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龙章-第1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行人到了城门口,毓秀带人登上城楼,闻人离同欧阳苏告了别,却只对毓秀说一句,“皇帝陛下多多保重。”

    欧阳苏见闻人离头也不回地先出了城门,禁不住对毓秀笑道,“才刚在车上,炎曦把要说的话都说尽了吗?”

    毓秀笑而不语,转而说一句,“你我兄妹今日一别,不知多久才能再见,皇兄回南瑜之后多多保重,国书也好,私信也罢,时时送消息来才好。”

    欧阳苏笑着点点头,“皇妹也是一样,切忌思虑过身,保养身体为先。”

    两人说完了冠冕堂皇的话,欧阳苏又不依不饶地问一句,“炎曦到底同皇妹说了什么私密话,皇妹如此讳莫如深。”

    毓秀看看四周的宫人,等人都知情识趣地回避了,她才拉过欧阳苏小声说一句,“其实也没说什么要紧事,三皇子殿下许诺我,若来日我陷入困境,只管向他求援,由北琼来出兵。”

    欧阳苏听的将信将疑,思索半晌,方才展颜笑道,“皇妹来日若陷入困境,只管传消息来西琳,我会尽我所能,助皇妹一臂之力。”

    毓秀得了欧阳苏的许诺,心中欢喜,二人执手结盟,彼此心照不宣。

    欧阳苏又说了几句离愁别语,毓秀幽幽诉了别情,他下阶时又想到了什么,匆匆走了回来,从腰间接下一块纹龙的玉佩,递到毓秀手里,“替我交给她。”

    这什物是他们的定情信物又或是绝情信物,无从可知。毓秀小心收好玉佩,对欧阳苏说了一句,“你放心。”

    欧阳苏一声长叹,笑中非但没有愁苦,更似如释重负。他下城楼之后,又与闻人离一同对毓秀行了拜礼。

    等两队人马走远了,毓秀吩咐摆驾回宫,一直陪在一旁的礼部尚书崔缙这才走到她身边,轻声说一句,“臣有事要对皇上禀报。”

    毓秀笑道,“送别了两国使臣,联姻的事又告一段落,尚书大人也可松一口气了。你要同我说的,是不是与恩科的事有关?”

    崔缙面上波澜不惊,淡然拜道,“的确与恩科的事有关,国子监的几个外籍士子至今还未能入籍,明年春闱之前若不能妥善安置,恐怕会误了他们的前程。”

    毓秀一边点头,一边笑道,“尚书大人说的事,我早就知道了,既然是你亲自出面,那便是他们已经想尽了办法,无可奈何了。”

    崔缙道,“皇上不希望臣出面?”

    “朕自然不希望尚书大人出面,这事若由你提出,必然惹人非议,予人口实,礼部也会落得一个偏袒外籍士子的名声。当初下初元令,满朝都以为是朕一意孤行,如今也是一样,大人置身事外有置身事外的好处,先叫国子监祭酒上书启奏,在朝上提起,朕也好借题发挥,责令户部,最坏的结果,不外乎朕下一道天子令,破格给那几个外籍士子身份。”

    崔缙沉默半晌,小声道,“皇上下天子令虽能解决几个外籍士子的身份,却治标不治本,若不能明确流民入籍的办法,来日也有无穷无尽的麻烦。”

    毓秀对崔缙使个眼色,示意他不必多言,崔缙深知隔墙有耳的道理,低了头默然不语,恭敬地跟在毓秀身后。

    毓秀径直回了勤政殿,崔缙却没有跟随她进宫。她进殿的时候,姜郁已经等在殿中,一看到她就走出来行礼拜道,“皇上万福金安。”

    毓秀上前搀扶姜郁,展颜笑道,“伯良今日怎么来的这么早。”

    姜郁握住毓秀的手,与她一同坐上上位,“皇上才受了伤,今早又奔波出城,臣放心不下,才早早来勤政殿等候,待会奏折送过来,皇上交给臣就是了,不必费心。”

    毓秀笑着点点头,果真站起身拉姜郁去了内殿,脱了鞋在榻上找了个舒服的位置。

    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了几句闲话,姜郁有意无意地询问毓秀送闻人离出城的事,毓秀只胡乱敷衍了。

    姜郁原本坐在毓秀对面,见毓秀脸色发白,强颜欢笑,就默默坐到她身边,把她搂到怀里,才要开口说一句私话,宫人就禀报博文伯求见。

    毓秀从姜郁怀里钻出来,二人对望一眼,心中各有滋味。

    “伯爵有没有说是为什么事进宫?”

    侍从犹豫了一下,躬身拜道,“伯爵只说是进宫谢恩。”

    毓秀猜到舒景此一番是为了舒雅,一边叫侍子传召舒景,一边作势要下榻去外殿。

    姜郁伸手拦住毓秀,摆手对侍从吩咐道,“你去同伯爵说,皇上身子不适,叫她直接来内殿见驾。”

    毓秀本不愿在舒景面前做柔弱,无奈姜郁执意,她也不得不顺势而为。

    舒景被侍从带到内殿,见毓秀窝在榻上,忙屈膝行了个大礼,谢罪道,“皇上这一番损伤龙体,都是臣的不是,请皇上饶恕臣的过失。”

    毓秀对舒景做了一个平身的手势,“伯爵不必说这种话,为舒雅,朕心甘情愿,这一点小小的皮外伤,不碍事。”

    舒景这才起身,笑逐颜开道,“臣今日进宫,是为叩谢皇上隆恩,静雅今早已经醒过来了,人虽然还很虚弱,却已有好转之相,御医说只要悉心调理,不出半载就可痊愈。”

221|3。7() 
不出半载……

    这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舒景特意这么说;无非是在变相地强调舒雅不会回宫了。

    毓秀无法,只能对舒景笑道,“有劳伯爵悉心照料舒雅。”

    舒景虚虚对毓秀一拜,“臣今日来见皇上,一为谢恩,二是为了递奏折请旨。”

    毓秀一早就猜到她在酝酿让舒娴进宫的事,“伯爵把折子呈上来瞧瞧。”

    舒景上前两步,将奏折递到毓秀面前;姜郁本想替毓秀接过来,却被她不着痕迹地躲过了。

    毓秀只好讪笑着自己拿过奏折来看,上面写的果然就是为舒娴求恩典。

    毓秀思量半晌;摇头笑道,“伯爵执意如此;朕也不好说什么;不知娴郡主自己是否愿意。”

    “三女从前曾冲撞皇上;心里一直过意不去,她这一趟进宫;也是为了向皇上赎罪;请皇上给她一次将功补过的机会。”

    舒景虽然没有直白地提起帝陵里的事,毓秀却不能装糊涂,“从前的一点小误会,彼此都是无心,朕没有放在心上,既然娴郡主心无芥蒂,那是最好不过,朕即刻传礼部尚书入宫,商量安排郡主入宫的事。”

    舒景犹豫了半晌,吞吐着说一句,“臣以为,此事安排礼部尚书来做不妥。”

    毓秀一皱眉头,“怎么不妥?”

    舒景拜道,“皇上还不知道吗?今日朝臣联名上书,弹庇亲族,贪赃枉法,欺瞒君上等几条罪,事情没有查清楚之前,皇上还是先免了崔尚书的差事,也好给众人一个交代。”

    毓秀大惊失色,“朝臣联名弹劾崔大人?这么严重的事朕怎么不知道,反倒是伯爵先知道?”

    舒景一派淡然,“折子今日才会呈上来的,也怪不得皇上不知道,原本写奏折的只是礼部侍郎某某某某,恰巧有几个也想参奏崔缙,干脆写了联名折子。几个小吏弹劾尚书,必要得三公首肯,他们过不了姜相那一关,只好来找我。”

    毓秀听舒景自比三公,心中十分别扭,脸上却不动声色,“既然如此,他们呈上来的奏折朕会细细看,再叫崔尚书来问话。”

    舒景皱眉道,“皇上不如交给三法司去查,若亲自叫人来问话,难免会惹人口舌。”

    毓秀沉默半晌,摇头道,“依照朝廷的先例,朕的确不该直接召见被弹劾的官员,从前立下这规矩,是秉持君子清者自清的道理,怕只怕被弹劾的是君子,弹劾人的不是君子,朕岂不是偏听偏信。折子上到朕这里,三法司固然要查,朕自己也得有个判断,毕竟够资格审问一部尚书的,这天下间也没几个。”

    舒景见毓秀态度坚决,便不再多说什么,赞同朝臣联名本就是她卖给姜壖的一个人情。姜壖不好自己出面,就请她出面,她一早想分回户部这一块肥饼,机会摆在面前,她没有推辞而已。

    姜郁见毓秀面上渐渐没了血色,就开口对舒景说一句,“郡主入宫的事,皇上叫灵犀公主来商量。公主如今代礼部侍郎的职位,既然崔尚书和侍郎都不好出面,就由公主全权主持好了。”

    舒景笑道,“据臣所知,公主在礼部请了一个月的病假,如今还休养在家。”

    毓秀不耐烦地摆摆手,“之后朕会找灵犀来问话,若她身子无碍,就让她全权处理舒娴进宫的礼仪。”

    舒景冷笑道,“今日送两位皇子出城的事,公主也未能出面,想来是身子还没有恢复。”

    毓秀见她不依不饶,就对姜郁使个眼色,姜郁便直言对舒景问道,“伯爵是公主的姑母,为何如此忌讳公主?”

    舒景笑道,“臣并非忌讳公主,而是担心公主的身体。”

    “公主的身体如何,皇上之后自会派人探问,伯爵不必担忧。”

    毓秀见舒景变了脸色,就笑着说一句,“郡主进宫的事,朕会一手安排,请伯爵放心,先回府等消息吧。”

    舒景接了逐客令,不得不躬身一拜,谢恩退出殿外。

    舒娴等在宫门口的马车里,等舒景上了车,她便谨慎地问了一句情况。

    舒景一脸阴沉,回话的时候也带着隐隐的怒气,“姜郁实在无理,他为了在明哲秀面前显示衷心,对我咄咄相逼。某某某的算盘恐怕要落空了,且不说我已看出明哲秀对崔缙有偏袒之心,就算崔缙真的成了待罪之身,毓秀有心抬举的也会是灵犀。”

    舒娴咬唇想了半晌,冷笑道,“明哲秀大概以为她不追究明哲灵的罪名,明哲灵就会感恩戴德,为她所用,殊不知明哲灵原是个养不熟的白眼狼,早晚会反咬她一口。”

    舒景凝眉道,“明哲灵是白眼狼自不必说,帝陵事发之后,我主张严惩,已与她结下了恩怨,她要咬,也会先咬舒家。你进宫之后需谨言慎行,明哲保身,等待时机成熟,再动作。”

    舒娴恭恭敬敬地应了一声是,回府的一路,两母女各有想法,都没有再说话。

    舒娴与舒景离宫之后,姜郁就叫了御医来勤政殿。

    御医为毓秀把了脉,只说她气血不足,需进补休养。

    毓秀窝在软塌上,满心困倦,不知什么时候就睡着了,渐渐的嘴角还多了几分笑容,也不知在做什么美梦。

    姜郁看着毓秀的睡颜,忍不住就伸手摸了摸她的头发,胡乱看了几封折子,心里还是一片凌乱,干脆把奏折都扔在一边,倒头躺在毓秀身边。

    宫人来叫午膳的时候,看到帝后二人睡的正熟,一时也不知该不该把人叫醒。

    纠结到最后,还是周赟做主,没有叫人。

    毓秀醒过来的时候早过了晌午,她肚子饿的咕咕叫,起身一看,姜郁睡的比她还熟,一只手紧紧握着她的手,两条眉毛都皱紧了。

    毓秀小心翼翼地从姜郁手里抽出手,悄悄下地走到外殿,吩咐侍从们摆饭。

    姜郁在毓秀离开他身边的时候就已经醒了,却没有马上起身,她出门之后,他面朝上躺了半晌,看着房顶的花纹,一声长叹。

    毓秀吃到一半,姜郁才出去外殿,二人有说有笑地一起用了膳,匆匆喝了茶,一同坐到龙椅上批奏章。

    让姜郁吃惊的是,毓秀看到那封众臣联名的奏折之后面上并没有什么表情,没有吃惊,没有愤怒,也没有无所适从,只淡然将折子放到一边,不落半字朱批。

    姜郁忍不住问一句,“皇上不做批复吗?”

    毓秀笑道,“他们说的前因后果朕都知道了,真正的前因后果如何,恐怕还要查探后再做定论。明日早朝朕会亲自询问联名的众人,听听他们怎么说。”

    如此正面交锋,是否妥当?若毓秀扛得住压力还好,若她扛不住众人的胡搅蛮缠,只会自泄底气,得不偿失。

    姜郁本想劝毓秀三思而后行,而见她一脸的面无表情,他就猜到她心意已决,怕是多说无益。

    二人默默批了一下午奏章,毓秀派人到公主府,以探病之名,传召她明日午后入宫觐见。

    毓秀和姜郁用了晚膳,一同出了勤政殿,执手走了半晌,姜郁就试探着问一句,“皇上今晚预备在哪一宫安歇?”

    毓秀扭头对姜郁笑道,“伯良是想请我去永乐宫吗?”

    “皇上来吗?”

    “今日朕有别的去处,下次吧。”

    姜郁如鲠在喉,面上又不能表露失望,想问毓秀今晚去哪,又不好问出口。

    百般纠结之下,倒是毓秀先开口,“朕今晚去永禄宫,伯良自回永了宫吧。”

    果然如此。

    姜郁将毓秀送到永禄宫门口,面上已恢复如常,“臣告退了。”

    毓秀望着姜郁的背影,摇头轻笑,站在宫门口深吸一口气,带人进门。

    等她走到陶菁的寝殿前,并不叫人通报,而是悄悄在门口听了半晌。

    里面传来低沉的瑟声,苍凉忧郁,奏乐的除去纪诗不作他人想。

    一曲完了,毓秀才叫人敲门,侍从们开了门,一见是皇上,行礼时都有些慌乱。

    陶菁和纪诗得了消息,一起来到门前接驾,二人对毓秀行了礼,一同将人迎进殿。

    毓秀坐上主位,叫陶菁与纪诗同坐,二人这才坐了。纪诗低着头,看不清脸上的表情,陶菁虽然没有低头,一双眼却不曾看向她这边。

    毓秀主动找上门已经很不好意思了,眼见气氛尴尬,面上也有点挂不住,便不对陶菁说话,只开口问纪诗道,“子言奏的是什么曲子?”

    纪诗这才抬头看了一眼毓秀,“臣胡乱奏的,皇上爱听的话,臣再为皇上奏一曲。”

    毓秀笑道,“说喜欢也不确然,朕在门外听了半晌,只觉得子言奏的曲子莫名悲伤。”

    她话是对纪诗说的,一双眼却只看着陶菁,毓秀移开视线的时候,陶菁才回望她一眼,轻声叹道,“皇上想听西琴的话,臣也能为皇上奏一曲。”

222|3。8() 
纪诗听陶菁说要为毓秀奏琴,忙起身拜道,“臣不打扰皇上听琴的雅兴;先告退回殿。”

    毓秀笑着摆摆手;“子言留下来一起听;不必急着走。”

    陶菁对纪诗眨眨眼,起身去寝殿取琴。他才出门;纪诗就屏退殿中的宫人;走到毓秀面前行大礼,轻声叩道;“皇上为救舒雅自损龙体,臣万死不足以报答皇上隆恩,来日若皇上有使用之处;臣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毓秀对纪诗伸出双手;本想扶他起身,纪诗却生怕碰到毓秀的伤口;不敢出手接毓秀的手,起身之后才虚虚扶了她的胳膊;“臣说的话;并非冠冕堂皇的谢恩之词,而是句句发自肺腑。”

    毓秀看纪诗一脸正色,忍不住有点好笑,“朕知道你句句发自肺腑。纪家的兄弟都是君子,朕还记得当年在恩荣宴上第一次见到你兄长的情景……”

    她原本只是一句感慨,话一出口就意识到自己失言了,忙笑着转移话题,“舒雅既入了宫,就是我的责任,我救她是心甘情愿,子言对我行如此大礼,反倒叫我不知所措。”

    纪诗听毓秀口气戏谑,就猜到她是在调侃他,一时面上泛红,心里也十分不好意思。

    毓秀怕纪诗多心,便不再调侃,只说一句,“朕今日来是看陶菁的,却不料你也在他这里。匆匆一见,能与你说的话实在有限。之前听说你想考武举,可有此事?”

    纪诗被问的一愣,望着毓秀发了半晌呆,才满心惶恐地应一声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