惊喜,快步走上前,对华砚问一句,“惜墨怎会在此?”

    华砚的嘴角明明没有翘起,眼中却隐约有笑意,“皇上方才吩咐臣等你?莫非是臣错意?”

第392章 19。06。08晋江独发() 
毓秀望着姜壖; 笑的若有深意; “姜相所言虽有理; 朕却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不得已而为之。若留此等无能不良之人在禁军之中; 是否弊大于利; 还未可知。”

    姜壖见毓秀的态度比初时强硬许多,自知中计; 为保颜面只能故作无恙,低头退到一边。

    禁军之中除去三分是纪辞一手□□的纪家铁军; 心腹家臣; 其余都是原本的禁军人马; 本就有许多是姜家安插,其余无门无靠之人; 多半忠于皇家,纪辞花了许多力气才将这些人收服,如今他一倒,反倒叫纪诗捡了便宜。

    小皇帝何等聪明; 她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一场胜负的关键在于京城的兵权归属。姜壖猜测毓秀于闹市遇刺是她刻意而为,为的就是今日重夺对禁军的掌控。

    三堂会审之时; 小皇帝未能找到纪辞的破绽将其铲除,此番竟不惜以己为饵,设下圈套。上元节她出宫之事只有姜郁与纪辞二人知晓,纪辞与南宫秋又有旧情,若非纪辞舍身替死; 恐怕此时已被小皇帝明摘暗指成泄露其行踪,与南宫家私下串联的乱臣贼子。遇刺事出,即便百官出面为纪辞作保,纪辞也难免会担上一个护驾不力,无能失职的罪名。

    好在纪辞也是一个聪明绝顶,置诸死地而后生的厉害人物,想来他当初在闹市之中为小皇帝挡下一剑,忠心护主有几分且不论,未必不是将计就计,以求自保。

    姜壖虽恼怒毓秀暗箭夺权,心中却并不担忧,如今禁军虽已换帅,却并非脱离他的掌控。小皇帝之所以用纪诗取代纪辞,为的是笼络三分纪家军。

    可她到底还是小看了纪家军,纪家军虽被称为家军,却只唯纪辞马首是瞻,其余之人,哪怕是同样姓纪的小纪殿下,恐怕也难以将之收服。

    纪诗其人,远远不如纪辞圆通,却也并非毫无破绽,他与舒雅的事,即便极少人知晓,却瞒不过姜家耳目。必要之时,舒雅会成为他对付纪诗的杀手锏。小皇帝若将希望寄托于纪诗,无异于在无解的局中乱抓一颗救命稻草,如此病急乱投医,大约也只因她身边实在无人可用。

    毓秀眼看着姜壖面上风云变幻,心中自有所想,微微一笑道,“朕提起帝陵之事,是为了揭露当中不为人知的秘密。当日朕被劫持入恭帝帝陵,无意间发觉鼠窟,百思不得其解。舒家就算以权谋私,借帝陵以为私用,却为何要建造一座刑场。直到舒雅道出铜矿的秘密,朕才想明白。”

    一句说完,她便转向迟朗问一句,“迟卿身为刑部侍郎,通晓大熙律。私造铸币,该当何罪?”

    迟朗躬身拜道,“私铸币,轻者抄没家产,流放边疆;重则处以极刑,三族连坐。”

    毓秀点头道,“在朝的都是我西琳官员,私铸之弊,你们就算不甚了,也必有耳闻。”

    她一边说,一边从龙椅上站起身,走到众臣列中,目光凌厉,逡巡躲避她目光注视的每一个人,最终在岳伦面前站定,问一句,“岳卿身为户部尚书,无人比你更知晓私铸之弊,就请你来说一说,私铸于朝于民有何危害?”

    岳伦抬头看了一眼毓秀,又马上低下头,“私炉盗铸,古已有之。朝廷屡禁不止,皆因民间不法之徒私铸伪钱图利。”

    毓秀似笑非笑地看着岳伦,“依岳大人所说,私铸一事,只是民间少数不法之徒为一己私欲私自行事?”

    岳伦点头道,“熙熙攘攘,皆为利往。无论朝廷法度如何严谨,刑罚如何严酷,总会有亡命之徒为追逐私利铤而走险。”

    毓秀笑道,“岳大人这般说法,难免有巧言令色之嫌。依你看来,私铸一事乃是刑部办事不利,与户部无关?”

    岳伦泰然回话道,“臣身为户部尚书,绝无推脱职责之意。制钱以铜为材,铜贵钱贱,朝廷花耗人力物力铸制制钱,是为了方便民间流通。私铸屡禁不止,户部难辞其咎,但只依靠臣等之力,实难以除弊。”

    毓秀点点头,转而走到迟朗面前,笑道,“迟卿身为刑部尚书,依你看来,无论朝廷法度如何严谨,刑罚如何严酷,私铸屡禁不止,当真是因为总有亡命之徒为追逐私利铤而走险?”

    迟朗躬身一拜,“事出有因,必究其理。依臣愚见,私铸钱屡禁不止的原因,是西琳铜矿开采有限,铜价上涨,铸钱亏损,朝廷被迫减少铸钱数量,民间制钱不足,交易买卖不便。又有奸商借铜价上涨之机,暗毁铜钱私囤铜器以牟利,更加重民间流通不便,于是民间私铸之事才屡禁不止。私铸虽违国法,却也弥补了朝廷制钱不足之弊,方便民间买卖,因此渐渐也有地方官府对私铸暗开方便之门。”

    毓秀点头笑道,“迟卿所说的这一番话,朝中人人皆知,却无人敢言。只因这其中牵扯到了西琳多年的积弊,朝廷虽有法度,然上有政令,下有国情,中有寻隙牟利之徒,弊政积重,如硕鼠蠹虫,拖垮朝廷;今日你慷慨直言,是朝廷之幸。”

    迟朗抬头看了一眼毓秀,恭敬拜道,“臣深受皇恩,自当直言。受皇上谬赞,愧不敢当。”

    毓秀笑着点点头,走到程棉面前问一句,“依程卿看来,地方官员对私铸暗开方便之门,当真只为了方便民间流通?亦或是官商勾结,趁机中饱私囊?”

    程棉正色回话,“臣不敢妄自揣测。”

    毓秀再问迟朗,“迟卿以为如何?”

    迟朗看了一眼程棉,也回一句,“臣不敢妄自揣测。”

    毓秀笑着摇摇头,转身回到座上,对众臣道,“程卿身为大理寺卿,办案公正严明,从未有私;迟卿身为刑部尚书,是出了名的酷吏,对国之法度,也从未有模棱两可之时。地方官员纵容私铸,已触犯国法,无论其是否借机谋私,都该严惩不贷。这两位人所共知的刑官正臣却都言语隐晦,认定地方官员似有难言之隐,有情可原。想来私铸当中的弊病,由来已久,根源已深,当中跟有许多说不得的秘密。”

    引火烧身的知觉越发明显,岳伦瞥眼去看姜壖,见姜壖面色冷峻,示意他主动说话,他便出列对毓秀拜道,“迟大人方才所言甚是。追本溯源,民间私铸有利可图,是因为铜价高昂,铜价高昂是因为铜矿稀缺,开采耗费。臣等也是今日才知,舒家借工部矿冶之责,以帝陵及其他建造工程为掩饰,私自挖掘铜矿,以致朝廷原铜稀缺,铸钱成本飙升,民间钱荒,私铸横行。单凭这一项罪名,舒家便是抄家也难卸其责。”

    舒雅在下听到这一句,明知岳伦为推脱己责落井下石,才要开口辩解,却望见毓秀在上首示意她不要妄言。

    毓秀对岳伦笑道,“博文伯的罪名,并不单单是她借工部矿冶之责,以帝陵及其他建造工程为掩饰,私自挖掘铜矿,以致朝廷原铜稀缺,铸钱成本飙升。朝廷贴钱铸币,为保民间流通,然上有奸臣,下有奸商,私毁制钱,从中渔利。民间钱荒,私铸横行。即便私铸币含铜的比例比制钱要少,可私铸若想牟利,也需要大量的原铜。满朝官员都是有才有识之士,舒家一边取铜矿,一边毁制钱,收敛的铜以作何用,你们不会猜不到吧?”

    姜壖故作惶惶,“皇上的意思是,舒家是私铸制钱的背后元凶?”

    毓秀摇头笑道,“一国之根本,在于银钱,若币制不利,则根本动摇。如今西琳国内流通使用的无非银票、金银与制钱;银票又分官票与私票,私票为各大钱庄的信用,官票是户部依照朝廷法令发行;白银多用于官缴商贸,民间流通的却是制钱。谁掌控了制钱流通,谁就掌控了大熙的命脉。舒家多年依靠在帝陵之下私设的暗钱局造币谋私,更可恶的是,隶属于工部的宝丰局,竟胆大妄为,借朝廷官铸之名大兴私铸之实。”

    岳伦听到毓秀攻击钱局,心已凉了大半,转头去看姜壖,见姜壖面色沉静,示意他稍安勿躁,他才故作镇定,静待时机。

    毓秀本以为岳伦会先发制人,出言推脱,但见他默然不语,唯有开口发难,“元日至今,朕命大理寺与刑部暗下彻查舒家于帝陵的私铸钱厂,及宝丰局涉案之实。朕本以为私铸之事,只有工部牵涉其中,却不料刑部竟查到由户部主持的宝沛局似乎也在当中牵扯不清。”

    如此一来,岳伦就是想不开口也不行了,“皇上明鉴,宝沛局与宝丰局虽都是朝廷设下的制钱局,却分属工部与户部,各自照章办事,并无交涉。博文伯贪得无厌,多年依靠工部为其谋私,宝丰局牵涉舒家案中并不稀奇。宝沛局却从未与其串联,更绝无借朝廷官铸之名大兴私铸之实。”

第393章 19。06。09晋江独发() 
毓秀居高临下地看着岳伦; 冷笑道; “宝沛局直属岳大人统管; 你自然不愿承认当中出了纰漏。岳大人执掌户部这些年; 没有功劳; 也有苦劳。然而你究竟是克己奉公; 无瑕无垢,还是办事机巧; 善于掩藏,虽屡屡徇私枉法; 中饱私囊; 却躲过了天规国法的惩治?”

    岳伦听毓秀直指他徇私枉法; 料定没有转圜的余地,心中惊惧; 忙看向姜壖,求其示下。

    姜壖也没想到毓秀会如此强势直白,一时分不清她今日发难是为了对付户部,还是借户部定罪工部与舒家。无论如何; 她既选择当堂撕破脸皮,就再也没有退路。为今之计; 只有以不变应万变,看她如何巧借名目,发动攻势。

    岳伦见姜壖岿然不动,只能硬着头皮跪到地上,对毓秀拜道; “臣执掌户部多年,从不敢妄论功劳苦劳,更不敢有半步行差踏错,只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臣对皇上的一片忠心,可昭日月,请皇上明鉴。”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如此大言不惭,毓秀只觉得讽刺,“这天下间有几人能做到万金过手,分文不占。三堂会审之时,虽牵连出私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