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说到这,武侯爷停了一下,像是在酝酿接下来该说什么。
最后,武侯爷下了一个他觉得这件事情应该达到的标准。
“这样,凶手也抓到了。武侯府也不必牵扯其中了。”
武和玉对武侯爷的想法不置可否,因为他认为武侯府已入局中,需得破局,才能后立。
如若采取这样的顶缸方法,或许会模糊掉凶手,但是群众不会承认。
要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如果此事没有处理好,不说危害到自身,更重要的是对太子利益的损害。毕竟他以后是要追随太子,扶持太子的。
如果因为这件事情,在民众心中留下了不难,岂不是叫太子无端受罪。
更不用说朝堂上的那些老狐狸,一个个的比谁都精明,如果因为这件事情,而让他们觉得太子看人的眼光不行,那么相对来说,太子又会少了一些追随者与支持者。
所以,武和玉对于办好这件事情,势在必得,不容许出现任何差错,绝对不会允许这武侯爷乱出昏招,打乱了他的布局。
于是,武和玉打算好好跟武侯爷说一说这其中的厉害关系,千万要打消他那权贵之家通用的处理方法。
只见武和玉放缓了语气说道:
“父亲,现在不是你想拔身而出就能拔身而出的。”
“怎么不能了。”武侯爷不甘心地回道。
武和玉轻描淡写地问:“父亲,你自己认真想一想你那想法真的能够满天过海吗?”
“”武侯爷被这话噎得说不出话来了。
武和玉看着武侯爷也是有自知之明的,于是又问道:
“就算你那计策真的能成功,那其中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又当花费几何?”
武侯爷听到这些话,想了想侯府的实力,对这个想法也有一点动摇了。
武和玉不管武侯爷是怎么想的,他只继续说道:
“就怕花费了钱财还堵不住人的嘴,到时候有人反水,那罪责只会更重,绝不会更轻。”
武侯爷也觉得武和玉说的很有道理,但究竟如何处理,才能把侯府摘除,又能达到表面的完美。
思极至此,武侯爷便问道:
“那和玉,打算怎么处理呢?”
武和玉本来想不跟武侯爷说的,独自一人把这件事情处理好就好了,但想到武侯爷居然想用这么昏头的招数糊弄过去,不觉头有些痛。
“父亲,放心。此事我早就想好办法,一切静待明天来临。”
为了安抚住武侯爷今天晚上不要出什么昏招,武和玉只得跟他透露了自己已经想了办法。
但是是什么办法,武和玉不打算告诉武侯爷。要是被武侯爷走露了消息,那可就全完了。
武侯爷可不知道武和玉的心思,想到之前有人在他耳边进献这个计策的人,武侯爷觉得还是照他来说的做。
毕竟之前那个人只是让他这么在武和玉面前说些要找替罪羊的话,便能让武和玉主动管了武家家丁杀人案。
那么,这次只要得知武和玉是怎么处理这件事情的,那么武家度过此难也是可能的了。
所以,武侯爷仍旧不放弃的问:
“和玉,你究竟是想了些什么办法?可否跟为父说说。”
武和玉觉得今晚的武侯爷有些奇怪,要是换做以前。只要不应他的传召他就会大发脾气,而今天居然没有任何生气的迹象。
更何况我让他在外面等了那么久,换作以前,他肯定甩手就走了,怎么可能真的等候。
武和玉在心里回想今晚发生过的事情,觉得那个莫名出现的小厮大有问题。
他觉得,应该马上查查他。
正当武和玉想到这些时,暮霭的敲门声惊醒了他。
武和玉朝着门的方向大声说:“进来。”
暮霭一进来,看见侯爷还在这里,先是一愣,继而请安问候一气呵成。
暮霭想着待会儿要报告的事情,一时踌躇不言。
武和玉看到暮霭这个样子,便知道他在担心什么了。
于是武和玉开口问道:
“什么事情,值得你这么匆匆忙忙的来找我。”
暮霭低声答道:
“并无别事。只是看少爷一直没有回来,怕少爷在书房睡过去了。”
武和玉听了之后,先是向武侯爷告罪。
“请父亲恕罪,儿子手下的奴婢太没有规矩了,冲撞了我们的谈话,实在是该罚。”
说完,武和玉便对暮霭说:“便罚你二两月银,下次就不要这么莽撞了,先下去了吧。”
暮霭先是跪下谢了主子的罚,而后便出去了。
武侯爷看着武和玉与他身边的人的互动,便是得知武和玉要休息了的前兆。
武侯爷虽有万般不愿,但是得知了武和玉已有办法处理此事,武侯爷也没有什么不满了。
至于办法究竟是什么,武侯爷反正不想知道。就让武和玉一人弄去吧。他才不会帮他呢。
至于那人一直强调让他问清楚武和玉究竟是如何处理这件事情的,武侯爷才不想管,就让他自己忘到九霄云外去吧。
武侯爷觉得再呆下去也没有什么意思了,于是自己便主动开口道:
“天色已晚,那,和玉你早点休息。为父先回自己院子了。”
武和玉一听,正和自己的心意,但还是客套的问道:“可是要儿子派人送你出去?”
武侯爷摆了摆手道:“不用了,本侯还有个小厮。”
武和玉也没多做纠缠,毕竟待会儿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那就恕儿子不远送了。”
武侯爷听到这,便自己独自开了门,朝那有着小厮的亭子走去。
在武侯爷走后,暮霭又进来了。
武和玉看到暮霭一进来便问:“怎么样?”
“我觉得那叫做顺才的小厮应该是经过特殊训练的,虽然没有内功,但他居然能感受到我在监视着他。这不得不让我想起,江湖上一个消失已久的门派。”
“什么门派?”武和玉心里越发疑惑了。
不过一件这样的小事,便引来这样的门派。不知道这种门派到底冲着什么而来。
暮霭抬起头回道:“罗刹门。”
第二百四十八章谣言四起()
“罗刹门?”武和玉不由自主地复述了一遍。
“是的,像是罗刹门。但我也不是很肯不定,毕竟罗刹门很久没有出世了。”暮霭不确定的说道。
武和玉对这事也不强求,因为目前他要面对的事情够多了。
于是武和玉只是好奇地问:“那你先把你知道的事情说出来?”
武和玉也没想知道太多,他就当是增长知识,扩宽眼界了。
反观暮霭,绞尽脑汁,支支吾吾地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倒是引起武和玉的好奇了。
“怎么?这个门派有什么禁忌吗?还不许身在江湖之外的人打听吗?”
暮霭不好意思地回道:“并不是这样。”
“哦,那是哪样?莫非”武和玉说着说着便拖长了音调。
“实在是我对这罗刹门所知甚少,除了它叫罗刹门,还知道有一些有代表性的功夫。其它的,我也不知道了。”暮霭有点惭愧地说道。
“算了,人又不是万能的,不知道就不知道吧!”武和玉安慰道。
“只是,我怕我怕这次这个门派是冲着少爷你来的。”暮霭激动地说道。
反而,被疑为事件中心的主人武和玉自己一点也不在意,还颇为乐天地说道:
“没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到来的那一天再说。”
为了防止暮霭再絮絮叨叨,武和玉赶紧说道:“今日天色已晚,我先歇息。忙了一天,你肯定也累了,快去休息吧。接下来的事情,我自己做便好。”
暮霭一听便说:“那怎么行,我一点都不累,还是我来服侍你吧。”
武和玉只得板起脸来说:“少爷的话,你也不听了是吧?”
暮霭只得一步三回头出了武和玉的房门,往自己歇息的地方走去。
武和玉把暮霭打发走了之后,便独自一人朝内室走去。
武和玉看到床头的古铜花尊插上他喜爱的凤尾清欢花,心里的心情也舒服起来了。看了看净房有热气弥漫,武和玉便朝净房而去了。
沐浴完毕,武和玉身着中衣便在雕满祥云花纹的木床上躺下了。
闻着盈盈花香,武和玉一夜好眠。
隔日,天亮。
武和玉起来之时便想到了今日会面对的情况,没想到这第一则谣言的流传居然是自己在侯府中听到的。
武和玉只希望这传出谣言的第一处不是侯府便好,不然这也是说不清的。
待武和玉洗漱完毕之后,便看到周围小厮和丫鬟的表情各异。
还有个丫鬟用同情的眼光看着武和玉。要不是为了全局,武和玉真想把那丫鬟叫过来问问为什么用同情的眼光看着他。
侯府当中各处躁动不已,为这久违的八卦个个都摩拳擦掌,誓要一展伸手。
武和玉想出去看一看外面的谣言是怎么传的时候,经过一处花园时,恰巧便在自己府内听到了这个谣言。
只见两人偷偷摸摸的往花园假石处而来,正巧武和玉就站在假石背后。
武和玉看见一穿着红色褂子的丫鬟对另一青色褂子的丫鬟说:
“你知道”
没等那红色褂子的丫鬟说完,青色褂子的丫鬟便说:“我知道,我知道。你不就是想说柳姨娘红杏出墙了吗?这个我早就知道了。”
红色褂子的丫鬟没想到她的好姐妹早已得知了这个消息,这让她都没做好准备。
想到这件事情不是由她第一个告诉她好姐妹的,她觉得有点遗憾。
不过
那穿红色褂子的丫鬟像是想到了什么,嘴角一弯,朝她的小姐妹问道:“那你知道,柳姨娘红杏出墙的对象是谁吗?”
青色褂子的丫鬟一听不敢置信地说道:“柳姨娘真的红杏出墙了。”
红色褂子的丫鬟听到这就飞给了她一个白眼,然后说道:“你不是说早就知道了柳姨娘红杏出墙的事了吗?”
青色褂子的丫鬟回道:“我是听大夫人房里的丫鬟说的,以为就是争风吃醋呢?哪里想到真的是真的,连奸夫都抓了出来。”
红色褂子的丫鬟一听便觉得还是自己掌握着第一手的资料,为了增加她说的话的可信性。
红色褂子的丫鬟决定把从柳姨娘厨房那里的人听说的换成从柳姨娘的丫鬟那里听说的。
“那是,这可是我花费了几两的瓜子和点心从柳姨娘房里的丫鬟那里听来的。你想,连她的丫鬟都说有奸夫了,那红杏出墙岂不是罪证确凿了。”
青色褂子的丫鬟一听便觉得有道理,于是便追问道:“那柳姨娘的奸夫到底是谁,是不是常来府上做客一来二去的勾搭上了。”
红色褂子的丫鬟一听,便觉得自己的脸上有点挂不住了,于是便借口有事要忙便走了,徒留那青色褂子的丫鬟满腹疑问地待在原地。
青色褂子的丫鬟想了一会觉得没什么意思,于是也走了。
待那两人走后,武和玉便从假石处走了出来。
然后暗自感叹,幸好今天为了出门看谣言的程度到底怎样了,没准备带上暮霭。要是带上暮霭,这会儿可就尴尬了。假石是藏不住两个人的身形的,到时候,新的谣言便会变成武家少爷喜欢偷听丫鬟讲八卦。
武和玉从武侯府走了出去,来到大街上。看到街上人声鼎沸,并无人议论武侯爷家的事情,不禁有点奇怪。
随后,武和玉想是想到了什么,往这里最大的酒楼走去。
武和玉到了酒楼之后,便要了二楼靠窗的位子,这个位子不仅靠窗,而且还可以看一楼大堂的情景。
更兼之武和玉是木系术士,听觉也比旁人的要好上那么一点。
只要底下人群有人讨论,武和玉可以不必露面就可以知道这谣言的发酵程度。
武和玉被酒楼的跑堂小二领到了位置上,小二把武和玉要坐的桌子和凳子擦了擦然后热情地问道:
“公子,要点什么?喝茶还是喝酒?喝茶的话,我们这里有红茶,绿茶,龙井茶,乌龙茶等。茶点有羊羹,水晶桂花糕,枣泥山药糕,四喜饺子等。喝酒,我们这里有竹叶青,女儿红,烧刀子,秋露白,花雕等。下酒菜有卤牛肉,鱼香肉丝,豆皮,香饼,羊肉火烧等。”
等到跑堂小二一咕噜地说完之后,武和玉才说道:
“一壶龙井茶,一盘枣泥山药糕。”
小二麻利地应道:“好,客官,稍稍坐会儿。你点的东西随后就到。”
武和玉点了点头。
小二一出去之后,武和玉便向下看了看大堂。大堂这时候人不是很多,都是各自吃着东西,并无什么讨论。
等到小二把他的东西送了上来的时候,大堂里的人便多了,原来是酒楼专门有个说书的。这说书人一向都是定于此时开讲,所以此刻人便多了起来。都是来听这说书人说书的。
还好武和玉来的早,不然哪里有坐二楼位置的福分。
等到大堂人坐满的时候,那说书人才现身。六十来岁的年纪,白发稀疏,身子倒不是佝偻的很厉害。身上背着一把二胡,想是开篇之前用来营造气氛的。
人群中有早已熟识这说书人的,便飞快地问道:
“张老,今日说个什么故事?昨日那起名将孤身一人于千军万马中斩敌首级的故事,直听得我热血沸腾,回到家里,半天都没有睡着觉。今日又起了个大早来听张老说书,莫不是说个同样的故事?”
听到这汉子的问话,人群中响应者众多,张老不予理会。
张老直走到台上说书的地方时,才开口说道:“今日不讲那将军百战死,也不讲那才子佳人成双对,而是说一豪门后宅案。此段故事,是我根据市井谣言创作而成,如众位有兴趣的便坐下来听一听,给老头子我捧个人场。如若不感兴趣,那便速速出了这门归家去,不然到时候嫌老头子说的不好砸老头子的场如何是好?”
武和玉听到张老这话便知道他要说的是哪段豪门,谁的后宅了。
张老先用二胡拉了一曲,提起了众人的气氛才开口说道:“众位可知女子红杏出墙是何罪过?”
台下众人愤慨道:“浸猪笼,这样不守妇道的女人就应该浸猪笼。”
张老不理会这些话,而是缓缓说道:“可是这故事中的老爷既没有把这位红杏出墙的妇人浸猪笼,也没有把他的奸夫乱棍打死。”
台下众人意见不一,那个觉得这男的是个窝囊废,那个觉得这男的大人有大量。
张老不管下面的人怎么看,依旧开口说道:“原来这位老爷这样做的目的是因为这妇人生了一个孩子,为了孩子,这老爷对这妇人忍下了。只是口头上警告了几番。”
台下一汉子感慨说道:“这老爷真是宅心仁厚,为了孩子,竟连这事也忍得。”
台下众人也纷纷附和。
“没想到这妇人不知悔改,三番五次的与那奸夫私通。没过多久后,这妇人竟在自家放了一把火,想同那奸夫私奔。”张老打着拍子慢慢说道。
台下又有人说:“天涯何处无芳草,那老爷也不必太过执着了。就让那奸夫yinfu在一起,如此男人,当觅佳人。”
张老觉得火候也到了,于是又说道:“那妇人与那奸夫私奔之后,因为钱财起了纷争。那妇人下毒害了奸夫,正巧此时老爷的家丁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