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着急。”
姚姒听贞娘的意思,心里想着他们只怕是已经有了主意,也是,做为宝昌号的老人,急主人之急,他们能有这个主动,她怎么会怪责他们,其实她心里有数,看着账面上那二三十万两银子白白放着,确实叫人难安心。
“说说,他们都是个什么主意?”她笑了笑,把账本覆起,拿了茶轻轻的啜了口,就示意贞娘放开来说,那神情,分明没一丝不悦。
贞娘放了心,笑着回道:“他们几个的意思是,一是巧针坊这两年来接了不少的大单,资金上周转还是有些困难,不若趁着这一次咱们手头有些银子,再议增资;再有就是,姑娘既然要打算离了彰州,去哪不是去,咱们不如把宝昌号的重心挪向京城去。”
贞娘小心翼翼的道:“这几年各处都有灾情,外头乱糟糟的,生意人最怕乱相,再没有哪处能稳过京城,杨大盛走南闯北的,到了京城择几门营生不是难事儿,既然五爷这边不需要咱们暗中帮扶着,那咱们选择京城去,至少五爷能把心放下来不是,免得他记挂着两头。”
姚姒算是听出来了,什么他心挂着两头,分明是他还在计较这次的事儿,她半晌没有说话,看来,贞娘和杨大盛他们几个,必定是受了赵斾的指使,来游说她往京城而去。一时间,她心头大震,一时间苦涩难当。
那日发生了那样的事情,她狠了心说了那样的狠话,说这一辈子再不想见他,他离去时她一幅不原谅他的样子,现在想来她心头都一阵阵的痉挛,他为何不放手,还要把她安排到京城去?
“你同我说实话,这是不是五爷的意思?”她幽幽一声叹息,终究还是问出了口。
“就知道瞒不过姑娘去,五爷确实是这个意思。”她起了身,走到姚姒面前蹲下身来,握了姚姒的一双冰凉的细手叹道:“姑娘难道真的对五爷没一点儿男女之情吗?”
见她别过了头去,贞娘语重心长的道:“我多少能猜到姑娘这几日为何事而烦恼,在我看来,姑娘这般聪慧,如今却是一叶障目啊!”
“宝昌号有了这么多的银子,姑娘合该要把这些银子好生利用起来,姑娘想一想,您的外祖父姜家众人可还等着姑娘替她们洗去冤情,等着姑娘替她们翻案呢,若恒王真的拿住了姚家的把柄,那姚家就绝对的跑不了,要下狱要抄家灭族不过是迟早的事儿,恒王眼下肯定在彰州有了一翻布局,姑娘若再呆下去,就怕姚家逼急了会对两位姑娘不利,五爷的用心,姑娘可知?”
第111章 悔婚()
这几日她神思恍惚,烦躁难安,好像一切都是从赵斾离开后开始的,从前那种安然若泰的心态再不复存,她摸着胸口跳得急快的心不停的自问,究竟是为姚家还是为着与赵斾牵扯不清的事情而烦恼。
姚姒被贞娘的话问得哑口无言。
贞娘挽了嘴微微笑了笑,再不多言,有些话稍微提点一两句,余下的就要当事人去想开了。
“五爷他除了是这么个意思,还有别的吗?”姚姒恍惚了一阵,好在很快回过神来,见贞娘摇了摇头,她把贞娘扶起来,送她坐下,就道:“若是去京城,也未尝不可,叫他们写个章程出来,要预备多少银子多少人手,这些都要他们仔仔细细的商量。”
贞娘见她话里的意思多半是赞成的,就知她这是听了自己的劝告,心里不禁对赵斾更加的赞叹,只要拿姜家的事情这么一说,赵斾当时就料定了她绝不会拒绝的。
贞娘便回道:“这是一定的,只要姑娘吩咐下去,具体去京城的一应事宜,他们就可以着手开始计划起来。”
姚姒微微颌首,站起来在屋里走了两圈,就对贞娘道:“至于巧针坊增资的事情,就由周留去跑一趟南京,再让他把咱们宝昌号要去京城落脚的事儿透一些出去,这两年巧针坊虽接了些单子,只都是在回本,若真要做大,自然是要增资的,想那锦绣坊这几年做了内库的生意,把巧针坊甩了几里地远,郑老大是个有气性的,未必就没有想要大干一场的心思,这样一来,咱们提增资的事情就顺理成章。”
贞娘满是欣慰的不住点头,这件事姑娘的想法跟杨大盛他们几个是差不离的,再没有什么能比上下一心抱成团要来得好,她来之前还满是担心,她们算是赵斾的人,还怕她心里存了些想法,如今看来,姑娘分明不是那样的人,宝昌号能做大,她们几个比任何人都要欢喜。
“那敢情好,这两件事还得奴婢亲自去跟他们说,姑娘有这份雄心,咱们跟着姑娘的人也浑身充满了干劲,奴婢这就下山去。”贞娘满面笑意,她心里想着,只要姑娘一日还做宝昌号的主,就一日不可能真的同赵斾一刀两断,如今看来,姑娘也不像那等左性之人,赵斾交待下来的事情,她总算是没有办砸。
姚姒送了贞娘下山后,刚刚回屋,红樱就急冲冲的上前来道:“姑娘,出事了,你快去大姑娘那瞧瞧。”
听见说姚娡出了事,她第一时间想到可能姐姐头上的伤势有什么问题,急忙问红樱:“就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叫人去请大夫了没?”
红樱扶着她一边小跑一边回道:“不是大姑娘的伤情反覆,是周家来了人,姑娘陪着说了会子话后,那婆子就急急的下了山,之后姑娘就把自个儿关在屋里,任谁敲门都不应。
姚姒听完她的话,心里顿时有种不好的预感,想到那日她拉着姐姐的手说什么后果难料的话,难道真的是一语成谶?周家反悔了不成?
她三步并两步的跑到了姚娡屋里,内室的门果然紧闭着,兰嬷嬷带着采芙和采菱三个人守在门前,三个人都急得一脸的汗。
她朝兰嬷嬷睃了一眼,兰嬷嬷会意,随她避到屋外,就恨声道:“姑娘,这事儿可真是他周家不厚道,派了婆子来说了几句话,送了些礼来,就能把先前的两家的婚约当作从没发生过,这样的出尔反尔,亏他周家还自诩什么书香世家,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不成?”
“嬷嬷先别恼,慢慢的把事情的经过说给我听,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姚姒大概猜到了事情的始末,心里止不住的一阵阵叹息。
兰嬷嬷说得急,但好歹把事情给说清楚了,原来周家派了个婆子来,那婆子却不是周太太身边服侍的,是周大人的奶娘,直接从任上过来的,带了一车的赔礼,话儿却说得很明确,当初周太太与姜氏两人只是口头有约定儿女做亲之事,周家是信诺守义之人,周大人便派人前去广州府提亲,哪知姚三老爷气恨两个女儿在彰州的所做所为,根本没让周家的人进门,还放话出来,说她姚家已经将那两个孽障除了族,姚家不承认这门亲事也不认这两个女儿,周家受了气,大惊之下就派人打探了彰州发生的事情,于是周家这才知道她们姐妹状告姚家的事情,周大人性子本就古板,当即就说这门亲事作罢,就派了婆子来结了这件事情。
姚姒听了半晌无语,竟然是姚三老爷在坏事儿,想那周大人本就为人甚是古板,就算周太太有心做亲,却也不能违逆丈夫的意思,这样看来,却也怪不得周家,姐姐算是和周家无缘了。
她吩咐兰嬷嬷:“姐姐如今指不定怎么伤心,嬷嬷你吩咐下去,谁也不准在姐姐面前再提起周家,既是要撇清关系,那嬷嬷赶紧去库房将周家前前后后送来给姐姐的所有东西都整出来,并派人追上那周家来的婆子把东西全数还给她们吧。”
“这。。。。。。”兰嬷嬷还在犹豫,这件事就没半分转圜的余地吗?
姚姒疲惫的捏了捏额角,对兰嬷嬷摇了摇头,“即便能挽回什么,就能保证姐姐嫁过去不受委屈吗?便是有半分的疑虑,我也不能冒这个险。”
姚姒立在姚娡的屋门前,把所有丫鬟都支了下去,她轻轻的叩了叩门,对着里头道:“姐姐你开开门,有什么你跟我说,姐姐你人这样好,善良又乖顺,是她们周家没福气。”
她把耳朵贴在门上,隐约能听到里头传来姐姐的抽泣声,她又叩了叩门,一幅她不开门她就不走的样子。
没过一会,门吱吖一声打开来,姚娡肿胀着一双眼,苍白的脸上满是泪痕,姚姒心里隐隐作痛。
她唤了身姐姐,进了屋扶她到窗边坐下,又把屋门打开,窗棂支起来,风一阵阵的吹进来,好歹吹散了些郁气,见洗脸架上有水,就绞了帕子亲自给姐姐擦脸。
姚娡的眼泪止都止不住,这回是真的伤了心,她没想到姚三老爷真是能这般狠心,亲手毁了亲生女儿的亲事,二来也是为周家悔约而痛苦难过。
“哭吧,好好的放声哭一场,别都憋在了心里。”姚姒揽了姐姐在怀,用手轻轻的拍着姐姐的肩背,并不狠劝她。
姚娡伏在妹妹的怀里狠狠的哭起来,她想到这些年来的遭遇,直叹上天不公,为何要叫她遭受这些磨难。
等姚娡哭得累了,她对姐姐道:“咱们去京城,再也不回这伤心地了,从此天高海阔,还怕没有姐姐和我的一条活路么?咱们一切从头开始,把这里的一切都忘了,你说好不好?”
姚娡哭得睁不开眼,她拉了妹妹的手哽咽道:“去京城好吗?真的能从头来过吗?”想到她们身上还有官司,就问道:“那咱们不告姚家了吗?就这么放过他们,我,我怎甘心?”
她拍了拍姐姐的手,像是保证似的,道:“咱们把状纸撤了,姚家往后如何,你且瞧着,人做孽天在看,总有一天会有人收拾她们的。”
这个风口浪尖的撤销状词,外头的人一定会认为她们姐妹是为姚家所迫不得已而为,先前是她想差了,就如贞娘所说,姚家的把柄握在恒王的手上,恒王必定是会找一个最佳的发作时间,恒王有什么布局,那不是她能猜得到的,但姚家一定跑不了,这个她可以肯定。
她没有同姐姐细说里头的原由,晓得姐姐伤了心,她就和她描绘到京城里生活的样子,“咱们买个二进的小院子,要在院里栽几株果树,再搭一架葡萄架,春天花儿开了,满院都是香味儿,夏天我和姐姐可以在院里的葡萄架下面乘凉,秋天果子熟了,就可以酿果子酒,做果脯,听说京城的冬天特别的冷,会下大雪,她们的屋里都要砌炕,不似咱们南方人生个火盆就行。唉呀,那咱们得准备一些皮子和冬衣的料子出来,这样就算是下个月动身,到了京城刚好天冷,那只能在路上加紧做冬衣了。。。。。。”
她啰啰嗦嗦的,把未来的日子该要如何,说得事无巨细,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曾经在京城生活过。
姚娡起先只是麻木的听着,看着妹妹脸上对新生活无限寄予的模样,也渐渐的听得入了神,若是真能那样过日子,该有多好啊!不,是一定能过上那样的好日子,就她和妹妹守着彼此,即便是她一辈子不嫁人,也会活得很好。
她摸了摸妹妹的头,“那咱们就去京城,到时姐姐给你布置闺房,冬天要用绒布做帘子,夏天换上银红的细纱,窗玻璃上要贴上高丽纸,你屋里要摆一张大书桌,博古架上不摆那些个金玉器,咱们放些洋人的稀罕东西。。。。。。”
许是未来的日子描绘得太好,两姐妹在屋里说了一个下午,直到撑灯时分,兰嬷嬷亲自进来问饭摆在哪里,她们两人这才打住。
见姚娡再不似先前那样伤心,屋里一干服侍的都松了口气。
第二日,姚姒便吩咐张顺去衙门撤消状纸,林知县自然是同意的,这件事于他也很是苦恼,手一抬也就准了。
第112章 害怕()
既然决定要搬去京城,姚姒要做的事情就多了起来。
张顺把状词拿回来后,姚姒就吩咐他把留意恒王和姚家的人手都撤了。
对此张顺很是不理解,姚姒就道:“姚家跑不了去,如何替姜家翻案才是最重要的,咱们此番去京城徐徐图之,总好过在这里空等着强。”
她望着张顺激动不已的神情,心里一阵感慨,“我和姐姐打算这个月底就起程,越来越好,日子有些赶,张叔你这里的一应事情就都要加紧收手了,等人都回来齐全了,你和手底下的伙计一起随我和姐姐进京。”
张顺重重的点了点头。
姚姒便给谭娘子夫妻写信,在信中她告知他们,她和姐姐七月底就要起程进京,请他们帮忙尽快在京城找一处合适的房子,具体原因并未在信中详说;接着她又提笔给青橙也写了封信作告别,想着青橙的产期就在冬月,便吩咐兰嬷嬷挑了些皮子和细软的布料出来,叫张顺亲自去送。
眼看着姚娡开始打点行装,遣散一些不愿离开故土的仆役,姚姒也开始着手处理姜氏在彰州的一些产业。姜氏从前在彰州置下了四个铺面和一个田庄,她就和姐姐商量,希望能把铺子卖掉,至于田庄就先留着,她心里清楚,那田庄是个几百亩的上等良田的庄子,原本是姜氏留给姐姐作陪嫁用的。
姚娡想着这辈子也许再不会回来彰州,对于妹妹的意见,她没有多说什么,田庄留不留下都不打紧,左右是下人在打点,于她来说,彰州是个伤心地,她再不想同这里有什么瓜葛,若是能尽快离开这里,最好不过。
过了两天,张顺从月儿港回来,一见到姚姒,他满是欢喜,“姑娘,五爷那边一早的就安排好了海船,就等着姑娘具体几时起程。”
姚姒眼神一闪,赵斾这是料定了她会去京城吗?
张顺并未注意到她的神情,想着赵斾这样安排,却是再好不过了,“五爷交待了青衣,到时就让两位姑娘从月儿港上船,旁的一概不用姑娘操心,小的也觉着这样妥当,这两年来陆路上确实不大太平,两位姑娘坐了船一路航行到天津港下船,再从天津走陆路去京城,这样也不至于让两位姑娘一路上太过疲乏。”
确实是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姚姒心里说不上是个什么滋味,他若是要对一个人好,是容不得别人有拒绝的机会的。
“这样会不会太过麻烦五爷了?”她不死心,想要让张顺察觉出她并不太想领赵斾这份人情,脸上就有几分踌躇。
谁知张顺却会错了意,以为姚姒这是女儿家面子薄,在不好意思,故而在他面前有此一问,他就笑道:“不会不会,五爷留下话来,说这也不是为着姑娘一人。姑娘想想,两位姑娘身边服侍的就有十几口人,再有宝昌号那边杨掌柜他们几个,还有小的身边几号人,这样一算二三十几号人,还有各人的行李等杂物,五爷还拨了几名护卫一路跟随,五爷说不过一条船,比起大家伙这一路的安全,算不得什么。”
姚姒便知道这件事只能依着赵斾了。
晚饭时候,姚姒把这个事情跟姚娡这么一说,几个大丫鬟顿时满脸的期待,她们长这么大又何曾坐过海船。
姚娡看着屋里热闹的样子,心情好了不少,连忙问妹妹:“这是真的吗?赵公子他人真好,方方面面都想得周到,只是咱们承了人家这份人情,该怎么是好?”她望着妹妹笑得若有所指,顿时叫姚姒一个头两个大。
她垂了脸避开姐姐含笑的目光,嗔了句:“反正债多不愁,欠得多了也不在乎这一处了。”
姚娡挽了嘴直笑,“你这丫头,都叫他把你惯坏了,哪有这样说话的。”她摸了摸妹妹的额发,却不是真的在责备妹妹,看着妹妹怔愣的样子,就道:“罢了,他既是有这片心意,你受着也无妨,姐姐这回呀,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