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侯爷强自解释说:“本侯看这上面风景尚好,前来驻足观赏。既然在这样看见你,就一起进去吧。”
第二百四十四章 2终于见面2()
武侯爷听到柳香说的一系列话,登时就愣在了那里。想也知道,武侯爷今天晚上被武和玉这一系列举动搞得筋疲力尽的,连脑子上的反应都大不如昨了。
再被柳香这么一段话给轰炸了两下,脑子确实没反应过来。
武侯爷足足在当场愣了五分钟才回过神来,回过神来也没听明白之前到底说的什么。
毕竟柳香的语速确实太快了,就连那机灵的小厮也只听了七七八八。
武侯爷回过神来之后就跟那丫鬟说:“我儿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真是不得不佩服武侯爷,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摆出一副听儿子话的姿态来。
要是武侯爷有一点点关心一下他儿子,就绝不会三番五次的差人来喊他。
不仅差人来喊,见小厮喊不来,居然自己亲自来了。不仅如此,连在外面等着也受得。而且现在面对大少爷的这招也表示无所谓。
看来,这武侯爷所说的要事必定对他很重要,而且少爷正在管这些事情,不然,依侯爷的性子,未必忍得这些。
想通了这些,柳香不由得担心起武和玉起来。毕竟他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他们这些人全都依托于武和玉,要是武和玉有点不测,在这侯府之中哪里能有他们的立足之地。
再者,就算拼命的离开了侯府,没有上良籍,她到哪里都会被说是逃奴。
柳香心里一瞬闪过这许多念头,可说话的声音确实半点不乱:“大少爷关心昭儿少爷的身体,想跟侯爷商量一下,能不能一人前去见少爷。”
武侯爷一听,心里浮现的想法却是:“不知道对我设下了什么陷阱,不行,我不能一个人进去。最少也要带一个小厮进去。”
柳香看到武侯爷久久没有说话,便猜到了他的心思,于是主动说:“要是侯爷非要带仆从的话,就带一个吧!毕竟人少,脚步也轻些。这样一来,昭儿少爷被打扰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武侯爷一听,忙不迭地指了指那看起来颇为机灵的小厮说道:“本侯就带他吧!”
柳香看到武侯爷指定了随侍仆从,心里不禁大感失望。
看来,这武侯爷的选人眼光并不怎么样,居然选了一个三分聪明,七分墙头草的人。
不说少爷没对他抱有什么见不得人的想法,更加不会趁此机会让他消失于众人面前。
如果少爷真有想法对侯爷做点什么,就凭他身边这个货色到时候准得给少爷递刀。
武侯爷看着柳香不疾不徐的身影,内心忍不住怀疑她想把自己带到哪里去。
在经过一段回廊之时,武侯爷忍不住发声了。
“不知道这条回廊是通向何处的,本侯觉得甚是有几分曲径通幽之感。”
柳香觉得这侯爷莫名其妙,不知走的好好的,干嘛要问那劳什子。
虽然柳香心里万分不解,千分不愿。但是还是回答道:“回侯爷。此处通往千鹤湖,为公子午休休憩之处。”
武侯爷一听,内心十分意动,但表面只作疑惑状。
“哦,这侯府之中竟然还有如此宝地。怎的我却从不从听说?”武侯爷的语气是恰到其处的惊讶。
柳香心里一阵狂吐槽,你连自己的儿子都看不到,怎么会看到身边的风景。但还是没办法的回答道:
“回侯爷。此湖为少爷近期之内修建的,恰好于三日前完工。因此不为府中众人所知。”
侯爷像是已经忘记要去见武和玉了,此时与武和玉这院子里的千鹤湖杠上了。
只见武侯爷又出声询问:“此湖名为千鹤湖,是否真有千百只鹤?”
柳香一听,顿时觉得这侯爷坑自己儿子不手软。皇上宫中都只有三只鹤,你一个小小的侯府中居然有千百只鹤,这不是
话已至此,柳香只得说道:“回侯爷。千鹤湖并无鹤,只是因为湖边遍植柳树,清风徐来,树影婆娑,倒映在湖面上,有如仙鹤乘云而来。故此,少爷将之命名为千鹤湖。”
“哦。竟是如此吗?”武侯爷淡淡地说了这一句。
说完,武侯爷也没抓着这个问题继续往下问,倒是让柳香松了好大一口气。
为了防止这位侯爷再说些什么奇怪的话,柳香只得将脚步加快一点。
武侯爷看到脚步加快的柳香,内心的怀疑感更为强烈了。
这种怀疑感甚至有一瞬间都压倒了他想要见武和玉的想法。
但武侯爷最终还是选择跟上了柳香的脚步,他觉得武和玉不会那么傻,就在这里把他给暗害掉。
只是说是这样说,武侯爷的警惕感可没下降半分。
武和玉的卧室内,暮霭正在听武和玉在吩咐什么,像是听明白了,暮霭便转身出去了。
暮霭出去之后,武和玉一人透过窗外望着天空,越看那天,就觉得思念成疾。
因为,看到天的那一刻。他的脑子鬼使神差地浮现出了第一次见到程沉墨的情景。
那个时候,他才占据这身体没多久,是武家遗弃在外的庶子。而他,却是高高在上的王府世子。后来因为一些事情,两个人的交集越来越多。
可他,武和玉从来没想过,会有一天爱上他。更加没有想过的是会爱一个人如此至深。
而那个人,何其幸运的就是程沉墨。武和玉也觉得自己十分幸运,他爱的人正好也爱着他。
武和玉在这月凉如水的夜色里,他悄悄地对着天空许了个愿。
不管前路如何困难,不管未来多么艰辛,既然选择了程沉墨,就要勇敢地与他携手同行。
武和玉把窗户关上之后,抚摸着窗棂低低地说道:“看来,这个时候,柳香也该带着他们过来了。”
说罢,便把手放了下来。然后一人进了内室。
外头柳香带着侯爷往书房方向走去,生怕这侯爷待会儿又冒出个问题来。自己应答不对,到时候就麻烦了。
等到柳香看到了书房前那熟悉的小亭子时,暗暗松了口气。
正当柳香松了口气的时候,武侯爷一句话传来。柳香感觉自己整个人都不好了。
“咦,这亭子看着好生别致,可有名字。”武侯爷像是完全没察觉到前面就是书房一样,反而对这普普通通的亭子产生了兴趣。
柳香看了看武侯爷身边的小厮,得了,也不用看他。他也就是个墙头草,哪边风盛,就倒向哪边。
现在,柳香只希望少爷赶快来,不然这侯爷指不定的要在这亭子干些什么。
“回侯爷。这亭子自建造以来就没有人为之命名过”,心里想的是一回事,可这侯爷的问话还是要回的。
“竟是如此吗?我瞧着这亭子不错,想为它取个名字。”武侯爷兴趣十足地说。
“。”
柳香,柳香无话可说。
“就叫烟雨亭吧!人人寻梦,梦里不分西东。唯有烟雨蒙蒙,红尘遥遥。振翅高飞,不在南柯长梦之中。”
武侯爷说完自我感觉非常不错。虽然旁边的人听的一头雾水,但是也阻挡不了他一个人的心内狂欢。
武侯爷在亭子里说了一堆话之后,像是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他先是在亭子里四处走来走去,也没看见他看什么风景,倒是挺关注经过书房的人。
这样过去了一段时间之后,武侯爷还没发现武和玉的到来,心里不禁感到十分不快。
武侯爷暂且先在这八角亭坐下,面对没人上杯热茶的事实,武侯爷自己表示完全不在意。
他连之前都忍了,还忍不了这些。他只是想看看,他儿子武和玉是不是真的要让他进书房等着,他才来。
这边,武侯爷一人坐立不安,柳香心里难以轻松,小厮心里忐忑有之,兴奋亦有之。三个人抱着不同的心情一同在这亭子里等待着武和玉的出现。
三个人等待的太过专注,完全没发现武和玉身边的暮霭的身影一闪而过。
那边武和玉坐在案几前,案几上没有什么点缀修饰之类的东西。只一些宣纸有次序的摆放着。
“少爷,侯爷他不知为什么不肯进书房,三个人在那书房前不远的八角亭吹着冷风呢。”暮霭疑惑地向武和玉说道。
听到三个人,武和玉挑了挑眉,便问道:“跟在侯爷身边的那个人,是谁?不是武安吗?”
暮霭不知道为什么武和玉会关注这一点,但还是把他所知道的说了出来。
“不是武安,这个人应该是新进来的。”
武和玉听到这一点,重复地了暮霭说的话。
“这个人应该是新进来的,”说到这,武和玉眼睛一转便继续说道,“是新进来的,那这事情就变得越发有趣了。”
不等暮霭发话寻问,武和玉率先开口道:“先去书房,不要让我那父亲在外面久等了。”
武和玉带着暮霭朝书房走来,待走到那八角亭前,看到了等待已久的侯爷。
武和玉亲自走向了有武侯爷所在的八角亭,并对武侯爷说:“父亲为何在这久待?为何不随柳香去书房?”
武侯爷强自解释说:“本侯看这上面风景尚好,前来驻足观赏。既然在这样看见你,就一起进去吧。”
第二百四十五章开诚布公()
武和玉知道武侯爷这话说的是一本正经,但内里究竟是如何,事情是怎样发生的,武和玉还是有一点了解的。不至于就被武侯爷这话给糊弄过去了。
但是武和玉虽是能理解武侯爷这番作态,但是武和玉却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态度去面对武侯爷?
是强势拆穿,还是故作不知看他表演,抑或是表明态度点到即止。
这倒是让武和玉觉得有些为难了。
不过,就算是再为难,还是得继续和武侯爷虚与委蛇。
毕竟人生在世,哪能十全十美,事事称心如意呢?更不能不管不顾,意气用事。
虽然诗中散发弄扁舟是何等的潇洒,是何等的疏狂,又有着别样的不羁。
可是俗世中人,只要留一颗期盼的心就好。因为一切江山如画,都是无边寂寥。任你胸怀锦绣,也是姹紫嫣红付与流年去,奈何天。
武和玉想过放下过这似锦的繁华,与他爱的那个人一起骑马倚斜桥,看一江春水自门前流过,赏片片零落的飞花。
武和玉甚至想过和程沉墨离开京城之后,便去到江南。当然,最好是三月的江南。
因为三月的江南烟雨低迷,桑枝轻摆,有悔教夫婿觅封侯的闺怨少妇,也有日日思君不见君的春闺少女。有脚步太匆匆的行人,也有无计留春住的书生。
武侯爷说完那段话之后,一直在等着武和玉的回答。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武和玉却是陷入了沉思当中。
武侯爷有心想提醒一下,可是身边的人都没能领悟到侯爷的心思。于是武侯爷只得亲自咳了咳声,用以证明自己的存在。
武和玉也许是被武侯爷的假咳声给打断了幻想,也许是知道自己的幻想不切实际。
当然最大的可能便是武和玉自己不愿意沉溺其中的。一个梦,再怎么真实,再怎么美好,它都是假的。虽然醒过来会让人无端惆怅,可是却比深陷其中要好。醒过来是带着疼痛的真实,沉迷入梦,确实带着荒诞的逃避。
就这样,武和玉便让自己回过神来了。
面对目前的景象,武和玉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一句话,那便是:
“看破勘不破,当历却不励。”
武侯爷看到武和玉还没有搭理他的想法,还想着再用什么方法来吸引武和玉的注意力。忽然,武侯爷想到了怎么打破现在这静止的局面。
“和玉,为何没有给书房旁这亭子取名呢?”武侯爷颇有兴致地问道。
听到武侯爷这么问的时候,武和玉在立马也发现了自己的失误。他不禁感叹,要是换在以前,我焉能如此焉能如此的这般走神。
怕是他一走神,便是他人手上亡命之魂了。
“不是不想去,而是一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名字,所以暂且让他先无名。”武和玉也打起精神来看看这武侯爷到底想做什么。
“和玉。这便是你的不对了。”武侯爷听到武和玉的回话略带指责的说道。
“还请父亲不吝赐教。”武和玉也只好见招拆招地回答。
武侯爷听到这话,心情非常好的说:“既然你诚心诚意的问了,那我这个做父亲也不能顾此失彼,还望你别嫌弃为父的这一番话。”
“岂敢,哪里能由儿子嫌弃父亲的。父亲终是比我们这些年轻人走的路要长,看过的风景也更远。当然,懂的道理也是比我们这些年轻人要多。能得父亲的一两句指点已是走运至极,哪敢嫌弃父亲。”武和玉不解武侯爷用意,但武和玉这也是说出来自己的一番心里话。
先不说我对他如何,只一点,我武和玉从来都没想过要对这具身体上的父亲做些什么。更不用说之前的那个“武和玉”了,在他的心里,天地君亲师时刻准备着给他提提醒。
反倒是这名义上的父亲,啧啧,从来都没有尽过父亲的责任,也没有做过父亲该做的事情。
无论是他刚喜欢上的歌女,还是之前费大力气娶回来的姨娘。在他的心里,怕是比不了自己的。
毕竟他的心里只有他自己。
“如此便好。”武侯爷对武和玉这一番话一点也不在意。
他现在心里想的是到底如何开口进书房,但是之前他不是自己说过要上来看风景的吗?
如今,该如何是好?
武侯爷的心里是惊涛骇浪,可是表面却是风平浪静。并在心里暗自嘀咕说:“难道叫我堂堂一个侯爷自打嘴巴,承认自己在拿乔?”
说完,武侯爷便在心里把这一条给驳了回去。不仅驳回,还在心里给它打了一把大叉。
在武侯爷纠结来纠结去的同时,武和玉也不开口,就只是看着武侯爷。
武侯爷终于被逼无奈,骑马难下地说:“你这亭子,以前被其它的东西挡住了它的美,未经人发现时,依旧静静地呆在这。现在有人发现了他的美,以后可要多来这亭子走一走”
武和玉听到这些话,只觉得这武侯爷为了自己的事情也真是用心良苦。连多年前的小事情也给翻了出来了。
这不就是在说,他自己当年没有发现武和玉是被大夫人给蒙蔽了,如今可要好好的补偿。
可是他想要补偿的那个人终究不在人世了。如果他能感受到这份迟来的关心,是不是也会走的有尊严一点。
一个天才的逝世,没有像流星划过天空那样灿烂耀眼,而是于人生无常中悄无声息地被有心人拿走了性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哀。
武和玉想到这些,便整了整身子直接切入主题,不给武侯爷半点的反应时间。
“不知父亲今晚深夜前来,到底是有何要事相商?”武侯爷被武和玉这话弄的猝不及防,他还以为武和玉今天不想和他说这件事情呢?
“为防隔墙有耳,还是”武侯爷这未尽之语倒是容易让人明白。
武和玉听到武侯爷终于说到这,心里也是很开心的,毕竟前面摆那么多阵仗只是为了现在。
不过,在进书房之前,该说的话还是要说。
“父亲,为了保持今日你我谈话的机密性,还请你身边的小厮止步于此。”武和玉当即就提出了这一个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