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宗室-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个冬季,河套蒙古受灾严重,活不下去怎么办,只能学老祖宗南下去抢东西吃。不过现在文雅多了,先礼后兵。

    这次打着的旗号是报仇,讨伐延绥镇总兵杜文焕的邪恶偷袭手段,想要他给他们1个说法,实际上还是想要过冬的物资。当然,金银也可以。

    巡抚张之厚,延绥镇总兵杜文焕顿时头大。杜文焕靠荫官出身,很能打,天启元年诏他率兵赴辽,派兵前夕出其不意收拾了1顿河套蒙古,结果河套蒙古摸不清虚实,忍耐不发。

    于是这位杜总兵心思落空,又不敢去辽地和建奴死磕,没见当时死了那么多总兵官吗?不情不愿把赴辽兵派了,本人直接报病引疾辞官,不到半年时间又复起为延绥镇总兵官。

    今年1来河套蒙古生活紧张,2来要报仇,于是河套蒙古号称十万,按部落出兵42支,分散游击侵入。

    这些游散部队多的两3千骑,少的几百骑,聚散无常,让杜文焕根本没办法。他兵力已经调拨几部入辽镇,此时不足,派出去的少了,会被蒙古聚合围歼,多了的话后方又空虚。

    兵败和丢城是两个级别的罪过,两罪取其轻更不如不取,杜文焕只能分散防守,结果河套蒙古突入防线6百里,把巡抚张之厚吓得不轻,更不敢让总兵杜文焕出兵了。

    河套蒙古1边喊着要生擒杜文焕,1边绕过延绥镇防线,深入固原、庆阳,围延安,驻军眼睁睁看着他们虏掠防守能力虚弱的戍堡下手,9算咬碎了牙也没办法。

    被突入防线,还要他们这个总兵和巡抚做什么?两个人隐瞒不报,但河套蒙古出兵的时候,消息9传到了大同东路。

    腊月26,此时朱弘昭告别两位妻子,已入驻新平堡。

    原本计划是出兵5千骑,大同马军多,马也多,凑5千骑不是难题。但朱以溯在东路施政近两年,成果斐然,麾下军将装备、粮饷充足,士气高昂都想着去塞外捞1笔。当然了,当兵吃粮,朱以溯对他们好的简直如再生父母,此时不出力良心也过不去。

    纷纷请战,9连卫所军步卒也能托关系借来马匹,于是骑卒数量大增,于是如何组建9成问题了。

    本来朱以溯9是想袭击蒙古老巢狠狠打击蒙古,1来是他想要拿货真价实的军功给朝廷1个表示,给大明宗室涨涨脸面。2来是他已不满足东路参将这个职位,得知杨肇基要卸任后,他对大同镇总兵官的位置也眼热。

    这次出征消息传递下去后,出关路卡严加把手,许进不许出。东路上下1派火热,人人不傻,都觉得偷袭老巢这种事情稳赚不赔。

    结果最后1统计,再3遴选后大同东路此次出征能凑9千骑。

    其中战兵体系两千骑,都是分批次由何冲1手操练出来的精锐,装备、士气是仅次于诸将家丁的部队。

    两万卫所军能凑出4千骑,这些可以算作散骑,单兵骑术不成问题,但大规模骑战9缺乏必要配合。同时人手1副的皮甲也凑不齐,是装备最差的1批。

    诸将家丁有千骑,战力最是强盛,装备也都是好到完爆蒙古的存在。

    朱弘昭所部5多教员,6百5少年兵,这7百人足有5杆甲式火铳。因为总兵杨肇基离职,宣府、大同总督崔景荣默许,刘时敏将总兵府标营、自己的卫队筛选后总共5骑由家将刘行孝统率,归入朱弘昭所部。

    这98千骑,此外还有先前各边镇逃亡投奔朱以溯的战兵自备铠甲马匹,实际上都是逃亡时顺来的,搞笑的是东路哨卡对这批人当时采取默许的态度

    这批人凑了千骑,其中掺杂东路4遭马贼,战斗力不好说,不过军容真的很差,筛选两次,留下1千骑军以素有威望的延绥镇逃将,也9是1个把总官马少先为临时统领,率这批‘义兵’于军前效力。

    此外安顿好尚无生活来源的5千户辽民投军热情高涨,但东路军兵出塞后防守力量还有盈余,根本用不上他们。朱以溯4丁抽1,编练民团3千以为后备,预防蒙古报复。

    实际上是辽民日子也不好过,投军起码能吃饱肚子。

    腊月28,1队散骑从塞口入新平堡,直入堡内参将府。

    此时朱弘昭外罩大红色铜钉棉甲,身边跟随蓝色棉甲高尖头盔的杨御藩,土色棉甲刘行孝,再后跟着1众家将,顶着凌烈寒风伫立高台审视台下兵丁操演。

    红色如火的棉甲很显眼,也很精神,当然,也是非常的骚包。战场上很容易成为明显的目标,但朱弘昭坚持赤色,原因9因为显目。

    赵期苦劝,朱弘昭曾笑说是担心受伤流血也不会影响手下士气。

    他估计很难受伤,站在那里让人拿弓射,只要不是射到脸上,9没啥大碍。他身上整整裹了3层丝衣,然后依次是牛皮甲,鱼鳞甲,最后再于外面罩1件成人宽大棉甲,整个将近35斤配重,重甲中的重甲。

    坚持不懈练着那套穿越福利体操,他身子骨格外健壮,35斤负重相当于后世4斤,但他依旧能行走如常,不影响正常生活。

    总教头徐明入冬后身子骨9不成了,今日披着那套退伍时顺来的棉甲,拄着红缨枪在孙儿搀扶下目光严肃,面容枯瘦只剩1张人皮,显得很是骇人。

    操练结束,朱弘昭大手1挥,2头羊当场宰杀,炖汤犒赏劳累的士卒。他能做的9是对这些为他效力的汉子好1些,出征前让他们吃的饱饱,免得留下更多的遗憾。

    徐明已经不行了,在校场昏厥,小孙子徐青雀瞪着两只圆溜溜眼珠子,看着1帮人抱着他爷爷进入大帐。

    帐内,徐明回过来1口气,看1眼孙儿,又满是乞望望向朱弘昭。

    “徐老安心,只要朱某此番得胜归来,以弟抚恤青雀。”

    朱弘昭拉着徐明的枯瘦大手,徐明浑浊双目淌下泪水,提1口气咬牙说:“新军操练已上正轨,日后公子按着套路操练,精兵不难得也。老夫还有1事要说,请公子务必听劝。”

    徐明为朱弘昭的新军操碎了心思,连仅有的孙儿都顾不上照看托付在青阳庄。这次突然病重,徐青雀还是昨日突然从天成卫城带来的。

    “我大明精兵以戚公所部为盛,何也?戚公用兵如神是其1,练兵是2。而第3,则是戚家军临战配合以杀敌为主,战后记功,不以首级为功。望公子统军,不以军功首级制为准,否则贪鄙之军临阵怯敌,常常妄杀大明子民,以良冒功,实乃遗祸!”

    “外人皆道戚家军军纪无双,而不知战时军纪望公子此战旗开得胜,为我大明藩屏。孙儿青雀,老夫愿其能投身军旅,为其父、叔报仇雪恨。公子安心,出征前,咱不会给公子添添晦气”

    说罢,徐明陷入昏迷,他孙儿青雀眨着眼睛,奇怪看着周围悲伤的众人。

    随军的李守义担当医官,管着医匠队。见朱弘昭望向他,李守义微微摇头,轻声吐出8个字:“油尽灯枯,回天乏术。”

    “多备药材调养,徐公于新军功劳甚大,最后的遗愿说啥也要满足。”朱弘昭说罢,挤出1丝笑容,摸摸徐青雀脑袋。

    转身出帐,朱弘昭闭眼长出1口浊气,生老病死,凡人总是如此的无奈。

    生命如此的娇弱,才更显珍惜。他要珍惜这来自不易的1世,不仅为自己,也要为这个民族,他肩上担负的很重,重如山。

    刘行孝岁数大,出帐安慰道:“公子不必悲伤,徐老1生戎马,最后能按着心愿练出1支新军,这辈子也算不冤。”

    “慈不掌军这个道理我懂,徐公最后之言还请刘将军这两日严加告诫,使诸队官记到骨子里去。此次出征塞外,不以首级为功,战时违背,战后夺官。”

    刘行孝是南京守备大营体系里的小小千总,在刘时敏被任命为大同镇守时9辞官来大同担任刘时敏卫队长,和朱弘昭也算相熟。

    帐外,1队散骑从新平堡而出,直入这所草创校场,当首骑士下马单膝跪地:“公子,鞑子有动静了,大人正在军议。”

第69章 出塞() 
朱弘昭大步进入参将府,沿途守卫森严,家丁们纷纷对他行臂礼。他们在执行军务,若是平时要行更隆重的单膝礼。

    大堂里何冲语气激昂:“若等延绥镇军情求援,我等从大同出发,兵至已晚,难收成效。大人这1战意在奇袭,末将认为此时9该召集诸军,乘夜色出塞。茫茫塞外,我军净是骑卒,行军火速,如蛟龙入海,纵是塞外鞑子发觉,1时也难以筹集军马应对。”

    “末将也是如此做想,赞同何将军。”孙河起身抱拳。

    紧接着又有数将起身赞同,而阳和口守备渠家帧持反对:“如今天子诏书未至,又无延绥镇求援。我军出征,虽胜也是罪过。末将提议再缓1日,等待天子诏书。”

    又有几名老成的将领起身支持,两派人马都是朱以溯提拔起来的。两伙人泾渭分明,也是有迹可循。

    何冲、孙河、郭谅这1伙是亲善朱弘昭的,多是随朱以溯父子北上的人员。也有后来提拔的,但多不是东路本地人员。

    而渠家帧这1派则是彻彻底底的东路老派人马,是朱以溯从天成、镇虏两卫千百户之中提拔起来的,他们相对保守。

    当然,对于朱弘昭他们是持抗拒态度,他们都认为朱以溯父子这对宗室是过江龙,惹不起咱认了,9老老实实听命。都等着朱家父子离去后接掌东路,自然对内定的朱弘昭不太友善,心生抗拒。

    “荒谬!军情如火,岂能拖延?”何冲根本不鸟这些老派,这些人在他看来都是草包庸将,整个东路没几个他能看上眼的。他连麻承宣都能搞下去,更别说搞这些人了,只是没必要罢了。

    “无诏不可发军!”渠家帧毫不畏惧何冲,论官职他是守备,而何冲只是千总,连孙河、郭谅两人都不如,起码这两人还挂着防御操守职衔。

    朱弘昭领着刘行孝、杨御藩大步入堂,新旧两派人马让开道路,

    “孩儿拜见父亲,听闻军情有变,孩儿9赶来了。”

    朱以溯金盔金甲外罩鲜红戎袍,抬手虚扶起来道:“由马将军重述1遍,是马将军麾下儿郎探查的消息。”

    马少先留着络腮胡,1身镀银明光铠,样式和明式盔甲很不同,有唐风。他很早9与朱以溯有联系了,在塞外劫掠收获的东西都要交1份给东路,算是保护费,也是例钱。

    很恭敬抱拳1礼,马少先口呼:“禀告公子,咱手里不少儿郎都是延绥、河套混饭吃的,那边消息灵通。这次河套鞑子号称十万,于腊月23起兵,诸部落各自派遣人马南寇,共有4余部。大者出两3千骑,少者数百骑,其中约十队人马是河套有名的豪强好汉麾下健儿,混在里面捞好处。”

    豪强好汉?说的婉转,实际上9是河套马贼,还是明人主导的马贼团伙。能混进去没被蒙古吞并,说明根底也是极硬的。

    对于大堂内相争的新旧两派人马,马少先谁都不敢得罪,得罪1个9是得罪1帮子,鬼晓得另1帮子会不会念他的好。不过他是赞同何冲这1伙人的,现在9该出兵。

    反正他是带着手下儿郎向朱以溯讨饭吃的,不是向大明朝,当然,能重新混个1官半职也是好的。

    所以对于朱弘昭,他必须尊敬。按他以前混的行当来说,朱以溯是大当家,那朱弘昭9是少当家。对了,他是马贼出身,招安后又当起了马贼

    朱弘昭微微颔首,转身道:“将在外,本9该临机则断!孩儿认为此时出兵,不能再迟了。若河套鞑子南寇失利返回老巢,此次出征胜算寥寥,徒耗钱粮,说不好还会惹得诸镇笑话。”

    “公子英明,末将何冲赞同。”

    “末将郭谅、孙河、张英赞同出兵。”

    朱弘昭1来,几名中立派立马倒向新派,老派抵挡不住,赞同出兵。若再反对,可能他们9要跟着孙传庭坐镇东路,赶不上这趟差事。

    反正违诏或是战败,有朱以溯这个宗室顶着,立功了1起吃肉喝汤,战败了与他们有啥关系?

    杨御藩打定主意要去塞外走1趟,因为总兵府标营他非常熟悉,现在担任刘行孝副手。对于军内诸将相争,这种事情他见多了,相争才是正常的,若上下1心,没有旁音杂论,这才是危险的事情。

    朱以溯根本不在意麾下将领相斗,只有相斗,他才能居中调和,方便指挥:“既然军议出兵,那随本将军联名书写奏疏。”

    东西早9写好了,但写字的是蘸着鲜红鸡血的红笔,朱以溯提笔写道:“军情紧急,臣擅专拿用。此战胜则生,败则死。”最后落笔处写上自己名字,将笔递给渠家帧。

    渠家帧眸子1缩,这可是向天子百官下生死军令状,真够狠的。不过事到临头他也不能退缩,提笔书写:“若败,无颜存世。”

    笔转1圈,轮到朱弘昭,他看1眼父亲,蘸着腥烈鸡血,字字狰狞:“父子同心,上下用命。同进同退,同生共死。朱弘昭。”

    最后朱以溯审阅,取出将印加盖,众人依次盖印画押,没官印的按手印。

    走完流程,朱以溯手持令箭,1旁幕僚李士第提笔,听朱以溯口述书写:“大军出征,以粮草为重。举贤不避亲,我子弘昭英勇沉毅,廉洁奉公。可为粮官,率本部与张英所部为后军。”

    李士第等几名幕僚同时书写,吹干墨迹,分别加盖印信。这些东西军中留1份,1份送报兵部,1份要给总兵府。

    “末将领命,头可断,粮草不容有失。”

    朱弘昭踏步上前,单膝跪地双手接过将令,朱以溯目光严肃,他相信儿子,没再说别的。

    接着朱以溯又道:“大军出征当以骁勇之辈为先锋,千户马营千总何冲,勇悍练达,兵法卓异,特为先锋官,统战兵骑卒两千为前军。”

    何冲没想到先锋会是自己,忍着激动上前单膝跪地,双手接住将令:“末将必不负将军信任,斩将夺旗以报朱公栽培。”

    “我知尔勇,努力奉公即可。”

    朱以溯不是瞎子,虽然不明白何冲为什么只对自己儿子心服,但凭这1点9要大用。起码要能压住渠家帧,渠家帧太让他失望。但举荐上去,想随意撸掉也不是容易事。

    紧接着1系列任命,朱以溯自领中军两千骑,左军郭谅1千骑,右军渠家帧1千骑。这两人和朱以溯率领的都是卫所军骑卒,战力不算最强。

    马少先那1千骑义兵为散骑,环绕大军而行。主要负责扮演马贼,也算是恢复本职工作。专门截杀鞑子游骑,免得大军行进走漏消息。

    8千骑都散落驻扎在新平堡4周,既然决议今夜出征,很快9动员起来,收拾行装。这次是轻骑出击,携带的物资并不多。

    每名骑卒携带5日干粮,朱弘昭的后军1千5骑,此外还有5车夫驾驭5辆牛车,押送军帐、和足够大军2日食用的军粮。

    干粮都是制好的肉条、干菜和炒面,吃的时候肉条切碎与油脂炒面拌上干菜拿热水1冲,9能食用。军粮也是以制好的面饼馍馍居多,方便食用。

    也不用带太多,只要沿途有不开眼的小部落撞上,干掉后有的是肉食吃。

    正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军议完成,朱弘昭9去接掌辎重营,东西都已经备好,现在要做的9是装车。

    夜里,诏书抵达,大军汇于长城下,朱以溯宣读圣旨,全军出塞。

    人上1万,前后不能相顾。

    最先行动的是恢复马贼职业的马少先1部,按照平时的组织关系,出塞9散开,封锁大军出行道路。

    何冲提着1杆长刀率领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