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怨恨凌音,就像她怨恨她自己,她一直认定姜家求稳,姜家比她有更多没法掀了棋盘的理由,是她失算了。
同样失算的还有洛琦。
她对洛琦的怨恨不比她对凌音的怨恨,甚至于她对自己的怨恨少半分。
凌音眼看着毓秀变了脸色,那一双金眸中隐藏的绝望与愤恨,让人错觉他一贯宽和温柔的主上变了一个人。
看了看着,他就愣住了,直到被毓秀冷冽的眼神刺中,才回魂问一句,“皇上可要将思齐一同叫来商议?”
毓秀心里冷笑,面上且不动声色,“自然要商议的,对手一招奇袭,毁了我们全盘布置,从今天开始,一切都要重新来过。”
沉默半晌,凌音才要说什么,却被毓秀抬手打断,“商议却不是现在,这个时辰,我才又犯了旧疾,匆匆叫思齐过来,只会惹人生疑,不如等明日不迟。时辰不早,悦声先回宫,朕有很多事要理顺清楚,想个明白,这只能我自己来做,你们都插手不得。”
凌音原本还有满腹的话要说,他却不敢违逆毓秀的意思,只得行了礼退出门。
人一走,毓秀的身子就懈了,手脚软成一团,靠在椅背山动弹不得。
陶菁一回到寝殿就看到毓秀瑟缩的可怜相,心中百味杂陈,他顺手把侍从们挡在门外,关了门,深呼一口气走到毓秀面前。
“臣伺候皇上换衣。”
毓秀对陶菁的招呼置若罔闻,一双眼也紧紧闭着。
陶菁默默等了半晌,干脆也不问了,将人拉起来抱到床上,好歹把她的衣服扒下来了。
毓秀被脱的只剩里衣,陶菁却不给她换中衣,只把她光着胳膊腿塞进被子里。半晌之后,自己也换了衣服钻了进去。
他的手伸过去抱住她的时候,她总算睁了眼,她嘴上虽然没说一句话,眼神里却满满都是警告之意。
陶菁嗤笑道,“我还以为皇上魂都没了,原来你还在。”
毓秀哪里有心情同他一来一往地调笑,她心里积攒的怒气冲到心口,就要对着他发泄了。
陶菁见势不好,忙手敛了笑意,正色对毓秀道,“如今是夏天,皇上不必穿中衣,这样在蚕丝被里睡一觉更舒服。”
毓秀见他一本正经,并无他意,便也不再纠结。
即便两人近在咫尺,陶菁也能感受到毓秀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态度,他本以为她回转过身不理他,谁知她竟就这么目不转睛地看着他。
她目光中的审视,让他有点后悔彼时的随心所欲。一时冲动不要紧,之前他对她说的那些话,都会被她当成罪状,把他也归为华砚遇刺的知情人。
果不其然。
毓秀开口就问一句,“惜墨的事,你是不是一早就知道了?”
陶菁一声长叹,“昨日之前,我都是不知道的。”
“那经过一个昨天,你怎么就知道了?”
陶菁黑眸闪烁,情绪复杂,“容京九街,万鬼夜游,臣看到的,皇上一定也看到了。殿下受皇命在外,怎么会孤身出现在京城。地府之门既开,他自然要回到他最想回的地方,见他最想见的人。”
他说的何尝不是她想的,可这几句话真的从一个人嘴里说出来,而不只是存在她的臆想里,她心里久筑的防线轰然崩塌,一溃千里。
陶菁眼睁睁地看着毓秀流下眼泪,她哭泣的时候虽然没有声音,可他依然能感受得到她周身散发的巨大的悲伤。
“我宁愿是我眼花了。若真如你所说,他要回他最想回的地方,见他最想见的人,他为什么不走到近前来见我,他为什么只远远地让我看他一眼?”
陶菁叹道,“皇上龙气过盛,地府之人又怎么敢靠近。能见你一面,殿下也心满意足了。”
毓秀听罢这一句,心中的愤怒被无名之火点燃,在她意识到以前,她已经狠狠打了陶菁一巴掌。
动手之后,她就后悔了,她不该任性妄为,迁怒于人。
陶菁的一边脸红的发紫,面上却没有半点恼怒的表情,而是写着满满的心疼,他不顾毓秀的推拒,将她搂在怀里,在她头上轻轻吻了一下,用几不可闻的音量笑道,“从前挨巴掌,都是因为我亲了你,今天先挨了巴掌,不亲你岂不是吃亏了。”
毓秀的心被狠狠戳了一下,她用尽全力推了陶菁一下,又胡乱打了他两把,非但没能逃脱陶菁的怀抱,反倒被他越抱越紧。
“皇上有什么想发泄又不敢发泄的,只管往我身上发泄,有什么想骂却找不到人骂的,只管骂到我头上,有什么想打又找不到人打的,只管打到我身上,只是不要把哀痛和眼泪都困在心里。”
毓秀明知陶菁说这话是出自本心,他说完这几句话,她懦弱的狂躁却渐渐平息下来,胡乱几下厮打之后,就老老实实窝在他怀里流泪。
几辈子没流过的眼泪,一下子都流光了。
陶菁轻抚毓秀的头发,安安静静地等她哭完,拿白绢帮她擦干脸上的眼泪,温言细语地说一句,“兴许还有别的可能……”
毓秀听出陶菁的话似有深意,心中松动,就抬起头问他一句,“还有什么可能?”
“说不定殿下没有死,因为一些原因才不能出面见皇上。”
“这话是什么意思?”
“臣与皇上在街上看到的那个人,究竟来自地府,还是来自人间,还是未知之数。他不敢现身,不敢回到皇上身边,兴许也有他不敢现身的理由。在殿下的尸体没有被运回容京之前,一切都还没有定数。”
毓秀何尝不知道陶菁说这话安慰他的意味偏多,可她还是宁愿相信事情仍有转机。
陶菁拍了拍毓秀的肩背,自嘲一笑,“虽然我一早就知道皇上对华砚与众不同,却不知他在你心中的地位是如此不可撼动。”
“此言怎讲?”
“皇上愿意用半条命,换华砚回来?”
这是她心里的念头,他是从哪里知道的?
难道是她人事不知的时候,说了什么胡话?
陶菁见毓秀变了脸色,知她又生疑心,忙讪笑着安抚她一句,“皇上昏睡不醒的时候一动不动,没有说过半句话。我之所以会知道皇上的想法,是因为我看的清你的心。”
毓秀一向不喜欢陶菁不知所谓的高深莫测,他让她觉得不安,而不是安心,要不是当下她脆弱的不堪一击,绝对会头也不回地走掉,离他远远的。
陶菁呵呵笑道,“皇上喜欢姜郁,想得到姜郁,姜郁却是你求而不得,妄图毁灭的对手;你无法回应华砚的感情,华砚却是心里最看重的人,在你自私且唯我独尊的心里,他是唯一能与你自己并驾齐驱的那一个;可现在,与你最亲密的人却是我。我接近你,你接受了我的亲近,你我之间,却仅仅是如此。”
原来,他一早就将他们之间的关系看得清楚明白,怪不得,他会矫情地为自己悲哀。
“这种时候,你还想从我这里得到些什么?”
陶菁明知毓秀的态度有很大程度是因为悲伤,他却还是被她的不在乎刺伤了,“原本我什么都不想要,是因为我什么都不该要,可既生为**凡胎,又怎能没有**,日子一久,就会变得贪心,变得贪恋那些本不该贪恋,奢求为负担的虚无缥缈。”
他说的,她又何尝不明白,就像她当初明知亲近陶菁,依靠陶菁很危险,却义无反顾是一样的道理。
如今没有了华砚,她也没有了心,没有了魂,原本会让他有所动容的话,她也无动于衷。
陶菁见毓秀闭上眼,就知道她累的什么也不想再说,他帮她盖好被子,轻声说一句,“太妃昨日得知皇上晕倒,就叫人告知群臣今日早朝取消了,臣才在寝殿点了一根安神香,皇上可安心地睡到天荒地老。”
毓秀嗤之以鼻,天荒地老,她已被人刺去了半条性命,从此以后,恐怕再无天荒地老。
此时的她,身体极度倦怠,精神却还纠结不宁。纷乱的心绪,躁怒的情绪,都容在安神香中,追去梦里。
虽然没有睡到天荒地老,毓秀却实实在在睡到晌午。
她是闻到桃花糕的香味才醒过来的,才揉着肿胀的眼坐起身,陶菁就笑眯眯地把点心端到她面前。
“皇上,东宫桃子树上结的桃子熟了,你想不想尝尝?”
毓秀看了看寝殿,四周竟没有一个侍从,大约陶菁不想让人看到她的窘态,才刻意安排的。
真是有心了。
毓秀拿起一块桃花糕,放到嘴里咬了一口,除了他记忆中熟知的味道,还多了几分成熟的果香。
“往年就算结果子,也只是结几个青果子就落了,今年倒是奇了,一下子结了那么多果子,竟都成熟了。”
“皇上想吃个新鲜的桃子吗?”
“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脾胃弱,吃不了。”
陶菁走到桌前,将洗好的桃子端到毓秀面前,“虽然熟的晚些,总算是熟了,皇上尝一口也不要紧,要是觉得不好,吐了就是了。”
毓秀禁不住诱惑,真的接了一个来吃,最初的两口本是试探,渐渐的就变得欲罢不能,吃了一个还想再吃。
陶菁却不给她第二个桃子,“洗漱的水都备在房里,臣伺候皇上起身吧。”
他从前还是侍从的时候,也常常为他更衣端水,可当下他帮她做这些事,她却觉得莫名的违和。
陶菁脸上一直带着淡淡的笑意,毓秀多少平和了心绪,等她洗漱完毕,换了衣服,原本还挂在脸上的一点悲伤和颓然也消失不见。
陶菁将毓秀送出门,他不问也知道她要去哪,分别时只嘱咐她要多多保重。
毓秀一路都在整理凌乱的思绪,人到永熙宫的时候,不管他想到何种地步,都要强作从容。
洛琦亲自迎出门对毓秀行大礼,“皇上万福金安。”
毓秀似笑非笑地扶起洛琦,执着他的手一同入殿,“思齐想必已经听说了,发生了这种事,朕还怎么万福金安。”
洛琦心中惊疑,忙扭头去看毓秀的表情,见她面上并无异色,似是就事论事,才安下一颗心。
两人在棋桌两边落座,侍从们上了茶,洛琦就将人屏退了。
门一关,他便跪到毓秀面前,叩首拜道,“惜墨遇刺,是臣考虑不周,请皇上赐臣的罪。”
毓秀并不叫他起身,长叹一声笑道,“早些时候,悦声也说了同思齐一样的话。惜墨遇刺,是对手先出了强盗恶招,掀了棋盘,这种鱼死网破的结果是我们谁都没有料到的。”
洛琦直起身子,正色毓秀问道,“皇上预备怎么办?”
毓秀失声冷笑,“还能怎么办?圣贤有圣贤的做法,强盗有强盗的做法,既然我们的对手以暗杀破局,我们就以暗杀应对就是了,修罗堂此一番虽遭受了冲击,却还没有沦落到任人欺凌的地步,待我查出幕后真凶,也不必在名里三审定罪,繁文缛节,只叫凌音等干净利落地取了他的脑袋就是了。”
她说这话一半是出自真心,一半是为了试探。洛琦自然也猜到她是为了试探,就顺遂她的心意说她想听的话。
“皇上要以暴制暴,实非良策。朝中重臣死于非命,一时间便会人心惶惶。高压之下人人自危,立时就是祸起萧墙。”
238|4。26独发()
♂!
毓秀明知洛琦说的有理; 却还是寒了心。
洛琦面对华砚的死; 要比凌音冷漠的多,近乎是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了。
“依思齐来看;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洛琦垂眉道,“凶徒胆敢刺杀钦差御史,罪大恶极,皇上只派在外的巡抚去查,按律办事就是了。”
毓秀冷笑道; “按律办事; 说的轻巧,一群暗卫杀头; 连一具尸体都没有留下,没有半点证据,从何查起呢?”
洛琦正色道,“对手刺杀华砚; 关乎动机; 皇上手里握着修罗堂,不必派他们去暗杀; 只叫凌音等抽丝剥茧; 把姜家背后延伸出的广大网络; 在明在暗的都查清楚; 刺杀华砚的阴谋必然会水落石出。”
毓秀一声长叹; 语气是极致道冰冷; “思齐是在提议分拨给神机司与修罗堂更高的权夺吗?”
洛琦忙跪地澄清; “皇上明鉴,臣万万没有这个意思。神机司与修罗堂都只听命于皇上,未有皇上的旨意,绝不敢擅自行事。”
毓秀似笑非笑地往前探了探身子,做出扶洛琦的姿势,“既然听命于我,就不怕你们自作主张,小事不需禀报,大事不瞒上就是了。”
洛琦一抬头,正对上毓秀的眼,四目相对时,他看到了她金眸中的他自己。
惊慌失措的表情转瞬即逝,却也足够让他震惊于自己的失态。
多年的喜怒不形于色,心中波澜不惊,却敌不过毓秀的一个眼神。
毓秀不是庸人,他做的事,她就算不能完全确定,也绝不会完全没有知觉。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事情会不会按照他预想的发展,他其实并不能完全确定。
若毓秀是他认定的那种人,他这一场豪赌,就没有赌输的可能。
“贺大人的奏折马上就会上到朝廷,不如皇上在明日早朝上看一看群臣的反应,再做定夺。”
毓秀点头道,“自然要看他们做戏。其实思齐心中也该有一个猜想,猜想谁是凶手,凶手的目的又是什么。”
洛琦道,“刺杀华砚,不过是他们这一局棋中的一环。”
“此话怎讲?”
“为了拖延初元令的实行,在林州弄出一桩冤案,诬陷了一个知县,为了却是牵连礼部尚书崔大人。皇上派华砚去查案,一直没能收到那一封正式的奏折。臣猜测,奏折已在中途被人拦截了。”
毓秀挑眉道,“悦声是说,姜家人为了阻止华砚为崔勤洗脱污名,才痛下杀手?”
洛琦摇头道,“姜家自然不会为了这么简单的理由就谋害御史。刺杀钦差按谋反罪论处,按律要诛九族,他们必定是权衡了利弊想好了再做的。臣认定,姜家杀华砚,是为了嫁祸,至于这一场假货会牵涉到什么人,我们恐怕很快就知道了。”
毓秀面无表情,“思齐这么说,想必在心中已有了判断,何必故弄玄虚,对我说就是了。”
洛琦轻轻摇了摇头,“经过华砚的事,臣对自己的推断已经没有半分信心,皇上且容臣些时日,待臣把当前的局势重新理顺清楚,再对皇上禀报。”
毓秀见洛琦讳莫如深,一时也不知他是真的乱了布局,还是有意隐瞒,心中难免疑惑。
“既然如此,思齐便召集神机司的诸位重新布局。棋盘已掀,棋子凌乱,我们从前按部就班走的路,自然是不能再走了。”
她一边说,一边起身做出要走的模样。
洛琦吞吐半晌,终于开口说一句,“有一句话,臣不知当讲不当讲。”
毓秀淡淡笑道,“你我之间从无芥蒂,有什么话直说就是了。”
洛琦上前一步,弯腰凑到毓秀耳边,轻轻说一句,“若是臣没有猜错,姜家刺杀华砚必定与九龙章有关,华砚拿的是正中的龙身章,用他的章,兴许可以推断出九个龙章都是什么形状。”
毓秀心中惊异,洛琦猜到她赐给华砚九龙章不难,可她是如何知道她赐给华砚的是正中的龙身章。
“就算他们拿到了华砚身上的九龙章,也不至于仅凭那一段龙身就推断出整条龙来。姜家至少也要再拿到一到两枚图章,才有伪造出九枚九龙章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