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宗室-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山上的贼军又被张礴之前说辞说动,反抗意志并不强烈,没有死战到底的觉悟,此刻,1人转身而逃,带动了全面的溃败。

    兵败如山倒,等被炸的迷迷糊糊的范晓斋被亲卫从人堆里拉出来,已经迟了,止不住贼军的溃逃。

    “中军调拨1营归牛将军助阵辽兵!”

    朱弘昭看着梁山上的战事进展,转身将战车上的1杆小旗拔下抛给牛奋威,这杆小旗所代表的5个百户当即出列,招呼部属跟着牛奋威冲向3步外的梁山。

    “侯爷,末将请令增援。”

    刘良臣看着自己兄长带着辽兵冲进浓烟滚滚的山道,出列拜倒在战车前。

    “好,本阵4铳骑由你统率,不可贪功妄进,徐徐推进步步蚕食!”

    “得令!”

    亲卫牵马战马,刘良臣翻身上马,领着4摩拳擦掌,养精蓄锐的火铳兵登马奔向梁山,眨眼间9从两侧绕过牛奋威所部援兵。

    这时候孙河也赶过来,抱拳道:“侯爷,飞雷箭车能射3步,不妨推到山脚仰射,压制贼军。”

    “准。”

    兵马放出去,只能等候战局进展。胜则诸军并进,败则鸣金收兵。

    攻梁山只是1个小战场,前锋与中军可以说是近在咫尺,但想要在战斗中随意更替前锋战斗中的士兵,极有可能引发混乱。如果战场大1些,各部兵马更是不能随意调动。

    否则底下士卒不明所以,军心混乱会接连引发各种出乎想象的意外,甚至莫名其妙的溃败也会发生。最明显的9是前秦淝水之战这个例子,十分残酷的例子。

    这是兵员素质造成的结果,朱弘昭以前的部队能聚散如常,但此番扩编后军队素质9被拖了后腿,没有长时间操练和扫盲,很难从本质上提升。

    此时东风刮起,吹的战车两侧白色旌旗猎猎作响,将燥热吹去来带清凉爽感。

    朱弘昭端坐战车,看着白袍浴血的辽兵和1部亲卫在火铳兵层层掩护下,缓缓从山脚蔓延而上。

    鼓下又换了1批壮士擂鼓,隆隆鼓声中朱弘昭扬着下巴:“孙河将军,带着佛郎机炮登山,梁山已下,片刻后还需你部火炮轰击贼军大寨。”

    孙河抱拳:“侯爷,贼军大寨老幼妇孺居多”

    “让你带火器兵,你9要多想想,火炮除了打人,难道不能惊吓敌军震慑贼军使之胆裂?这1战已死了太多的人,是时候落幕了。”

    “末将遵令,午饭前破寨。”

    朱弘昭微微颔首,笑说:“若贼将范晓斋未死,你试着劝降。此人带兵颇有章法,堪称能将。此时各镇缺乏良将,此人还是有用处的。不过听闻这范晓斋是个读书人,若要为闻香教殉节,让他来见本侯,待本侯问几个问题,说不好能劝降。”

    孙河拳掌合力抱拢,俯首:“遵令。”

    此时各部上前,梁山前只剩下6百铳骑,5亲卫和近千人火器兵以及随军郎中。

    朱弘昭这1刻多少有些得意,梁山啊,水浒中官军数次兴兵却大败而归的硬骨头据点,此刻让他拔了下来。

    “侯爷请看,那是刘良佐将军将旗!”

    刘良佐、牛奋威以及刘良臣3人的将旗争先登山,刘良佐先登1步,将自己的将旗插在了梁山主峰。

    朱弘昭微笑点头,侧头下令:“传令,令前锋休整,食用午饭。随军医匠上前,速速救治伤员。另外张礴?”

    在袍泽羡慕目光中,张礴昂扬出列:“卑职在。”

    “你去劝降,若能劝降大功1件。”

    “卑职遵令!”

    张礴是代州的老乡,说话口音也亲切,胆量也不错,朱弘昭觉得应该提拔1下。

    他的亲卫将,第1个亲卫将李遂因为残疾守着大同的产业;第2个亲卫将武永昌已经成了副营将,跟着李墨轩入京;第3个亲卫将陈策留守侯府,带兵时起码也是副营将起步。现在的刘良臣,干的9是丁力副职,年纪小不能服众,这回战后提拔为副营将也是顺理成章。

    从亲卫系统提拔将领的好处不言而喻,这1点朱弘昭只是向前辈学习。

    至于丁力,个头卖相十足,还是他父亲从大同数万士卒中挑选提拔出来的忠勇猛人。这种人物还是带在身边好,长气势也安全。

    “青桐姑娘回避吧,伤兵运下来后血腥恐怖,会惊了姑娘。”

    朱弘昭解了盔带,将白布披风取下跳下战车,秦朗紧跟着下车,现在战事基本上被控制在己方手中,要统计军功和伤亡。他不仅仅是朱弘昭的侯府教授,还是随军幕僚,手里也有1票和他差不多出身的落魄士子以及军中典吏。

    寇青桐面容苍白挤出1丝强笑:“妾身曾言要追随侯爷征战沙场,古有梁红玉、代父从军花木兰,今日9有妾身寇青桐。”

    扭头看1眼少女,朱弘昭思索道:“如此也好,劳烦青桐姑娘烧水。”

    5口大锅支起,早已烧起了沸水煮着药材。白布在水中蒸煮,抖开后在刺目阳光下晒晾。

    重伤员9在山脚下救治,轻伤员由牛车载来,亲卫营将士打杂搬运。待救治的伤员由军中典吏询问战场上的详细经历,同时根据花名册统计战功。多方面佐证,士卒很难在军功上面作假。

    朱弘昭的部队再3禁止战阵时斩首,由专门的军卒负责解首,战后根据各部表现以及军种均分首级军功。但新军太多,说是私自解首要战场处决,可军官哪能下得了手?所以伤兵堆里,不少伤兵哪怕意识迷糊也在怀里紧紧抱着面目狰狞的贼军首级。

    按军法这批私自解首的士兵要剥夺军功予以处罚,可这些首级都是他们拼了性命砍下的,为的9是换取赏银养活家人。

    在伤兵可怜希冀的目光下,朱弘昭仰望碧空很是为难,1旁丁力和秦朗都主张要严明军法,剥夺首级军功,还要处以棍刑,否则1次饶恕,则后患无穷。

    “每枚首级做功赏银5两,此战尔等战功抄没。痊愈后惩军棍2,若不想挨军棍,或认为的本侯处罚不妥当,本侯允许尔等拿了赏银,伤好后离去。”

    1枚枚贼军首级当场换了成色十足的银子,这群受伤辽兵根本不在意什么军功,他们只在意有没有银子养家。1个个豪气干云的表示再来2军棍也不算什么,顶多1顿皮肉之苦,有什么好逃的。能跟1个不黑心的主将打仗,死了也不亏。

    这群伤兵变脸之快,让朱弘昭觉得可气的同时又觉得可怜。

    1枚枚贼军首级堆积,梁山上搜集的首级也被运来,堆积在1起洗去血污,撒上石灰做防腐消毒处理。1会儿还要进行辨认,将贼军将校首级挑选出来。

    梁山上战死的辽兵尸首也被运下,有些被贼军斩去首级。幕僚典吏们只能通过他们的肩章辨认身份,从花名册勾名另外造册。同时还要让他们的长官袍泽去首级堆辨认,找回他们的头颅缝合后再下葬。

第135章 西天9在脚下(2)() 
6月天燥,血腥味更显得恶臭。朱弘昭已经适应了,反倒是亲卫营新编的士卒多有不适,更别寇青桐这个少女了。不过她也坚强,强忍着各种生理本能的难受,裁剪着包扎用的白布条。

    夹在3面水泊与梁山之间的梁山大寨,丢了梁山9是瓮中之鳖。

    看着官军在梁山上架设火炮,山下的大寨已经没了战意。他们依山而守都被官军强大的火器赶了下来,复夺3次遗尸5余,早已生怯。

    谁都知道,官军居高而炮击大寨,大寨覆灭只在早晚。

    范晓斋满脸疲惫望着梁山上的明军旗帜,心中除了苦涩有的只剩自嘲。官军的实力完全可以碾压梁山,他还曾笑朱弘昭不懂兵事。

    结果他刚放火截断山道,9引来朱弘昭强烈的反弹,两炮9把他的将旗轰飞。若不是部将王林将他及时压倒,亲卫舍身忘死扑在他身上,他可能早9被1炮轰死。

    他有心投降,可徐鸿儒的家眷都在梁山大寨,1个不少都在这里。徐鸿儒将家眷托付给他,是对他最大的信任,这如何能辜负?

    换做寻常人,早绑了徐鸿儒家眷向朝廷换取荣华富贵。可那是寻常人,不是他范晓斋。

    可这种情况,还能打下去吗?

    他只能期望于降后部众中人人赤诚,不出卖徐鸿儒。可是,这可能吗?

    徐鸿儒的造反不是1般的造反,这位可是1扯旗9自称天子自绝后路的狠人。其他造反的人及时投降说不好还能保家眷1命,而徐鸿儒根本不可能。

    所以梁山大寨可以投降,而他范晓斋不能降。

    他正担心官军要强攻,根本不给他们投降的机会。要知道被生擒俘虏和投降是两个概念,而这时候张礴来了。

    张礴1来,嘴皮1动,梁山大寨立着的红色旌旗9纷纷落下,贼军纷纷摘了额上红巾。而范晓斋安顿好1切,要拔剑自刎。

    “我家侯爷不愿多做杀孽,又赏识范将军才干,范将军何故如此?”

    “徐鸿儒于某有知遇之恩,寨中生灵可降,范某若为荣华富降,有何面目存世?”

    张礴心中敬佩,抱拳道:“我家侯爷有几个问题要询问范将军,还请范将军移步。张某敬佩将军,也不妨实言相告,我家侯爷性情果决,不达目的不罢休。”

    范晓斋颓然弃剑,张礴话里隐含的意思很简单。你想死可以迟会再死,但现在死了当心官军报复。1个死人自然不怕报复,但范晓斋还活着,不得不为寨中活着的人做考虑。

    梁山大寨告破,刘良佐和牛奋威当即率军入驻,清缴财货并解除贼军武装,驱使他们上梁山收拾贼军尸骸,天气热,尸骸处理的越早越好。

    否则爆发瘟疫,1旦扩散谁都活不了。

    兖州战场上也是如此,官军和叛军战后,都会派人打点战场。否则瘟疫爆发,朝廷只是糜烂1地,而叛军则是1个都跑不了。

    朱弘昭洗着血手,他刚为伤兵包扎过伤口,扭头看着披头散发的范晓斋,问:“本侯请范将军来,有两点不明。第1点,徐鸿儒并非良材,谁给他的胆子造反作乱?”

    死亡9在眼前,范晓斋只求速死,心中格外的清灵,挤出1个笑容道:“可能他不是良材,才会不识天数,狂妄作乱。闻香教尾大难除,各地传头、会主多有劣迹,自知早晚招来朝廷围剿,也是因为如此,不得不反。”

    “将军本是秀才,为何从贼?此时朝廷缺乏良将,范将军已错了1步,本侯愿为将军担保。将军不妨投效朝廷,以战功赎罪,迷途知返也是1时美谈,纵是马革裹尸也能光宗耀祖。”

    范晓斋默然,垂首抱拳道:“万历末,山东受灾严重,流民群起求食果腹而诸官隐瞒不报。上无朝廷救助,下有士绅圈地,而徐鸿儒散发教财活民数万,范某感其大义而投效。1日为贼,终身为贼,侯爷不必再劝。”

    朱弘昭沉默,他欣赏范晓斋这样的人,复问:“正因为官员不作为才使得闻香教能收买人心,范将军何不洗心革面投效朝廷?坐镇1处,也能保1处百姓安稳乐平。正所谓达则兼济天下,本侯能予将军通达之门,将军为何自愚而不视?”

    “只恨未能早日与侯爷相遇,范某别无所求,只求速死。”范晓斋转身,低头1叹:“侯爷欣赏范某,某之幸也。若降了,那9不是范晓斋。那样贪生怕死之徒,侯爷要之何用?”

    “既然将军心意已决,本侯也不为难将军。将军死后,本侯必会善待寨中百姓。”朱弘昭看着范晓斋背影1叹:“世人何愚,竟争相从贼。弥勒降世,往生西天。这弥勒未见,西天又在何方?可笑,可恨,可叹,可悲”

    “范某不知弥勒何在,只知西天9在脚下。求仁得仁,有侯爷能识某,某死而无憾。”

    范晓斋迈步离去,消失在朱弘昭视线中。

第136章 赵彦毒计() 
“西天9在脚下”

    朱弘昭沉吟,闭着眼睛。

    拥有脚下的土地,这9是1种极乐。土地乃是衣食根本,土地在则衣食不缺,虽幸苦却能吃饱喝足家宅平安。若没了脚下土地,对此时的百姓来说,何处不是深渊地狱?

    闻香教又是佛教分支白莲宗演化,信众崇拜弥勒。佛教主张生时遭难是1种磨练,僧众要觉悟万象,而普通信众求的还是死后入极乐西天。

    作为白莲教主张的也是如此,不过更为主动,不求死后入享西天极乐。他们要改变这个痛苦的世界,信众们是如此想的。而骨干们,很明白自己的这1套是什么原因。教义,只是吸引教众的,教众则是出产羊毛的羊,如此而已。

    范晓斋是1个有理想的读书人,拿闻香教教义做理想。对于造反,他可能比徐鸿儒还要执着。他所谓的西天9在脚下,意思9是如此,想要什么9行动,不会被动去等待。

    历史上徐鸿儒被俘处以极刑,兖州战场叛军投降,天启皇帝赦免了他们的罪过。而范晓斋带着郓城的信众誓死不降,要为心中的理想战斗至死,坚守飞集镇,给官军造成不小的麻烦。

    因围困封锁断粮而战败,绝望的万余人掺杂老幼妇孺死战到底,被官军斩杀殆尽。制造了飞集镇的万人坑,后世发掘出来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报!”

    1队骑士从梁山飞奔疾驰而来,刘良臣翻身下马神色狂喜:“侯爷大喜啊!贼军骨干家眷都在寨中,逆首徐鸿儒家眷十8口,1个不少都在地窖中!”

    朱弘昭转身,急忙对1群喜笑颜开的亲卫大喝:“速去将范将军请来!”

    他终于知道为什么范晓斋不能投降了,他给出的筹码足以说降任何陷入绝境的守将。范晓斋不投降的根由,个人名节倒是其次,而徐鸿儒的家眷才是关键!

    投降固然脸面上过不去,但比起卖主求荣来说,投降不算什么事。范晓斋只有1死,才能洗清卖主求荣的嫌疑。

    此时的范晓斋与十来名部下盘坐在地上,喝着酒,唱着教中往生极乐的经文,拿着匕首齐齐插入脖颈要害。

    丁力在监刑,垂着头1挥手,1群亲卫上前为那些死的不痛快的叛军将校补上1刀,结束他们的痛苦。

    他手里握着1份血书,是范晓斋临死前送给朱弘昭的礼物。他可以1死了之,他救不了徐鸿儒的家眷,但要尽量保住自己的家眷。

    刘良臣的喜报来迟了1步,朱弘昭看着范晓斋临死前的血书,默然片刻。收好后说道:“好生抚慰范将军家眷,许其家眷守灵3日。3日后下葬范将军遗骸,首级硝制做功。待检阅后,发还范家。”

    梁山大寨挖掘干净,在火焰东风中变成灰烬。

    阵亡的辽兵和亲卫营士卒收敛尸体,葬于梁山之下,刻碑留名。

    忙完这1切已到了下午,押运着两千降卒,8千余叛军家眷朱弘昭向小安山祝家庄回军。同时飞骑报功京师,徐鸿儒的家眷可是滚烫炙手的军功。朱弘昭不需要军功增长名禄,可他的部下需要。

    回去的路上,杨御藩闷闷不乐。此战他连1点功劳都没捞上,心中说不出的抑郁。他有心离开朱弘昭带着沂州兵返回兖州支援他父亲杨肇基,可他必须留在朱弘昭这里。

    这是杨肇基给他的死命令,9连杨肇基都没把握能守住沂州城。杨家族人都在沂州内,1旦城破后果不堪设想。

    杨御藩如此,周世锡也是如此,为的9是保住家族传承。

    半日攻破梁山大寨,消息向风暴1样在郓城散播。驻守郓城的王好贤慌了,他曾带着两万人试探过梁山的底细,最后铩羽而归。

    而朱弘昭只是5千人9把梁山半日内攻破,范晓斋被迫投降自尽。徐鸿儒与叛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