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荣归-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荣倒是不认为可惜,自古以来,嫡出庶出之分困了多少人心思,灭了多少人志气,可纵是名门望族,长房嫡出之子承了家业,挥霍无度,不思进取,也荣不过三代的,反倒是庶出的别自轻自贱了去,奋发图强,得了功名,照样光宗耀祖。温荣心下这样想,嘴上是不说的,有些事儿听听便罢了,荣华总归是靠自己谋得,旁人那需多言。

    林氏听了温荣说的,蔷薇花般明艳一笑,“你阿爷都说了,此次入京,是要让轩郎入那弘文馆的。”言语中很是欢喜和得意。

    温荣颦着眉,轩郎果然还是要入那弘文馆么。弘文馆是大明宫西侧文学馆的下设学府,只有那皇亲、一品大员的子弟方可入学,外人看来都是极富贵和权势的聚集地。

    高祖设置文学馆初时,确实是‘引礼度而成典则,畅文辞而咏风雅’,可几代后,弘文馆内中的腐朽却不能与外人道了。

    轩郎本就性子恬淡随和;十多年杭州郡淳朴生活,更让轩郎对人没防备,容易被人说教影响了去。弘文馆中皆为贵族嫡出子,多是直接袭爵更不乏世袭罔替的贵家郎君,如此一来,又有几个是真心上学,真心来学那论世经纶的。那些皇子虽有同在弘文馆中上学,但圣人亦是为他们安设了教导师傅,只知玩乐的贵家郎君哪里能去比的。

    如此在弘文馆学了四年,轩郎只是被那些个郎君拉到歌舞坊吃酒,请些教坊歌伎到府中弹奏琵琶箜篌,虽说盛京风气皆是如此,可读书年岁就被白白耽搁,轩郎连着两年殿试都未上榜若不是如此,温荣前世亦不会想将轩郎过到那长房去,平白惹了那么多不高兴。

    而国子监的学风温荣是知道的,这两年的国子监招纳了许多有志之士,比如于如晦、孔世南、杜德明数年后皆是被引入殿中,听朝、讲论、议文之人,备受圣人器重。

    既已知如此,可得打消了阿爷阿娘送轩郎去弘文馆的念头

第六章 浮云游子意() 
不多时,林氏的双色祥云结编好了,再穿上红色锦丝流苏,很是精巧有趣,茹娘抓了在手上把玩,缠着林氏将祥云结挂在瑞锦腰带上

    “阿娘,这结子有趣的很,阿娘也教教荣娘,荣娘想编了送给盛京府里的姊妹。”温荣笑着凑了过去。

    “这是阿娘出阁前时兴的玩意儿,现在却不知道盛京的年轻娘子们喜欢玩什么呢。”林氏虽这么说,却欢喜地递了青蓝两色玉线给荣娘,“喜欢便学了消遣也是好的。”

    温荣自是知道盛京贵家娘子里时兴什么,喜静的聚在一起吃茶,喜文风的办诗会或作画,喜闹便下帖子,齐了人去那马?鲁。??皆诼砩弦唤细呦隆??绱艘焕矗?芷较滦模?龃绦迮?斓氖羌?俚摹?p》  “是啊,这一年就变一个样,荣娘是喜欢才向阿娘学的。”温荣拿了玉线,满眼认真,一步一步学着林氏搭环穿线。

    “前段时间我瞧见了盛京近几年的进士榜登科记,国子学很是荣光,登科的特别多,去年一甲三元都出自国子学,还有那太学和四门学的学子也是争气的,反倒弘文馆让人诧异,不知这郎君上学的学府,是否也一年一个样呢。”温荣好似漫不经心地说道,也不去看林氏的表情,只仔细摆弄玉线,因温荣是初学,故林氏教的是简单双蝶结,那青色秀蝶已在温荣手心翩然待飞

    林氏惊讶地望着温荣,温荣表情并无异色,看来只是无心一说,林氏眉头皱了皱对此上了心,若真是如此,轩郎上学的事情是得好好思量一番,或者同陈家大郎做个伴也不错。

    林氏经了数日,愈发觉得温荣懂事沉稳了许多,告别陈家时,温荣同月娘和歆娘说的劝慰话,大人听着都是觉得得体的,“荣娘,你是如何知道过几月盛京有那赏菊江会。”

    “不过是读了些京中趣闻罢了,要入京,就想先了解盛京的一些事儿。”温荣眉眼微微抬了抬,从容地说道。

    “可不是呢。”林氏笑看着温荣编的双蝶结,不逊于自己的精巧,她对盛京是愈发期待了。

    行路的两日很快便过去,马车驶入金德门,进入盛京地界,茹娘隔着帷幔望向窗外,很是惊奇,盛京的朱雀大街极其宽广,两边成行茂密的榆树槐树连成荫庇,而市坊内人来人往,铺面客流如织,还有那穿着各色袍服的异族人,看得茹娘是摆不开眼去,盛京的街市繁华,人烟阜盛,少有可比的。

    黎国公府位于城东北的安兴坊,而安兴坊亦是盛京皇子、达官贵人宅府云集地。温荣犹记得前世,临江王李奕同禹国公府大娘子韩秋?坛纱罄窈螅?惆崛氚残朔坏牧俳?醺?校??韫???介?还?敫鍪背铰烦蹋?鞘弊约好簧偻?钷扔氪怂交幔?缃袂?率??辏?钷炔还???甓?选??p》  过了乌头门,远远便望见几处高大戟架,戟架上设着华丽门戟,大门两处立着仰颈呼啸、雕着十三鬈毛威风凛凛的石狮子,国公府外停放了数辆乌漆帷帐顶盖肩舆在等候。

    红漆大门前立着一位着墨色方领袍服,形容削瘦的中年男子,温荣脸色微微一变,那是黎国公府温老夫人嫡出二子温世?,温荣的二伯父。阿爷时隔十三年,终于回来黎国公府,作为兄长亲自到大门迎接,说出去都是得人称颂的兄弟情深。

    同前世一样的见礼和问候,时日太久,兄弟之间也不免生疏了。三兽首大门大开,黎国公府迎回离家数年的嫡出三房

    黎国公府之大和豪华,早将茹娘看的瞠目结舌,温荣却目不斜视浅笑地听着阿爷同二伯父的谈话,无非是聊些近年来盛京的变化。

    过了那二丈长、雕着麒麟踏云展花的大照壁,再就是一路庭院云池修竹,最后过了月洞门,便可望见温老夫人的祥安堂,温荣等人随着温世?下了肩舆,走上数阶汉白玉石阶后便至抄手游廊,几处厢房厅堂,皆是雕梁画栋,转过嵌了佛郎的高架屏风,有几位着各色窄袖高腰短襦、乌龙麻长裙的年轻婢子迎了上来,“可算是来了,老夫人都念叨了好几个时辰了。”

    进了内堂,两鬓如银的温老夫人起了身,由大房国公夫人方氏扶着,慢慢朝温世珩走来。

    温世珩拜倒在地,而林氏温景轩等人,亦随着温世珩拜了一地。

    “阿娘,三郎回来了”温世珩这一声阿娘情真意切,闻者无不动容。

    “你这不孝子,还懂得回来。”温老夫人声音哽咽,亲自蹲身将温世珩扶起,抓着温世珩的纹金袖不肯松开。

    望着久别重逢,皆在感伤的一众人,温世?忙上前劝慰,“阿娘,今天是三郎一家回府团聚的大好日子,该是欢喜,怎么能哭哭啼啼的,传出去叫人笑话。如今老三回盛京做京官了,赶都赶不走的,阿娘再扯,老三就得去换件袍衫了。”

    温世?一句话倒是将大伙都逗乐了,而温老夫人亦发现自己失态,“快起来,都是一家人,跪着是做什么呢。”

    温老夫人拭了泪由方氏扶起,而温世珩一家郑重地拜见了温老夫人后才起身。

    林氏见温老夫人向自己投来目光,忙带着温景轩、温荣、温茹上前,一一介绍与温老夫人及大夫人方氏、二夫人董氏。

    林氏同温家人是都熟识的,林氏形容未有大变样,一如当初进府时的柔美秀隽。

    温老夫人对着林氏温和笑笑,说道“这些年辛苦你了。”

    再越过林氏看向温景轩,“一晃十三年过去,轩郎都长大了,当初是你阿爷阿娘狠心,不听我这老人的话,小小年纪带你离乡,去那远和偏僻的地方”

    “西苑可都收拾好了。”温老夫人一左一右拉着温荣和温茹在身侧坐下,淡淡地看着方氏。

    “三郎子一家回京,自然是已打点妥当,阿家无需挂心。”方氏话语不多,毕恭毕敬地伺候着温老夫人。

    照理方氏为黎国公温世钰正妻,负责打理府内中馈,行事不至于这般唯唯诺诺,只无奈其嫁入国公府的十七年里,只得一女,而无男嗣。

    随着年龄渐长,屡没动静的方氏已对一举得子不抱希望,遂将精力转向温世钰的那些姬妾,姬妾中倒也有怀孕了的,只可惜产下的皆是女娘,好不容易得了一子,方氏过到正室养不到两年,便得了风症早早夭折了。

    出了这事,方氏已经够郁结,偏偏国公府中还传出她薄待过继儿的闲言碎语,那薄命儿的生母亦不知哪儿借了胆,接连数日在大房里嚎哭喊苦,方氏无法,只得暗地里寻了由头,处置了那名姬妾,如此一来大房被抹了脸面,方氏亦有苦说不出,在温老夫人面前更不得喜。

    两辈人叙了一会话,温老夫人念及老三一家舟车劳顿,该是先去歇息,便令方氏陪同温世珩等人回西苑,看是否还有缺的

    祥安堂至西苑一路青石子通幽小径,温荣牵着茹娘小手,踏着细碎枝桠树影,面上浅笑回答着方氏友好地问询,心下却隐隐觉得不安。

    她曾以为前世温老夫人不喜自己,是因初见印象不佳,且自己性子不够柔顺,可今儿她已小心注意,不叫人挑出毛病,但温老夫人眼中的疏离,依然令她无法亲近

第七章 云中霁暮色() 
祥安堂中人都散去,温老夫人只留下身边伺候的白妈妈,白妈妈取出银鎏金双层香炉,揭开錾刻着绽放蕾莲的镂空炉盖,移走云母片,自那鎏金莲瓣缠枝香盒中捻出一粒苏合新香屋内气息渐渐浓郁。

    “老三为何会在这时回京,杭州郡的肥差还留不住他么。”

    温老夫人似在自言自语,又似在探询白妈妈。

    白妈妈是温老夫人从娘家带来的贴身侍婢,对温老夫人最是忠心,当年一事,除主使者温老夫人,只余下白妈妈一人知晓了。

    “老夫人的意思是是否将这事告知大郎与二郎呢。”主子的事,做奴婢的并不能多言,白妈妈知晓这理,数十年的伺候,白妈妈已略懂温老夫人的心思,她只安分地伺候好温老夫人便可。

    “不必了,先瞧着吧,这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温老夫人半靠在垫了栗色盘绦缭绫软褥的紫檀壶门矮榻上,微闭着眼,拨转着手中念珠。

    方氏对三房一家回京是上心了,西苑家具饰物皆更换了新的,而布置亦是照着十多年前温世珩与林氏的喜好,温世珩走的科举之路,在国公府中是勤读诗书擅作经纶的典范,厢房中总弥散着淡淡的书卷墨香

    温荣厢房秀雅清新,外间直棂窗外栽着茂林修竹,撒和针绣青兰的缦纱帘栊随风轻摆,带来一丝丝凉意,极得温荣心意。

    西苑里安排了粗使洒扫婢子数十人,温世珩同林氏的主屋差使婢子六人,温景轩、温荣、温茹每人房内差使婢子各四人。

    那一世做了阿爷通房侍婢的姚氏,就是在这时被安排入阿爷和阿娘房内的,温荣望着面容清秀、垂首恭立于廊侧的姚氏,思量该如何是好。

    “如今你们回来了,一家子总算是团聚,虽说回的是自个儿府里,但毕竟离京数年,多多少少会有不习惯,若有什么不顺心不遂意的,千万别藏着,与我说便是,我这当大嫂的负责府内中馈,什么都不怕,就怕你们客套疏远了。”方氏牵着林氏的手亲热地说道,离了温老夫人后方氏便放开了许多。

    林氏等人亦诚意地谢过方氏,闲絮一会便各自回去休息,午时厨里送来精致吃食,倒也一切顺心。

    未时末刻温老夫人房里婢子翠兰到西苑传话,让林氏带着温荣和温茹去祥安堂吃下午茶点,而温世珩、温景轩随温世?去了前厅,说是府中集了海内众名士高人。

    温荣和温茹皆换了身家常妆花织金襦裙,略微收拾后便随阿娘往祥安堂而来。

    祥安堂中方氏与董氏已在两侧首坐定,温老夫人温和笑着招呼温荣和温茹坐于她身侧。

    不多时,温老夫人身边的白妈妈过来传话,“几位娘子来了。”白妈妈笑着说道。

    说话间温三娘摇着缀了伽楠香和绿松石流苏串的团扇走了进来,其身后是着秋色短臂襦裙、低眉顺眼的温二娘以及刚满五岁还被奶娘抱着的温六娘。

    三位娘子同温老夫人、方氏、董氏、林氏见礼后便各自寻了坐席,温二娘独自于下首端正踞坐,身子挺得笔直,头却不敢抬起,生怕被人寻了差错。

    而温三娘行至温老夫人面前,撒娇后欲坐于温老夫人身侧,温荣不动声色地向旁移了一人坐距离,温三娘得意一笑随意地坐在先前温荣的位置。

    温三娘打量着新来的妹妹,心下不甚爽快,原本温大娘出阁后,府中就她一位适龄的嫡出女娘,那在老祖宗面前不得如珠似宝地疼着,将老祖母哄高兴,还怕有些事不成么。好端端地冒出个三房来,若杭州郡回来的三房娘子是那粗鄙俗气村妇便罢了,温五娘形容尚小,不论也罢,偏温四娘生得不凡,刚回国公府便进了老祖母的眼,得以坐在老祖母身侧

    温三娘眼珠子斜睨了温荣一遭,执着团扇掩嘴道,“早闻杭州郡三叔一家今日回国公府,本该早早来迎了妹妹的,不奈那鹦哥聒噪不肯吃食,儿知老祖母喜那鹦哥讨巧,哪敢懈怠,故迟了些。”

    温三娘搂着温老夫人,倒是一脸无辜,请罪般地来回望着林氏与温荣。

    温荣心下冷笑,换做那时的温荣早与她起争执了,照她那般说话,他们三房倒还不如禽鸟了,只是现今得饶人处且饶人,没得刚回府便惹得大家不高兴。

    “可是那西域进贡的白羽灵禽,早前听闻圣人赏赐了国公府一只能诵经的灵鸟,很是稀罕。”林氏笑着说道。

    “可不是,圣人赏赐的罕有物,金贵二字都不足以形容的,阿家道菡娘心细性敛,处事谨慎妥当,便将那鹦哥儿交与菡娘照顾了。”董氏端起茶碗吃了一口茶,言语中颇为自得,温荣却是没见过如此夸自家女娘的。

    “那是得仔细照料着。”林氏忙应到。

    温荣知阿娘素来温婉性平,心实意软,是不会防备人的,如此性子却容易被人算计了去。

    温荣本以为这不友好的口舌到此便止了,不曾想温菡不满自己那一拳打在了软被褥上,不痛不痒没有趣,身旁温荣只端坐吃茶像根木头似的,不免还想试上一试。

    “都道江南女子如诗美眷,才艺俱佳,宫中教坊中宜春院里多是江南名伶,前日藤亲王府钱龙宴上特请了十二教坊内人,其中几位江南歌伎博得阵阵喝彩,可惜那日我身子微恙,不曾亲去藤王府,只能耳听外传江南名伶的美名,今见了荣娘,才知江南山水果真是养人。”

    温菡此话一出,不止是温荣变了脸色,就连温老夫人、方氏、董氏、林氏皆面露不喜,哪有将自家女娘同那官伎去比的,纵使温老夫人平常再宠菡娘,此刻也不免欲训斥她几句,府内不懂事理还可教,出了府岂不叫人笑话,温老夫人正要开口,突然想考量温荣的反应,故又闲下身子,捻着七色九宝双面罗汉珠手串,阖着眼。

    “温荣不过和菡娘一般,皆是出自黎国公府,纵是论那形容风貌,温荣亦不及菡娘半分。”温荣冲温三娘笑了笑,闭口不提教坊歌伎之词。

    而温菡闻温荣自称不及自己半分,笑的更欢,仰着头很是自得,本以为温荣亦不过是个软柿子,却注意到阿娘董氏的脸色是变了又变,这才察觉出不对味。

    温荣见温菡又待发作,心有不耐,遂看向菡娘手中的团扇,那伽楠香坠子随着团扇轻摇,送来阵阵香风,可谓风雅,只是在温三娘心目中,迦南香再名贵也不及团扇扇面上题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