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傍晚为儿子喂着甜米粥,朱以溯将宗爵换官的事情说了,让朱2哥多个心理准备。毕竟这宗爵是他朱以溯的不假,将来还是朱2哥的,9怕他想不通。
因为宗爵问题,宗室各王谱系内发生的龌龊事实在是太多了。
宗室没有别的谋生手段,只能吃爵禄过日子。不说亲王那1级,下面的郡王两千石,次1级的镇国将军1千石。这仅仅1级之差,9是两倍的财产差距。
郡王的长子还是郡王,其他有户口的儿子只能是镇国将军爵位。为了继承郡王王位,往往兄弟反目,叔叔算计侄子,这类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第6章 李家小娘子()
朱以溯说的很明白,担心十岁的儿子不理解自己苦心,详细讲述宗室的苦处和拿宗爵换官职后的美好生活的展望。
对此朱2哥能说什么,他对自己这个身份也讨厌的紧。要不是年纪小,这个父亲还不错,他又没有远行的路引,他都想翘家后改名易姓回归本名,以1个普通平民的身份向大明朝发起冲击。
他有足够傲人的本钱,那9是他的记忆力。8股文再难,考取范围也在4书5经之内。几百年下来流传了多少的科考范文?大不了花个几年功夫都给他背下,考试的时候各种誊抄修改,嘿嘿,还不信考不了1个举人。
可惜啊,科考要填祖宗3代资料还需要作保人,身世要清白不说。祖上3代内男的不能犯罪,女的不能再嫁,总之要求很多很多。
有道是秀才造反十年不成,所以某人对科考当文人的心思弱了不少。估摸着到崇祯皇帝登基,自己也该成年了。
练习那套莫名出现的广播体操,再不济当个大头兵杀出1条活路也是有可能的。现在这个父亲想法开明,他还反对叽歪什么?
父子俩闲聊几句,嘱咐朱2哥休息,朱以溯9去了正房研磨提笔,书写奏疏去了。
偏房里点着油灯,也不知是什么动物脂肪,总之弥漫着1股奇怪的味道。
朱2哥下床按着记忆做了1套广播体操,舒筋活血之后精神奕奕,1身青淤肿痛也不那么明显了,将油灯摆在书案上,按着记忆研墨铺纸。
手握毛笔,扭动手腕研究着最舒服的握笔手势,眉头轻皱着调墨。
繁体字本9笔画多难写,毛笔太软不能写太快,总之还是硬笔好。作为机械系的毕业生,对钢笔的原理他自然了解。可惜没有加工钢笔的条件,等摆脱了现在的宗室身份后再想办法吧。
提笔在草纸上缓缓写下‘日月昭昭’4个字,觉得不好看,又在1旁继续书写,着重书写1个昭字。
“日在旁照着,刀架口上躲都躲不掉,这字不详。”
头1次他研究这个昭字,感叹1声铺上1张白纸,写了1个正楷昭字。笑道:“怪不得皇帝喊臣子入宫叫做召,吃饭的口在刀下走1遭,这个字真贴切。”
又提笔写了1个李字,看着纸面‘李昭’2字,朱2哥神色缅怀,以后这个名字不会出现了,用了2多年,现在放弃怪遗憾的。
李字这辈子用不了,他决定把这个昭字留下。再不详,也是他前世唯1的纪念。
朱家子弟都要在名字中第3字按照辈分要带5行偏旁,父亲朱以溯,水生木。那自己这1辈9要带木字旁,崇祯皇帝是朱由检还是朱由校?不管叫什么,总之也是木字旁,和自己同辈。
自己是鲁王1系,名字中第2字已在两百年前由太祖朱88同学定好了,是个宏字。想着,朱2哥将自己能用,想用的名字写了下来:朱弘昭。
“挺好看的1个名字,希望能跳出朱家5行的沼泽怪圈。”
连写几遍,又换上1张白纸,铺平用陶瓷青花纸镇镇好,提笔想要写自己名字,下意识第1个又写成了1个方正楷体李字。
门外传来脚步声,赵期门外轻语道:“2哥,李家小娘子送药来了。”
收笔,朱2哥同学看看自己手腕上的淤痕,恨的牙根痒痒。下定决心要好好捉弄1番这个李家少女,但捉弄之前1定要摆出1张人畜无害的模样,免得这丫头生出警惕。
敢当着锦衣卫面前欺负自己,这个丫头也不是省油的灯,不好好谋划1下,可能吃亏的还是自己。
思索着,朱2哥同学开门看到了头戴竹笠素纱遮面,挽着个竹篮的李家小娘子,低声吩咐赵期道:“取1份点心备好,再冲1壶好茶上来。”
赵期应声离去,朱2哥出门抱拳道:“今日多谢李家姐姐救命之恩,姐姐深夜送药,2郎心中感激无以为报。”说着从腰间缀玉取下,双手赠上道:“还请姐姐收下2郎感激心意。”
这时候赵期进了灶房,李家小娘子声音幽幽:“未曾想2哥儿挨了1棍,却懂的说话了。2哥乃是宗室贵胄,幼娘当不得2哥这声姐姐。这玉,幼娘也收不得。只是幼娘不慎遗失了家姊赠物,不知2哥儿是否见了?”
“正要和姐姐说哩,姐姐请。”朱2哥感觉这丫头有点油盐不进的感觉,迎李家小娘子入偏房。
将竹篮放桌上,从篮里取下1窄口白瓷瓶放1旁,李家小娘子道:“2哥气色壮了不少,但这药还是要喝的。明日晌午再来村头店里取药,服个5剂,9能停药。”
这时候赵期提着1壶冲好热茶连带茶碗以及1碟点心进屋,正好这茶碗成了药碗。赵期鼻子嗅了嗅,用怜悯的目光看了1眼朱2哥,退了出去。
药味冲鼻,朱2哥还没喝9舌根发苦。他这人前世能在献血时看着自己血液1股股淌出去,验血时指尖挨1刀都不皱眉,但这喝中药,9有些怂了。
“怎么,2哥怕苦?有道是良药苦口,2哥莫要辜负幼娘煎的这剂汤药。”
怎么感觉这丫头面纱里面是1副狐狸偷笑的模样?端起药碗朱2哥放下,正色道:“姐姐门缝里看人,莫把2郎看扁了。男子汉大丈夫何惧药苦,还是先说说姐姐那手帕之事。”
说着朱2哥从怀里取出白绢,恋恋不舍递给李家小娘子,问:“还不知道姐姐名字,还望姐姐不吝告知。”
“2哥唤我幼娘即可,若有心可称1声姐。快服药,明日记得来店里取药。”
朦胧素纱遮掩,朱2哥瞪着狭长丹凤眼望了望,神色带1丝遗憾,这是他认识的大明朝第1个女子。人家却连名字都愿意对他讲,仿佛看不起他1样。
端起药碗,眉毛皱了皱,仰头9喝。入口极苦,苦的他浑身1颤,这时候可不能吐下去,硬是提气咕嘟咕嘟1口喝尽。
哈1口气,苦的朱2哥5官皱成1团,9见李幼娘端起白瓷瓶将余下的,如同可乐1样的汤药倒了碗里道:“2哥务必1鼓作气,快喝。”
女子向来比男子先发育,李幼娘十4岁,站在十岁的朱2哥面前足足高了1个脑袋,督促的模样活像1对姐弟。
苦啊,哪能在女人面前丢了面子,隐隐察觉到这李幼娘居心不良,朱2哥还是咬牙1口饮尽,喝完后口齿不清道:“幼娘姐稍待,2郎去去9来。”
素纱内,李幼娘嘴角翘着,明媚双眸眯着,看了看手帕干净如初,收了起来。她知道这个朱2哥出去漱口去了,目光打量,寻着油灯看去。
书桌后有1书架,书册排列纵横有序,眼眸羡慕。自古书医1家,读书读出了精髓可以当官,悟性达不到9行医救人,两者都是清贵职业。
像李家9是如此,田产不足百亩,耕读行医传家。考得好9去做官,考不好9传承祖业行医救人,既能养家糊口也能积攒名望。
回头1看桌上白纸上1个正楷李字,李幼娘不由心跳加速,匆匆收回了目光。想到今日为假寐的朱2哥把脉,这家伙心跳加速的情景,李幼娘只觉得心脏噗噗直跳,面上似火烧。
灌下大口冰凉井水漱口,朱2哥提着1包点心走进偏房,9见李幼娘收了装药瓷瓶,挽起竹篮。听她道:“再过会儿天色9黑了,明日晌午2哥记得来取药。”
“那2郎送幼娘姐,这包点心幼娘姐莫要推辞。”
李幼娘有心拒绝,奈何朱2哥将点心塞竹篮里,道:“今儿算2郎请幼娘姐,明日晌午2郎9在幼娘姐家中蹭饭。这样谁都不欠谁,幼娘姐9收下吧。”
“那那2哥喜欢吃什么?”
“2郎也不知,只要别像汤药这般苦楚即可。”
李幼娘家在村头,2进出的院子,前面是简单的药房店门,院内可能晾晒着药材,阵阵药香随风吹来。
朱2哥这还是第1次出门,手里提着1根木棍护身,嘴上却说夜里看不清路探路用的。待他离远了,李幼娘忍不住捂嘴轻笑。
“梅儿,何事如此好笑?”
“姐姐,阿梅在笑朱2哥被人1棍打的仿佛换了个魂儿似的。性子沉稳多了,张口闭口像个小秀才似的,酸死阿梅了。”
“你啊”指了指李幼娘额头,素服少女摇头,左边眼帘下缀着1颗细微红痣,增添了1分媚意,却苦笑:“等他知道你煮了2两黄莲,当心拿棍追你。”
“才不会呢,朱2哥现在可讲礼了。现在5月天燥,喝点黄莲去火对他也是好的。”李幼娘说着,取出点心道:“阿姐你看,他还送点心给梅儿呢。”
“那是他不知道他喝的是黄莲,梅儿可别走漏了口风。”素服少女沉吟道:“这朱2哥自小没人管教,或许昨日吃了那1棍,也是1番好事。”
那头朱2哥回到房子里,端起温了的毛尖茶壶倒了1碗小抿1口,茶水清香,仿佛李幼娘身上那股香味1般。
宗室子弟是没有婚姻自由权的,都是由千里之外宗人府的家伙随便拉的红线。似乎只要年龄合适,女方家身世清白9能扯红线。
他对李幼娘动心了,从宋朝开始9有缠足的恶习。他刚才发现李幼娘没有缠足,身段也好,还有点小性子,9是不知道具体长什么模样。
坐回书桌前,见桌上白纸上又多了两个娟秀正楷‘秀梅’,加上他之前那个李字,正好是李秀梅3个字。
这难道9是李幼娘的闺名?似乎有点意思了,摸着下巴朱2哥眉头1皱。
第7章 姐妹俩()
从那个手绢上可以知道,李幼娘马上9要及簪。
明朝男女到了1定岁数按照法律9必须嫁人迎娶,否则可是要罚税的。明朝女子多在十5岁左右嫁出去,粉嫩嫩萝莉1只。十8岁还嫁不出去,9算是剩女了,会遭到左邻右舍乡邻们的鄙夷。
比如说嫁不出去是家里吝啬舍不得花婚礼钱或掏嫁妆,或者9是这姑娘嫁不出去是因为德行有亏。总之,姑娘嫁不出去,1家人都抬不起头来。
明朝中后期流行富嫁,即使普通百姓,也要将婚礼操持的风风光光。男方家要出的聘礼比起现代来说也不轻,女方家要掏的嫁妆更是不能马虎。
这关系女儿在男方家的脸面,而且嫁妆也不是给男方的,所有权还在女儿手里,将来有女儿的儿子继承,其他女人的孩子无权继承。如果嫁出去的女儿无子,也没有继子,这笔嫁妆所有权还在娘家人手里。
而男方的聘礼,若婚姻破裂,这聘礼还是要还回去的。具体情况还要看婚姻破裂的原因,罪在男方,这聘礼9没必要还了。
为了聘礼和嫁妆,往往再穷也要搞借贷。而生活在温饱线的平民们,则很难讲究这些,多是养个童养媳省掉聘礼。或者两家互换女儿亲上加亲,1切都以节省为目的。
但婚礼是不能马虎的。
如今李幼娘将要及簪,朱2哥还没摆脱宗人府的管辖。9算提亲,也是不具备法律效应的。反而会犯了宗人府规矩,极有可能发配凤阳中京守着祖陵。高墙内,有吃有穿无人交流,会慢慢折磨到死或被折磨成疯子。
现在能不能从宗人府脱身,全在朱以溯那支笔杆子上,以及1点点运气。对此朱2哥使不上力,但也不能束手待毙。
这辈子当了宗室9没法当文人,宗室和文人是天然不对付的两个群体。都恨不得对方死绝了才好,1个嫉妒对方有自由能当官,1个眼红对方1出生9不愁吃喝还婚姻包办。
搞笑的是两个集团都认为对方是大明朝的祸害蛀虫。
朱2哥现在9是逃了,也当不了文人。因为他还是黑户,更找不到货真价实的族谱来证明自己身世清白,也没有科考担保人。
而他的出路,也是唯1的生路只有1个,那9是从军。
宗室子弟有军功不可怕,对皇帝来说和文人集团搅成1堆的宗室子弟才是有威胁的。所以明朝的宗科彻头彻尾9是1个笑话,看不明白的考死了也考不上,能看透彻的9明哲保身不去考。反正有爵禄在,悠悠闲闲过日子多自在?
如果这李幼娘对自己有意思,实在不行9拐了跑路。有那套体操在,早晚能锻炼的比吕布还猛,当个大头兵朱2哥有信心1步步爬上去,完成自己‘清君侧’的理想。
某个穿越众自我感觉过于良好,也不想想这具身体还是个没长毛的小屁孩。和那李幼娘素无交集,人家为什么要对他青睐有加?
白纸上写下清君侧3个字,朱2哥眼眸静谧。
他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1来这个世界这3个字9像魔症1样在脑海里打转。烧了这张纸,朱2哥吹了油灯回到暖炕上入睡。
有领先这个世界5年的眼界,谁都会有掌控这个世界,弥补这个民族遗憾的潜在想法。他不是皇帝,又当不了文人治国,能做的只有1条途径,那9是造反割据,步步高升,踩着滚滚人头爬上去。
4月初9,父子俩1起吃了顿早饭,朱以溯带着1夜加工好的奏疏带着赵期去了代州州城。而朱2哥同学吃饱喝足后,开始在房子里练习体操。
这体操极为连贯,可以活动到周身每1块肌肉。1遍下来正好能将体能消耗干净,身体累,精神头却是无比的旺盛。
无所事事的朱2哥只能回房子看书打发时间,竟然找到了1本古代的穿越。是宋朝人写的,主角是巴蜀地区司马族人,穿越到司马懿身上的故事。
这书看完,洗了个头,1头长发虽飘逸,9是洗的太麻烦,现在天热了更显得有些油。头发散披着不会扎,换了身棉布长袍罩了件青色无袖对襟衣,拿了半吊万历通宝朱2哥9出门喝药去了。
村头李家医馆关着店门,却有侧门可入,门开着。院内平整青石地面上铺着1层不认识的几种药材,李家小娘子还是昨日打扮,顶着竹笠素纱,手里握着草叉将1地药材翻着。
李家除了行医外,种地收获的粮食是攒不下这3进出的大院的。李家顺便还做着药材生意,收购1些常见药材进行简单加工,等着商人上门收购。
1大碗黑漆漆汤药喝下去,苦的朱2哥5官扭曲,李幼娘又递上1只小碗,朱2哥脸色当即9垮了:“幼娘姐,还喝啊?”
“这是甘草熬的,兑了蜂蜜最是解苦。”
赶紧端过来吹了吹,饮了1口,口舌总算恢复了1点知觉。李秀梅没什么能招待朱2哥的,端上1碟炒黄豆,1碟炒蚕豆9忙活午饭去了。
这时代人们往往只吃两顿饭,省下了午饭。
1顿白米饭,韭菜炒鸡蛋、炒豆腐9这两个菜。这顿饭吃的朱2哥心里不太好受,现代1男1女吃饭肯定各种聊天刷亲密感。但在古代,吃饭的时候是不说话的。
或许可以说,只是李幼娘不愿多说,找个几个话题李幼娘只是让他吃饭,聊兴不大。吃了这顿饭,朱2哥以商量的口气道:“幼娘姐,以后天天到你这儿蹭饭吃也不好。要不将药给2郎,2郎自己煎服。”
“不成,2哥怕苦,这药给了2哥9废了。”
哪敢把药材给朱2哥,1旦发现药包里全是黄莲,这不9露馅了吗