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企业赚了钱,语嫣也很高兴,她准备去民政落实当初的承诺:“我们本来不打算挂什么牌的,但既然领导看得起我们,给我们挂了民政福利企业的牌子,无论能不能免税,只要我们能赚钱,一定给咱们福利事业捐款!”
老周陪着语嫣到了民政局。找到了当初给他们办理结婚手续的同志,特地送了一些滋补红烧产品,感谢他为他们的婚姻幸福和事业的发展的美好祝愿。并把三万元福利捐款交给了社保股的曹股长手里。
曹股长道:“语嫣姐,你们是新开的民政福利企业,又按照规定接纳了一定数量的残疾人当工人,因此,是可以享受免税待遇并不必要再交民政福利捐款的。”
语嫣道:“这些优惠政策我们也知道。虽然我们现在还比较困难,但是,我们既然享受了民政部门为我们创造的宽松发展环境和免税的优惠待遇。我们为民政民政所做的工作太少,就把我们所免掉的税金用来捐赠给民政吧!现在,部分有低收入人群还比较穷,还还没有发展的条件,我们希望能为他们尽点心意。”
第三十章 这种人(2)()
第三十章 这种人(2)
小曹为语嫣对民政事业的热心感动了,对语嫣道:“语嫣姐,我跟你说,我们全县的低收入人口大概有6万左右,其中需要扶助的对象——特别贫困的群众也许2万左右。而农村低保和五保户两项救济之和,也只有1。3万人口。还有大约7千人相对比较贫困,他们也需要社会救济,实在是太感激像你们这样的热心慈善事业和公益事业的人来关心和支持他们了!”
老周道:“曹同志你千万别这样说。说得我们都怪不好意思了——目前,我们企业还处于扩大生产的冲刺阶段,企业的经济也比较拮据,也只能做到把该交给国家的税收转移支付给你们用于民政事业而已。今后,我们的企业发展壮大了,我们会进一步考虑从个人的收入中再提出一部分进行捐赠的!”
曹股长说:“我在民政部门工作的时间不长,但我却为我们企业为民政所做的工作所深深感动,现在不是在说建设和谐社会吗?我们大家一起努力,把民政事业抓好了,就是在为建设和谐社会做贡献啊!”
语嫣说:“我们夫妻俩也是长期在农村生活的,我们知道贫困意味着什么。所以,当我们有能力为贫困的人们提供点物质帮助的时候,我们觉得非常开心!”
语嫣一开心,老周就得往外掏钱,因为语嫣又在表态了:“小曹,我看每年的春节,都有慰问贫困党员和贫困职工的活动,我们周氏今年就开始,准备每年捐5000元,为50户贫困农户献点爱心吧!明年,我们还计划资助两名考上重点大学的贫困学生,为他们分别提供5000元的学费和购买去上学的火车票。”
小曹更加感动,顺水推舟说道:“你们俩真是我们民政事业的坚强后盾啊。特别是周夫人,您更是有大慈大悲的菩萨心肠。语嫣姐,您简直就是观世音转世、白娘子重生啊!要是人人都能像你们俩一样,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我再次为你们的义举而倾倒!不如这样吧,我们这个民政福利企业,按照有关政策规定,还应招收一定数量的下岗职工。这样,既为下岗职工解决了就业问题,也算是化解了社会不稳定因素,我们这个福利企业就可以称得上是样板企业了”
老周见老婆都表态了,也连忙表态:“没什么的,只要我们有能力帮助一些人,我们都会尽力的。”
语嫣道:“做事业的目的就是求一个好结果。我们这样做了,会让更多的人生活有所改变,这就是我们的愿望。”
曹股长称赞道:“说实话,我都被你们的精神感动了。按理说这是国家的责任,但是目前我们的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力量和精力都不足,需要社会的精英们主动站出来挑起这份责任。我真诚地祝福你们的家庭美满幸福、万事顺遂,事业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从民政出来,老周道:“老婆,你真的找到了感觉哈!”
语嫣说:“什么感觉哦?不就是让你掏了点钱嘛!你可别小器哈,你不愿意的话,就在我的工资里扣再说,招收下岗职工也不是什么坏事啊,人家都是经过国营企业的专门培训,基本素质在那里,我们还可以免掉许多培训费用,算来还是民政在帮助我们啊,何况,对于下岗的职工来说,咱们也等于是在做好事啊,多做善事就算是在积德吧!”
老周再抠门,也不至于扣语嫣的工资。尴尬地笑了笑:“你这董事长都表了态,我这总经理只好执行了。上车吧,王老板!”
在春节前,语嫣给民政送去了第一笔贫困家庭的慰问金,民政的同志安排语嫣**心大使,和有关领导一起去农村慰问特困户。在面对记者镜头的时候,语嫣很感慨:“我也是农村走出来的,我知道农村的艰难,我们企业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要尽量多地参与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事业中去”
语嫣的形象和她的话通过电视被传送到了千家万户。乡亲们对有了钱的语嫣十分崇拜,人们人见了面都在议论说:“从我们这里出去的那个语嫣,真发了,有钱了!”
也有的人不以为然:“什么发了哦,谁知道她是不是打肿脸充胖子,拿点钱来图一个在电视上露脸!”
人言可畏。做好事也未必能得到好评。有的人还可以添油加醋地说出一些可以让人遐想的故事出来让人听了不得不信。
于是,在乡亲们的私底下,就有了这样的传说版本:“原来语嫣是这种人!”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一个人的好名声不是一天两天能树立起来的,可一个人的坏名声却能因为一件两件事情就够了!流言蜚语的厉害,不仅仅是指无中生有的杜撰的事情和中伤当事人的恶毒语言,更可怕的是它的神秘性和传播速度之快捷,而那些在传播的过程中还要被不断的放大和改编的话很快就传到了语嫣的兄嫂耳朵里了。
本来语嫣兄嫂是不信的,但人家说的有鼻子有眼睛,那么的活灵活现不由得你不信。
语嫣哥哥非常郁闷:“咱妹子怎么会是这种人呢?”
语嫣嫂子劝说:“管他是哪种人,只要有钱的人就是能干的人!不要想那么多了,咱们妹子本来很单纯的,上当受骗的可能性也是不能排除的,况且,那些事情也未必就是真的!”
语嫣一点也不知道,自己的善良的举动,竟然会给自己带来这么多的说法,看来当真是好人难做! 语嫣原来的婆婆也正好在年前收到了语嫣带给她的过年钱,老人家十分高兴:“语嫣比我亲儿子好。我那儿子真不是东西,有了媳妇忘了娘,过年了也不回家来看看”
可她在向邻居炫耀自己的前儿媳的时候,没有得到人们对儿媳的称赞,语嫣婆婆也觉得再继续夸耀语嫣没有什么意义了,就转身回到了孤零零的家中。
可人家却在她背后歪嘴巴:“这老娘,眼睛里只认识钱,也不想想那是什么钱”
第三十章 这种人(3)()
第三十章 这种人(3)
其实,老乡们对有钱的语嫣的看法很快就转变了。
因为在春节前,语嫣为自己的小学母校捐赠了100套课桌,还为10名留守贫困孩子送来了过年的慰问金和购买了新衣服。
得到了好处的人自然会产生感恩的心。
不晓得是谁说过这样的话:金钱不是万能的,因为金钱虽然能买到女人却买不到爱情。
但没有金钱呢?
没有金钱连女人都没有,又哪里去找爱情?
金钱买不到知识,但能买到文凭;金钱买不到健康,却能买到恢复健康所需要的良药有钱并不是好事,但做好事离不开金钱。金钱没有好名声,但大把花钱的人往往会赢得好名声。
语嫣要做好人,就必须做好事。做好人好事就需要一定的经济做基础,语嫣的投入得到了回报,得到了受到好处的一些人的感恩。
感恩的方式只有一种,就是四处去宣传:语嫣是个大好人。
说语嫣是大好人的人多了,语嫣就成了小村里的大好人了。
大好人可不是任何人都能做的。
做大好人起码得有三个条件:一是没有什么错误的行为被大家掌握;二是有很多的好处给大家分享;三是这个大好人和这些人之间没有利害冲突。也就是说,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听说语嫣在春节后要回家来,大家都盼望着还有更多好事,都早早的规划着语嫣为乡亲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说补丁有什么好事会降临到自己的家里!
春节后,农村里都要摆几桌拜年酒,亲戚朋友互相走走,把过节的热闹气氛推向有一个*。
语嫣和老周一起回娘家来了。哥哥嫂嫂家为了迎接语嫣夫妇,特地准备了非常丰盛的拜年酒宴。听说现在的有钱人特别讲究吃什么绿色蔬菜,专门把自己家里种的带有绿颜色的蔬菜搞了一大堆,精挑细选,做了几款别致的菜肴:一是青菜杆炒牛柳;二是莴笋烧兔子;三是莲花白回锅肉;四是豌豆尖烩肉泥。语嫣娘家哥哥没什么文化,但很热情,对语嫣说:“妹子和妹弟,来哥哥家里,没有什么好吃的东西招待你们俩,但我看到电视里说现在讲究吃什么绿颜色食品,所以我就专门准备了这些绿色的蔬菜来招待你们。虽然不是什么号东西,但代表了我和你嫂子的一番心意。”
语嫣知道哥哥误会了绿色食品与绿颜色蔬菜之间的概念。听了哥哥的话也很受感动,忙说:“哥哥嫂嫂,我们回家来不要特别准备什么。非常感谢哥哥嫂嫂给我们的照顾。”
老周也说:“悦服岳母去世得早,哥哥嫂嫂就是我们的长辈了。非常感谢对我们的热情款待。我和语嫣一起敬哥哥嫂嫂一杯酒!”
一会儿,又端出两种菜,一份是胡萝卜烧大肠;另一份是西红柿煎鸡蛋。
语嫣哥哥又说了:“弟妹呀,你看我特地准备了红色食品呢?祝你们以后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心情天天好,财源滚滚来!”
语嫣差点没笑出来:“哥呀,你是第一次创造出红色食品这个概念的哈!你可真想的出来哦!”
语嫣嫂嫂在一边说:“就是你哥的馊主意,说非要搞点红色的不可,我想也是好事,预示着你们的生活在新的一年更加红火。”
老周忙拉了语嫣起来,对语嫣哥哥嫂嫂道:“谢谢你们的美好祝愿。我们一定会按照哥哥嫂嫂的要求,过好我们的红火的幸福生活!”
语嫣哥哥得意地对老婆道:“你看怎么样?我说我的主意不错嘛?看看是不是,妹弟都说我整对了哟!”
其实,语嫣嫂嫂也没有多少文化,听丈夫自家夸耀自己,虽然觉得有点过头,但也没有什么感觉不好的。就笑道:“只要妹儿和妹弟觉得他整对了,就好了。我们一家都多亏了妹儿的帮衬哦。还指望享享妹儿更多的福气呢”
原来嫂嫂希望语嫣帮一帮她娘家的亲戚,好让她在娘家的地位得到提升。
嫂嫂娘家的亲戚也来了不少,都说语嫣是有福气的人,现在成了贵人了。
嫂嫂的娘家弟弟,悄悄地给语嫣的哥哥说:“哥哥,我想到周氏厂里去上班。”
哥哥托不下人情,就找到语嫣,说:“三妹,你看你嫂嫂对我们家曾经有那么大的贡献,现在又在帮你照看菁菁,是不是就答应了这个?”
语嫣望着老周,希望丈夫表态。老周说:“既然是哥哥说到了,又是嫂嫂的弟弟,肯定没有问题的。不过,我们答应了县民政局,在开年后要招一批下岗职工和残疾人上班的,其他的人就暂时不能答应了哈!”
语嫣知道,在农村,亲戚朋友很多,尤其是邻居们的情面更是抹不开——远亲不如近邻嘛!如果都要求去厂里上班的话,那就很让丈夫为难。就找了个借口,匆匆走了。
菁菁不愿意和语嫣他们一起回去,要留在舅舅家玩。
当邻居们看到语嫣坐进了小汽车,小汽车又示威似的扬起一路尘土的时候,人们的不满终于爆发,他们悄悄的朝语嫣的小车远去的方向吐了一泡唾沫:“原来是这种人,怕我们跟着沾光啊?我们还不稀罕呢呸!”
菁菁在舅妈家玩了两天,觉得不好耍,闹着要回奶奶家去。舅妈答应送她回去,她不干,说自己找得到,就自个儿跑回去了——原来奶奶一个人在家过的年! 菁菁问:“奶奶,爸爸呢?他没有回来啊?”
奶奶很伤感:“哪个知道他在忙什么?过年也不回来看看。只是寄了点钱回来,哎呀,要是你妈妈和你一起回来就好了——妈妈呢?”
“妈妈和周伯伯一起,回县城去了。”
老人家听了,半天无语。婆孙俩说了一些别后的新鲜事情,说得逐渐开心起来。奶奶留孙女在家住了两天,菁菁说:“奶奶,我要走了,舅妈说喊我早点回去的。”
临走的时候,老人哭了,拉着孙女的手,眼泪直流:“回去,要听妈妈的话,好好读书给妈妈说,我一切都好。” 菁菁说:“奶奶别哭,我会回来看你的。”
回首往事,谁也不敢相信,亲亲的一家人会天各一方!残破的婚姻使骨肉分离,分离的骨肉能集合在一起吗?爱情不存在了,家庭也就解散了。但是那份血缘亲情却是不能割舍的
第三十一章 催情药(1)()
第三十一章 催情药(1)
又是一年一度的“3。15”打假行动时间到了。
刚刚看完震惊世界的毒奶粉事件的新闻报道,莫局长家里的电话铃声就响起来:“莫局,我们小城的食品药品安全你一定要高度重视哟,要针对毒奶粉事件有针对性地排查问题,切不可掉以轻心。”
莫局长听到了分管县长的电话,非常爽快地表态:“请县长放心,我们立即组织对全县食品和药品的安全问题进行突击性的拉网式检查,绝不放过任何问题食品和药品进入流通和领域,引发消费者投诉或者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
“那好啊,莫局呀,我们做领导干部的就是要有一点政治敏感性啊。群众因为对毒奶粉事件的敏感,也会对我们自身食品药品的安全高度重视的,只要群众一旦觉悟起来,就没有任何的假冒伪劣产品能逃过群众雪亮的眼睛。”
“那是那是,领导这么体恤大家,我想咱们这里应该不会出任何的问题吧?”
“别那么天真,咱们正好处在市场经济时期,企业主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我们倒不是说所有的人都在找黑心钱,但既然有黑心棉、黑心奶粉等存在,我们就不能排除没有其他形式的黑心食品和药品存下。”
“领导毕竟是领导啊,水平就是好,既然您都高屋建瓴地做了指示,我们一定严查严惩,确保群众用药安全和食品安全。”
“这不算什么指示,但要认真当做任务去落实哈。我相信你这从事多年监督工作的老同志了。排查之后给我整一个单页材料来。”
莫局长笑道:“好的,领导要的材料我早就预料到并且有所准备了。”
群众一时之间也真的对食品药品的安全问题达到了草木皆兵、谈虎色变的程度,有些人甚至连进馆子吃东西都担心会遭遇到潲水油或者有毒的酒等等。
小城工商局也陆续接到举报:“本县最近上市的‘周红苕’里可能含有国家禁止使用的催情药物”
工商局新上任的陈局长立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