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正一坐下说:“崔子先别忙,坐一会。”
崔兴发笑呵呵地说:“就剩下这一点,弄完好把坪地清理一下,再过个把小时,就会有散户来卖废品,不整理完,到时候很容易跟他们混在一起。”
想想也对,李正一就没再说,崔子的勤快是出了名的,一般情况下说了也没用。
一家子家长里短地聊了一会,李正一又问到收购站的情况。
李父说:“现在生意比去年要差一些,没那么好做了。”
“咋呢?”
“开的人多了。”李父说,“你看到斜对面那一家没?就是不久前才开的,他家开在路那边,基本上挡了一半生意。”
“故意的?”李正一问。
李母接口说:“倒也不是故意,实际上,人家只是搬了一个地方,原来是在棚户区里面,后来生意被我们挡了,人家年后就搬到这边来啦。”
这就没办法了,只能各凭本事吃饭。
崔兴发这时听到,边干活边说:“另外两条路上,也开了两家,都是今年开的,生意都被分得差不多。对面那一家还好说,人家实际上开得比咱们还早,另外两家就有故意抢饭碗的嫌疑,一个地方蹲四家收购站,哪还有什么好赚的。”
李正一听得很无语,也不知道另外两家咋想的,这么一扎堆,生意还咋做?难道就不知道去别的地方找个窝点,好过蹲一块抢饭吃吗?
李母抱怨说:“那两家有时候故意使坏,一会在价格上弄点优惠,一会弄几个难缠的散户来这边蹲着占地方。价格还好说,反正基本上都透明,少那么几分也无所谓,占地方的做法就有点讨嫌,故意磨磨蹭蹭的,影响咱家的生意。”
李正一皱眉说:“经常来吗?”
李母说:“也不是,隔三差五地来,做得不是很明显,还不能得罪。”
“那现在每个月还能赚到钱吗?”
李父说:“赚还是有得赚,没以前那么多,这半个多月收的废品全在那里,你自己看看,这样下去,一个月顶天才有两三千元。”
要是换做以前,一个月有两三千,李父绝对不会用这种语气说话,可是经历过一月上万的收入,现在突然降到两三千,心里可就不平衡了。
第307章 说服()
“两三千不错了,很高呢。”说话的是李正一外婆,老人家往日里基本上都不插嘴,只听不说。老一辈的人对于金钱很容易满足,觉得一月两三千实在够多,没必要去计较更多的得失。
李母说:“妈,以前生意更好呢,现在被人家抢了。”
老人家说:“抢了就抢了,实在不行,就换地方。”
“心不甘啊。”李母叹气说。
李正一想着以后让父母去青云区的事情,觉得现在正好是一个机会,趁着生意不好做,或许可以打消他们继续呆在此地收购废品的心思。
“要不,咱不做这个,去干点别的?”李正一提建议说。
“别的?能做什么?”
李父也疑惑地望过来,不知道李正一说的什么意思。
李正一解释说:“过年时跟你们说过,我想让你们去青云区,一方面帮我打点网吧招呼,另一方面,可以开个小店,利润或许不高,但胜在轻松。如果按收购站现在的情况,搞不好还没开小店的利润高。”
李父说:“开什么小店?”
李正一说:“随便,日常杂货,想开什么都行,你们只要守守店,进货都不用你们管,反正我网吧都是从批发市场拿货,一并都能解决。”
李母说:“网吧不是你和邵琴在管吗,哪还需要我们去打点招呼,再说我跟你爹都不懂,看着就怵。”
李正一笑道:“不需要懂,反正有人管的。小舅妈在网吧可能做不长久,小舅那边的生意很好,过段时间,我想让她去帮小舅,夫妻俩一块儿创业更好。”
老人家又开始插嘴说话:“正儿说得对。”
李父认怂:“不成不成,咱管不来的。”
李正一说:“真不需要你们管呀,邵琴走之前,肯定会给我培训一个管事的人,我的打算是让崔子去学,你们平日里帮着提点提点就成。”
“你说崔子啊。”李父李母听到就不好再反驳,得照顾一下崔子的感受。
崔兴发忙完剩下的活计,这时搬了个小板凳,坐在李正一旁边安安静静地听。
听到李正一说要他去管网吧,顿时就慌了,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不行,我干不来,哥,你让林二哥管吧,他脑瓜子活,可以帮你。”
李正一说:“林二我另有用处,没法监管网吧,李老三性子不对,不适合管。小舅妈一离开,网吧就没个亲近的人,你难道让大伯大娘去管不成?”
“可是,我真不懂。”崔兴发仍旧迟疑不定。
李正一顺手拍拍他的肩膀说:“不急,不懂不要紧,到了那边,我会让小舅妈教你,只要好好学,哪里有学不好的。再说,网吧那点事情,翻来覆去就那几样,也不需要去跟外面的人打交道,只要帮我管好网吧日常的事情就好。”
人其实都是逼出来的,没有压力时,一般自制力差,没有太大追求目标的人,都会有一股自然而然的惰性。
他们懒得去动,懒得去改变,只要生活还过得去,就心安理得地得过且过,一天一天地混日子,直到某一天,突然老去,回想起来才会发出感慨,如果某年某月某日,我要是如何如何,或许日子就会如何如何。
可惜等到那个时候,发表再打的感慨都已经没有任何益处。
这些人心理并没有错,这是常态。
事实上,就李正一自己来说,如果不是重生,如果不是知道未来的一些大方向,他也同样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就如同前世出狱之后一样,浑浑噩噩地过日子,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吃上顿时,绝对不会去考虑下一顿会在哪里解决。
用现在的心态去回想前世,就如同一个看透尘世沧桑的耄耋老者,在用睿智的眼光去看待自己曾经的幼稚过往一般。
自嘲地摇头一笑,就是对每一个人幼稚过往的最好诠释。
崔兴发可没有想到自己下意识的抗拒,会让李正一有那么多的感慨,这时听到他如此说,不好再拒绝,只好不哼声,算是默认。
李父这时提出疑问:“那你呢,平日里难度不管这些吗?”
李正一说:“我另外还有事,或许以后呆在长水那边的时间要多一些,到时可能会来回跑吧。”
“去那边开网吧?”李父想起以前被李正一用过的两次借口,以为他也想着去那边再开网吧。
李正一笑道:“不是,我做了一个网站,想试试能不能做好。如果做不好,我就回襄宁继续开我的网吧,如果做得好,以后就不用守着网吧过日子了。”
李母埋怨说:“你这孩子,现在过得好好的,何必再去折腾那个什么网,就在襄宁安安心心开网吧不好吗?”
这话没法解释,父母一辈的眼光只能看到生活中琐琐碎碎,不会去考虑太长远和太遥远的未来。
“我就想试试。”李正一说。
李父说:“试试就试试吧,你现在可以自己拿主意了,我们也不好多干涉你的事。只是做任何事情,都要再三慎意,免得后悔。”
李正一点头说:“知道的。”
李父继续说:“收购站这边,我跟你妈再考虑考虑,过几天再跟你说。崔子这边,你可以随时带去,反正现在生意不像以前那么多,我忙得过来。”
李正一说:“我觉得,这边既然有人抢生意了,就没必要继续。如果可以转,就转出去,没人要,就关门吧,不在乎这么一点钱。”
……
3月11日,天气不是很好,倒春寒的气温,让暖阳下的微风,仍然带着一丝丝凉透肌肤的寒意。
这一日,李正一赶到虹宁区,见到了许有才和他的领导。
刚到银行时,李正一接到一个极其意外的电话。
电话是段成文打来的,如果说仅仅来个电话,没啥好奇怪的,关键是段成文所说的内容,让李正一颇为意外。
段成文的大概意思,就是原褚正善手下,事后逃脱的那一名善于追踪隐匿的罪犯,在警方的围追堵截之下,又从其他地方窜到了襄宁市。
第308章 见面()
因为从褚正善之事开始,就一直都是段成文在负责,所以这一件事,责无旁贷,一直都由他在负责。
段成文说:“你现在在哪?一时半会说不清楚,咱们见面说。”
李正一说:“在襄宁市分行,虹宁区这边,市府大街96号。”
“等我,马上到。”
李正一一愣:“你在襄宁?”
“对。”段成文说,“事儿有点急,先不说了。”
“等等……”李正一连忙叫停,“你现在急也没用,我现在要去见襄宁分行的行长,你来了恐怕要等一会。”
“能不能拖后一些,再约?”
李正一远远地看到许有才,苦笑说:“只怕不能,你如果到了,就在门口等等我,我这边不管成不成,应该很快就能出来。”
“好吧。”
许有才隔老远就看到李正一,见他挂断电话,打招呼笑道:“来了。”
彼此寒暄几句,李正一问道:“等会见到你老大,有没有什么说话方面的顾忌?”
“哪有什么顾忌,老领导虽然喜欢端点架子,但那都是一般领导的通病,你等会见到就知道了,很好说话的。”
许有才现在是襄宁市分行金融事业部老大,而他的领导,就是襄宁市分行行长,原金融事业部领导费长生。
银行金融系统,所有职位基本上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儿,只有上面的挪位或者空出位置,下面的才有可能走上去。
许有才很懂里面的条条框框,所以当初并没有直接把东西交到一级分行,因为他知道那样做,不仅得罪人,实际上还没用。
原因就在于上面所说的,没人挪窝,就没有位置让给他做。
像现在这样,不仅自己升上去了,还送出了人情。
正因为如此,许有才才有可能借助这一份人情和面子,说服老领导跟李正一见一面,否则以费长生的矜持,李正一这样的小市民,还真的没机会见到他。
费长生在办公室接见了李正一和许有才两人,对于后者,他很熟悉,见到李正一,却稍微有点吃惊。
“李先生真年轻。”这是费长生见到李正一时所说的第一句话。
两人客套几句,李正一便直接进入正题,把自己的需求说了一遍,意思大概就是自己建了一个交易网站,目前已经正式成立公司运营,现在想要搭建一个网络支付平台,为接下来的交易网站服务。
事实上,对于银行来说,网络支付并不陌生,费长生身为襄宁分行金融事业部领导,平日里接触的概念也不少,所以李正一说完,他就知道大概是怎么回事。
早在上世纪末,国内银行就已经开通网络支付,在形式上跟世界接轨。
不过国内银行业从业人士,习惯于原有的老一套,形式上与国际接轨,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国际化,目的仅仅政绩,而不是真的想做出改变。
所以在开通网络支付后,接下来几年,银行业领导并不重视,网络银行在国内的发展根本就没有任何进展。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甚至于连网络银行、网络支付这些名词,听都没有听过,更不要说了解,至于说使用,那就想都不用想了。
所以费长生听完后,颇为意外地问:“李先生有把握做好你说的淘宝网站吗?”
李正一笑道:“任何事情都是需要尝试,能不能做好只在于概率问题,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能做好的概率最大化,如果不去尝试,咱就连最低的概率都没有。”
费长生说:“我听有才说,你对于淘宝交易平台的未来,抱有极大的信心,能不能说说,你现在经营的网站规模的每日流水有多大?你对未来的发展,具体有多大的信心?”
这个时候,无路如何都不能露怯,也不能过于谦虚,如果让别人觉得你自己都信心不足,很有可能就要低看三分。
所以李正一正色说:“不瞒费行长,小子对于网站未来的发展非常有信心,说句不自谦的话,我的目标是奔着行业第一去的,您也可以认为,这是小子的一点野心,或许过程很难,但我有信心做好。”
“至于您所问到网站经营情况,目前刚刚起步,所以规模不是很大,现在还没用正式对外推广,影响范围仅局限在传奇游戏领域。但就算如此,现在经过公司账户的沉淀资金,保持在200万左右。”
事实上,去年年底时,淘宝网站的沉淀资金并没有达到200万,最高时候也才近百万,还是因为限制七天内提款的结果。
费行长略感意外,当然,仅仅意外而已,事实上,200万算不上什么庞大的资金,在他眼里,听到200万眼皮都不会抬一下。
之所以觉得意外,主要是他已经知道,现在对方的网站才刚刚起步,并且使用的还是传统的担保业务,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取得如此庞大的一笔沉淀资金,说明对方网站的交易额并不低。
一旦真正发展起来,范围扩展到全国各行各业,这里面得有多么大的一笔沉淀资金?
费长生的眼光看得比较长远,稍微想想就能明白其中的巨大业绩,现在的关键问题,就是对方的交易网站,是否如他所说,能够做大做强。
所以目前只能赌,李正一赌的是交易网站做大做强,费长生赌的就是眼光。
赌对了,费长生在金融系统的前途,绝对不会止步于市分行行长,只要运作得当,再加上一两个得力之人,省分行以及总行的高层管理职位,都是可以预期的目标。
赌错了,事实上,对于费长生来说,根本就没有任何损失,因为以目前李正一的要求,仅仅就是需要银行给其开通一个网上支付商户账号,没有任何风险。
唯一的损失,恐怕就是在别人眼里,自己的眼光不行,仅此而已。
“沉淀资金目前托管在哪个银行?”费长生随口问上一句。
李正一笑道:“目前比较分散,因为没有统一的支付模式,所以为了方便用户,我在每个银行都开有账户,无论用户开通的是哪个银行的网银,都可以付款。”
第309章 巧合()
“那以后如果开通网上支付商户,你们的资金会如何沉淀?”费长生身为银行金融人士,每一个银行其实都有揽储的任务,不过作为行长,是不需要亲自去做这些基层的杂货,但分管的模块,所有的业务业绩,终归有他们的一部分。
费长生说:“其实我想问的是,如果以后你们的业务扩大,正式开通网络支付商户账户,肯定不止建设银行一家,到那时,你们的备用金如何托管?”
“当然以建设银行优先,资金托管在建行,并且接受央行的监督。”李正一没有丝毫迟疑,毫不犹豫地回答。
其实,李正一目前所说的支付模式,一直以淘宝网站为前提,在费长生的思维意识里,他开通支付账户,仅仅是为了服务于淘宝网站。
费长生当然想不到,在未来的互联网发展趋势中,类似于支付宝这样的支付模式,完全可以当成一个平台来做。
一旦支付模式成熟,就算脱离淘宝网站,支付平台都有万千方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