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闺事-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不来这一遭,是不是心里就没姚蒋氏,这姚婷可真是做人做鬼。上一世姚姒显少出芙蓉院,因此对这些堂姐妹们自是不大熟络,看来这些个姐妹们个个不是省油的灯。

    “娘,是媳妇的不是,还请您老别生气,媳妇有话对您说。”姜氏却没那么多弯弯绕绕的,直接上来就跪在姚蒋氏面前。

    姚蒋氏微微讶异,廖嬷嬷瞥向姚蒋氏,见姚蒋氏没说让她扶起来,也就沉默着立在她身后不动。

    姚婷忙起身笑着对姚蒋氏道:“这会子还不知道五妹妹她们歇着没,孙女带十三妹妹寻她们去,晚些时候再来和祖母说话。”

    姚蒋氏挥了挥手,笑着吩咐说不许太胡闹。姚婷得了令,上前来牵着姚姒的手,姐妹俩一同给姚蒋氏行了礼,安静的出了屋子。

    姚姒回头望了望姜氏,见她脊背挺的直直的,心里莫名的心酸。姜氏这是头一回子求人吧,到底还是有些伤自尊。若是姜家无事,姜氏何需这般卑躬曲膝。

    姚姒心里想着事,姚婷问她身体好些没,又问姜氏的事,姚姒眨着眼喘着气,话都说不完整。

    姚婷心里不喜这病秧子似的木纳堂妹,谈兴不高。她心里想着二太太韦氏几日前跟她提的那门亲事,她心里是不乐意的,因此才想着趁老太太今日里高兴来探探老太太的底。哪知话还没说三太太母女就过来了。

    两人心里都搁着事儿,一路无话,不过片刻就到了蕰福堂左边的小花厅。今日来姚府赴宴的自然少不了一些千金闺秀们。这会子,小花厅里分做了几堆,各自和相好的小姐妹们聚在一起说话聊天,却也嫡庶分明。

    姚婷放开了姚姒的手,让她自去玩便将她丢下说要去更衣。姚姒也不在乎她是真的要去更衣还是去做什么,她往人堆里寻了一圈,便看见了穿着品红色银线绣蔷薇花褙子,眉眼玲珑的姑娘正是姚娡。

    不知怎的,她竟有些近乡情却,看到这样活生生的五姐,她无不感激上苍让她重生回来。

    姚娡虽是姜氏的大女儿,却在生下来后就被老太太抱去养了,这些年在老太太明里暗里的挑拨摆弄下,姚娡对生母姜氏并不亲近,加上姚姒身子病弱难得出院门,这亲姐妹仿似陌生人般。只是姚姒重活一世,再不是当初那个怨恨亲姐不孝亲母的意气之人。上一世姚姒被姚蒋氏禁足,只有姚娡替她求情,那几年里也只有姚娡时常偷偷的趁人不注意时,买通看守自己的婆子,给她送些吃食。

    姚蒋氏深恨姚姒不顾姚家的脸面而出言威胁自己,是以也是睁着眼闭着眼的任家里下人欺负这个不听话的孙女。那几年间姚姒的身子就是这么亏损的。吃不饱穿不暖不见天日的恐怖确实曾让她的心志动摇过,但一想到姜氏死的不明不白的,她的胸间就一把恨灼烧着,就这样撑过了那段灰色日子。

    日久见人心,姚娡并不是像她看起来的这般无情,落难了才见着最珍贵的东西,上一世的姚姒见着亲姐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后,曾想过要修复二人间的姐妹情,可惜却顿生祸事,这种遗憾直到她遁入空门后,一直是自己的心结。如今重来一世,她最想做的事是要解开姜氏与姚娡间的重重隔阂。

    想要解开母女间的重重隔阂,却不得不说些往事。

    姚老太爷的父亲与姜阁老之父是同窗,二人间意气相投。姜阁老出仕后,也与姚老太爷常有往来。姚三老爷当年去京城秋闱时便是住在姜家。姜阁老十分欣赏姚三老爷的文采,二人当是忘年交。只是姚三老爷那年名落深山,姜阁老那时还在翰林院里熬着,出于爱才之心,姜阁老与姚老太爷通信后,双方有意做亲。于是姜阁老将自己唯一的嫡女许给了姚三老爷。她二人之间早有见过面,才子佳人的自是有情意。就这样姚三老爷在京里与姜氏成了亲。姚三老爷一心读书又有老丈人的指点,夫妻二人便留在了京城,直到姜氏有孕,姚蒋氏以姜氏要养胎而将姜氏接回了彰州老宅。

    姚姜两府做亲,最为不满的自是性子强悍的姚蒋氏。儿子要走仕途一道,那自是择一门对儿子有益助的亲家。姜家她看不上,只是这门亲事是姚老太爷点头同意的,她只能气在心里。真正让姚蒋氏不能释怀的是儿子与姜氏在京里成了亲后,媳妇不回祖宅侍奉她这婆婆,反而跟儿子滞留京都,这是仗着出身名门而不把她这婆婆放在眼里啊,就这么件事激怒了姚蒋氏,婆媳间就此结下了梁子。

    姜氏生大女儿姚娡时十分不顺,因此身子有所亏损,姚蒋氏不管不顾的将姚娡抱回自己屋里养着,并明里暗里指谪她不为三房子嗣着想不给三老爷纳妾。姜氏新婚与三老爷相处甚佳,她自嫁到姚家还从未受到如此委屈,婆媳自是闹过一些时日。不过姜氏身为人媳不好闹得太过,无奈之下同意给三老爷纳妾。

    三老爷大小是个读书人,身上背负着为姚家重振门庭的重担,那给三老爷纳妾自是不能找个目不识丁的。姚蒋氏将这事一力给廖嬷嬷去寻人,直到廖嬷嬷说双阳县有户落魄秀才的大女儿模样性情皆好,犹其是竟还通文墨。

    姚娡满周岁后,钱姨娘就被抬了进来。可能那个时候三老爷一心读书,对钱姨娘也不大热衷。一年后钱姨娘生下排行第八的庶女姚娴,三老爷便再次上京去秋闱。没想到竟中了探花。那时候姜老爷已从翰林院里脱颖而出,因一手铁划银钩的好字开始得皇帝喜爱。

    所以钱姨娘就这么有意无意的被冷落在了后院。姜氏也终于能松了口气。

    三老爷通过老丈人的使力,留在翰林院里任职,便不顾姚蒋氏的反对,将姜氏又接去了京城。姜氏看钱姨娘服侍自己尽心,为了三老爷的脸面,也便将钱姨娘母女带了一同上京去。钱姨娘自此服侍主母姜氏十分尽心尽力,日日做药膳给姜氏调养身子,姜氏的身体慢慢开始好转。因此姚娴便是钱姨娘自己养在身边,这是姜氏给她的恩典。四年后姜氏生下了姚姒,只是生的时候大出血,好不易得了条命却自此再不能生育子嗣。

    姚蒋氏在儿子不顾自己的意愿将三媳妇接到京城时心里是非常的不痛快,但她为着儿子的仕图着想,忍了下来。但忍下来不代表不秋后算账。

    随着姜老爷升到行人司当差,御前侍候十分得皇帝倚重。三老爷仕途刚起,自是要得岳家扶持。姚蒋氏得知姜氏不能再生的时候,也没半句再给三老爷纳妾之语,反而百般安慰这个媳妇,而且提出要接姜氏回老宅调养身子,言语间颇是关爱这个不能再生孩子的媳妇。三老爷自违母命将姜氏接到身边后,对姚蒋氏自是有些愧疚的,接到母亲的信后心里大慰,也就同意了送姜氏回老宅去调养身子。

    姜氏不傻,明知婆母姚蒋氏用心险恶,就是要她夫妻二人自此分离再图打算,姜氏本指望丈夫会相帮自己留她在身边,可是没想到丈夫竟然会同意婆母的意思,心下凉了一大截。年轻的姜氏还不懂得小意及隐忍,便同三老爷闹,这一闹之下,三老爷自是以姜氏不识大体不孝婆母而同姜氏离心。姜氏则以为三老爷是嫌弃自己再不能生育了,这下彻底的凉了心。

    姜氏一气之下,将身边的丫鬟秋桂抬成姨娘,自此留在三老爷身边侍候,而她负气下则带着钱姨娘回了老宅,自此妻妾二人就留在彰州老宅教养女儿度日。

    随着姜阁老仕途步步高升,姚蒋氏是越发的待姜氏好起来,时常在其它四个媳妇面前捧高姜氏,姜氏哪里不明白捧杀的道理,心里更是对婆母生恨,又怨三老爷一心仕途不理解她这做妻子的苦处,于是在姚家她越发的深入简出起来。

    姚娡在姚蒋氏身边长大,自小便被灌输一些生母姜氏的不是之处,服侍的奴仆们更是有意的引着她不亲近生母,姜氏伤心之余便一心扑在教养小女儿身上,加上她心中郁气难出,身子越发的不太好,便也淡了对三老爷的心,却更恨婆母生生拆散自己。由于她不能再生育,也不好让娘家相帮,这气是愈积愈多,因此与姚蒋氏是面和心不和。这是姚府几房人心知肚明的事儿,是以大太太深知老太太的心思,才敢这么明着使绊子;其它几房却因要借姜家的势而不敢得罪姜氏。

    上一世直到姜氏去逝后,姚姒被关起来,想来姚娡的日子自是不好过的。姚蒋氏要強了一辈子,刚开始将姚娡养在身边,着实是存了心要姜氏母女离心的,后来姜氏被她斗下去了,那么姚娡这么个孙女自是可有可无的。姚家孙子辈加起来有二十几个,再者看着那张与姜氏十分相似的脸日日在跟前恍,姚蒋氏心里头也是有些隔应的。又因着新的三太太焦氏暗中使坏,于是将姚娡随便嫁了。

    姚娡夫家宋家亦是福建的大户,看着风光的一户人家,她嫁的是家里最小的儿子,那宋三郎风流成性包戏子养孪童,整日里斗鸡走狗的不务正业,姚娡嫁过去后没一年人便没了。看着亲人一个一个的离世,在这个令人寒彻心扉的姚府,姚姒绝望了,因此她逃出了姚家,自此一生再也没回过彰州。

    许是这些年姚娡与生母间的爱恨隔阂,加之老太太也未必是真心待这个孙女,权当拿她做拿捏姜氏的棋子,是以姚娡的性情十分的古怪,不太爱说话,凡事闷在心里却又固执又自卑。可她到底不失良善。

    上一世的遗憾就由她这一世来圆满吧,姚姒在心里暗暗发誓!

第6章 母女() 
今日里来姚府贺寿的都是福建有头有脸的人家。姚姒因着年纪小且身体不适,之前这样的场合甚少出现,能认识的闺秀廖廖无几,她也就装作懵懂害羞样见人只是微微一笑,也没失礼处。今日负责招待这些个小姐妹是大奶奶刘氏和五小姐姚娡。刘氏是姚府的嫡长媳,出身名门大族,学识自是不差,此时带着众小姐们开起了诗社正在拟题做诗。

    姚娡性子内向,一向不爱弄这些个舞文弄墨。虽说肩上担了个招待来客的担子,可有大奶奶这八面玲珑之人在主事,她自是不去讨这个嫌,可架不住有人上赶着来结交她这二品大员的嫡女。这不,以林知县家的嫡女林三娘为首的众小姐们一起,团团围在姚娡身边,姚娡应付这个又怕冷落了那个,实在是有些力不从心,心底按捺住不耐。这时,只见姚姒走上来,软糯糯的叫了声“五姐”。

    在外人面前,姚娡不愿别人窥破三房的家事,也就抿起了笑,唤了声“十三妹妹来了,身子可是好些了。”心里却纳闷这个常年生病的妹妹怎么会出现在这里。不想姚姒却上前亲昵的拉起了她的衣袖,语气颇为委曲的道:“五姐,我头疼,你送我回芙蓉院可好?”可怜兮兮的声音,加上她单薄的身子,无端惹人怜惜。

    跟在姚姒身后的红樱和绿蕉相互对视了眼,彼此从对方眼中皆望出了一丝疑惑,却都选择了默不出声。

    姚娡想到与亲母姜氏之间的恩怨,本能的想要拒绝。可众目睽睽下她这拒绝的话不好说出口,再一想这是自己的亲妹妹,虽然姜氏的心里眼里只有她,完全忽略了自己这个大女儿,可眼下要脱身,似乎只有答应下来再作打算,便脱口道:“妹妹的身子要紧,我这就送你回去。”遂一一与围住她的小姐们道了声歉,见姚姒似乎一直拉着她的衣袖不放,生怕自己把她给丢下,也就轻轻的拉起了她的手,姐妹俩一同出了花厅。

    姚姒当然不是真头疼,虽也有替姚娡解围之意,更多的是想与亲姐亲近,她也明白凡事不可一撮而就。撇开姚娡与姜氏二人间的隔阂,一旦姜氏在姚府的地位有变,最直接受到影响的肯定就是她们姐妹俩个,到时她们姐妹恐怕只有受人欺负的份。只有三房嫡系团结一心,有了姚娡这个大女儿的谅解,也许姜氏会撑过这个难关。

    姐妹俩手牵着手一路无语的回到了芙蓉院,孙嬷嬷有些目瞪口呆,好在转得快,立时高兴的唤了声“娡姐儿来了”,便亲自打帘迎了二人进了里间坐定,又吩咐小丫头们上了一桌子的点心茶水,显然待姚娡是十二分的殷情。

    对孙嬷嬷来说,五小姐姚娡是芙蓉院的稀客,几乎从未曾踏足过芙蓉院。姚蒋氏将姚娡抱过去养,姜氏自是十分不舍,日日去看。有一次姜氏看完姚娡后,不巧的很姚娡发起了烧,吐了几日的奶,姚蒋氏发了大火,追问之下才知道是姜氏看过孩子后就这样样了,姚蒋氏当场责备了姜氏,且将服侍姚娡的奶娘和一干服侍的奴仆都发落出去,待姜氏再来看大女儿时,新来的奴仆便拦着了,次数多了,姜氏便知道这是姚蒋氏授意,不许她再去看大女儿。

    姚蒋氏手段强硬,姜氏自是想过若干办法,却得了个不孝婆母的名声,后来她随夫上任,再又回到老宅,姚娡已养成了性子,对生母姜氏是十分的不善,姜氏伤心难过后万念俱灰,只在私底下关照姚娡身边的兰嬷嬷好好照顾她。

    这些事孙嬷嬷是一清二楚,知晓今儿定是姒姐儿将娡姐儿弄来三房的,目的大概也是想要母女俩亲近亲近,给姜氏些许安慰。她不由得脸上堆起了笑,十分关怀的问姚娡可想吃些什么等。

    姚娡对孙嬷嬷的热情就冷淡得多,坐得身子笔直目不斜视,茶也未沾一口,便起身对姚姒道:“人我也送到了,既是头疼就好生歇着,今儿是祖母的好日子,请大夫未免诲气,明儿个再请大夫来瞧瞧。”说完又自嘲的笑了笑,声音低低的喃喃自语:“哪里需要我这个外人来操心,她自是会好好儿的照看你的。”

    这个她自是指姜氏,姚娡声音虽低,可孙嬷嬷和姚姒也都听见了,各人心中不免唏嘘不已。到底姚娡心里是有着三房的。

    孙嬷嬷想拦着她,母女俩这些年未曾好好相处过,今儿好不易娡姐儿踏进了芙蓉院,至少也要等姜氏回来再走,可娡姐儿的脾气她是知道的,也不敢生拦,心焦之下苦留:“娡姐儿再等等,三太太最近身子不大好,到底是母女,娡姐儿看了三太太再走不迟呀。”

    “我生病她在哪,凭什么要我看她?今儿我能送十三妹妹回来,已是给三房留了天大的脸面了。”姚娡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吼出了这么句话,一时间想起这么些年来的委曲,脸上是又气又急,便捂着帕子急冲冲往外跑。哪知刚跑了几步,就迎面与人撞上了,抬头一看,竟是姜氏。

    姜氏被姚娡一撞,幸得锦蓉扶得稳才不至于跌下去,却也被这力道撞得身上生疼,她却顾不得自己痛,急急的问姚娡:“娡姐儿,你撞到哪儿了,身上可有哪儿不舒服,让娘看看。”姜氏情急之下真情毕露,此刻还哪有平日里在外人面前对大女儿的冷淡。

    姚娡撞了姜氏,见她脸色泛青,眼晴更是红红的,显是哭过一场。这样失态的姜氏少见,可姚娡心里更多的是委曲,甩手就推开了姜氏来扶自己的双手,急急的说了句:“不用你假好心。”

    “娡姐儿,你怎么能这样说你娘。”孙嬷嬷追了出来,恰恰听到这句话,不由得替姜氏抱屈。

    姚姒也追上了姚娡,拉住她的衣袖不让她走。“姐姐,娘也生病了,今儿其实我不头疼,我只是想让姐姐来芙蓉院看看娘,这么些年了,娘和姐姐都不容易。”

    “你们是一伙的,自是替她说话。今儿你骗我过来,只怕是她的主意吧,我有什么可被你们算计的?你们要这样待我?”仿佛是要将这些年的委曲和不甘统统发泄出来,姚娡将积攒在心里多年的话到底是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